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衛·霍克尼後 別忘挑戰「豆汁焦圈」冰淇淋

2020-12-24 新京報

現在,北京最熱的打卡地之一莫過於木木藝術社區。除了大衛·霍克尼的中國大展「大水花」熱浪,還可以嘗嘗獨一無二的豆汁兒焦圈味冰淇淋,保證不虛此行。

「大衛·霍克尼:大水花」是木木藝術社區開館首展,展覽回溯了藝術家自20世紀50年代持續至今的藝術生涯,展現了其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層出不窮的可能性,不僅僅局限於油畫、版畫和素描,還包括近年來他所感興趣的攝影、數位技術等新媒介。展出的作品包括泰特美術館的珍貴館藏,也是大衛·霍克尼最具代表性的傑作,如《更大的水花》、《我的父母》等。中國觀眾此次足不出戶,即有機會在北京欣賞這座世界級藝術殿堂帶來的100件珍貴霍克尼作品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木木藝術社區在多個藝術機構及個人藏家的支持下,在展覽當中特別策劃了中國藝術特別單元。難得一見並具有國寶級研究價值的《康熙南巡圖》(卷六)將與大衛·霍克尼的相關作品並置,激發跨越文化語境和時空的對話。

木木的新館展廳較大,作品很多,建議留足至少1小時細看。展廳有人工導覽,五場時間分別為:11:00、13:30、15:00、16:30和18:00。

木木美術館錢糧胡同館為了讓觀眾夜間也能逛美術館,特別延長了開放時間,參觀時間為:10:00-20:00,最後入場時間為19:00。

新館四層設有藝術商店,露臺設計了適合擺pose拍照的主題「泳池」,供大家創意無窮的凹造型。

圖/木木頻道微信公眾號截圖

「大水花」展覽分兩個場館:主場館與「延續時空」,在主場館看完可去美術館旁邊的隆福大廈9層(木木藝術社區│隆福文化中心)繼續看霍克尼作品,閒庭信步於四個中式大殿,日落時分賞二環夜景美不勝收。

圖/木木頻道微信公眾號截圖

逛累了,可以在這裡打卡搞怪的「胖妹拾糖」,名字搞怪,味道更是「奇葩」。比如「陽光燦爛」「讓我們蕩起雙槳」這樣的名字看一眼就想跟著唱起來,「北京北京我是山楂」「小朋友愛吃梨」不禁又想起小時候胡同裡追跑打鬧做遊戲的樣子。「角兒」是酸甜口兒的冰糖葫蘆味道的冰淇淋。最建議嘗試的是最「暗黑」的料理:「豆汁與焦圈」冰淇淋,無法形容的味道,只能自己體會。只劇透給你:豆汁兒來自於牛街名店的醇正豆汁兒,你,來挑戰嗎?

