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跡30年,螢火蟲又回來了

2020-12-24 SZNEWS

■ 深圳特區報駐臺記者 陳晨

還依稀記得童年時,夜晚與小夥伴一起在郊區捕捉螢火蟲。後來,城市越來越繁華,燈火越來越明亮,螢火蟲開始絕跡。再後來,隨著人們無休止地開墾和汙染,甚至在鄉下都難得一見。

上一次見到螢火蟲是什麼時候?下一次什麼時候還能見到螢火蟲?

南投鹿谷鄉給出的答案是:上一次見到螢火蟲是30年前,什麼時候還能再見?現在。

現實與童話世界咫尺之間

與昨天提到的綠屋民宿一樣,雅築小站民宿同樣採取了分享式的經營模式。老闆娘蔡春蓮帶我們去參觀螢火蟲,只是開車載著記者和一對住在民宿的客人,去到不遠處的一個步道進口。而擔任導覽工作的一位村民大姐已經在此等候,老闆娘則與我們一起默默充當起了遊客的角色。

原本以為要深入森林當中才能看到螢火蟲,誰知從川流不息的馬路沿著小道步行才50米,就已經看到了三五隻的螢火蟲東一簇、西一簇地在草叢中飛舞。嚮導把我們帶到一片臺灣大學的實驗林場地,所有人都異口同聲哇了出來,上百隻螢火蟲在草叢與池塘間明滅可見,彷如童話世界。

嚮導告訴我們,4月初只是每年觀賞螢火蟲的開始,半個月之後這裡的景象會更加壯觀。等到了5月底,我們甚至不用專程前往這裡,就在雅築小站的門口,就能欣賞到螢火蟲圍繞民宿飛舞的奇景。

聊到這裡,兩人一起感慨道:「說起來從小時候之後,也有快30年沒看過螢火蟲啦。」蔡春蓮告訴我:「以前大家沒有概念,知道種茶賺錢,種蔬菜賺錢,所有人就拼命耕種,大面積地使用農藥,也不會注意水土流失問題。『9·21地震』之後,我們開始反思,這是大自然對我們提出的警告。所以在重建的過程中,我們開始注意環保,注意有機生態,如今不但螢火蟲回來了,還有許多生物都回來了,現在南投的旅遊業成了我們的最新亮點。」

正是失而復得,愈發讓當地居民懂得了珍惜。在這裡,每個人都以強烈的主人翁意識,保護著美麗又脆弱的生態環境。

親子與親近自然完美融合

鹿谷鄉的螢火蟲,只是南投民眾重新拉近與大自然關係的一個縮影。「9·21地震」之後,許多鄉鎮的居民都決定以自然生態為主題重建家園。像桃米裡的居民開始重新認識周邊的生態環境,並且考取生態解說員執照,連他們自己都訝異原來身邊蘊藏著如此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包含19種青蛙、43種蜻蜓、60多種鳥類以及多種溼地生態植物。這裡,還設置森林浴步道、水上瀑布、生態池與苗圃等設施。

在南投,每一個鄉鎮都有自己的生態特色,而每一個鄉鎮又都圍繞著大自然打造自己的旅遊特色產業。譬如針對家庭的親子遊,鹿谷鄉是觀賞螢火蟲,埔裡鎮則是以特產農作物茭白筍為主題設立了許多活動。

在埔裡鎮的茭白筍實驗田,就有著完整的生態鏈參觀活動,參觀者可以學校或者家庭為單位前來。熱情的農戶會帶領大家參觀種植茭白筍的農田,以及生活在農田裡的保護魚類臺灣白魚。大家還可以換上大水靴,下田去採割茭白筍,或者消滅破壞農作物的福壽螺。上岸之後,又可以DIY,用茭白筍殼手工製作扇子或書籤,再用採摘的茭白筍學做泡菜,或包餃子,

這些活動,可以讓小朋友們興奮地玩上一天,又起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更為下一代播下了注重生態與環保理念的種子,堪稱親子與親近自然的完美融合。

(深圳特區報臺北4月4日電)

