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圖洋
關注理由
學名叫真鯛,不過,別名則是一堆,叫得最響亮的是加吉魚。
這種魚口感上佳,營養豐富,而紅鱗加吉魚因為顏色銀紅,體態美好,色彩吉慶,很適合人們祈盼富貴、吉祥的審美情趣和心理傾向,也成了饋贈親朋或宴請賓客的上佳食材,它甚至擺上了國宴。閩南、閩中漁場,有不少加吉魚的身影。
名字吉祥富貴
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專家介紹說,真鯛是近海暖水性底層魚類,體淡紅色,背部散布一些鮮豔的藍色小點。棲息於水質清澈、藻類叢生的巖礁海區,結群性強,遊泳迅速。真鯛主要以底棲甲殼類、軟體動物、棘皮動物、小魚及蝦蟹類為食。
這魚別名不少。閩南叫加臘魚,莆田叫赤板魚,平潭、福州、連江則習慣叫王山魚,這種名貴經濟魚類,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加吉魚。在閩南的禮是列島、二尖塔粗海區和廈門五通漁場,還有閩中漁場,時常可以看到其身影。閩中、閩南海區的真鯛在10—12月分批產卵。
據介紹,加吉魚口感上佳、營養豐富,只是紅鱗加吉魚因為線條流暢,頭肥脊厚,體型健碩,顏色銀紅,體態美好,色彩吉慶,很適合人們祈盼富貴、吉祥的審美情趣和心理傾向,所以較黑加吉更為貴重,是饋贈親朋或宴請賓客的上佳食材。
專家表示,加吉魚是名貴出口水產品。但天然資源已衰退,目前為福建海水網箱的重要養殖種類,年產量在萬噸左右。
味道鮮美曾為國宴
加吉魚名氣極大,與魚翅、海參、大對蝦等同屬名貴海產品,曾一度作為國宴食材。作為一種名貴食材,加吉魚有上乘口感和營養,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肉質細膩,味道特別鮮美,素有「海雞」之稱。中醫認為,真鯛具有補胃養脾、祛風、運食的功效。
《記海錯》是古代一部專門辨識海洋生物的專著,其中這樣描述紅鱗加吉魚的美味:「厥體豐碩,鱗髫紫,尾盡赤色,啖之肥美。其頭骨及目多肪腴,有佳味。」野生的加吉魚肉厚刺少,肉質潔白、細膩、緊實,味道清淡、鮮美。過去海上漁民沒有什麼佐料,捕到加吉魚做熟了直接食用,味道一樣很鮮。據專家介紹,除鮮食外,加吉魚還可製成罐頭等。
□小知識
加吉魚頭也是好東西
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專家說,除了豐腴肥美的加吉魚肉,加吉魚頭也是好東西。加吉魚的魚頭含較多脂肪、膠質,可以單獨用來燉魚頭湯,湯色乳白、濃稠,味道鮮美。沿海地區流傳著「加吉魚頭鮁魚尾」的民諺,指會吃魚的人吃活肉:魚鰓上的肉瓣、胸鰭的根部、魚頭魚尾,等等。
□大廚菜譜
燉真鯛
烹調方法:(1)真鯛去鱗,除內臟洗淨後在兩面以2cm間距劃出刀紋,並用備好的真鯛佐料調味。(2)把切好的半份牛肉用牛肉佐料調味,裝在真鯛的刀紋中。(3)雞蛋分蛋清、蛋黃煎出來,切成骨牌形。(4)泡好的香菇切成骨牌形。(5)石耳泡在熱水裡,除裡面的蘚苔,切成骨牌形,用鹽、胡椒粉、香油拌勻。(6)摘茼蒿,並切成4cm大小。(7)胡蘿蔔切成骨牌形,用鹽水燙出來,以剩餘的牛肉做丸子。(8)使真鯛的頭部向左,肚部向前,並裝辣椒絲和丸子燜熟。(9)等涼後把燉真鯛和準備好的調料備好放在碟子上。
紅燜真鯛
烹調方法:(1)將魚去鱗、鰓和內臟,洗淨,在魚身兩側打上斜十字刀,用醬油醃漬好;香菜洗淨,切段。(2)鍋內放花生油燒至八九成熱,下魚炸至棗紅色,撈出瀝去油。(3)鍋內放花生油燒熱,下蔥、姜煸出香味,烹入料酒、醋,加入清湯、香菇、鹽、醬油、味精、白糖和炸過的魚,用小火燜熟,魚撈出裝盤,去掉蔥、姜,香菇擺在魚上。將湯汁燒開,用溼澱粉薄芡,撒上香菜段,將香油澆在魚上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