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文學造詣不凡,她寫了一首詩,其中一句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2020-12-25 歷史上那點事

慈禧應該是家喻戶曉,正因為她的存在讓晚清時期的百姓生活於水生火熱中,大家對她的印象應該是「奢靡浪費、專治狠毒、野心勃勃」,應該不會有正面的評價吧。不過確實也是,她算是華夏民族的罪人,在她只顧享樂和攬權,不顧百姓死活或者大清搖搖欲墜,手段殘忍,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他是一位政治觸覺敏銳,而且還非常有手段的傳奇女子。

也正應為這樣,慈禧在文學方面的造詣被她的政治手腕掩蓋,很多人都不關心慈禧留下什麼作品,她懂些什麼等等,但是我們想像,他作為八旗女子,能夠在皇帝的選秀中脫穎而出成為貴人,自認是琴棋書畫都有很深的研究,其實他有一句成了千古名句,而且很多人都會念。

慈禧十七歲就被選入宮中做貴人,後來生下了皇長子,母憑子貴成了貴妃,慈禧還是鹹豐帝的懿貴妃時,她的書法造詣就很非凡,得到了鹹豐帝的讚賞,鹹豐帝病重的時候,基本都是躺在病榻上口述,然後讓慈禧代筆批閱奏摺,這也引來很多老臣的不滿。

到了光緒時期,慈禧默許下開辦了女子學校,女子入學的風氣就此蔓延開來,從這裡也看出來,慈禧對於文化教育方面還是非常看重的,她本人也很熱衷於繪畫,還請了繆嘉蕙等著名畫家入宮指導作畫,師從名家加上慈禧天資聰穎,很快就有了不少精良的繪畫作品面世。她最愛牡丹,所以牡丹作品較多,現在有兩幅收藏於博物館,慈禧還下旨定牡丹為國花。

慈禧在詩作方面造詣也是非凡的,現在留存的他的一首詩,也就是1867年慈禧之母富察氏六十大壽時,慈禧寫給母親的賀禮之一。當時因為她垂簾聽政,宮裡事務繁忙,所以沒有時間去參加母親大壽,於是就親自題詩一首,讓人裱好之後和禮物一起送過去,這首詩這樣寫:「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首詩也是慈禧唯一的傳世之作,我們從這首詩裡面看到了不一樣的慈禧,在她專制擅權、手段狠辣的背後還有一絲溫情,這幅作品傳承了好幾代人,但是在後來的社會動蕩中被毀了,而最後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成千古名句流傳下來,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吧。

這首詩雖然不華麗,但是也正是這樣的樸實語言能將裡面的情感真摯地表達出來,這可見再無情的帝王之家,也存有父母與子女的感情,普通人從其中則更能找到共鳴。也正是這種真摯情感的傾吐,才讓這句詩衝破了人們對於慈禧的負面印象,而一代代地流傳了下來。

