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11日訊 (記者 蘇向東) 記者從北京市朝陽區「兩會」獲悉,「十四五」期間,北京市朝陽區將緊緊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特別是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的整體規劃部署,聚焦「文化、國際化、大尺度綠化」主攻方向,加快發展數字文化新業態、創新文化消費新模式,不斷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優化文化產業發展格局,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努力將朝陽區建設成為首都文化創新引領區,引領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培育發展新動能
「十四五」期間,北京朝陽區將聚焦優勢產業、高端環節,匯聚人才、資本、技術等關鍵要素資源,全力建設全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示範區。重點發展數字文化、文化貿易、創意設計等高端產業,促進廣告、影視、休閒娛樂等傳統優勢行業轉型升級,加速文化產業結構升級、業態更新與鏈條優化;推動文化科技融合,培育網絡新視聽、數字廣告、數字出版、網路遊戲、電子競技、互動娛樂等數字文化新業態;大力培育文化消費新模式、新場景,提升中國國際時裝周、798藝術節等國際性品牌展會活動影響力,全力打造國際時尚文化消費活力區。
努力建設首都文化創新引領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時尚創意之城」。積極爭取文化領域開放政策試點,深化國際文化貿易,建設國際文化貿易中心區;加強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中心、全國老舊廠房協同發展聯盟、國際文化產業園區發展聯盟建設,大力推進文化與商務、旅遊、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相關產業附加值。
優化文化產業發展布局 打造多極增長點
充分發揮國家文創實驗區政策先行先試優勢,持續深化在體制機制、政策環境、市場體系、金融服務、人才培養、發展模式領域的創新,不斷探索形成在全市、全國可複製推廣的文化改革創新發展新模式。
加快推進CBD文化中心、文創實驗區國際文化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高水平建設連接首都功能核心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創新發展廊道」。發揮國家文創實驗區示範帶動作用,推動國家文創實驗區全域化發展,不斷優化文化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在全區形成以國家文創實驗區為主軸,與望京-大山子數字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功能區、奧林匹克公園現代文化體育和旅遊產業功能區、溫榆河生態文化旅遊功能區、潘家園古玩及藝術品交易產業功能區、垡頭文化科技創新融合發展功能區,以及眾多特色的文化產業園區基地錯位、協同發展的「一廊五區多基地」新發展格局。
實施「雙百行動」 構建「高精尖」要素體系
開展「百園品質提升行動」,引導文化產業園區規範發展,推進一批智慧園區、文化科技特色園區建設,提升園區品牌化、特色化、智慧化、國際化水平。鼓勵和支持園區建設公共文化空間,培育認定一批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建設一批「城市文化公園」。開展「百億企業培育行動」,重點引進和培育年收入過百億的旗艦文化企業,培育一批高成長性的隱形冠軍和獨角獸企業,鼓勵支持中小文化企業創新發展,不斷鞏固壯大文化市場主體,增強市場活力。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打造奧運遊、創意遊、運河遊等精品線路
「十四五」時期,北京朝陽還將全力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高質量發展,在空間上,以文旅融合片區、園區、街區、地標等為承載,在鏈條上,鞏固提升朝陽區文化旅遊業發展優勢,向文旅投資、文旅消費上下遊延伸,在文旅產品上,重點打造奧運遊、創意遊、工業遊、運河遊、非遺遊等文旅融合的線路,同時打造30家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和30家特色文旅消費街區,形成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體系。
此外,圍繞「博物館之城、閱讀之城、藝術之城」三條主線,北京朝陽加緊構建特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力爭到2025年,打造100個「小、特、精」的基層特色公共文化空間;依託神木博物館建設及永通橋修繕保護,全面開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努力構建「一軸一城兩地十區」的保護傳承總體格局。
據悉,「十三五」期間,北京朝陽區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上求突破、樹標杆、作示範,形成了文化資源豐厚、文化氛圍濃鬱、文化特色鮮明、文化人才匯聚、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以文化傳媒、數字文化、創意設計、文化貿易、休閒娛樂為支撐的高端產業體系,成為引領北京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區。2019年,北京朝陽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2703億元,同比增長11.0%,佔北京市的21%,佔全國的3.1%。2020年1-11月,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1861億元,其中核心領域收入1434.8億元,佔總收入的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