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跨國犯罪集團拐騙內地殘疾人到馬來西亞行乞

2020-12-12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11日報導 港媒稱,內地販賣人口情況嚴重,部分人被拐後甚至被弄殘及毀容,再帶到國內外多地,淪為行乞工具,情況存在多年。馬來西亞警方前日搗毀一個有組織的行乞集團,抓獲1名集團首領及6名負責接送行乞者的司機,並救出14名中國籍殘疾行乞者。警方在行動中查獲一定數量的泰銖、新加坡幣和人民幣,顯示該集團還涉及跨國行乞活動。

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11月11日報導,吉隆坡警察總監辛格表示,14名中國籍殘疾行乞者年齡介乎21至53歲。警方在行動中並未發現未成年人參與行乞,也未發現他們有被毆打或被虐待的跡象,估計其殘疾狀況是到馬來西亞之前造成。

報導稱,當地警方已認定一名44歲中國籍男子為行乞集團的首領,懷疑他自今年5月以來,在吉隆坡茨廠街附近租下酒店房間,提供給行乞者居住,又安排司機送他們到各地乞討。行乞者的活動區域主要集中吉隆坡、雪蘭莪州等中國人及華人較多的地方,另外參與接送行乞者的6名司機全部為本地華人。

警方還在行動中查獲現金,包括近6000馬幣(約合9500元人民幣),以及一定數量的泰銖、新加坡幣和人民幣,顯示該集團有可能還涉及跨國行乞活動。

報導稱,事實上,同類案件已非首次發生,而且存在多年。上月兩名中國男子涉嫌在馬來西亞操控跨國犯罪集團被捕,他們先在內地拐帶兒童,把他們打跛和毀容後囚禁多年。該集團讓行乞者持旅遊籤證入境馬來西亞後,再到各個旅遊景點行乞。

來自河南鄭州的30歲乞丐杜風(音)向當地傳媒透露,集團會載他們到不同地點行乞,如吉隆坡、新山和檳城等。周末遊客較多時,他們每日人均收入可高達3000馬幣(約合4700元人民幣),但當中一半會上繳集團領導層。他表示,收入的多少取決於他們的殘疾程度,愈嚴重就愈能引起遊客同情,更直言「馬來西亞是我們第二個家,一來就是一個月」。

香港《東方日報》網站11月11日還報導稱,行乞集團看準馬來西亞華人樂善好施的美德,自2008年就帶著職業行乞者攻佔馬來西亞多個旅遊景點和夜市,令當地人民苦不堪言,即使經多番投訴,情況仍未有改善。

報導稱,一名在馬來西亞的中國乞丐向當地傳媒透露,自己出生時四肢健全,但年幼時遭拐走,犯罪集團把他弄至殘廢,囚禁多年後就帶他出國乞討。「丐幫」的背後其實是一個有組織的跨國行乞集團,他們甚至有自己合法註冊的公司。

集團主要把他們分為賣唱、殘障及母子乞丐三種,然後根據實際需要分派到內地各省、香港、泰國、越南以及馬來西亞。

而馬來西亞成為「熱門」的行乞地點,主因是當地的收入高。由於當地華人樂善好施,而且沒有語言障礙,生活成本低,犯罪集團扣除掉行乞者的來回機票、籤證費以及基本生活費,還能賺取可觀收入。

馬六甲福利部主任表示,外國行乞者將依據當地的特別貧困人士情況處理。當局將繼續檢查熱門景點的外國乞丐,一旦發現將會移交移民局。

馬來西亞街頭行乞者。(圖片來源:香港《東方日報》網站)

