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修養,叫做不隨意評價別人

2020-12-10 倚馬看花說情感

看花從小在農村長大,村人有很善良的一面,如果村裡有人遭遇了不幸的事情,大多數人都會施以援手,但村人也有並不善良的一面,他們閒暇的時候,很喜歡議論家長裡短,喜歡評論別人,嘲笑別人,也喜歡人云亦云,聽風就是雨。

其實,這樣的人,又何止是我出生長大的農村裡有,可以說,這種人遍布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他們過著自己的生活,卻總是喜歡議論別人,評價別人。

看花深思過人會這樣做的原因,一方面,大家都要通過別人的不幸來確定自己的幸福,另外一方面,所有人,潛意識裡可能都希望通過評議別人的過失來顯現自己的高尚。

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一點都不值得提倡,我們的幸福,確實是一種滿足的感覺,但這種滿足感不應該從與別人的比較之中得來,別人的不幸,不能成為我們幸福的理由。

可能我們對別人的評論和批判是正確的,可能對方身上確實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別人有缺點,並不代表著我們自己就高尚,並不代表著我們就沒有一樣的缺點。

一個人犯了錯,違反了法律,違背了道德,我們可以站在正義的立場去譴責,但如果他什麼都沒有違反,只不過是有自己的缺點,那麼我們沒有什麼立場去評議別人,更不應該用我們的評論去影響別人的生活。

當然,不管一個人怎麼想,怎麼做,怎麼說,只要他沒有違背法律和公德,都是有自由的,但我們應該對自己的德行有所要求,我們要明白,不隨便評論別人,是一種很好的修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人在成年之後,都應該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三觀,有自己的道路,也有自己的生活,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受別人阻礙,不受別人掌控的。

即使是最親密的人,他們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卻不能為這個人做決定,人應該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每一個決定都應該由自己做出,並自己負責。

一個人,總會在自己的生活之中犯下一些錯誤,出現一些失誤,他可能會染上一些不好的習慣,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暫時生活得不太如意。但這些都不是我們去評價和嘲笑別人的理由。

當然不是說,我們完全不能評價,只是,如果一定要評價,我們需要不帶私心,保持客觀,需要帶著一分善良,三分保留去評價別人。

當然,最好的做法是不要去隨意評價別人,因為如果對方和我們的生活沒有什麼大的交集,對方做什麼事情也不會影響到我們,那麼我們根本沒有立場去評價別人,更不能隨意去嘲笑別人,這是做人的修養。

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經營好自己的人生,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因為,當你看著別人的生活時,你的生活也會呈現在別人的眼前,當你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嘲笑或評價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因為同樣的理由嘲笑和評價你。

所以,不去評價別人這種修養,不僅僅是為了別人,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努力去借鑑別人做得好的地方,看到別人做得不好的,也沒必要出言嘲諷,而是應該反省自身,避免犯一樣的錯誤。

我們對別人生活的了解是有限的

即使是關係最為親密的兩個人,比如一起生活幾十年的夫妻,彼此之間可以說是相當默契,知道對方生活裡的每一個細節,知道對方的所有習慣,也不可能知道對方內心的全部想法。

當我們準備去評價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了解到的信息,一定都只是十分片面,十分局部的,我們看到的很可能都只是一些表象。

表象之下,往往隱藏著更深層更複雜的原因,我們不在別人的生活之中,不在別人的內心之中,我們對別人的了解當然是有限的。

靠著有限的了解就去評價一個人,往往都帶著私心的判斷,帶著自己的主觀情感,這樣就很難保證不會出錯。

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一個真正智慧的人,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他們當然明白自己不可能完全了解別人,他們更明白,應該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人生之中,而不是等著去觀察別人,去評價別人。

說實話,評價別人,關心別人的生活,喜歡和別人攀比,這些行為都是沒有智慧,也沒有修養的,是對我們生命的浪費,也是對我們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文:倚馬看花

