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是藝術和科學相互整合的產物,它是一種具有創造性和科學性的造物活動,設計旨在為人類服務。要將藝術和科學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尤其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設計中要考慮人的價值,將設計的目的實現得更好,滿足人的情感和物質需求。一場關於科學、設計、藝術與生活關係的交流會就此展開。
12月12日,在Lattoflex北京國際館,一場關於科學、設計、藝術與生活關係的交流會就此展開。
嘉賓: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全球副主席 陳平
德國樂德飛翼大中華區CEO 張豔梅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軟裝陳設分會會長 孟建國
著名原創家具設計品牌DOMO nature創始人 於紅權
清華生活大講堂創始人 林振中(兼任主持人)
大連工業大學 副校長 任文東
林振中:很榮幸能和大家來探討科技與生活的聯繫。在1984年的時候,羅浮宮邀請貝聿銘先生來進行設計,那個時候法國人都非常牴觸,其中有一個藝術評論家叫安德烈,他甚至都說:「這個從紐約來的華人貝聿銘把『死人之屋』弄到我們八百年這麼盛大的藝術盛典。』等貝聿銘做完玻璃金字塔的時候,高15米,寬30米,很多高科技東西放在裡面,變成世界級的珍寶。
大概五年前,英國《焦點》雜誌在全世界選出一百個跟科技、生活、美學相關的產品,每一個人投票選出,最終馬桶得了冠軍。一個衝水馬桶,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衛生習慣。兩年前,華盛頓郵報選出人間十大奢侈品,「安穩的睡眠」排在第五位。
所以今天我們坐在樂德飛翼國際館,通過這有限的時間,探討《科學設計助力美好生活》這個話題。陳平老師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IOV全球副主席,也是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她在德國旅居多年,我想先請陳老師分享一下。
陳平:謝謝林老師!很榮幸能夠來到現場與各位相會。剛才我在等待活動的時候,有個工作人員向我介紹了咱們樂德飛翼的展廳,我看到產品、技術都很領先;第二,美學價值很高;第三,在生活當中實用。其實三四百年前的中國,當時是世界的潮流中心,創新的源泉。當時歐洲叫中國風,所有的設計是看中國的。所以現在大家看到包括法國、西班牙、義大利,都有好多16-17世紀的中國設計。
我旅居德國二十多年,今年我也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作為一個華僑回國了,葉落歸根,在廣州的暨南大學建立了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也正如林先生所講的,我一直在國際上從事民間文化遺產特別是民間藝術和手工藝的傳播推廣和保護,其實這些甚至是我們中國過去的高科技,比如陶瓷、絲綢,像張騫先生帶出去的硬實力,軟實力,當年為世界人類歷史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為什麼近百年來,中國在世界科技發展的進程中沒落了呢?剛才也是很短的時間裡我和大連工業大學的任教授進行了溝通,其實我們著急的,不是我們中國沒有這樣的能力,可能是基礎設計的這種理念還不夠,覺得好的東西拿來用就行了,但是這個不長久,因為真正的軟實力是在人們的生活當中,讓消費者去判斷,這才是好的。
我也經常跟中央美術學院的王中教授溝通,他經常說一句話,他說:「經濟造就一個大國,文化造就一個真正的強國。」所以文化的軟實力是通過載體來表現的,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棟樓裡所有的東西都是外國人的,什麼時候在國際大品牌的店裡所有的設計產品都是中國人設計和製造的,甚至做到中國人的創意是一流的、科技也是一流的。
像今天Lattoflex樂德飛翼的這個床我也躺了一下,它是有科技在裡面的。設計不僅僅是畫一張圖,添一些顏色,其實樂德飛翼的設計裡面有很多的科技創新。我是一個失眠者,所以這個床要能治癒我的失眠,我覺得這才是對人類的健康和人類文明的發展提供了一些貢獻。這些貢獻一定是源自於創意,源自於美學,源自於對生活實實在在的幫助。科技會助力文明,助力生活的繁榮和生活質量的提升。
