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2020-12-11 中國青年報

關於博物館文創的幾點思考

——以故宮博物院為例

作者:劉輝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13日 12版)

「千裡江山」系列文創 作者提供/光明圖片

《海錯圖》U型枕 作者提供/光明圖片

《清明上河圖》書籤 作者提供/光明圖片

文創工作是博物館整體工作的一部分

文化價值是文創產品的核心價值

文創產品也是商品,文創研發要符合市場規律

博物館IP資源只有被社會廣泛使用,才能拓展文化影響力

近年來,故宮文創受到普遍關注。一個博物館用幾年時間,研發近萬種文化產品,造就一系列文化現象,其中奧秘在哪裡?運用知名館藏打造IP,助力產業提升文化內涵,拓展品牌影響力,它的意義和價值又在哪裡?這一個個問題,備受博物館同業關注。

作為故宮博物院文創團隊中的一員,有一些思考和感受,與大家探討與分享。

首先,文創工作是博物館整體工作的一部分,配合展覽,服務觀眾,以藏品研究為基礎,以文化宣傳和教育為目的。

文化產業同仁,往往集中關注博物館文創問題,但文創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人們常說,故宮是個大IP,在故宮這個大IP的組成裡,藏品保護和研究、展覽展示,是各項工作的基礎,而宣傳、教育、文創是外延內容。各方面工作協調統一,才能成就博物館的整體影響力。

以「千裡江山」系列文創為例,源於配合2017年午門「千裡江山與中國青綠山水畫」大展。展覽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組織學術研討會,出版學術論文集;開發了適合小朋友的宣教課程;通過官方微信、微博等多媒體手段,全方位宣傳推廣;撰寫發放導覽冊,深入介紹展覽內容;對展覽形式進行情景化設計與創新,讓觀眾耳目一新,產生自媒體裂變式傳播。正是這樣全方位研究、宣傳、教育,才能使《千裡江山圖》從藝術史家的狹窄圈子中走出來,進入大眾視野。其廣闊的視角,江山如畫的理想境界,青綠色彩的絕妙搭配,人物、船舶、建築等細節的精妙刻畫,才逐一被廣大群眾認識和稱道,而天才少年王希孟的故事,也成為大家慨嘆傳誦的傳奇。

展覽火起來,具有廣泛影響力和關注度,配合展覽的主題化、系列化文創,才受到熱烈歡迎。展覽結束後,主題文創也一直熱銷,具備了長久的生命力。因此,文創往往是博物館綜合實力和影響力的表現形式之一,體現了博物館各環節工作的配合度。如果一家博物館藏品匱乏,科研力量不足,展覽反響平淡,文創也很難一枝獨秀,有大的發展。

第二,文化價值是文創產品的核心價值,也是區別於一般商品的基本特性。

故宮有186萬多件(套)藏品,但並不是所有藏品都適合作為文創構思的源泉。只有打造符合時代需求的知名IP,才能有效傳播藏品的文化價值,而文化價值是文創產品區別於其他商品的基本特性。

選取哪些文物作為文創素材,要考慮主題是否喜聞樂見,構圖色彩是否便於呈現等。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藏品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廣泛影響力。例如《清明上河圖》,具備強大的知名度和傳播力,主題文創只要設計精彩,實用性強,就備受歡迎。但更多藏品,需要文創研發人員逐步發現挖掘它的美和價值,才能漸漸成為熱門IP,被廣大消費者接受。

故宮博物院藏《海錯圖》,是康熙年間福建民間畫師描繪的海洋生物圖冊。此圖冊並非藝術史名作,也不是國家一級文物,在博物館繪畫體系中,並不是重點研究對象。但從文創角度考慮,這份圖冊就很有意思。首先,這是少見的清代宮廷收藏的博物學資料,有科學研究價值;其次,海洋生物的描繪並非完全寫實,而是有很多浪漫想像色彩,和《山海經》之類的古文獻及民間傳說密切相關,可以和文學以及神話故事連接起來;第三,對海洋生物的呈現,非常自由活潑,面目神情可愛討喜,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萌萌噠」,圖像很容易被接受和傳播。

