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場交心話 幹群連心橋

2020-12-25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12月22日張家界訊 日前,張家界市桑植縣醴源鎮西界村黃生鈺家熱鬧非凡,門前的屋場上,村民們圍著火爐坐成一團,喝幾杯熱茶,烤幾塊餈粑,一起談笑風生。

張家界桑植縣醴源鎮西界村黃生鈺家的屋場會

「老鄉們,今天召集大家開一個『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屋場會』,歡迎大家踴躍發言、提問!」張家界高新區駐西界村第一書記袁凱開門見山,拉開了屋場會的序幕。

何為屋場會?這是時下流行於湖南鄉村的民間會議,一般在村民家的屋場召開,不拘於形式,也不限定內容,村幹部以鄰裡之間拉家常的方式,宣傳黨和國家政策,傾聽群眾心聲、了解群眾訴求、解決實際問題等。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自來水水管會不會凍裂?」「『十八寨』項目建成後,村裡如何規劃鄉村旅遊路線?」「村裡如何搞鄉村旅遊規劃,我也要問一問。」人群中傳來此起彼伏的提問聲,不少村民就基礎設施、鄉村旅遊等問題發表意見。

面對村民的提問,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變身聯絡員、意見收集員,認真收集記錄村民意見,就群眾提問一一解答,能夠解決的問題,當場表態,明確具體落實責任人,暫不能解決的,進行解釋說明,記錄於工作筆記本,待匯總後進一步研究解決。

屋場會受到了當地村民們的歡迎

「過去村裡開會不是沒問題,而是村民有話不會說,也不敢說。」「必須讓群眾敢說話、說真話。」桑植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謝德才坦言,群眾的問題要集中群眾的智慧來解決。解決農村問題,土生土長的老百姓就是最好「智囊團」,屋場會就是最好的集思平臺。

2018年,為解決西界村季節性缺水問題,駐村工作隊與村支兩委決定,就飲水問題召開一次全體村民參加的屋場會。結果證明,屋場會開對了。有群眾提出,把廢棄的水庫修繕利用起來,在此基礎上,幫扶隊再投資建立一座水廠,進行淨化處理。如今,這一項目已經完工,徹底改變了西界村「靠天吃飯」的困境,實現了用水不愁、旱澇保收。

今年11月,西界村召開屋場會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聽了報告,老黨員王孝化提議:「村裡現在路好了、水好了,離城又近,可以考慮發展鄉村旅遊了。如果需要流轉土地,我第一個支持。」王孝化建議一出,村民們紛紛贊同。

老百姓渴望致富的心情,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通過與縣招商局、鎮政府的密切溝通,很快便與張家界易簡文化旅遊開發公司籌劃的少數民族特色旅遊項目「十八寨國際民宿度假區」一拍即合。十八寨項目,有五個寨子將建在西界村,計劃投資2.5億元,預計年前完工。屆時,不僅能給村集體帶來收入,還能帶動大量勞動力就業,為西界村鄉村振興建設注入了新鮮血液。

一座農家院,幾個火盆,十幾張椅子,沒有主席臺,沒有話筒音箱,也無需講話稿。幹部群眾在房前屋後拉家常,田間地頭談心事,變一言堂為多言堂,架起了一座「連心橋」,列出了一個化解基層矛盾問題的「方程式」,走出了一條解決基層治理問題的新路子。