林老師是研究生活美學的,我覺得中國的生活美學曾經影響著世界的發展,那麼今天我希望在創新和設計領域,中國也能影響世界的發展。再次感謝林老師的邀請,謝謝主辦方對我們的邀請。也希望能夠再次有機會進行溝通。
張豔梅:謝謝陳平老師!我對陳平老師特別的敬仰。陳平老師是第一個從國際視野來看設計,看生活和產品的,我也很感動!陳平老師剛剛提到的,這棟樓裡什麼時候能有咱們中國的東西,我認為很快。為什麼?告訴在座各位一個好消息,M&O已經把咱中國的新銳設計師的作品,(M&O美奧中國設計獎)第一屆評出來以後就會放在巴黎老佛爺去展出,幾乎全球的人都會去那買奢侈品,M&O已經談好了條件,讓中國的設計真正走出去 ,也會在M&O展上讓大家看到,當然Lattoflex樂德飛翼也會參與其中。
陳平:其實大家經常看到美國的文化,你睜開眼睛就是麥當勞,看的電影就是迪士尼,小朋友都是在迪士尼的影響下長大的,大人們都是看好萊塢,所以它這種文化軟實力是融入產品的。產品賺了你的錢,還給你灌輸美國的文化。什麼時候我們中國的產品能夠賺全世界的錢,那才是真正的中國文化走出去。
林振中:孟會長,他是軟裝陳設分會的會長。他也希望把中國的設計推出去。
孟會長:謝謝林老師!剛剛張總提到的M&O展特別震撼,市場也特別大。人民生活離不開的工具在裡面特別多,藍海市場當然大。其實在中國,現在叫軟裝陳設,其實在我們看來就是裝飾。把M&O美奧中國設計獎引進中國,是一個特別好的事情。中國實際上在以前出大師,尤其是設計大師,現在斷代了。但是九零後、零零後一定會出大師,站在國際的舞臺上,而且是最亮的那顆星。
林振中:今天不管是陳主席還是孟會長,我們圍繞的一個詞就叫美學經濟,美學經濟就有科技融入在裡面,有更多的設計放在裡面,像無印良品、小米,都是一樣的。所以,百年樹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今天我也請到了大連工業大學的任校長,從他的角度來說說怎麼樣培育更好的人才。
任文東:很高興認識各位。說到教育,現在教育部全國教育大會之後,已經是國家層面的要求。才開完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2035中國要建成教育大國,文化強國。這是第一次國家層面提出具體的年份的規劃目標,這對於我們文科的發展來講,是一個大好的機遇。設計學是文科的一個分支,是這個領域裡的分支,所以也算是遇到了比較好的發展機遇。
所以我對我們的同志講,我們要實現變道超車,不是彎道超車。因為我們遇到了一個新的機遇、新的環境。設計學這門學科本身就是交叉的 ,設計不光是美學,不光是表面的造體,設計本身就是藝術與科學的融合。包括今天樂德飛翼這個產品,我感受最深的是和以前的產品不一樣了。以前都是床墊的設計、工藝、加工、材料選擇,現在Lattoflex樂德飛翼變成了產品本身所有的部件高科技的融合。這就是在交叉、在進步,除了人體工學、材料學、美學之外還有其他科技元素的支撐,這就是學科發展的不斷進步!
對於教育來講,我們就要增加科技人才培養的力度,包括師資隊伍的建設。所以說今後培養出來的人才,一定是具有多學科背景,多專業知識的。非常感謝張總把M&O美奧獎引入中國,給廣大青年學生開闊眼界,參與國際獎項,培養自身創意能力的平臺。不管獲得怎樣的成績,對這個獎項的參與,都是同學們立足於這個教育的出發點。希望類似美奧獎這樣的獎項能夠擴大專業範圍。其次,也希望更多的專家學者,包括各位評委能夠到我們學校蒞臨指導,給同學們從各個方面更多的指教,使他們能夠更快成長。
林振中:今年十月份,陳平主席辦了一個特別好的培訓,把國內十一個最頂級的,不只是設計專業的學生,從全國集中到暨南大學,她在五年之內要培養出一百個。她還特地帶學生到了黃埔軍校,告訴這些學子,你們就是苗子。我相信任文東教授,你們學校以後也會推薦一些學生到陳院長這裡。
任文東:現在中國的高校3005所,在校生是4003萬,這是中國教育的體量和規模。設計學的學者有多少呢?開設了設計類的科目高校有2000所,在校學生有120萬,還不包括已經畢業的。中國人才培養的體量是世界第一的,包括設計人才的培養。
張豔梅:太好了,我們這個行業大有可為,我們很快就可以在國際舞臺上綻放。我們Lattoflex樂德飛翼的產品就是典型的德國工業設計,標準化很嚴謹,講究人體工程學,未來任教授的學生就可以拿咱們這個樂德飛翼做研究。怎麼提升產品工業設計的能力和技術,從學生開始普及,讓設計真正融入生活,讓科學設計助力咱們美好生活的開端。真的感謝任校長的到來!