通過以上分析,故宮文創團隊認為,《海錯圖》這個IP很有潛力,能夠通過挖掘和推廣,成為喜聞樂見的形象,於是開始持之以恆的傳播。首先在故宮和騰訊合作的「NEXT IDEA」大賽中,將《海錯圖》作為QQ表情包大賽素材廣泛宣傳,請動物學專家分析研究,請有廣泛影響力的微博大V「博物君」講述《海錯圖》裡的生物;同時,故宮文創團隊著手做「海錯」主題的各類文創,包括小家電、裝飾畫、家居用品等。為了引發廣泛的參與和關注,舉辦「海錯」主題文創設計方案投票活動,讓故宮粉絲決定產品最終呈現方式。之後,故宮又和招商局合作,將海錯元素變成多媒體數字海洋科普教育展,在全國巡展。故宮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聯合出版了針對少兒的《故宮裡的博物學》一書,成為知名暢銷書。一系列研發推廣,共同造就了「海錯圖」這一知名IP,而這一知名IP又賦能到各種文創產品中,形成互相促進的正向循環。從這一例子來說,文創構思,既需要以學術研究作為基礎,也可能與學術研究重點不完全一致,那些跨學科、跨領域的文博素材,具有生動表現形式的文物,更能引發廣泛的興趣和關注。

綜上所述,文創的核心是充分發揮IP感染力,既傳播文化內容,又通過大眾對文化內容的認同,促進產品消費。一個不被大眾了解的博物館藏品,很難為產品帶來文化和經濟附加值。集中力量打造知名IP,是博物館文創的首要任務。

第三,文創產品也是商品,文創研發要符合市場規律,明確定位,搭建完善的經營結構,才能促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

文創產品要有明確的客戶定位,用不同風格、功能和價位的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

以故宮為例,它既是世界知名博物館、世界文化遺產,又是5A景區,全國人民必到的旅遊景點,每年遊客超過1700萬。遊客中有專家學者,各國元首及外國友人,更有大中小學生,偏遠貧困地區的群眾。遊客對故宮的認識和需求差異巨大。作為全民博物館,故宮各方面工作都要滿足多樣化需求。大眾遊客對故宮的理解和認識,往往是從清宮劇等流行文化開始的。面對大眾遊客,文創產品要物美價廉,容易理解,不要求過多的知識貯備,比如各種萌萌噠的皇帝、皇后、格格、阿哥的人偶擺件、書籤、鑰匙鏈之類的產品,改變了故宮高冷、神秘、威嚴的形象,拉近了故宮和遊客的距離,非常受歡迎;而對於把故宮看作博物館、以展覽學習為目的、有更深層次專業需求的人而言,需要更具品質感的禮品,要求文化元素突出、設計新穎、包裝精緻;還有一部分以收藏為目標的消費者,更為高端小眾,需要大師作品、限量作品等更為獨特的產品。

針對不同需求,故宮既有不同的研發團隊,也開闢了不同的銷售渠道。院內主要遊覽線路上的店鋪和線上運營的故宮淘寶,以出售更為親民的大眾文創產品為主;分布於專業展廳的故宮書店以及故宮天貓文創旗艦店,以銷售更有文化品質的禮品為主;故宮東長房的文化創意館,著重於銷售更為精緻、更有收藏價值的文創產品。

與此同時,建設完整的運營體系,文創的經濟收益和社會影響才能最大化呈現。

一個成功的文創產品,從創意設計到生產質量把控,從市場宣傳到銷售渠道,任何環節缺一不可。如何通過資源整合,建設完善的文創運營體系,是博物館文創團隊要考慮的結構性問題。

