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處暑節氣,暑夏已經悄然離開,在這秋風乍起的日子裡,讓人總有一種縈繞心頭的悲愴感。雲南最近一直綿著雨,不竟想起後主的《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別時容易相見難,秋分颯颯涼意入骨,思緒被拉得久遠而冗長,好像能看到白衣翩翩的少年李煜站在金陵城宮苑一角搖著摺扇,看著片片凋零的花朵,獨自踱步。其實這時候的李煜已經遠離南唐,孑身於北宋開封的一間深院內。
我想在開封的那些日子裡,李煜應該是夜夜不眠的。簾外春雨潺潺,本是潤物無聲,奈何這輕綿的春雨卻擾了屋內人的淺夢。夢中李煜回到了南唐宮苑,與小周后散步春花庭院,言笑晏晏。
可終究是一縷淺夢,春雨聲中醒來,在北國的開封,春雨乍寒,這單薄的被子保不了心已經冷卻的軀體,他身邊心愛的小周后此刻正在宋朝皇帝的帳內忍受屈辱,自己卻無半點能力去保護她。其實他失去的何止是朝夕相處的心愛的女人,更是遠方的江山。
二、李煜的喜劇人生其實李煜的祖父本是一官宦人家,在李煜出生第三個月之後,他的祖父李昇便改朝換代建立了南唐,所以就這樣,李煜從官家公子一夜變成了小皇孫。
李煜本是李璟的第六子,按理說,李璟死後帝位是怎麼樣也輪不到他的,李煜自己也沒當皇帝的想法,整天讀書寫字,不問朝政,倒是特別的小資,他應該只願意做個清閒王爺看這世間山川河流,品那風花雪月。
可是造化弄人啊,本來南唐的太子是弘翼,可這位太子野心太大而且為人殘暴,不顧李璟的勸告毒死了可能影響皇位繼承的自己的叔叔,天道循環,不久之後弘翼暴病而亡。而李煜的其他幾位哥哥都早早夭折,這一下,李煜便從老六成了老大,25歲的時候便順位成了太子,同一年登基成為南唐第三位也是最後一位國君。
要說李煜登基的時候是961年,就在這前一年,長江北邊的趙匡胤便在後周南徵北戰並在宋州(商丘)取代後周自立北宋政權。趙匡胤是很有軍事才能和政治抱負的皇帝,大宋建立的時候南唐等政權還沒有收復,當然南唐這也在趙匡胤的目標之內。只是因為當時趙匡胤忙著滅南平、後蜀、南漢三國沒有精力分神收拾南唐,就這樣李煜在金陵安心的當了15年的皇帝,過著香車寶馬、美人在側、詩詞不離筆口的瀟灑快活日子。
要說這15年時間裡,李煜身為南唐國君也是很害怕趙匡胤隨時找上門來的,所以李煜索性自己降級為「江南國主」,並把南唐的官制度降級,以示稱臣北宋,可趙匡胤說過「臥榻之下其容他人酣睡」最終還是揮兵南下滅了南唐。
李煜喜劇人生還有一面就是坊間廣為流傳的雙嬌配才子,其實就是他先後娶了姐妹兩人。
李煜天生不僅僅是一位能寫詩詞會作畫會書法的才子,長相也一點不含糊,非常英俊瀟灑,史書上說他「神骨秀異,目有重瞳」,可見李煜是顏值與才華還有帝王之位集於一身的寵兒。
作為皇帝,三妻四妾再正常不過,可李煜與眾不同的是憑著才華和長相還有地位俘獲了親姊妹大小周后的芳心,並成為一段佳話。
大周后,小名叫娥皇,比李煜大一歲,十九歲便嫁給了李煜,和李煜十分恩愛,二十九歲的時候大周后因為孩子夭折,哀痛過度而死。娥皇死後李煜骨瘦如柴,十分悲痛。娥皇的妹妹小周后也是一位才情美貌並佳的女子,在娥皇生病的時候,小周后多次去宮裡看望姐姐,也就是在這個期間,李煜和小周后互生情愫,並數次約會,後來李煜娶了小周后,飽嘗世間真愛的甜蜜。娥皇病重期間,李煜和小周后約會還留下一首著名的《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
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這首詞至今讀起來,都是畫面感十足,充滿愛情激情與荷爾蒙的詞。
三、李煜的悲劇人生悲劇一直便是淪為亡國之君:就在李煜沉溺與愛情聲色與詩詞書畫之際,彼時氣勢洶洶的趙匡胤正虎視眈眈的盯著南唐,本是為避鋒芒所以醉心詩詞歌賦的李煜沒能習得多少治國才能。
儘管如此他也懂得保護南唐百姓,甘願做小伏低的奉北宋為正統連年送上良女美物換去一寸和平之地。
傾之大廈怎能憑著一己之力去支扶,他終究小看宋太祖了,更是過於理想主義了,南唐長年的做小伏低只能助長趙匡胤的勇氣。
宋太祖何人,他是北宋年間最大的野心家,對於趙匡胤來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隨著大軍的屯兵漢陽滅了南漢,李煜能做的除了拱手讓國就是挺身反抗,本就是詩人錯位的人生,哪裡會有將軍的錚錚鐵骨。