相關焦點

  • 港媒稱內地殘疾人攻佔旅遊區 獻唱《真的愛你》等歌向路人乞討
    港媒又有新發現:內地遊客不怎麼敢來了,可是旅遊區被內地「輪椅歌女」攻佔了! 據香港東網11月25日報導,內地疑有「集團」安排年輕的「輪椅歌女」盤踞本港各旅遊旺區獻唱以獲打賞。記者多日追查發現,至少有六名來自內地的「輪椅歌女」,每日在油麻地同一幢大廈出發,往各旺區獻唱。
  • 內地2姐妹穿新衣在港行乞遭抵制後轉戰深圳(圖)
    兩姐妹街邊乞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導港媒稱,早前一對來自內地,身穿簇新衣服、皮靴的內地姐妹花,在全港多處街頭非法行乞,但相繼被網民曝光後港報記者2月5日發現,兩人繼續在羅湖火車站附近光鮮地行乞。  據香港《明報》網站2月5日報導,這對姐妹花每次都穿貼身長褲、羽絨外套、皮靴,背著簇新的背囊,出現在街頭,並用一張大白紙,以簡體字寫著:「臨時有困難向路過的好心人求點錢吃飯和住宿費。謝謝!」但網民指她們衣著過於光鮮亮麗,懷疑騙取市民的同情心,有老人家曾經向她們施捨金錢,於是在網上發起抵制。
  • 港媒:這3種情況,亂港分子黎智英可交內地審判
    原標題:港媒:這3種情況,黎智英可交內地審判。港媒分析:黎智英被加控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3種情況下可交內地審判據香港「東網」12月11日報導,亂港分子、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11日被加控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成為香港首個被控此罪的人。
  • [亞洲頭條]東協與中日韓合作打擊跨國犯罪
    在打擊跨國犯罪部長級會議上,東協與中日韓三國政府安全部門的高官主要討論了恐怖主義對本地區穩定構成的嚴重威脅,並就東亞各國建立打擊跨國犯罪的合作機制等問題達成共識。
  • 港媒:買LV包只差600元 內地人還會到香港購物嗎?
    港媒:買LV包只差600元 內地人還會到香港購物嗎?參與互動    港媒:買一個LV
  • 濟南千佛山山會行乞騙子當道 記者調查現原形
    山會上的這些行乞人員,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家人傷病為親人乞討的,一類是自己傷病為自己乞討的。最能引起同情的是為親情乞討的人員,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他們的身邊都躺著奄奄一息的親人。好心市民不停的給他們扔錢。經過記者在一旁計算,他們收入平均一分鐘在十塊錢左右。  從早晨八點多開工,到下午五點鐘結束,他們保守的收入也在四千多塊錢。
  • 港媒:內地客買奢侈品動機轉變 從炫富到展現品味
    港媒:內地遊客海外購奢侈品為展示個性 不為炫富  港媒稱,調查發現,中國經濟雖然放緩,但中國遊客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費卻不跌反升,中國奢侈品消費更佔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超過三成,預計今年消費總額將達到2590億美元。
  • 香港與內地之間只隔著一小撮港媒
    例如香港到目前為止仍未建立全面養老金制度,僅僅強制勞動者和僱主繳納工資的10%作為投資性養老金(香港稱強積金),其本金及收益可於65歲退休時一次性或分批領取。也就是說香港現行的養老金制度不僅退休年齡高於內地至少5歲,且能夠領取的也僅為個人歷年繳納的本金和收益,而非像內地退休後可以定期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更不像內地只要繳納15年的費用即可享受全額養老金。
  • 港媒:內地出重拳打擊在澳門非法使用銀行卡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 港媒稱,隨著北京方面擔心數以百億計的非法資金違反國家的貨幣管制措施而流出內地並流向賭場,澳門將面臨一場打擊資本外逃的重大行動。報導稱,來自內地的銀聯行動支付設備已經通過非法途徑快速進入澳門,並被用於進行未經授權的交易,偽裝成境內交易,從而繞過貨幣管制措施。這些移動刷卡設備還可用於逃避內地的稅收,因此在澳門使用時必須要經過授權。近幾個月來,澳門警方在賭場及周邊地區發動了數次突襲,沒收了大量設備和現金。一位了解情況的博彩業分析人士稱,這個問題已經相當嚴重,已經到了中央政府不能坐視不管的地步。
  • 中國乞丐人數可能達到上百萬 行乞不受法律保護
    這除了在於乞丐的衣著讓人不快之外,更在於許多行乞者令人厭煩的行為方式(反覆糾纏),尤其是那種租用流浪兒童行乞,或衣著襤褸偽裝成殘疾人在地上哀叫著爬來爬去的乞丐,更是令路人惟恐躲閃不及;至於棲身於建築物拐角或地鐵入口處的乞丐,他們在夜晚的顯現不僅成為人們通行中的障礙,還多少威脅著夜行者的安全感。「有礙景觀」、「妨礙交通」、「擾亂社會治安」的評價由此而出。
