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愷新開火鍋店被指抄襲#
這這這這?
當下明星開餐飲店已經不再是什麼稀奇事兒,小食之前也盤點過一期明星美食店鋪,但這還沒開始大爆紅,就被人指出抄襲,倒也確實少見。
吼堂老火鍋貼出了一系列對比圖,指出鄭愷新開的火鍋店抄襲了自家店鋪的裝修。
小食也去看了看,發現這吼堂老火鍋的裝修啊,確實是挺值得細細去觀摩的。
吼堂:是在客人進店時,店小二們就會大吼「客官裡面請、客官請上座」之類的吆喝話,到有那麼一股子江湖氣息。
裝修也特別有意義,吼堂在針對抄襲一文裡,也說明了裝修的靈感來源。
為了還原老成都文化,我們翻閱了眾多的歷史資料,每一個軟裝的設計,每一個文字的應用,都儘量還原真實。為了做足蜀地文化,我們把傳統的四川竹編、手工瓷器、蜀繡、年畫、油紙傘等有代表性的四川非遺產品都搬進火鍋店。
—資料源於吼堂老火鍋
由此可見,吼堂在進行店鋪風格裝修設計的時候,的確下了很大的功夫。包括查閱資料、挑選裝飾品等等。
從這聲明來看,吼堂想要想更多的消費者傳遞老成都文化,因此才選用了能夠代表老成都的諸多元素。
門口擺的蔬菜和竹籃子,像極了菜市場,讓人想起跟媽媽一起買菜的時光,別有一番風味。
現如今的火鍋店一要拼味道,二要拼創意,這一波競爭下來,火鍋店都裝修出花啦!
昔食記
珠海、深圳、中山
昔食記在小紅書上的tag有:復古、霓虹、賽博朋克…它的風格也能猜到個七七八八啦,目前只在深圳、珠海、中山這3個城市開了店。
帶有港式的混亂感,加之以復古的招牌加上霓虹燈作為裝飾,適合拍照又出片,還是現在的復古大流,這裡榮升為網紅打卡地是意料之中。
昔食記相比起傳統火鍋店,我倒覺得它更像一個大排檔,不強調私密的空間,大家都坐在一塊地上吃吃喝喝。有香港電影那味兒了。
裡面吃的東西種類繁多,有燒烤、串串、還有小龍蝦,總之約上三五好友在周末來這裡拍個照片恰個飯,挺合適!
李傑一家三口火鍋杯
重慶
在重慶開一家新的火鍋店,還是挺需要實力加勇氣的。畢竟把火鍋融入到日常生活,在重慶找一家好吃的火鍋店,就跟你我他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裡買個包子那麼簡單,想要在成堆的火鍋店脫穎而出,確實難。
李傑一家三口火鍋杯其實是一個知名老店石灰市李串串升級而來,算是把老店升級成更年輕化、更貼合時下年輕化餐飲趨勢的新店。
同樣主打的是8、90年代的復古裝修,裡面的招牌和說明比較好玩。
點菜也不是現在很多餐飲店的電子化,製作了相冊菜單、用飯票取餐,以這種傳統方式讓大家慢下來,其實還蠻有意思的。
店裡的主打就是火鍋杯,人均十幾塊錢。點好菜之後用杯子裝起來,還有一些小碗菜可以選擇。
當然相比起煮得沸騰的紅油火鍋,它可能沒那麼過癮。但是來嘗嘗串串和重慶家常菜,還是可以的。
洋房火鍋
上海
人們印象中的老上海,總離不開弄堂與洋房。開在這裡的美食店,自然也會帶上一層濾鏡。
被稱為上海火鍋屆愛馬仕的洋房火鍋,就是這樣一家店,開在洋房裡,裝修風格也如同民國電視劇裡的一般。
氛圍感十足,走進去也會覺得自己是民國闊少或者是富家小姐太太們!要麼就是即將在這裡舉行秘密會議的政界要員!
天台月光帳篷火鍋
廣州
帳篷火鍋這一兩年,也是蠻火的哇!在屋頂邊吃火鍋,天氣好的時候還能看月亮,太享受啦。
小食找了廣州的一家來給大家看看,但其他城市應該也有,可以搜搜看當地的大眾點評。
帳篷火鍋的地址一般都在天台,很適合在夏天去吃。傍晚會看到落日,等到夜色徹底暗下來,掛在帳篷上的小燈就開始閃閃發光。
帳篷都是獨立分開的,相對普通火鍋店私密性還算不錯,有一個獨立的空間可以與朋友一起聊聊天。
連碗都是心形
帳篷火鍋店也尤其適合約會和開生日派對,自帶浪漫氛圍。
社交媒體確實為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比如能馬上知道開的新店鋪、能夠知道更多樣化的美食,就這一點來說,我想應該會覺得處於網絡時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無論在自己的城市或者是旅行,都可以快速搜羅到當地美食。
但過度的信息化是否也會失去了美食於人最基本的意義,跋山涉水去一家店排上幾小時,排到之後也不急著吃,得先拍下來才行。越來越多的具有裝修特色的美食店出現,也只是為了讓人們來到這裡打卡拍照,再吸引更多人來一次消費。
對於這種現象,你有什麼看法咧?歡迎一起討論呀!
*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