圖/新京報記者 王萍 攝

新京報記者 王萍

編輯 彭雅莉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像老北京豆汁、焦圈一樣,又臭又硬的活著
    前段時間,跟進了許多熱點,微博最高流量一天170萬+,在高流量中迷失了自己,世間誘惑太多,放棄一些誘惑,讓自己像老北京豆汁、焦圈一樣,又臭又硬的活著。老北京小吃:豆汁焦圈先來說說老北京的豆汁、焦圈,老一輩人喜不喜歡不知道,只知道現在年輕人,去北京旅遊總會買來一碗嘗嘗
  • 老北京豆汁到底什麼味?被外地人紛紛拉入黑名單
    ,大臣上供提到:有一食物深的老百姓喜歡,滋補養顏對身體好,乾隆得知便引進宮,品嘗完畢後,覺得還挺好喝,從那以後豆汁成了宮廷御膳。綠豆別看豆汁如此的酸臭,豆汁可是北京人最愛的美食之一,沒有什麼能替代豆汁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喝豆汁必配的焦圈、榨菜,一碗豆汁、兩個焦圈、一碟榨菜,就是北京人的下午茶,正經的京圈三件套,吸溜一口滾燙的豆汁,酸中帶甜,微微發澀獨特的味道,再配上一口酸溜溜又辣的榨菜絲
  • 有人說焦圈是甜甜圈,其實不是的,今天來看看焦圈是什麼
    ,是屬於高熱量的食物,每次說起北京的小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焦圈和豆汁了,北京人都把喝豆汁吃焦圈當成一種享受了,不光是吃喝,還有一個配菜呢,就是把它切的很細很細的叫醬菜,再仔細點就是用鹽水泡一會兒,再把它切成絲,然後配著焦圈一塊吃。
  • 豆汁兒焦圈惹人愛
    說起京城特色美食小吃,我們經常會看到或者聽到一些老北京人會說:早餐一碗豆汁兒,倆焦圈,就點鹹菜絲兒。這也是眾多老北京人的必備早餐,百吃不膩,別看這被北京人捧著的早餐小吃,外地人來還真不一定能適應得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幾個北京人天天都要吃的早點小吃——豆汁兒和焦圈。為什麼老北京人那麼喜歡喝豆汁兒?
  • 不知道算不算黑暗料理的……老北京豆汁!
    豆汁,這種極具特色的北京傳統飲品,其實也不是被所有的北京本地人所接受的。歸根結底就是它的味道,鹹中帶腐,酸中帶臭,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第一次接觸他的人都難以下咽。如果你喜歡挑戰,那就捏著鼻子喝上兩口,忍住口腔的不適,不用細品,趕緊下咽,待你被刺激性氣味摧殘的味覺恢復過來,便會發現自己喝口白開水都仿佛變得甘甜。
  • 北京最火爆的豆汁店,顧客都聞臭而來,配焦圈這才是地道老北京味
    其實豆汁在北京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曾經也是一種宮廷飲料,所以北京人都很喜歡喝豆汁,每天早上都得喝一碗才舒服呢。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看這家門臉簡陋的豆汁店,每天都是排隊五六米長的,生意十分火爆,也是北京人公認的正宗老味道,這就是尹三豆汁了。
  • 肖戰喝豆汁驚出表情包,除了豆汁,北京還有哪些重口味傳統小吃?
    近期肖戰進行了一場直播,他的同事給他帶了很多種北京傳統小吃,試吃豆汁的時候,肖戰的表情過於真實,入口直接呆滯,發出了「不要再感覺」的靈魂拒絕,然後說接受不了豆汁的味道,表示以後也不會喝它了。喝豆汁的短短幾秒鐘,肖戰已經被驚出了好多個表情包。豆汁這種食物,喜歡它的人喜歡得不得了,但是不喜歡的人總也接受不了。
  • 北京豆汁
    豆汁是北京具有獨特風味的冬、春季流食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對它有特殊的偏愛。過去賣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兩種。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車,同麻豆腐一起賣;售熟者多以肩挑一頭是豆汁鍋,另一頭擺著焦圈、麻花、辣鹹菜。北京人愛喝豆汁,並把喝豆汁當成是一種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咽,捏著鼻子喝兩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癮,滿處尋覓,排隊也非喝不可。
  • 北京豆汁
    北京的傳統美食豆汁豆汁是北京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具有色澤灰綠,豆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
  • 北京南城70年老飯莊,號稱小吃界的扛把子,4元豆汁還送焦圈鹹菜
    因為是老店,所以看起來比較古樸,老房子有點老舊,但是環境還是不錯,有種老氣派,但是走近看顏色都已經掉了,有一種時代感,八九十年代的老裝修還是保存得很整潔,外面還有漢白玉欄杆,非常氣派,而且對面就有一個停車場,來這裡吃飯聚會都非常方便,進店後找好位置就可以去門口點餐,點餐付款後拿著小票自己去取食物,全程半自助。