故宮出版社曾設計過一個圖書+遊戲的產品《迷宮·如意琳琅圖集》,幾個團隊共同參與,各自發揮優勢,成為非常成功的案例。出版社依靠故宮強大的專家隊伍和豐富的資料庫,負責整體歷史知識及背景梳理,故事大綱的編纂,學術考證等;遊戲團隊奧秘之家,負責遊戲環節設計,讓大家在一次次解謎闖關的趣味挑戰中,獲得知識和成就感;摩點網負責眾籌及宣傳推廣,打通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並聯繫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產品一經發布,38天眾籌金額達到2020萬元,打破了出版物眾籌世界紀錄。如果沒有多個團隊共同努力,僅僅依靠故宮,很難獲得這樣的成功;而將大家的優勢集為一體,才能把產品做得更完美、更有影響力,獲得更高的社會認可和市場回報。博物館既要逐步建設完善內部運營團隊,又要以開放合作的心態最大限度整合資源,與社會各界合作。

第四,博物館IP資源只有被社會廣泛使用,才能拓展文化影響力,助力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

文創是博物館工作內容之一,但如果僅僅把文創看作博物館紀念品研發與銷售,其意義和價值就非常受局限了。從規模而言,即使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年銷售收入在博物館領域名列第一,但和其他文化產業比較而言,開發的領域仍然狹小。而且,受材料、工藝、技術限制,博物館能直接接洽廠家生產的產品,往往限制在紙品、紡織品、玻璃、陶瓷等少數幾種材質,而家電、家具、貴金屬製品、智能產品等較具專業特性的產品,即使委託專業廠家加工,受品牌、渠道、宣傳、品質把控等各種限制,也無法和大品牌競爭。在這種情況下,博物館文創團隊的核心任務,更多在挖掘文化資源,制定文化主題,培養打造核心IP等方面,而設計、生產、宣傳、銷售往往需要藉助外部力量,完成產業鏈的搭建和管理。

在這種情況下,建立完備的授權體系,挖掘IP的文化特性和價值,協助其他產業發展,增加產品文化內涵,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產品銷售,成為未來博物館文創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例如,故宮和小米聯合推出了有故宮文化內容和設計元素的手機;與中國工商銀行合作,一起推廣「宮裡過大年」展覽,工行發行了主題銀行卡,並在網站全面推廣數字展的宣傳片。這一系列合作,藉助各類日常生活場景和商品,通過合作方大力推廣,將故宮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生活,既宣傳了文化,也獲得不錯的收益。

但在和產業合作過程中,也面臨許多風險。因而,首先是嚴格選擇考察合作方。合作方要行業資質健全,企業信譽過硬,重視自身品牌價值和產品品質。如果合作方出現產品質量或者其他問題,博物館聲譽也會受到影響,而作為文化事業單位的博物館,不能承受這樣的風險。其次要嚴格把關宣傳,博物館更希望通過文創傳播文化內容,而合作方往往更重視經濟收益,容易有誇大或導向不正確等情況,過度商業化,也會損害博物館形象。第三是考察其市場佔有率,市場佔有率越高的合作夥伴,消費者認可度越高,合作回報也相對較高;第四,授權過程中,每一品類授權對象不宜過多,某一時段內,獨家較好;如不能獨家,授權產品也應該具備較大差異性,否則同類產品相互競爭,既會影響授權產品的市場效果,也會稀釋授權的含金量,長久來看,會對博物館品牌造成不利影響。