相關焦點

  • 慈禧的文學造詣不凡,她寫了一首詩,其中一句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也正應為這樣,慈禧在文學方面的造詣被她的政治手腕掩蓋,很多人都不關心慈禧留下什麼作品,她懂些什麼等等,但是我們想像,他作為八旗女子,能夠在皇帝的選秀中脫穎而出成為貴人,自認是琴棋書畫都有很深的研究,其實他有一句成了千古名句,而且很多人都會念。
  • 慈禧寫過一首詩,詩寫得一般卻流傳至今,其中一句還成為千古名句
    我們都知道慈禧太后這個人,卻很少有人知道她還會寫詩,她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融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這首詩看上去就像記流水帳,但是其中的最後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卻一直流傳至今,可謂是人人皆知。這首詩翻譯成現代文就是:作為子女們不能去感同身受父母們的良苦用心,有的時候還會去誤會父母們的苦心。但是父母們還是會奮不顧身的對子女們多加關愛和照顧。
  • 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這首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其中最後一句更是流傳至今千古傳唱的佳句。如今許多人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但卻鮮為人知道它的出處,實際上,這句話就是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的一首詩。慈禧雖然慈禧遺臭萬年,但是慈禧曾經做過一首詩,老人們經常掛在嘴邊,其中最後一句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 母親過生日,慈禧寫一首詩當賀禮,沒想到成為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寫下這句話的,就是近代飽受爭議的慈禧太后。世人對她的評價,有褒有貶,讚揚的是清朝在她的掌管下,得以延長數十年的統治;批評的是她在面對外國入侵時選擇避戰,主動求和,割地賠款,讓中國喪失了在領土上的主權、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無完人,慈禧也只是一個凡人而已。暫且不論她的功過,但她是一個才女,這是不爭的事實。
  • 慈禧寫了一首詩,其中一句被廣為傳頌,現在成了家長的「口頭禪」
    哈嘍,我是你們的小編珊珊,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經常關注歷史的小夥伴都知道,慈禧是鹹豐帝的妃嬪,她是一位很有才華的人,作為八旗女子,她從小就開始接觸琴棋書畫,在文學方面有不低的造詣。慈禧出生於1835年,她的書法曾經得到過鹹豐帝的讚賞,在鹹豐帝生病的時候,她還代筆批閱了奏摺,後來到了光緒帝的時候,慈禧還開辦了女子學校,由此可見她本人是很重視教育的,而且她當初寫的一首詩還被廣為傳頌。這首詩的內容是「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 慈禧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其中一句無人不知,經常被世人掛在嘴邊
    提起清代慈禧太后,很多人嘲笑她,在她掌權的幾十年裡,她與外國籤署了許多條約來羞辱她的國家,此外,她還表示,「衡量中國的物質資源將使她的國家幸福」,縱觀幾千年的歷史,估計她都能說出這樣無意識的瘋話,有人曾把慈禧比作武則天皇后,雖然她沒有像武則天那樣成為皇帝,但她把皇帝架空了,把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 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
    《李白》劇照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小學時,我們學過一首李白寫的詩,叫《贈汪倫》,相信大家都能倒背如流。光看題目都曉得詩的主旨了,即:春天想你,冬天想你,天邊想你,連夢裡都逃不過全是你,是你是你!由此可見,杜甫對李白的情深似海。隨便抽一首,全是滿滿的思念之情。下面,我們共同來分享杜甫寫的《夢李白二首·其二》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 慈禧母親七十大壽,她寫了一首打油詩,沒想到最後一句成千古名句
    慈谿太后,不管是影視作品還是野史小說,包括正史對她的評價都不算太好。不論是她操縱朝政還生活奢靡一直都為人詬病,但是慈禧有一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她確實是一個孝女。因為現在許多父母經常脫口而出的一句口頭禪「可憐天下父母心」就是出自慈禧之手,如今更是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小編不是開玩笑這可是有史可考。
  • 慈禧太后的母親過60大壽時,她作一首詩,現成千古名句,人人會念
    中國古代人才輩出,湧現出很多人才,而很多名言名句更是流傳至今。下面,就來看古代一男一女兩牛人的千古絕句。提起三國的才子曹植,大家就會想到他的《七步詩》,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詩更是廣為流傳,而曹植也憑此躲過曹丕的「屠龍刀」。