據悉,桑植縣自7月下旬鋪開「屋場會」以來,已成立「屋場會」宣講隊100餘個,298個村(居)多次召開「屋場會」傾聽群眾心聲,收到問題或建議3000多條,化解矛盾糾紛300餘起。(方萍萍 圖文報導)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漢濱區葉坪鎮:群眾院落會 架起幹群「連心橋」
    近兩年工作實踐證明,定期召開群眾會議作用很大,既達到了宣傳政策、收集民情、反映民意、暢通訴求渠道,又拉近幹群距離,增強相互了解,贏得群眾更大的理解與支持,這也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定期群眾院落會制度的落實,也架起了一座黨群幹群之間無形的「連心橋」,實現了幹群交流互動零距離,為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奠定了黨群幹群關係基礎。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如果您有資訊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
  • 金山區金山衛鎮:搭建幹群連心橋 共繪美麗連片圖
    2019年,抓住創建「美麗一條埭」「美麗鄉村-幸福家園」等契機,金山衛鎮黨委提出「幹群連心、美麗連片」的工作思路,以鄉村振興為目標,搭建幹群之間的「連心橋」,凝聚共識、激發活力、細化落實,最大限度地匯聚起黨員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描繪美麗鄉村實景圖。像八字村、張橋村、橫召村、星火村、塔港村等位於金山衛鎮北部的純農業村,在多年的鄉村治理摸索中實現了質的改變。
  • 婺城「人大代表聯絡站+」架起幹群連心橋
    今年以來,婺城區通過「人大代表聯絡站+」的建設,充分發揮區鄉兩級人大及代表聯絡站的作用,婺城區人大組織區級領導幹部代表和「一府一委兩院」負責人走進人大代表聯絡站開展主題活動,面對面聽取代表群眾意見建議,心貼心回應社會關切,實打實推動問題解決,架起幹群間的連心橋
  • 安康市漢濱區葉坪鎮:群眾院落會 架起幹群「連心橋」_陝西_區域...
    通過召開群眾院落會議,讓群眾進一步知曉脫貧政策、清楚發展成果、了解發展思路、暢通訴求渠道,拉近了幹群關係,贏得了群眾的理解與支持。近兩年工作實踐證明,定期召開群眾會議作用很大,既達到了宣傳政策、收集民情、反映民意、暢通訴求渠道的目的,又拉近了幹群距離,增強了相互了解,贏得更大的理解與支持,這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重要基礎。
  • 上杭:構建民情「立交橋」 暢通幹群「連心橋」
    上杭縣探索民情收集處理工作機制——構建民情「立交橋」 暢通幹群「連心橋」□ 記者 闕國豪 羅姝 通訊員 林斯乾 張惠虹
  • 砣磯鎮「三小三真」助推幹群連心連情
    砣磯鎮「三小三真」助推幹群連心連情 2020-10-22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荔波:幹群同吃「連心飯」共謀「連心事」
    這是荔波縣在開展黨員群眾吃「連心飯」的一個場景,「連心飯」拉近了幹群關係,大家講真話,說真情,有事說事,有理說理,為脫貧攻堅積極建言獻策。駐村幹部與群眾在田間地頭種藕。荔波縣持續創新「察民情、解民憂、聚民心」機制,深化「夥計幹部」內涵和外延。
  • 安嶽幹群連心築起疫情防控鋼鐵長城
    一場疫情阻擊戰,讓全縣各級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顯著提升,黨群、幹群關係空前融洽,一定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堅定信念,在全縣幹部群眾心中升騰……一級響應 周密部署發出「戰疫」動員令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責任重於泰山。
  • 一眼深水井,幹群「連心橋」
    一眼深水井,幹群「連心橋」。如今的大王樓村,幹群關係和諧,群眾思想覺悟日趨提高。先後被授予市級精神文明單位和河南省「百縣萬村示範工程」示範村。吃上了乾淨水,「吃」出了精氣神。如今的大王樓村,寬闊的水泥路,漂亮的文化廣場,溫馨的敬老院,路邊的櫻花樹雖然過了盛花期,但仍嗅出其幽幽芳香。
  • 縣委組織部黨支部、格丼村黨支部開展10月支部聯建暨「幹群連心...
    但部分農戶家庭因勞動力缺乏,紫雲自治縣委組織部黨支部和格丼村黨支部通過開展「幹群連心,助力秋收,黨員在行動」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幹部走入田間地頭,支援農戶開展秋收工作,幫助做好田間管理,幫助農戶能收盡收,顆粒歸倉。在秋日的冷風中,部機關黨員換上脫貧攻堅前沿作戰隊的紅馬甲,穿上雨鞋,拿起鐮刀與農民群眾齊心協力,在田地間收割著成熟的稻穗。
  • 國網南陽供電公司:架起文明連心橋「六新」宛電更出彩
