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培
青海在線網(文/肖生珍)才培,1981年出生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珍秦鎮美麗的嘉塘草原,一個土生土長的玉樹康巴漢子,他留著長長的鬍鬚和頭髮,一雙靈澈的眼睛看得很深很遠,在嘉塘草原上,他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環保衛士。
嘉塘草原是才培從小長大的地方,夏日的嘉塘草原牛羊成群,小溪猶如玉帶蜿蜒向遠方;冬日的嘉塘草原一片銀裝素裹,雪花在陽光下閃耀。不論春夏秋冬,不管颳風下雨,嘉塘草原都能將最美的樣子呈現給牧民,草原養育了牧民,牧民呵護著草原。
一個信念
才培文化程度不高,他僅僅上過小學,而就是這樣一位樸實的藏族牧民在2019年青海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表中這樣寫道:工作單位:無,技術等級:無,所屬行業:無……在信息欄中,除了基本的姓名、年齡、民族等,其餘都寫著無。他曾獲得了2018年新時代――青海最美溼地管護員、2019年青海省「勞動模範」、2019年玉樹州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在最近公布的2020年「中國好人」榜上才培也在其中。
「到底是什麼使你走上了環保這條路?」才培只是笑笑不說話。2010年,他像往常一樣去放牧,遇到一頭被狼群襲擊的犛牛,按道理,屍體應該被草原上的野生動物吃乾淨,而這頭犛牛的內臟幾乎完整,這讓才培百思不得其解。當他切開牛的胃時發現,裡面都是白色的塑膠袋。才培心中的疑惑頓時揭開,之前放牧時總遇到死去的牛羊,原來都是因為誤食了不可消化的塑料垃圾,在以後的日子裡,當他再次切開草原上死去牛羊的胃時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裡面都是塑料垃圾。
才培正在從垃圾堆裡撿出掛麵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於自然的嚮往不僅僅局限於城市周邊的鄉村小鎮,更多的人驅車走向大山深處,在草原上觀賞最美的夜空;牧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豐富的生活用品也能隨著呼嘯而來的車輛運輸到草原上,有人居住就會有生活垃圾產生。昔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也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各色的塑料垃圾。
這讓才培心痛不已,人類的錯誤行為,卻讓草原上其他的生命買單,這也讓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態環境更加脆弱。看著眼前這片自己深愛的土地變得垃圾滿天飛,他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靜。
「我要去撿垃圾!」簡簡單單的六個字,才培已經做了10年。
才培一家人分類好的垃圾堆
從那年起,嘉塘草原上就出現了一個戴著帽子,身穿紅色的外套的男人,手裡提著編織袋,腰一彎一彎地撿著草原上的垃圾,在一些陡峭的山坡上,才培的四輪車上不去,車停在坡下,他在山上撿著垃圾,一袋子撿滿了背在身上繼續撿……多年來,他用皸裂長滿老繭的手帶走了草原上一片片白色的垃圾。有時候一些垃圾被吹到山崖上、堆積在河道裡,他都會不辭辛苦上山下河,只要才培能看到的垃圾他都要撿走,但不久後撿過的地方又有了新的垃圾。
才培話不多,會說的漢語很少,他的朋友江才仁說:「才培好樣的!是個大好人。」才培一家人是當地的貧困戶,夫妻倆人加上五個孩子,生活壓力較大。
才培(左四)一家七口
儘管如此,他還是將生活中大多數的經費用於草原生態環境,對於才培來說,這就是他的工作,雖然沒有金錢的回報,但是看著嘉塘草原因為自己的努力而逐漸恢復往日的美景,他覺得一切都值了。