  • 令人糾結的老北京豆汁告訴您,豆汁不是你想喝,想喝就能喝的
    而老北京的記憶其中讓人不得不提的一樣就是豆汁,這豆汁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與榴槤一樣,豆汁擁有一種獨特的口味,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愛者深愛之,不愛著者深惡之。時間稍長一點,豆汁就會變得有一些酸,甜中帶著一些酸味,會讓它嘗起來怪怪的,再放一會兒的豆汁,就會愈加「變本加厲」,口味變得又酸又臭,像是什麼東西擱置太久放壞了一樣,就是這樣特別的口味,確是許多老北京人最愛的一口兒。正宗的老北京人,每天早上起來,都會走到胡同口的拐彎兒處,找上一家賣豆汁的老招牌,要上一碗豆汁,配上幾個香酥的焦圈,再來上那麼一小碟鹹菜,可真是讓人感覺滿足啊。
  • 老北京的豆汁
    老磁器口的豆汁店,位於天壇公園正對面,店鋪不大也不小,有兩處店鋪,都在一處,早前的老北京人晨早起來,早點就是豆汁,焦圈,外加一份小碟鹹菜。這樣的早點也不貴,下來不到十元錢,就可以品嘗到獨特的風味小吃了。
  • 身為冰淇淋戲這麼多,真的好嗎?
    ▲ 左起依次為:涮羊肉味、豆汁兒味、二鍋頭味原本冰淇淋上頂著的應該是一根焦圈,但店員說由於疫情關係工廠還沒完全復工,只能暫時用江米條代替。涮肉味作為唯一的葷菜,頂上還灑了蔥花去腥。「來,先吃個冰淇淋消消毒吧」抿了一口後,飽妹開始轉戰豆汁味。也許是酒香過於濃烈,這杯莫蘭迪灰的豆汁冰淇淋,看起來清秀可人多了。也不知道是剛才的酒香醉人麻痺了味覺神經,還是被白酒度數刺激到,這杯豆汁冰淇淋,居然沒那麼難以接受。
  • 罐裝豆汁來了!北京老字號發展需傳承也需創新
    近日,一款護國寺小吃與盒馬鮮生聯名推出的罐裝豆汁成為美食圈新寵,不少美食達人專門購買後進行測評,並拍攝視頻發布到網路,掀起一股追捧熱潮。護國寺小吃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罐裝豆汁有方便、衛生的優點,在口味上也針對年輕群體進行了改良。
  • 明星喝豆汁後的反應,鹿晗面無表情,關曉彤很滿意,看到鄧倫笑了
    而面對豆汁兒肖戰只是表示豆汁兒喝起來就像是隔夜變餿了一樣,但是自己是可以接受的。不過我們可以看出,肖戰嘗到第一口,先是愣了一下,味道稍微有些上頭。張顏齊是男團R1SE組合中的成員,同樣是一位重慶小夥兒。雖然張顏齊的唱跳水平不算出眾,但是他自然的充滿少年感,清冷的外表和優秀的RAP技能加分不少,風趣幽默的性格也受到的大家的喜歡。
  • 北京南城70年老飯莊,號稱小吃界的扛把子,4元豆汁還送焦圈鹹菜
    因為是老店,所以看起來比較古樸,老房子有點老舊,但是環境還是不錯,有種老氣派,但是走近看顏色都已經掉了,有一種時代感,八九十年代的老裝修還是保存得很整潔,外面還有漢白玉欄杆,非常氣派,而且對面就有一個停車場,來這裡吃飯聚會都非常方便,進店後找好位置就可以去門口點餐,點餐付款後拿著小票自己去取食物,全程半自助。
  • 前線探訪大衛·霍克尼的「大水花」,打卡必備
    「大衛·霍克尼:大水花」由木木美術館與英國泰特聯合主辦,用100餘件作品全方面、多維度地呈現大衛·霍克尼從20世紀50年代持續至今的充滿創造力和探索精神的藝術生涯。展出的作品包括泰特美術館的珍貴館藏,也是大衛·霍克尼標誌性的系列性傑作,如《更大的水花》《我的父母》等。為京城觀眾帶來距離接觸大衛·霍克尼大量原作的難得機會。
  • 北京豆汁為什麼外地人喝不成?今天算長見識了
    豆汁是北京特有的吃食,當地大多數人都喜歡喝,尤其再配上焦圈、鹹菜和一個小燒餅,可以說是相當完美的一頓早餐了。不過,對於外地人來說,豆汁可是喝不成的,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豆汁有一種餿臭味,還又澀又苦的,給人感覺就像是在喝一碗放了很久、變質了的飲品一樣,或者可以說像是在喝泔水一般,所以很多外地人都受不了,覺得這東西根本喝不成。再加上,豆汁的顏色呈灰綠色,有些外地人看著也覺得味道應該不是很好,自然接受不了。
  • 「行走的生化武器」豆汁,為何受北京人鍾愛,揭秘豆汁由來及做法
    導語:「行走的生化武器」豆汁,為何受北京人鍾愛,揭秘豆汁由來及做法說起豆汁,全國人民應該都聽說過它的大名,豆汁是北京有名的早餐,俗話說,「沒有喝過都豆汁兒的都不算去過北京」,足以見得豆汁是北京的一大特色了。
  • 老北京最愛飲料,豆汁、杏仁茶
    豆計——北京人的標誌早餐在北京民間,流傳著這樣一一句俗話:「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就連20世紀著名的導演胡金銓先生也說:「不能喝豆汁兒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北平人。」豆汁兒,薄脆兒,焦圈, 三樣配在一起,都是老北京們標準的早點套餐。但是「此豆汁非彼豆汁」,北京的豆汁跟我們們平時喝的豆漿完全不是一回事。其實,豆汁兒的原料不貴,誰都能買得起。從前賣生豆汁兒的攤主,通常推著一個小車,車上有個木輔,在胡同裡走街串告不用吆喝,不用「喚頭」,箱子裡的女人們都會拿著小桶來排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