    多年來,國網南陽供電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為契機,以「宛電文明連心橋」實踐基地建設為基礎,以「六新」文明創建為抓手,著力搭建員工與企業、企業與社會的文明連心橋,全力以赴建好網、供好電、服好務,為南陽高質量建設大城市提供堅強保障。公司連續24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稱號,成功創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和「河南省文明單位標兵」。
  • 「清姐連心屋」品茶嘮嗑 還可化解矛盾煩惱
    ▲清姐(中)在清姐連心屋和大家交流。最近,九龍坡區渝州路街道龍井灣社區「清姐連心屋」外,來了一位「探頭探腦的客人」,清姐瞧見後爽朗地招呼來人進屋。來人是社區的莫婆婆,因為和鄰居鬧矛盾,希望找人幫忙調解。清姐利索地問清了事情原委,幫助莫婆婆辦好了調解申請,讓莫婆婆十分高興。
  • 端午節後,廣州環衛工人將陸續領到「連心橋」的小禮物
    6月25日是端午佳節,記者自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獲悉,近日有愛心企業通過「連心橋」平臺、市城管部門工會向天河、黃埔的環衛工人捐贈100箱知名品牌日化用品,「連心橋」平臺的社會效益和「愛心凝聚力」正在顯現。
  • 雲南怒江「連心橋」為三百年古樹「讓路」
    橋,便成了制約兩個城區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六庫鎮僅有的兩座大橋已經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急需第三座大橋來緩解城區的交通壓力。圖為有近三百年樹齡的木棉樹 杜瀟瀟 攝早在2014年,怒江州政府就計劃在瀘水市六庫鎮怒江上遊的位置修建一座連通東西兩岸的現代化大橋,但因為資金短缺等問題遲遲未能實現。
  • 十座「連心橋」 橋橋通民心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和市體育局共同發起的「爭做群眾身邊的好體育人」志願服務行動,我市體彩中心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本著「免費無償、立足自身、小型分散、就近就便、注重實效、長久長效」的好體育人活動目的,堅持國家公益彩票回報社會服務民生的宗旨,在今年搭建出十座「連心橋」,將公益與民生緊密聯繫在一起,開展一系列讓群眾摸得著、看得見、有實效的好事和實事,讓更多體彩人成為百姓身邊的好體育人
  • 清風頭條 | 藍山縣:講好「三種話」,架好「連心橋」
    事後,塔峰鎮紀委以此為契機,開展一次「講好『三種話』,架好幹群『連心橋』」活動。一是講暖心話,對待老百姓要熱情,讓座倒茶,寒暄幾句,拉近與老百姓的感情;二是講大白話,用通俗易懂的話解釋政策規定,可以舉貼近生活的例子,不要打「官腔」;三是要講體己話,要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群眾考慮,真正做到為老百姓排憂解難。
  • 奉節:」走」出真情」訪」出民心 架起幹群關係連心橋
    真正做實服務基層的「繡花功夫」,架起幹群關係「連心橋」。
  • 榮昌區廣順幹群齊發力 場鎮「舊貌」換「新顏」
    8月17日,天色漸晚,廣順街道檬梓橋社區群眾搬來小凳,開始了以「創衛知識宣講」為主題的夜間「小院講堂」。這場「小院講堂」,是廣順街道發動群眾,「奏響」環境衛生保衛戰的「縮影」。據了解,除了集中宣講,該街道持續發力,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夜間巡邏、廣播播放等形式深入開展宣傳工作。說一百遍不如做實一件。
  • 芷江法院:桃花坪村再修「連心」橋
    在旱季,河裡水位低,群眾的生產生活並沒有因此受到太大影響,但到了汛期,隨著水位上漲,給周邊村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修建一座橋,成為了這三個組村民最大的心願。很快,修橋被芷江法院駐村土橋鎮桃花坪村扶貧工作隊納入該村2020年扶貧重點項目,扶貧隊長江興亮首先召集了村支兩委幹部研究修橋一事,接著充分徵求村民代表的意見和建議,並積極與當地黨委政府、縣直有關部門對接。就這樣,經過一系列地準備工作,2020年12月9日,橋梁修建工程開工了。
  • 中方縣新路河鎮:幹群連心齊「愛衛」
    街道、市場、碼頭、村部等,在幹群齊心努力下煥然一新。據統計,本次活動覆蓋全鎮15個村(居),累計超200人次參與,增進了幹群聯繫,增強了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創建文明新路河及全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任務順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