將博物館研究成果,進行大眾化和當代化轉譯,通過持續不斷地宣傳推廣和新鮮創意,讓傳統文化資源,與當下生活密切關聯,塑造有影響力的超級IP;通過IP賦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和文化建設,這是博物館文創更大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作者:劉輝,系故宮出版社總編輯、北京故宮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故宮開咖啡館,餐飲能否拯救博物館的文創焦慮?
    這種關注度,一方面來自2007年星巴克被迫退出故宮後,關於故宮能否有咖啡餐廳的爭議一直綿延不絕;另一方面,此次開業的角樓咖啡館並不是一個單純喝咖啡的地方,其貫穿著故宮的文創思路與產業脈絡,使之成為博物館「餐飲文創」的一次開創性探索。
  • 故宮「製造」屢屢走紅 中小博物館文創之路怎麼走?
    故宮「製造」屢屢走紅 中小博物館文創之路怎麼走?  近日,一篇題為《博物館就不該做文創產品》的文章在朋友圈流傳,得到了許多博物館從業人員的認同。然而留在人們記憶中的是,去年國家文物局數度發文支持文化創意產品發展,故宮文創不僅屢出「網紅」,更創下了年賣10億元的傳奇。博物館,尤其是中小博物館到底該不該做文創,該怎麼做文創呢?連日來記者帶著這樣的問題採訪了多位博物館專家。  尷尬:中小館拿什麼吸引投資?
  • 大英博物館進駐中國市場,故宮文創對手來了?
    近日,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上線,迅速積累了一大批粉絲,商品也快速售罄。國內景區文創產品的領頭羊為故宮,但目前大英博物館在膠帶產品的銷量上,已經超過故宮。在業內人士看來,大英博物館將會與故宮線上商城形成競爭。
  • 除了故宮,博物館文創還有哪些值得看?
    當天,天貓發布了《2018年天貓博物館文創數據報告》,報告顯示,全球共有11家博物館官方進駐天貓,故宮憑藉333萬的粉絲量,6000萬人次的年訪問量成為絕對的人氣王。在文創領域,故宮憑藉前院長單霽翔的段子手風範和個人魅力、2017年全年15億元的文創收入,以及社交媒體上的創意互動,成為了當仁不讓的博物館界網紅。根據2019年1月全國文物局長會議的公開資料顯示,全國博物館總數已經達到5136家。作為5136分之一,談博物館文創必談故宮。
  • 和故宮搶生意 蘇州博物館文創產品走紅網絡
    都市快報 記者 餘夕雯 近幾年,博物館文創是越做越好了,很多年輕人因此愛上了博物館。繼去年故宮口紅文創系列紅遍大江南北之後,最近,天貓又聯合蘇州博物館推出了新文創項目「你好,蘇州博物館」。創意讓博物館翻身成「網紅」 故宮名聲在外蘇博獨樹一幟在當下這個新媒體時代,只要有足夠的創意,古老的博物館也能翻身做「網紅」。故宮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 博物館文創出國展覽的實踐與意義
    博物館研發的文創產品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載體,博物館積極開展文創對外交流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博物館文創的進步,對博物館整體事業的發展、國家的外交大局也有積極的意義。基於此,2018年中國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及故宮博物院等機構聯合舉辦了「故宮文化創意產品國際綜合展」,在全球六家中國文化中心(新加坡、布魯塞爾、貝寧、曼谷、首爾、雪梨)陸續開展。
  • 南京缺一座文學博物館?單霽翔來寧以故宮經驗支招
    11月16日一大早,南京市秦淮區政府大樓禮堂內就座無虛席,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來寧做客金陵智庫圈·名家講壇。祖籍南京江寧的他,一直對家鄉關注有加。以南京成功入選「文學之都」為背景,單霽翔分享文學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並為南京如何辦好文學類博物館支招。
  • 博物館的文創產品顏值逆天,除了故宮雪糕、口紅,還有其他!
    以前故宮是我們旅行時會選擇的一個地方,而去年和今年,故宮卻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就是一些「周邊」,比如綜藝、燈展等,而今天要說的就是一些博物館的文創產品。故宮首先要說的的就是最近很火的故宮雪糕,就是故宮的神獸,10塊一支,目前有3種口味,而且造型也很好看。
  • 從角樓咖啡到上元之夜 故宮帶火中國博物館文創產業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經濟觀察)從角樓咖啡到上元之夜 故宮帶火中國博物館文創產業  中新社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劉育英)故宮口紅、角樓咖啡、故宮上元之夜……一項又一項新穎的文創產品令北京故宮爆紅網絡,這背後不僅是中國博物館文創產業的發展,也記錄著中國文化消費的崛起。
  • 故宮文創出圈 位列"博物館線上富豪榜"第一
    朱蓓靚說,自從故宮淘寶的文創產品爆紅網絡,各個博物館都開始投入精力開發文創。近年來,各個文博單位推出了大量品類豐富的文創產品,掀起一股猛烈的文創熱。博物館們也紛紛加入上網潮,入駐電商平臺,收穫了眾多年輕粉絲。但頻繁登陸電商暢銷榜和微博熱搜的,始終是故宮博物院。
  • 博物館文創:響應消費需求升級的新窗口
