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 記者 劉藝】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一樣,潤物細無聲,須臾不可缺少,影響著市場主體的興衰、生產要素的聚散、發展動力的強弱。
11月26日,由環球時報、環球網聯合主辦,環球網承辦的年度重要會議「2020環球趨勢大會」 在北京舉辦。在上午的營商環境高峰論壇圓桌一環節,政府代表和企業代表圍繞「營商環境現狀及未來發展」 以真知灼見奉上一道思想盛宴。
好政策讓「陽光」更溫暖
好環境就像「陽光」,好政策會讓「陽光」更溫暖。為了讓市場主體感受到更多溫暖,從中央到地方,已出臺了系列政策措施。
今年,面對疫情發生的新情況和新形勢,各級政府始終圍繞中央提出的「六穩」要求,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導向,繼續錨定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目標,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一站式的審批大廳、服務大廳,一網通辦、並聯審批等等為企業家提供了更好更優質的服務。」鄂爾多斯東勝區常委、政府副區長楊光耀說道,「從單純依託資源富集到現在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鄂爾多斯東勝區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持續探索,放管服改革已經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碼多用、一網通辦、一端呈現、一庫共享、一秒速批、一鍵智聯、一圖集成、一門集中、一窗受理、一體運行」珠海市鬥門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高宏偉用「十個一」介紹了鬥門區在營商環境優化過程中的具體應用,溫企、暖企、貼心為企業服務做好保障工作。
目前,我國營商環境的建設在國際上也得到了認可。中誠信徵信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中誠信研究院院長張英傑介紹道「在世行報告中,中國被採信的改革數量位居全球前三,在2020世行報告中,中國排名31位」。
改革創新讓「活水」更豐沛
好環境就像水,促改革創新會讓「活水」更豐沛,「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改革是最好的體現形式之一。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的時候,我們永遠在改革的路上,營商環境的創造和優化也永遠在路上。」楊光耀如是說「在這條路上我們將為企業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據悉,鄂爾多斯東勝區在一網通辦、並聯審批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珠海市鬥門區持續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推進「智能政府」建設,加快構建「一中心四張網」體系,提升政府運作效能和治理水平,實現便民服務無處不在,努力讓「辦事不求人」「申請政策不用跑」成為常態。
「廣泛推廣應用電子政務和網際網路+,搭建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區塊鏈技術應用,促使行政權力在法律框架內有序進行,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範政府和市場邊界,是打通制約營商環境便利化的政策難點、執行堵點、監管盲點和服務痛點的成熟經驗。」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尹秀超闡述觀點。
於企業而言,政府的改革創新為他們提供優良環境。「麗珠集團的發展得益於金灣區優質的營商環境和大膽的創新。辦事效率高,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真正將我們企業訴求落實到位。」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趙雅梅認為優質的營商環境推動了企業的進步,「我們於2015年和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獎。還榮獲省部級科技獎兩項。」
法治化讓「空氣」更優良
好環境就像「空氣」,法治化會讓「空氣」更優良。以法治引領,護航民生零缺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明確指出,「國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
尹秀超介紹道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中,獲得信貸、保護投資者、執行合同和辦理破產4個評價指標直接考察一國法律制度保障水平。中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結合中國實際制定評價體系,分為五大環境,其中也包括法治環境(其他是政務環境、要素環境、創新環境和市場環境)。
「無論是世界銀行的指標,還是我國設立的指標,在法律制度保障領域,都是法律制度越完善,越清晰,指標得分越高。」,曾參加過世行的營商環境培訓、調查的尹秀超對此深有體會,「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應當注意開展國際可比、對標世行、中國特色的第三方評價。」
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答卷人」,珠海市鬥門區一直堅持從需求端來考慮供給側,企業需要什麼樣的營商環境,政府就營造什麼樣的營商環境。推行「雲上法庭」, 推進審判工作向數位化、移動化、智能化、跨域化服務邁進,確保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義。
「下一步,鬥門區將對標世行標準和北京、上海、深圳及其他城市的先進做法,建設區本級的營商環境指數分析和對鎮街的評價系統及企業畝產效益分析系統,出臺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若干措施,積極打造規範開放競爭的市場環境、公平公正公開的法制環境和良好的信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