歡迎閱讀、點讚、收藏、分享。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榮幸

相關焦點

  • 不隨意評價別人,才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每個人的經歷、特長、審美、生活方式都不一樣,假如對方有什麼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你自己又何嘗十全十美?這世界上總有和你不同的人,不一樣的想法,不能交融的價值觀,有時候並不需要你下很多決心,做很大的改變,不妄加評論,不隨意幹涉,就已經是最好的尊重和修養。
  • 「不隨意評論」,是一種「高層級」的修養
    其實不排除,智遠也有,但是在八卦和吃瓜的基礎上,有一種人則不同,他會加上自己的主觀考慮,然後給某件事情添油加醋,然而在表述出去後,就變了一種味道。你有沒有隨意評論過別人或者某件事?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能力,但是大家就是喜歡他,每個人都能從那裡找到快樂,並且被他深深吸引,因為這種人有一種本事——不評價。他不僅僅在嘴上不評價你,甚至在心裡也不評價你,所以他沒有任何要評價你的樣子,也沒有任何要評價你的潛臺詞。
  • 不隨意評價指責別人,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包括在得知別人的傷心事時,我也總以為能夠感同身受,但其實不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假如你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或許你還可以領會一二,如果這事情從來沒有發生在你身上,那麼當事人的心情我們壓根不能理解。從前我總是習慣從別人的口中去看待一個人,如果他們說他好,那我就覺得他好,說他不好,那就是不好。
  • 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
    曾看到一句話說:「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一個人最大的惡意,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一個人最大的善意是真心理解別人的幸福並祝福人家幸福。」01你隨意評價別人的樣子,真「醜」昨天寫了一篇文章,底下有個評論十分刺眼。
  • 不要隨意評價別人,深入人心的教育,人生的高成就
    其實,樓頂和樓底的景色總是不一樣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沒必要評論。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想想笑話,雖然是笑話,但也是現實社會的一個縮影。丈夫下班回家後,看到妻子打兒子,不理他們,他徑直走到廚房,看見小桌子上有一盆亂七八糟的東西,於是他盛了一碗食物,他吃完飯,看見妻子在那兒打兒子,他再也看不見了,他說:教育孩子不要總是使用暴力,而是要更加理智。老婆說:一壺好亂,他居然在尿裡撒了泡,你說煩嗎?丈夫聽後,當即說:媳婦,休息一下,讓我揍你!你不了解別人的生活,請不要隨意指責,否則你隨便說的話會給別人帶來傷害。
  • 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的人,沒見過世面」,請不要隨意評價別人
    她說有次發照片分享心情,沒想到大家的關注點全在她的脖子上,有人說你怎麼老戴這條白金項鍊炫耀,有人說項鍊閃瞎了眼,求別戴了。殊不知,那條項鍊是她外婆去世時留給她的。每當想外婆的時候,或經歷了特別的事,她都會拍照留念。
  • 不隨便評價他人的生活,是一種修養
    五、不隨便評價他人的生活,是一種修養。六、在尋找成功的過程中,人往往會變得面目全非,而人最大的失敗,就是失去自我。七、等待的姿勢裡,人們模樣各不相同。而我倒情願你能帶著笑坐在長椅上,剝一顆橘子,哼一段曲,不必憂慮,不必前後張望。
  • 有一種高級的修養,叫遇事不責備
    其實誰都知道,這世上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很多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然而生活的修羅場裡,總有人站著說話不腰疼,單憑自己有限的經歷就肆意去評價他人的不足。千人千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立場不同,所處的環境也不同,又如何能真切地理解別人的感受。
  • 成年人的世界裡,有一種修養,叫「點到為止」
    有一句話叫做「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大概說的就是凡事都要講究分寸。很多時候「剛好」是一種分寸,超過了反而會過猶不及。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有一種修養,叫做「點到為止」,這種對分寸剛好的把握,成為了成年人世界裡一個人的風度和氣度的最好的一把量尺:成年人的修養,是說話點到為止很多時候,我們為了得到對方的理解,會絮絮叨叨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希望兩個人之間理解的橋梁會被話語填滿,彌補對方理解的空缺。
  • 做人,有一種底線,叫不隨意評論他人