草原上的天氣總是變幻多端,忽晴忽雨,大風說來就來,才培常常被淋成落湯雞,小四輪也在風吹日曬和重重的垃圾下報廢了。才培借過親戚家的車、借過村裡人家的車,直到2016年,他說服了家人申請了貸款加上積攢的微薄的低保金購買了一輛新的三輪農用車,才培很高興,這車不僅能夠跑得更快更省力,而且在遇到大風雨雪天氣時能躲避,更重要的是它能夠裝載更多的垃圾,這樣一來,才培每天可以多撿一些垃圾。
下河道撿垃圾,才培滿身泥水
一份支持
今天是周五,才培去學校接孩子們,孩子們見到他第一句話就是:「爸爸,明天去草原上嗎?」「去呢?」孩子們歡呼雀躍,每到周末,才培就會帶著孩子們去草原撿垃圾。起初,他怕孩子們不願意去,帶了一次之後孩子們興趣很高,一聽到周末要去草原撿垃圾孩子們非常高興。周六撿一天垃圾,周天撿一早晨,吃過午飯才培又將孩子們送回學校,就這樣,平時孩子們上學了才培就獨自去撿垃圾,孩子們放假了,一家七口一起出動。
每年的賽馬節等重大的活動,才培一家會準時出現在賽馬場,他們將提前準備好的半人高的垃圾桶擺放在賽場周圍。所謂垃圾桶不過是才培要來的大號油漆桶,將它塗成彩色,活動結束時將它收走,等到下一個集會時,這些彩色的垃圾桶又出現在活動現場。
去年的賽馬節,才培一家又是最後離開賽馬場的人,孩子們頂著烈日和他一起收拾賽場的垃圾,每年如此。
賽馬節才培帶著孩子們撿垃圾
孩子們很支持才培的做法,在他們的心裡爸爸是這個世界最乾淨的人。
有次同學在人群中對著才培的大兒子一臉嫌棄地捂起了口鼻,才培問他:「爸爸撿垃圾,你在學校有沒有覺得羞愧,不好意思?」兒子說:「那些亂扔垃圾的才是最髒的,爸爸撿垃圾,但是心靈很乾淨。」這句話,觸動了才培的內心,這樣的回答是他從沒有想到的,「我沒什麼文化,但我常常告訴我的孩子垃圾不能破壞了草原。」
孩子是父母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說起孩子,才培的眼神都變得溫柔了起來,「每年的賽馬節、廟會,別人的孩子都穿著漂亮乾淨的衣服吃好吃的,盡情地玩耍,而我的孩子穿著髒髒的衣服,在場地上撿垃圾。」說到這,才培的眼眶溼潤了。
如今,才培的大兒子更求達巴19歲,小女兒更求拉毛9歲,5個孩子的周末幾乎都在草原上撿垃圾度過,但是孩子們過得很開心,他們也知道父親正在做著一件偉大的事。
一份堅持
日子一天天過去,才培自己都想不到,為什麼這樣的一件事他堅持了10年,或許是因為他的童年草原上沒有垃圾,或許是白色垃圾真正影響到了牧民的生活,或許他僅僅是想幫草原上的生命不再受到傷害,又或許他已經習慣了。才培記不清撿了多少的塑料、尼龍、破麻布、鐵皮和玻璃罐子,每當他撿滿一車鬥,他就會坐在草原上休息片刻,回憶童年時自己在草原上奔跑的情景。
用雙手攬去堆積的塑料瓶
才培的事情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他也帶動了身邊的人加入撿垃圾的行列,一年四季,不管颳風下雨,才培都在嘉塘草原上用皸裂的雙手,用厚實的肩膀帶走數不清的垃圾。
善良的靈魂總會不期而遇,2017年,才培帶小女兒去天津看病,這時結識了一位漢族男士,他看才培將現金帶在身上,出於安全考慮帶著才培去銀行將錢存起來,並且教才培如何使用微信支付,在交談期間才培向他展示了家鄉草原的美景。「你的家鄉景色這麼漂亮,手機不能拍出它的美。」就這樣他在分別時將自己的相機送給了才培,才培用相機拍草原的美景、拍野生動物,想讓更多的人愛護草原、保護野生動物。
才培在撿垃圾途中拍到的鹿
善良的人他將自己看得很小,將外界看得很大。才培他總能將一些事想在別人前頭,路上變得坑坑窪窪不好走了,他去拉一些沙子、石子兒將路補平;雪後積雪導致路滑,他去拉一些沙子灑在路面上減少事故的發生;今年疫情時守在疫情防控點為大家做好後勤工作……
當問到,「以後有什麼願望?」才培說:「想繼續將這件事做下去,呼籲更多的人加入這個行列。」每當從牧民的口中聽說:家裡的牛羊因為誤食垃圾而死亡的數量減少時,因為垃圾減少水源變得乾淨時,才培覺得這一切值了。或許還有第二個10年、第三個10年甚至更多的10年,才培都想去堅持。
才培的孩子們正在奮力拉起河裡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