  • 慈谿寫過的唯一一首詩,最後一句千古流傳,竟成了父母的口頭禪
    而在宮廷生活上,她更是過得極盡奢華,甚至還曾挪用軍餉來置辦自己的六十大壽。 最是不過的平凡子女 但作為一個女人,她曾為人女,也曾為人母,與天下所有人一樣,她對親情亦是十分看重的。這一點從慈禧太后寫給自己母親的一首詩就可以看出一二了。
  • 慈禧一生只寫一首詩卻流傳至今,其中一句最經典,你絕對也背過
    雖然這些人比不上李白杜甫,比起寫詩狂人乾隆,還是要好些的,乾隆一生寫下了2萬多首詩,平均一天就要寫一首,然而卻始終沒有佳句,如果不是看在他皇帝的份上,只怕這些詩詞,也不能流傳下來。
  • 蘇東坡最知名的一首題畫詩,全篇都在寫景,第2句更是千古名句!
    本篇為0294期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們共同欣賞了唐代著名詩人,素有「詩狂」之稱的賀知章最著名的一首《回鄉偶書》。在這首詩中時年86歲的賀知章道出他闊別了50多年後辭官回鄉的所見所感,全詩流露出的無奈感慨,別說是詩人了,就是讀者今日看來也要潸然淚下了。
  • 李商隱最令人絕望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商隱的另一首絕美情詩,詩名《無題四首。其一》。這是李商隱最絕望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更是神來之筆,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無題四首。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燻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這首詩寫的是一位男子對遠在天邊的愛人的思念,當男人相思起來,也是刻骨銘心的。
  • 慈禧曾寫過一首詩,其中一句流傳上百年,至今被很多人掛在嘴邊
    眾所周知,鹹豐雖然有很多妃子,卻一直沒有為他生下皇子,而慈禧在入宮的第五年,就生下了愛新覺羅·載淳,也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他也是鹹豐唯一的兒子。喜得皇子的鹹豐,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冊封慈禧為懿貴妃,對她的寵愛程度可想而知。
  • 她還會寫詩?一生只寫了一首,但是最後一句永流傳
    但是像慈禧太后這樣的人也不是這麼沒有價值,不得不說,慈禧在曾幾何時還是一個才女,尤其是她的書畫,還是擁有非常高的造詣的,喜歡詩詞歌賦,身為滿人的她,也是非常喜歡漢人的文學,在整個鹹豐的後宮之中,屬她的漢語說得好,因此慈禧太后才會受到鹹豐帝格外的青睞。
  • 母親過生日,慈禧寫一首詩當賀禮,沒想到成為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寫下這句話的,就是近代飽受爭議的慈禧太后。世人對她的評價,有褒有貶,讚揚的是清朝在她的掌管下,得以延長數十年的統治;批評的是她在面對外國入侵時選擇避戰,主動求和,割地賠款,讓中國喪失了在領土上的主權、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無完人,慈禧也只是一個凡人而已。暫且不論她的功過,但她是一個才女,這是不爭的事實。
  • 慈禧一生只寫過28個字,有一句流傳至今成為千古佳話,卻無人知曉
    可能由於性別的原因,經常有人把慈禧太后拿來和武則天比較,還說她和武則天的身份不一樣,但是她和武則天擁有的權利是一樣的,而且甚至比起武則天慈禧更是牢牢掌握了國家大權,讓臣子對她心服口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慈禧在治國方面並沒有什麼真材實料,不過據當時史書記載,慈禧在書法、繪畫上面的造詣頗為高深。雖然慈禧是滿族人,但自幼學習了漢語,少女時期就懂吟詩作對,雖然現在大多數慈禧的書法作品已經失傳,只留下一句千古後人傳為佳句的詩詞。
  • 李清照一生寫詞,一不小心寫了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
    父親李格非乃北宋文學家,家中藏書頗多,故使李清照從小便得到良好的文學薰陶,打下雄厚的文學基礎;出嫁後與丈夫趙明誠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而當金兵入據中原時,迫使兩夫妻分隔兩地,於是李清照的詞風從早期的悠閒生活轉變成了思夫的婉約悲涼。正所謂之人論世,幼年生活與中年生活天差地別,誰人心中又沒些慨嘆?
  • 能為貴妃寫詩的人,意境最美的非李白莫屬,其中一句成千古名句
    在每個勇猛武將心目中都對這些美人愛慕不已,更別說那些各路的文人墨客,其中光李白為楊玉環寫的詩詞就多達十餘篇,在這十餘篇作品中,有一首詩詞是最經典的那就是《清平調》,這首詩詞通篇都在誇讚楊貴妃,其中有一句已經成為千古名句。
  • 慈禧生母60大壽,慈禧寫了一首七言絕句祝壽,最後一句成千古名句
    慈禧太后在能力上可以說是千古一後了,若不是晚清腐敗,趕上千古未有之變局,說實話慈禧真沒準能和呂后、劉娥等實權派皇后拿一起稱道稱道。當時朝廷不安穩,權力分化嚴重,有慈禧這樣的實權皇后,也有鹹豐留下的八個顧命大臣,首先,慈禧的第一步就是剷除這八個攔路虎,於是她聯合奕訢發動了著名的辛酉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