    然而不同的人對於不同的事都有不同的看法,正所謂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便是這個道理。但有一個底線,是我們做人必須要有的,那就是不隨意評論他人。我們的人生從來都是冷暖自知的,不管生活過得如何,我們都只用過好自己的日子,又何必對旁人的生活指手畫腳呢?
  • 青聽|有一種智慧,叫不輕易背後評價他人
    可佳佳卻憑著自己有限的認知,就對我下了不好的定論,而她自己本人,也因為總有心有不甘,工作中頻頻出錯,以至於後來被公司末位淘汰。輕易評價他人,不僅對別人不公平,其實對自己也是一種設限。老話說得好,一葉障目,不知泰山。當一片葉子擋在眼前,人就會連眼前的高山都看不見。
  • 千萬別活在別人的評價裡!(深度好文)
    1不輕易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你就是你,獨一無二的個體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說「同情這事,與其說是由於看見別人的感情而起的, 還不如說是由於看見引起這種感情的那個情境而起的。」不論老少,都不要試圖將你的人生經驗套在別人的人生中。不輕易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並不了解別人生活的全部,不了解一個人的所有,怎能僅憑几個碎片的場景,僅憑隻言片語就對別人定性。人活世上,要學會相互尊重。
  • 有一種善良,叫做不給別人添麻煩
    有一種善良,正是不給別人添麻煩,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能夠自己完成的就儘量完成,即使真的需要別人幫手,也儘量最大限度地讓別人覺得輕鬆。這樣的善良可能正是當下的社會所缺乏的。當下的社會,有很多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也有一些只看重自己利益,卻完全不在乎別人想法的人,他們總是這樣損害著別人的利益,破壞著別人的心情,來獲得利益和便利,這樣是無益於人生意義的實現和社會進步的。我們應該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做到遵守法律和道德,盡到自己的職責和本分,與別人友好相處。
  • 《有翡》陳子琛:有一種無德,叫做插足別人感情
    看了昨晚超前點播的那兩集,我被一個叫做陳子琛的角色給氣著了。 陳子琛是何許人也?實際上,他就是《有匪》原著裡的趙明琛,是謝允名義上的堂兄弟,只不過,編劇對劇中的大背景做了很大的改動,看得人暈頭轉向。 陳子琛一出場,就稱呼男主角為義兄,可見二人早已認識,關係很不錯。
  • 學會禮貌地打招呼,是自我修養的一種體現
    其實這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尤其在和別人打招呼的時候,如果你仍然把手放在口袋裡,對方會覺得你玩世不恭,或者高傲自大,不把他放在眼裡。不注意這樣的細節,就會給別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所以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一定要記住:不論在什麼時候、在什麼情況下,和別人打招呼時都不能忽略這一細節。
  • 有一種修養,叫選擇性閉嘴
    不擺架子,雅俗共賞賈母出身名門,對藝術有著極高的修養和品味。她喝的是老君梅,泡茶用梅花雪水,聽戲也別出心裁,讓戲子們在藕香榭的亭子中表演,一陣風吹來,樂聲恍如仙曲。有一次,她將珍藏的皮衣送給薛寶琴,多年前的樣式卻毫不落伍,而且寶琴穿起來極為合身,引得眾人都說寶琴像畫中人。湘雲更是稱讚說:「這一件衣裳也只配她穿,別人穿了,實在不配。」
  • 修養極高的三大星座,靈魂有趣,品行端正,心懷光明,討人喜歡
    詩經有云,人而無儀,不死而為。一個人要是沒有修養,就十分不讓人喜歡。我們自古以來就追求君子之風,有修養道德高尚。一個人的修養是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是從內往外散發的一種魅力,是偽裝不出來的。所以我們不要覺得隨意表演一下就是有修養,這是需要日積月累的,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養成習慣,提升自己的涵養和道德素質,做一個讓人喜歡的有修養的人。我們可以向身邊的這類人學習,感受一下他們的高尚品質。那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十二星座中那些素質高有涵養的星座吧。獅子座,光明坦蕩,大方得體的星座。知人而不評人,是一個人與人相處最有修養的表現。
  • 一個人最高級別的素養,是不隨意評價別人
    「老女人還到處勾搭小鮮肉,這是作風不正。」首先,不論緋聞真假,這種把自己的世界觀強加給別人的隨意評價,實在不高明。同樣,不評價別人的生活,也是一種高貴的素養。因為他有一種本事——不評價。他不僅在嘴上不評人,還能做到心裡也不評人,所以和這種人相處起來特別輕鬆愉快。那麼,不評價的溝通是怎樣的呢?
  • 最好的教養,是不隨意給別人添麻煩
    經常看到有網友因為某個新聞出來而爭論什麼是教養,好的教養應該是怎麼樣,有的人說教養就是不讓人難堪,有的人說教養就是多為別人考慮,有的人說教養就是有容人之量......我卻覺得,最好的教養,是不隨意給別人添麻煩。
  • 懂得閉嘴,是成年人的本事,也是最好的修養
    所以,懂得閉嘴,是成年人的本事,也是一種修養。 不輕易評價別人的習慣 有人說:所有人際交往裡,最值得學習的就是閉嘴。沒有人願意被他人言語所傷,所以,當我們想要評價別人之前,先要問一問自己的資格和立場,否則,請學會閉嘴。 不幹涉別人的私生活 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