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伽索斯(Pegasus,希臘文Π γασο )
是希臘神話中最著名的奇幻生物之一
美杜莎與海神波塞冬所生,角色是馬神
9月27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山東省濰坊市人民政府、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承辦的《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在山東濰坊精彩亮相。
《全國攝影藝術展覽》是中國攝影家協會舉辦的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泛、規模最大的全國性攝影展覽。自1957年創辦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26屆,共推出逾萬幅佳作。
南京攝影家、秦淮視界影友蔣澍作品《天馬入夢》榮獲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大獎——評委會推薦作品獎。
蔣澍獲獎作品欣賞及創作談
天馬入夢·慕
我創作馬的主題,因為愛馬堅毅勇敢的品質、自由奔放的豪情,和忠於人類的戰士品格。它們帶著激情風馳電掣;心懷夢想堅韌跋涉;追逐自由跨越屏障;傳遞激情與速度、力量和自由、智慧和忠誠。
天馬入夢·觀
與馬真誠相處,內心會產生一種關於愛和令人觸動的遐想;讓我更迷戀它那力量之下深沉的溫情,和其質樸自由的靈魂。這正是我努力想要捕獲的東西,隱約而迷人。
天馬入夢·悵
「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張愛玲)
天馬入夢·馳
我與我的馬,就像一場炙熱愛情,她伴我翻越過高山峽谷,淌過涓涓溪流;在草原上馳騁,在海邊嬉戲;我為她梳妝,為她治病、療傷,朝夕相處已成為我生命裡的一部分。她的眼神與身姿流露出的依戀之情,勝於言表。
天馬入夢·歡
沒有觸摸過身軀,沒有一起風雨兼程,沒有在寒夜裡相互溫暖,沒有在賽場馳騁,就無法理解為何如此鍾情。
天馬入夢·變臉
我多年對崑曲情有獨鍾,在作品結構上,借鑑了崑劇舞臺的布景方式,並部分融入了明膠蝕刻工藝(灰底上有花紋的部分,這是銀鹽相紙經過藥水顯影后在紙面上自然形成的紋理)。最初的畫面的創作靈感,取材於省崑劇院上演的湯顯祖的崑劇《南柯一夢》。
天馬入夢·家
阿勃絲說過:「用相機表達出人類心靈最底層的東西,啟開原本在每人內心深處的本性。熟悉事物的不可思議面,不可思議事物的熟悉面。」
天馬入夢·小人國
這些熟悉的景象,不斷地輾轉於我的潛意識中,逃脫了清醒時的束縛,放大、壓縮、扭曲、組合,游離不定在夢境裡反覆重現。醒來,呼之欲出地定格為這樣的畫面。
天馬入夢·舞臺
攝影和馬是我生活裡最美好的禮物,激情和專注才能展示我們的靈魂不負所饋。
天馬入夢·陽光
這組作品,是我一直想表達的夢境和對生命的禮讚。
雲煙漫舞逐英雄
人生是一場美妙的漫步,與自由之神穿越溪流山林,馳聘草原,逐風踏浪,是無比美好的回憶。
圖中回頭照應的馬匹,步態優雅地表達出情感的呼應,讓人沉醉迷戀。
評委潘朝陽
第27屆中國攝影藝術展創意與商業類評委會評語
《莊子·齊物論》上說:「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匹貼近自己理想的馬。《天馬入夢》作者提煉、定格馬兒的特質,鏡頭下馬的不同面——眼睛、尾巴、臀部、鬃毛、馬蹄等,總會讓人感到一種神奇的魔力,讓我們更近距離地理解馬和人之間情感聯繫的力量。在作品結構上,作者借鑑了崑劇舞臺的布景方式,並部分融入明膠蝕刻工藝,營造出類似電影閃回的背景效果。多了幾分微妙的感覺,使人仿佛能夠窺見馬兒生命本質的靈性,其鏡頭下的馬兒,純真、自由、飛翔。
蔣澍向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前光(左二)、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主任劉宇(左四)介紹作品。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前光與獲獎者在作品前合影。
頒獎現場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鄭更生與獲獎者蔣澍合影。
江蘇省攝協主席許益明、金像獎獲得者朱漢舉(蘇州)與第27屆中國攝影藝術展創意與商業類評委會推薦作品獎獲得者蔣澍、張霆(常州)合影留念。
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福建攝影家協會主席潘朝陽
祝賀在《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中
獲獎的秦淮視界影友蔣澍、阮忠等影友們!
秦淮文旅原創,來源:區文化館
僅供交流分享,不涉及商業用途,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權益,或所標來源並非第一原創,請聯繫後臺,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審核處理。
喜歡請給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