相關焦點

  • 絕跡30年,螢火蟲又回來了
    ■ 深圳特區報駐臺記者 陳晨 還依稀記得童年時,夜晚與小夥伴一起在郊區捕捉螢火蟲。後來,城市越來越繁華,燈火越來越明亮,螢火蟲開始絕跡。再後來,隨著人們無休止地開墾和汙染,甚至在鄉下都難得一見。 上一次見到螢火蟲是什麼時候?下一次什麼時候還能見到螢火蟲?
  • 螢火蟲回來了①|流星「夜光」 螢火蟲的復出自白
    天台山景區供圖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紅霞)4月中下旬,邛崍市天台山的夜晚,已經非常熱鬧而壯觀了——數萬隻「三葉蟲螢」螢火蟲在山林、草叢間起起落落,帶光飛行,如一條流動的星河,把天台山的夜裝扮得如同童話世界。自2008年開辦起,第12屆天台山高山螢舞節已經靜悄悄地啟動了。
  • 螢火蟲回來了①|流星「夜光」 螢火蟲的復出自白
    天台山景區供圖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紅霞)4月中下旬,邛崍市天台山的夜晚,已經非常熱鬧而壯觀了——數萬隻「三葉蟲螢」螢火蟲在山林、草叢間起起落落,帶光飛行,如一條流動的星河,把天台山的夜裝扮得如同童話世界。自2008年開辦起,第12屆天台山高山螢舞節已經靜悄悄地啟動了。
  • 小精靈螢火蟲又飛回來了
    前幾天晚上出去遛彎,走著走著忽然看見幾隻螢火蟲閃著光亮飛過來了!我高興地招呼著走在後邊的老伴兒來看,沒等老伴兒前來,螢火蟲就躲進草叢裡看不見了。老伴兒埋怨我說:「老眼昏花的盡瞎說,二十多年都見不到螢火蟲了,想什麼呢!」明明是看見了還不相信。
  • 專家稱寧波螢火蟲大量消失與環境改變有關
    一家人怏怏回到市區,帶著兩個疑問:「是不是這個時候真的沒有螢火蟲?哪裡可以看到螢火蟲?」  周一,媽媽發了微博詢問寧波哪裡有螢火蟲。一共有20名網友留言,大部分人最近幾年,是沒看見過螢火蟲了,有位網友說20年沒見到了。有2名網友提示,在東錢湖周圍看到過。但接著又一網友說,他帶著孩子在東錢湖周圍找過沒找到。
  • 以往農村夏夜美麗的螢火蟲,為什麼會幾乎絕跡?
    在陌上花小時候,農村裡還是有很多的螢火蟲的。可以說,這個螢火蟲是我們這代人的童年記憶之一。那會兒,每到夏天,村邊、溪頭、田野裡到處能見到一閃一閃飛舞著的螢火蟲。不過,後來聽大人說,如果讓螢火蟲鑽入鼻腔內,它就會把鼻子蛀空,所以我們都挺害怕的,就不敢再去抓螢火蟲了。後來長大了,學習了有關知識,也知道了大人說這話並不是全無根據。別看螢火蟲身體小小的,又看似溫和,但其實它是肉食昆蟲。
  • 江西一河水質好轉:絕跡20多年「長嘴魚」回來了
    江西一河水質好轉:絕跡20多年「長嘴魚」回來了 2017-10-2511:50:28來源:中國江西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2017年10月25日 11:50
  • 國內最大生態螢火蟲觀賞景區 天台山螢火蟲10年增長10倍
    為「環境指示燈」禁用農藥  天台山螢火蟲10年增長10倍 已是國內最大生態螢火蟲觀賞景區從天台山肖家灣老山門到山上林野間的路,高叔先幾乎每天都要走一遍,「天黑出門,凌晨兩三點回來。」而在螢火蟲活動的高峰期,則常在山裡過通宵。  這樣的生活從2007年春開始。彼時,高叔先在天台山景區管委會任職,恰逢邛崍開始搞螢火蟲的資源調查,他成為了螢火蟲項目組的一員。
  • 《螢火蟲之墓》30年恐怖真相曝光!海報一調亮網友嚇到發抖
    》被譽為每看必哭的動畫,上映至今已經滿30年。日本吉卜力動畫《螢火蟲之墓》被譽為每看必哭的經典之作,82歲導演高畑勲於4月6日離世,令影迷相當不舍,連動畫大師宮崎駿都深受打擊,無法發表感言。該作品近日在電視上重播,再度掀起熱烈討論,有網友注意到動畫海報原來另有玄機,藏了30年的秘密終於曝光,讓大批動漫迷驚呼:「我嚇到發抖了!」
  • 錢江晚報:順手帶走螢火蟲,變樣的「到此一遊」
    原標題:順手帶走螢火蟲,變樣的「到此一遊」   地處沿海發達地區的杭州,近年來可以觀賞到螢火蟲的地方已越來越稀少。前段時間一位風光大師分享了一組螢火蟲照片,攝於地處偏遠的新西湖十景之一的雲棲竹徑,此事被媒體報導後,成群的市民上山抓捕螢火蟲,有些人被保安勸阻後還是很不甘心,覺得自己大老遠跑來,「怎麼也要抓了一隻帶回去」。有時,一個晚上就有幾百隻被抓走了,所以這幾天螢火蟲明顯變得少了。   近年來,關於濫捕螢火蟲以致絕跡的新聞屢見不鮮,輿論對這種行徑的討伐也不絕於耳。
