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安徽地理,道江淮人文
合肥發展速度很快
城市面貌一年一個樣
伴隨其經濟的影響力
合肥市的面積也在不斷擴大
所以合肥市第一高峰也在不斷變化
最早期的大蜀山(284m)
到後來的肥東浮槎山(418m)
再到現在的廬江牛王寨(596m)
海拔不斷的攀升
仿佛與合肥經濟發展形成呼應
合肥擴張圖,製圖@上騎藝林/ 安徽人文地理
本期文章帶大家一起尋覓
合肥市第一高峰
一處未被開發的處女地
|
牛王寨
牛王寨風光,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牛王寨
又名劉王寨、天子寨
位於合肥市廬江縣柯坦鎮境內
海拔有596米
牛王寨位置圖,製圖@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牛王寨雖處在大別山的餘脈上
海拔與大別山其他山峰稍遜一籌
但其相對海拔非常的高
大約有500多米
這就使得牛王寨非常的陡峭艱險
攀爬十分的困難
大別山著名山峰一覽,製圖@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2011年8月
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
牛王寨這座默默無聞的山峰
由廬江縣第一高峰
一躍成為合肥市第一高峰
因此其名聲大噪
引來了許多遊客遊覽
大家都想看看這是一座什麼樣的山
合肥至牛王寨路線圖,製圖@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前面我們說過
牛王寨相對海拔很高
山高路險、草木荊棘叢生
而且此寨還沒有得到充分開發
上山的道路基本為野路
因此想攀登此山需要做足準備
大蜀山與牛王寨海拔圖,製圖@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
牛王寨屬於虎洞生態旅遊區
是一個很有文化底蘊的古寨
牛王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在清朝康熙年間的《廬江縣誌》中
並沒有「牛王寨」、「劉王寨」的記載
只有「劉郎寨」的記載
在光緒年間的《廬江縣誌》中
也有「劉郎寨」記載
「走馬嶺,距治西四十餘裡,在馬槽山上。由嶺而上,即劉郎寨。」
「高皇嶺,距治西三十裡,近石龍山。」
清光緒·《廬江縣誌》(山川)關於劉郎寨的記錄,製圖@安徽人文地理
在光緒《廬江縣誌》(兵事)篇中
又有牛王寨的記載:
「八月,捻軍被桐城官兵擊敗,竄距廬江西北鄉,大肆焚殺。於是唐家坂、榆樹墩、張家墩、妙光寺、金牛三十里舖、八窯山、牛王寨、百花寨、湯池等處居民,各築圍寨守御。」
清光緒·《廬江縣誌》(兵事)關於牛王寨的記錄,製圖@安徽人文地理
光緒年間的《廬江縣誌》怎麼同時出現
「牛王寨」還是「劉郎寨」的記載呢?
通過縣誌對牛王寨周邊地理的描敘
我們還是能找到一些關聯的
應該可以確定牛王寨就是劉郎寨
在1993年版本《廬江縣誌》中記載:
「主峰牛王寨(又名劉郎寨)海拔595米,是縣境最高點」
這說明兩個寨名其實說的是一座山
1993版《廬江縣誌》牛王寨介紹
那麼「劉郎」是誰?
「牛王」又是誰呢?
關於劉郎的說法有兩種
一說「劉郎」指的是劉邦
相傳劉邦建立大漢以後
急需治國良才
而曾經輔佐他的謀士張良
已經隱居白雲禪寺
思賢心切
劉邦日夜兼程尋找張良
深夜,和隨從點蠟燭火把尋找
在途經張飛嶺和牛王寨大寨門之間
突然狂風暴雨大作
然而蠟燭火把卻不滅
使劉邦順利翻過牛王寨
到達白雲禪寺
後來人們把劉邦在風雨交加之夜
秉燭不滅的地方叫做「蠟燭臺」
把劉邦翻過的山嶺稱為「高皇山」、「高皇嶺」
劉邦歇息過的石坡
後人稱「劉郎砦」、「劉王寨」
另一說的劉王指的是劉備
三國時期
劉備曾率軍在此與曹操交過戰
牛王寨附近有一地名為張飛嶺
「牛王」 的傳說
則來自於南宋嶽飛部將牛皋
牛皋在紹興三年加入嶽家軍
在對金作戰中屢立戰功
因始終反對宋金議和
被秦檜害死
牛皋像,圖片源自@網絡
為抵禦金兵
嶽飛派大將牛皋在此紮寨駐守
牛皋在此修寨門,築城牆,壘戰嚎
雖歷盡千年風雨滄桑
其斷壁殘垣仍依稀可見
因此後人將此寨稱為「牛王寨」
牛王寨大門,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如果按縣誌記載
牛王寨之名出現於清朝
然而民間的說法各有不同
也許是未被記載
也許是方言的諧音演變
我們就當是一個謎吧
講完牛王寨寨名來源
我們說說怎麼登寨
先看一張登山地圖
牛王寨登山路線圖,製圖@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登山的起點位於柯坦鎮虎洞村
虎洞村環境清幽、乾淨整潔
虎洞村一角,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虎洞水庫,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登山路之艱難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雜草、亂石布滿小道
攀登非常的費力
登山之路,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沿著登山路線
依次經過張飛嶺、蠟燭臺
便來到五棵松景點
五棵松一樹生五枝
據說,1951年3月21日
民兵陳啟貴、劉志宇等五人
在此活捉了逃竄的國民黨鄂豫皖
三縱九旅副司令周美堂
民兵隊長陳啟貴因此被推選為全國剿匪英雄
並參加了全國表彰大會
人們為紀念這件英勇事跡
將這五棵團結一致的松樹
象徵為當年的五位民兵
五棵松,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過了五棵松
就進入大寨門
繼續向上攀登
就可以看見牛王寨頂峰了
遠處為牛王寨頂峰,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沿著指示路標
便可直抵牛王寨山巔
牛王寨山巔是一塊平坦之地
有為遊客休息而製作的樹凳
還有「合肥市第一高峰」的字牌
牛王寨之巔,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在牛王寨之巔我們可以一覽眾山
讓你真正感受什麼叫著「山高我為峰」
遠處高山為起風尖,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老和尚包,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遠處為虎洞水庫,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牛王寨全景,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牛王寨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更難
路更艱險、荊棘更多
一不留神就容易摔倒擦傷
最為艱險的一處名曰「媽媽石」
媽媽石位於牛王寨北側
海拔有570米
是一座獨立的山峰
山頂巖石裸露
上面有一條只能一人通過的山道
山道兩邊是懸崖峭壁
讓人毛骨悚然,甚至不敢直立
遊人一般不敢前往
只得嘆息一聲:「啊喲,我的媽唉」
因此得名「媽媽石」
媽媽石,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過了媽媽石
便可沿著小路下到山腳
或者繼續攀登老和尚包
下山道,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合肥離天最近的地方,攝影@上騎藝林/安徽人文地理
這就是牛王寨
合肥離天最近的地方
或許只有你親自去體驗
才能明白其中之樂趣
【創作團隊】
撰稿:上騎藝林
圖片:上騎藝林
地圖:上騎藝林
審校:楊華東
【參考文獻】
1.《廬江縣誌》1993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廬江縣誌》光緒年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