近日,新都匯商業步行街裡出現的一個小攤,吸引了不少行人的目光。擺攤人是一對初中姐妹,做完了暑假作業的她們開始執行「練攤計劃」,把賺的錢捐給最需要的人——初衷是美好的,但這次行動讓兩個小姑娘吃了不少苦。
13歲的初中生,僱姐姐給自己「打工」
這個小攤兒的主人是初中生吳紫陽和吳晨陽,吳紫陽13歲,她的姐姐吳晨陽14歲,倆人都在北大附中河南分校上學。
「這個攤兒是我的,姐姐是來給我『打工』的!」吳紫陽笑著說,她們的爸爸是商人,經常給她們講生活的不易,於是,在這個暑假,吳紫陽決定「僱傭」姐姐,親自體驗一下經商的生活。
「這個月,她要給我發900元工資。」吳晨陽說,雖說她是來幫妹妹的,但妹妹不管她的吃喝,所以就得給她發工資。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吳紫陽就開始攢零用錢,一年一年攢下來,她竟攢了7000元。今年暑假,吳紫陽從她的帳戶裡取出3500元,又從爸爸那兒借了3000元,在新都匯租了攤位,開始她的「練攤計劃」。 「從爸爸那兒借錢,很不容易。」吳紫陽說,本來,她爸爸沒打算借錢給她,而是讓她去投資擔保公司借錢,由爸爸做擔保人。吳紫陽考慮後對父親說,既然是經商,就一定有風險,萬一還不上錢可怎麼辦?
「我的人生還長呢,不能有信用汙點!」吳紫陽理性地向爸爸分析了利害,爸爸決定以1分5的利息借錢給她。
揮汗如雨,這個「老闆」當得不容易
25日晚,熙熙攘攘的新都匯步行街悶熱極了,姐妹倆的額頭上爬滿了細密的汗珠。
「太熱了,我希望對面的店鋪能把門打開,這樣就有冷氣飄過來了……」吳紫陽滿懷憧憬地望著對面店鋪的玻璃門;此時,她的姐姐正賣力地招攬生意。
這幾天的練攤生活讓兩個從小養尊處優的孩子吃了不少苦。
每天上午9點到晚上21時30分,倆孩子得一直守在攤位前,實在熱得受不了,她們就輪流去附近的超市裡涼快。
掙錢不容易,姐妹倆一天三頓都省著吃,豆漿、涼皮是她們的主食,這讓她們的爸爸很心疼。「爸爸讓我們中午去吃必勝客,他報銷……但我們覺得能堅持下來。」吳紫陽說。
別看一天這麼辛苦,可她們的收入並不多。姐妹倆現在的感受是「生意不好做」。第一天開張時是周末,除掉攤位費、商品成本和姐姐的30元工資,吳紫陽一天能淨賺40多元錢。可到了第二天,她只掙了4元3角。
當時,吳紫陽擔心自己會賠本,可是爸爸和她有個君子之約,就是賠錢不準哭,哭的話利息就要增加。於是,辛苦了一天的「吳老闆」使勁地忍住了眼淚。
除了鍛鍊自己,姐妹倆還有個小心願
對於女兒的「練攤計劃」,吳爸爸吳偉章非常支持:「她倆一直過的是好日子,不心疼錢,所以想讓她們鍛鍊鍛鍊!」從農村走出來的吳偉章,希望女兒通過這次練攤經歷懂得珍惜生活。
為了表示支持,吳爸爸專門坐高鐵去西安進了一批世園會吉祥物「長安花」,租用女兒的攤位來賣。吳爸爸一天要給「吳老闆」50元錢攤位費,這筆錢對「吳老闆」非常重要。
「吳老闆」很快就得意地發現,爸爸進的東西沒自己和姐姐進的東西好賣,她分析了原因——爸爸進的正版「長安花」售價較高,而她開的是路邊攤,顧客不想花這麼多錢在路邊攤上買東西。吳爸爸得知後,也覺得自己的判斷失誤了,對女兒的分析表示贊同。
除了利用假期時間練攤鍛鍊自己外,吳紫陽和吳晨陽還有個小小的願望,就是把掙的錢全都捐出去——姐妹倆知道不少同齡人的生活過得很苦,她們想把暑假掙的錢捐給他們。
「錢要給最需要的人!」「吳老闆」揚起小臉兒,非常認真地說。(洛陽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馬菁華 許曉潔 文/圖)
返回洛陽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