林振中:於老師是幾十多年的「老兵」了,不止是設計,更是落實到產品設計上。他過去做的,很多關於人體工學、美學和科技的運用。讓我們有請於老師!
於紅權:非常感謝這次受邀來談一下設計方面的感想。2000年畢業之後我在國企幹了六年,跟M&O的展非常有緣。我到法國之後第一個看就是M&O的展,這個展覽的生活藝術給我啟發特別多。而且我看很多法國人進口大量的中國最傳統的明式的、清代的家具,運到歐洲,通過他們的設計和技術,又形成一種新的奢侈品,然後在歐洲展示銷售。這給我的觸動特別大,作為一個中國人,學設計的為什麼不自己做一個品牌?在法國工作了兩年後回到北京,創立了DOMO nature這個品牌。
設計能夠推動科技的進步,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我就從一個學設計的專業角度來分享一下這麼多年創造品牌的心路歷程。一開始我提倡一體化設計,不僅是從產品整體設計、思維上的一個轉換,現在年輕的設計師要有一個概念,設計不再是一個單一造型設計,遠遠要超越我們外表上看到的形體形象。我覺得一定要研究設計的系統。
這個系統就包括產品結構方面的系統、市場營銷的系統、品牌管理的系統,它都要符合科學的程序。什麼叫科學,科學其實就是萬物本質的一個規律,不能違背的一個規律。早期中國的一些設計還在於體現人的一種尊嚴或者是人的文化,很少去顧及人的舒適性。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我覺得和人有關係,和設計也有關係。現在我要求公司的設計團隊,做產品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後端的市場準則信息,要反饋回來然後再去做設計,不能單一的就是聽從客人的要求去做設計。
設計師要增加他對材料的認知,對科技的了解,對本土文化的認知。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服務客戶,讓科技引領我們的設計師走向更光明的明天。現在的設計春天是到來了,未來我覺得就是我們收穫的季節,我們拭目以待!
張豔梅:謝謝於老師,我今天收穫特別多!於老師講的做產品的經歷我也很有同感。我曾經找一個很有名的設計師,幫我設計一個床架,結果這個設計師畫出來以後,我們樣板師傅打板,第一版的時候我一看就懵了,那個腳太細了,承重不夠,結構根本不穩,另外它的比例也有問題,選材也有問題。承重、選材不適合那個款式,所以在做成品的時候這個部分特別特別難以實現。我們也想了很多辦法去實現,但始終難以實現,最後我們按照樣板師傅的設計去改版。改了版之後就要考慮人體工程學、材料環保、舒適性。這些就像剛才於老師講到的:跟人的關係,跟生活的關係,這樣的設計才能真正推動人們實用生活的美好,才能回歸到我們生活當中。另外從設計上的思考來講,就跟科學真的是息息相關。如果我們沒有科學的思路,我們就沒有辦法做到設計的本身,所以我覺得科學跟設計本身就必須是相輔相成,離開哪一個都不行。非常感謝於老師的分享!
林振中:中國以前叫China,但是中國不china。中國曾幾何時從唐朝開始多少瓷器送出去,從明代開始,歐洲開始學習我們的技術!當然啊,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藝術。在中國的瓷器,什麼牌子能夠在世界排上二十名之內,沒有。因為西方在不斷更新他們的技術,技術含量包括材料學,包括各種技術。單單一種瓷器都是這樣,不要再講別的。所以我們不管從教育,包括各種推廣,包括各個方面我們都是任重道遠,很多的事情得做。科技確實結合了藝術才能很完美的實現更好的生活方式。我想我們今天大家坐在這裡也是這個道理。感謝大家!
張豔梅:非常感謝林老師對《科學設計助力美好生活》的主持!我從各位老師的發言中也感受到了,科學設計確實能推動美好生活的進展,那我也更有力量堅持這個步伐走下去,我們已經開始,也相信明天會更好!
這是一場設計大師的巔峰對話,感謝藝術行家能量加持,關於設計、藝術、科學……美奧專家評委以國際化的設計視角,專業性的科學設計理論,多元化的設計思維話題,給科學助力美好生活完美詮釋。Lattoflex樂德飛翼,用科技的力量詮釋睡眠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