  • 絕跡20多年「長嘴魚」又回來了 魚市上一公斤賣40元
    2017年10月26日訊,10月15日清晨,江西省鄱陽縣饒埠鎮漁民老李撒下當天第一張網,收上來的是一群嘴巴上生有長針的魚(如圖)。「樂安河絕跡20多年的魚現身了!」老李喜出望外。與此同時,河對岸的萬年縣石鎮鎮漁民也捕獲到了大量「長嘴魚」。「長嘴魚」成群現身後,魚市上一公斤賣到了40元。
  • 絕跡20多年的「長嘴魚」又回來了
    「樂安河絕跡20多年的魚現身了!」老李喜出望外。與此同時,河對岸的萬年縣石鎮鎮漁民,也捕獲到了大量「長嘴魚」。 「長嘴魚」成群現身後,魚市上一公斤竟然賣到了40元。 「長嘴魚」絕跡20餘年 樂安河流經婺源、德興、樂平、萬年等縣,經饒河入鄱陽湖,全長279公裡,流域面積8989平方公裡。
  • 中國第一個螢火蟲博士研究螢火蟲13年
    我們來看看三組數據:  2007年螢火蟲研究者付新華在北京香山植物園做過一次螢火蟲展覽,發現95%的城市孩子從沒有見過螢火蟲,80%的大人在近五年內也沒有見過螢火蟲。  2010年,付新華和武漢大學的幾個學生在街頭調查中發現,40%的市民無所謂螢火蟲的消失,74%的人不知道螢火蟲是什麼,90%的孩子沒聽說過「車胤囊螢」的故事。
  • 絕跡20多年的「長嘴魚」又回來了
    「樂安河絕跡20多年的魚現身了!」老李喜出望外。與此同時,河對岸的萬年縣石鎮鎮漁民,也捕獲到了大量「長嘴魚」。 「長嘴魚」成群現身後,魚市上一公斤竟然賣到了40元。 「長嘴魚」絕跡20餘年 樂安河流經婺源、德興、樂平、萬年等縣,經饒河入鄱陽湖,全長279公裡,流域面積8989平方公裡。
  • 記憶中的農村夏夜,總是螢火蟲成群,為啥現在幾乎絕跡了?
    農村裡面的螢火蟲為什麼現在沒看到呢? 準確的來說,螢火蟲越來越少了。 螢火蟲為什麼越來越少呢?其實都是有原因的,畢竟對於這個情況來看。確實這個螢火蟲越來越少。
  • 以往農村夏夜美麗的螢火蟲,為什麼會幾乎絕跡?
    在陌上花小時候,農村裡還是有很多的螢火蟲的。可以說,這個螢火蟲是我們這代人的童年記憶之一。那會兒,每到夏天,村邊、溪頭、田野裡到處能見到一閃一閃飛舞著的螢火蟲。不過,後來聽大人說,如果讓螢火蟲鑽入鼻腔內,它就會把鼻子蛀空,所以我們都挺害怕的,就不敢再去抓螢火蟲了。後來長大了,學習了有關知識,也知道了大人說這話並不是全無根據。別看螢火蟲身體小小的,又看似溫和,但其實它是肉食昆蟲。
  • 螢火蟲「滿山星」 傷害它它「傷心」
    「螢火蟲、夜夜來,點著燈、結著彩……」還記得小時候夏天夜晚常常看到的螢火蟲嗎?就在樂山大佛景區附近、樂山城區篦子街黃家山的半山腰上,記者發現了很多螢火蟲,在路邊、樹林中,像童話中的小精靈一樣,帶著瑩光,飛舞在半空中。
  • 5000螢火蟲的死是一種反諷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言論提要:螢火蟲生命脆弱,卻是對生態水平的絕佳檢驗者。當家園被破壞之後,螢火蟲當然無家可歸。而當我們今天以昂貴的代價把螢火蟲買回放飛,這些螢火蟲並不屬於城市。它們只是用弱小的生命向我們抗議。  現代快報首席評論員 伍裡川  最近,青島中山公園為了讓人們也能在城市裡看到螢火蟲飛舞的情景,從廣西引進了一萬隻螢火蟲。
  • 螢火蟲回來了②|稻蟲共生 螢火蟲點燃鄉村「夜經濟」
    那裡面,是10萬多個螢火蟲卵,滅掉手電,還能發現一隻只尚在產卵的螢火蟲「媽媽」——它們肚子鼓鼓的,屁股還閃爍著瑩光。這個基地,處在春風拾裡項目區,春季螢火蟲的飛舞已經落下帷幕,那些卵是「愛情的結晶」。我們感覺在稻田裡養育螢火蟲,做出生態農業的模型,誰都知道螢火蟲對環境的要求有多高,讓它飛翔,勝過千言萬語。」劉秀君挺激動。其實,在他與曹成全認識前,曹成全已經與這個項目進行過前期接觸,且指導過項目人員養育螢火蟲,由於不夠專業,螢火蟲存活率很低,幾近於失敗。
  • 國內最大生態螢火蟲觀賞景區 天台山螢火蟲10年增長10倍
    為「環境指示燈」禁用農藥  天台山螢火蟲10年增長10倍 已是國內最大生態螢火蟲觀賞景區從天台山肖家灣老山門到山上林野間的路,高叔先幾乎每天都要走一遍,「天黑出門,凌晨兩三點回來。」而在螢火蟲活動的高峰期,則常在山裡過通宵。  這樣的生活從2007年春開始。彼時,高叔先在天台山景區管委會任職,恰逢邛崍開始搞螢火蟲的資源調查,他成為了螢火蟲項目組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