  • 港媒發文感慨貴為香港一線的明星,在內地只能淪為二三線
    」從港媒的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到,港媒這種抱不平的背後,主要看到現在香港明星在內地所受到的待遇和以前對比,差別太大,他們對這種落差忍不住感慨和唏噓。港媒在文章中還表示,胡杏兒和容祖兒在香港貴為一姐,在出席香港頒獎禮的時候都會被安排在第一排中間的位置,但在內地卻被降級。
  • 湖北安陸:跨國電信詐騙犯罪集團65人被判刑
    圖為湖北安陸警方抓獲跨國電信詐騙犯罪集團成員(資料圖) 湖北安陸市公安局供圖中新網孝感9月16日電 (王庭軍 趙路)湖北省安陸市人民法院近日對董某叢等17人組成的跨國電信詐騙犯罪集團下達了一審判決書,跨國電詐犯罪集團主要成員董某叢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
  • 港媒:馬來西亞示威者罵華裔遭官方炮轟
    參考消息網9月19日報導 港媒稱,在馬來西亞9月16日舉行的反華人示威中,華人記者兩度被示威者辱罵。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9月18日報導,有華人女記者報稱被示威者咒罵為「中國豬」,又被叫「滾回家(中國)」。不少網民炮轟辱華言論,有學者指馬來西亞種族問題愈趨嚴重。
  • 港媒:中日跨國婚姻4成離婚 東北縣城靠嫁女致富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圖片來源於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導 港媒稱,跨國婚姻在中國已經成為常態,人們對涉外婚姻的看法也日趨理性有社會學家表示,中外跨國婚姻中夫妻雙方的年齡差距正在縮小,涉及的國家也逐漸增多,語言已不再是溝通障礙。但仍然有媒體調查後發現,中日之間的跨國離婚率偏高,每三對夫妻中會有超過一對離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仍然存在來自中國的新娘因為經濟等現實因素「下嫁」給日本農村漢子的地方風氣。
  • 港媒稱香港飛行員或大規模跳槽內地:追求更好生活
    新華社記者 黃本強 攝  參考消息網10月24日報導 港媒稱,隨著香港國泰航空公司為降低成本而削減員工薪水和福利,中國內地的航空公司正利用這個機會,尋求讓國泰航空的飛行員跳槽到內地。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23日報導,據消息人士透露,國泰航空的大約200名飛行員正考慮跳槽到內地航空公司。
  • 馬來西亞「中國迷」廣西開啟跨國騎行之旅
    馬來西亞「中國迷」廣西開啟跨國騎行之旅 2016-01-04 21:59:41  今年28歲的Tajuddin來自馬來西亞彭亨州,在當地從事旅遊工作。上月15日,Tajuddin從馬來西亞乘機飛抵中國。而後,他一路遊山玩水,先後到訪中國西安、成都、廣州等地。上月25日,Tajuddin在桂林正式開啟他的跨國騎行之旅。
  • 港媒曝有疑似亂港分子偷渡內地伺機轉逃臺灣
    港媒《星島日報》7月21日獨家報導稱,近期從海路偷渡到內地的情況有所增加,部分是走私客及逃避新冠病毒檢測的人;還有一些是疑似曾在「修例風波」中參與違法暴力示威活動的人,他們以假身份偷渡到內地,再伺機轉逃臺灣尋求「庇護」。
  • 港媒:遊艇飛機成內地富豪新寵
    港媒:遊艇飛機成內地富豪新寵 文章認為,對於內地的有錢人來說,豪宅豪車已經不算什麼,接下來要買的是遊艇和私人飛機,內容如下。  大概兩年前,豪華遊艇的買家只有不到10%來自內地。但是,馬斯特遊艇公司的經理陳啟文(音)說,這個數字已經上升到40%左右,而且還在迅速增長。他們公司計劃在海南島開設分支機構。  陳說:「有些內地買主太有錢,太大方了,甚至不需要看到東西就掏錢。而且還會說"不必打折"。」
  • 港媒:內地青年香港考駕照包500紅包給考官被捕
    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導  港媒稱,何文田天光道駕駛考試中心發生學生涉嫌行賄考官案件,一名內地來港青年考客貨車路試時,以500元塞予綽號「李小龍」的考官,青年考試後被捕,11日被轉送廉署北角總部接受調查。
  • 港媒發布內地「鬼城」地圖 東北「鬼城」密集
    參考消息網報導 港媒稱, 在貴陽省貴州市的市中心,有兩座已動工過半的建築。這兩幢大樓和已經倒塌了的紐約世貿中心,有著幾分詭秘的相似感。這兩幢大樓建成之後,高度將達406米。他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吸引50萬居民到當地。  但這裡面有一個問題:有專家擔心,這個投資額達900億元人民幣的房產項目,到頭來只會讓當地變成一個"鬼城"。在內地西南部省份,規模令人咋舌、但內裡空空如也的高樓大廈並不少見。  報導說,截至去年,單是在貴州,已有16個大型工程在建或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