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建築領域決不會讓你失望, 現代化短短幾十年,各種高層別墅林立,鐵路隧道想在哪裡修理? 環境和氣候從來阻止不了中國的工程師和建築工人,青藏鐵路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工程建設有時必須無視自然規律, 觸摸自然的底線任性的話,不是偉人而是罪人, 在這方面,紅崖山水庫就是一個例子。
甘肅是中國缺水地區之一,國內民勤縣更乾旱少雨,東西北三面被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個沙漠包圍,國內有廣闊的沙漠戈壁, 由於極端的乾旱氣候和貧瘠的土地,民勤縣的經濟發展滯後, 缺水不僅影響農業生產,還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我們知道新中國成立初期有一項叫南水北調的大工程, 為了解決北方城市缺水問題,大工程順利完成,民勤縣水利建設自然誕生了紅崖山水庫。
紅崖山在民勤縣的領土上, 這裡常年乾旱,沒有覆蓋植被,露出山體巖石,荒涼, 在這裡建設水庫是一個大膽的想法,首先是工程量,民勤縣資源不足,工程材料也要在地方運輸, 其次,民勤縣的氣候比較極端,夏天炎熱異常,晝夜溫差極大, 最後,既然是水庫,水從哪裡來?
氣候和地形是很大的影響因素,但中國工人最擅長艱苦奮鬥,這個水庫建成了40年,最終完成了, 關於水,最後選定了甘肅省第三大水系石羊川,當然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水庫修好後開始切斷蓄水, 紅崖山水庫在20世紀70年代被稱為「中華最大」,也被稱為「瀚海明珠」, 雖然對民勤縣的農業發展確實做出了貢獻,但是很快就出現了負面影響。
其水源補給主要依靠石羊川,石羊川被切斷後,青土湖失去補給水源,由於巨大的蒸發量,這100平方公裡以上的湖很快就乾涸了,周圍的植被消失了,土地沙漠化很快就喝下了這種水清草綠 不僅如此,水源補給不足,地下水上漲加速蒸發,土地鹽鹼化現象加劇, 民勤縣本來被兩個沙漠包圍著,但水庫建成後,石羊川下遊的生態系統被破壞,兩個沙漠迅速接近民勤縣,沙塵暴也對居民的生命財產構成了威脅。
其實在紅崖山水庫建設之前,他會發表反對意見,說明可能帶來的問題,當時「以糧食為中心」的糧食生產是有道理的, 水庫建成後,這裡確實享受了幾年的福利,但很快破壞了自然生態平衡受到了懲罰。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想法想要跟大家分享呢?評論區在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