他的悲劇之一便是淪為亡國之君,並被俘虜至異國他鄉。南唐成立三十九年之後,在李煜手下丟了江山,一首「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足以看出李煜的痛心疾首啊。
開寶九年(976年)南唐滅亡後,李煜被帶至汴京,被宋朝天子封為違命侯,軟禁居住,過去無憂無慮的生活一下子變得拮据緊張,要說一開始還好,趙匡胤也是看到了李煜的才學,沒有為難他。
倒是不久之後趙匡胤便不明不白死去了(一說是趙光義燭光斧影殺了自己哥哥篡位)。那後來李煜的生活簡直生不如死了,經濟方面更加困難,他曾向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宋太宗)請求增加薪水改善生活,就連看守李煜的老吏都要為難與他,簡直是從天堂跌進了地獄。
笙歌未散尊前在,舊時的帝王生活一去不返,如今的李煜是階下囚,盤中餐,砧板肉,一邊是生逢末世,運交華蓋的失意人,一邊是盛時不再、紅消香斷的解語花,他也只能淺淺吟唱這樣一首《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
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李煜的一生啊不止一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他低聲淺吟哀婉絕句卻是斷送他年輕生命的關鍵要害。
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李煜啊李煜,如果人生可以選擇,你該是怎樣一個瀟灑詩人,若這盛世太平你非亡國之君,就是單單一個美少年,吟詩作對,詩酒年華,策馬奔騰這世間該多好。
可晚來風急,人生是無法選擇,命運的齒輪豈是人力所能扭轉?
李煜的悲劇之二便是所有男人都無法忍受的了。當了俘虜、被軟禁、生活拮据,看人臉色、無行動自由也就罷了,更讓人不能接受的是貪色的宋太宗趙光義看上了李煜深愛的老婆小周后。宋太祖去世後,宋太宗露出了好色本性,常常把李煜的小周后叫到宮中,一入宮幾天後才能出來,在裡面受盡侮辱,小周后回來後又哭又罵,可憐的李煜只能這樣眼睜睜看著妻子被一次次玷汙,而忍氣吞聲。這是多麼大的人格屈辱和靈魂傷痛!
李煜的悲劇之三,就是他的慘死。李煜四十二歲生日那天,李煜本想著請跟隨來宋的南唐樂伎演奏音樂以驅散心中苦悶和抑鬱,不料被趙光義所知,趙光義早就對李煜不滿,便起了殺心,以賜美酒的名義用牽機毒毒死了李煜。牽機毒是劇毒,服用後便會劇烈抽搐而死,就這樣一代詞帝,在他降臨世間的同月同日歸魂上天,以最痛苦的方式告別了人間。
他死之前,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四、千古詞帝,悲喜一生李煜,他是才子,也是帝王。作為詞人他是成功的,他的詞開創了宋詞先河,給中國文學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讀他的詞,人間喜怒哀樂皆在其中可品味。作為帝王他是失敗的,江山在手中丟失,尊嚴在他鄉被踐踏,這種深沉痛苦的生命體驗,卻以詞的形式流傳在了人間。若是沒有後半生的痛苦,或許他也只是像陳叔寶一樣的普通詞人。
無論如何,讀李煜的一生,有在宮牆內「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的瀟灑快活,也有「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痛苦無奈體驗。
雖然一代詞帝與我們已相去千年之遠,但他的一生和他的詞作,至今讀來總能讓人歡喜、讓人憂愁、惹人相似、教人落淚。
且讓我吟上他的一首《長相思》緬懷這樣一個錯位詩人,更是我心中永遠的瀟灑少年。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投稿 | 1552802132@qq.com
商務合作 | 15116151869
入群學習 | 微信(szbd666)
圖片 | 來自網絡(百度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