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名:小星巴,2004年11月出生,自出生起,爸爸就經常跟她講野生動物的故事。4歲的時候第一次跟爸爸去非洲,親眼看到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就非常開心興奮,爸爸專門寫了一本書《小星巴玩轉非洲》(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記錄她去非洲的旅行故事。8歲的時候第二次去非洲,開始接觸野生動物保護的理念,回國後開始在學校和同學圈裡宣傳野保理念,並經常在爸爸組織的活動中上臺演講。12歲的時候第三次去非洲,在肯亞住了近兩個月,擔任爸爸的助手,參與修建野外圖書館、開闢新的步道、做野外記錄、更新獅子研究資料庫、為訪客講解入住野保營地的注意事項、帶領志願者團隊步行識別動物足跡和植物外形和功效、為首席巡邏官翻譯(英譯漢)、參與組織非洲草原運動會和文藝晚會、參與修建了兩個防獅圍欄,經常跟爸爸一起走訪原始部落。
2016年6月30日,我第三次隨著爸爸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再次來到那充滿著美好回憶的地方,我懷著十分激動的心情,已經準備好了去全身心投入到大自然,忘掉在城市裡的喧囂和煩惱。這次我並不是遊覽者,而是來做野生動物保護的,做野生動物保護也不只是說說而已,是腳踏實地地做真正對拯救野生動物有益的事。
馬賽馬拉-奧肯耶保護區是野生動物生活的家園,也是爸爸工作的地方。我來之前只能透過小時候的模糊記憶看到這裡、只能聽爸爸講這裡的故事。當真正親身來到這裡,我不禁驚訝的叫出了聲,保護區的裡面和奈洛比完全是兩個不一樣的世界,人心的貪婪和欲望使城市裡的人無限建房,到處都有很多車排放尾氣,偷、搶的事情隨時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發生。但保護區裡有著清鮮的空氣,匆匆鬱郁的樹木映襯著金黃的草原,還有成群的角馬、斑馬及各種羚羊在草原上和諧的吃著草;大象帶著小象在叢林裡穿梭;獅群悠閒的在灌木叢旁,沐浴著陽光休息,小獅子在一旁玩耍、打鬧;雄鷹在碧藍天空中舒展著雙翅自由的飛翔。
(站在草原上,一切是那麼的和諧,地球之美展現眼前)
在保護區裡每天早上鳥鳴聲會把我叫醒,然後跟著爸爸出去巡邏,看看有沒有非法放牧,有沒有盜獵者,有沒有動物受傷;接著在野外享用早餐,旁邊就是各種各樣的動物;下午,可以和爸爸一起在我們野外的家裡工作,傍晚又出去巡邏,晚上七點回來以後就在篝火旁邊玩動物遊戲,夜裡聽著雄獅的低吼入睡,,有時動物們會來到野保營地跟我們打招呼,這才是我想去的地方,這,才是我最嚮往的非洲大草原。一個遠離城市鋼筋混凝土的伊甸園。
(當地土著馬賽人教我如何識別野外的植物)
這裡是動物們的家,是動物們在地球上僅有的家,它們的家園已經被人類壓縮的很小很小了,竟然還會有盜獵者闖進他們家園裡傷害它們,我連想都不敢想,如果這片地方再次被人類破壞,這些可憐的野生動物朋友們該何去何從?100年前還有20萬隻獅子,可現在只有3萬隻了,等到動物們都滅絕了的時候,人類才會醒悟嗎?等到動物們都滅絕了才來後悔以前沒有保護它們嗎?以前大象以自己的象牙為榮,但現在象媽媽最傷心的就是看自己的孩子長出了象牙來,這算是一種諷刺嗎?
來之前,我的很多朋友讓我小心猛獸,我在微信裡發圖片,別人看到我坐的是敞篷車,紛紛讓我離他們眼中會吃人的獅子遠點,我告訴他們,危險的其實是人,而不是動物們,動物是最重感情的,也是最純真的。有次巡邏,發現一隻母獅——娜賽麗雅,她正在灌木叢裡睡覺,我們的車在旁靜靜地觀察她,過了一會兒,那隻母獅緩緩起身,向我走來,然後就在離我1米遠的地方躺下休息,還用尾巴打著蒼蠅,她沒有半分警惕,一直很放鬆。娜塞麗亞的舉動使我非常感動,也徹底理解了爸爸為什麼會下定決心來非洲保護動物。
(在野外動物其實並不主動襲擊人類。看,這隻母獅很喜歡我,距我1米的距離)
在這兩個月裡,我參與到了馬拉野保基金會的野外項目中去,慢慢了解了什麼是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什麼是瀕危物種的保護,如何解決人獸衝突和非法放牧。最讓我驕傲的是我可以幫爸爸給大家講解各個項目,做爸爸的小助理,我希望能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到這些野生動物,讓他們不要滅絕,讓一百年以後我們還能看見它們,而不是在書本上,在化石裡……
回國以後我準備通過攝影展和演講的方式把自己在非洲兩個月的經歷講述給大家,希望讓更多人重視野生動物的保護。
最後,我想呼籲大家請不要購買皮草,當你買皮草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野生動物被活生生扒皮的痛。請不要購買象牙、犀牛角,當你買象牙犀牛角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大象犀牛被殺死然後割掉牙齒的苦。
背景介紹:
卓楊靈兒的爸爸——星巴,第一個到非洲做全職野保工作的中國人,馬拉野保基金會創始人,常年在非洲野外與原始部落為伍,與獅子為伴,守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他在非洲的傳奇經歷已經被拍成了很多電視紀錄片,正在影響更多中國人關注全球範圍的生態與野保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