    大力挖掘博物館館藏資源,推動文博創意產品研發,有利於從供給側優化供需關係,用更多高品質的文化創意產品滿足大眾的消費需求,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同時,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博物館文創在中國尚處於起步探索的階段,但從世界範圍看,國際知名博物館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營銷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文博創意產品相似的旅遊紀念品行業的蓬勃發展亦可帶來啟發。
  • 「帳本」揭秘|故宮博物院文創商品進化簡史
    近年來,我國密集出臺多項文化產業相關政策,明確博物館文化產業在中國文化產業中的重要位置及發展方向,有力推動了博物館文創商品的發展。我國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起步較晚,尚處於探索階段,但從世界博物館發展趨勢,和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形勢看,我國博物館文創產業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發展勢頭良好。
  • 脫銷的「膠帶」掀開臺北故宮文創商機
    目前,臺北故宮的「文創」綜合能力,在世界博物館中高居第四位,前三名分別是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哎呀!就是這個,快買!」這裡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附設的商店,店員剛從箱子裡把紙膠帶商品上架,立刻就被買走,遊客們都衝著膠帶上的「朕知道了」四個字而來。
  • 故宮文創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南京博物館總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已不是故宮文創產品第一次下架,此前,「俏格格」系列的故宮娃娃火了,但很快因為版權問題下架。「跨界合作的風控要做好,畢竟全面開發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版權、質量等問題,雖然短期不會影響故宮的關注度和美譽度,但是對整個故宮文創可能有無法估量的影響。」
  • 臺北故宮重視文創產品開發 成主要收入來源
    早期臺北故宮的文創產品比較簡單,基本都是原尺寸複製典藏文物。但在2000年以後,他們開始強調對文物價值進行開發和利用,文創產業逐漸起步。目前,臺北故宮的文化創意綜合能力在世界博物館中已名列前茅。  在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方面,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的觀念,對所有博物館從業者都很有啟發。
  • 故宮出雪糕了真的嗎?故宮博物院最新文創產品有哪些?
    今天,故宮博物院迎來94歲生日,官方既沒有慶祝活動,也沒有任何典禮儀式,低調度過。  不過,這座599歲的紫禁城依然收到了不少特殊的「禮物」,故宮角樓咖啡、故宮文創和故宮書店等通過上新形式慶祝院慶,故宮雪糕、紫禁城徽章、故宮氣墊紛紛亮相。
  • 故宮博物館文創推薦,我要去穿越~
    話說自從故宮博物院也開了自己的旗艦店,小編總是忍不住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買回來的單品,因為可能是年紀大了,覺得自己越來越古典了呢~所以今天小編想給大家推薦幾款故宮博物院的文創單品,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就請你看下去吧~瑞啟紅福手繩
  • 文創產品開發的四大秘笈:來自故宮文創產品的啟示
    首先,文創工作是博物館整體工作的一部分,配合展覽,服務觀眾,以藏品研究為基礎,以文化宣傳和教育為目的。文化產業同仁,往往集中關注博物館文創問題,但文創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人們常說,故宮是個大IP,在故宮這個大IP的組成裡,藏品保護和研究、展覽展示,是各項工作的基礎,而宣傳、教育、文創是外延內容。
  • 博物館文創產品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蘇州博物館 山水間置物座 把靜態的文物變成潮流的設計,把文創開發變成一樁不錯的生意,國內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開始了嘗試。在北京故宮一年10億文創收入的激勵下,許多人相信,博物館文創的好時光才剛剛開始。蘇博和聚划算合作的「型走的歷史」時裝秀 除了「探路者」的成功經驗,國家政策的轉變也是推動這一波文創開發的關鍵。博物館提供IP資源,社會資源可以充分對接,全產業鏈被網際網路打通了。
  • 故宮院長來保定傳授文創經驗 滑氏紅木家具獲贊
    2018年9月1日,保定市召開「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座談會」,號召全市學習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先進經驗,推進保定市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和產業發展,為此保定市委市政府特別邀請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蒞臨保定講授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