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s Vystrcil)將於8月隨商業代表團前往臺灣,俄羅斯媒體6月13日刊文指出,捷克與中國之間又一次外交糾紛,如何納入到歐盟與中國正在形成的一個聲音說話的政策?
北京與捷克政府斥責
在6月9日記者會上,維特齊宣布訪問臺灣日期為8月30日至9月5日,成員將包括政治、企業和科學界人士。稱此次訪問是兌現已故前議長柯加洛(Jaroslav Kubera)的計劃。「我將去臺灣,我相信這是正確的決定」。並強調,進行為期7天的訪問,是完成已故捷克總統哈維爾 (Vaclav Havel)的遺願。
德國之聲稱,按照捷克憲法,捷克參議院議長的位階僅次於總統,如果順利成行,將是有史以來訪臺最高層級的捷克官員。
消息一出,中國駐布拉格大使館6月9日警告,此行將破壞中捷未來的合作,稱「有關訪臺活動將是對『臺獨』分裂勢力和分裂活動的公然支持,嚴重侵犯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捷克總統澤曼(Milos Zeman)的發言人奧夫恰切克6月9日將維特齊此行比作訪問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共和國。頓涅茨克位於烏克蘭東部與俄羅斯接壤,是由親俄武裝分子在2014年4月7日攻佔後宣布成立的國家。捷克外長也呼籲維特齊「謹慎考慮此次出訪計劃。」
歐盟如何看臺灣問題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13日指出,在維特齊出訪計劃之前,兩國關係已經出現了不睦,布拉格市政府中斷與北京和上海的姐妹關係。
弗拉季斯拉夫·別洛夫稱,「一中」原則是雙方關係以及中國與歐洲國家構建雙邊關係中的基礎之一。這種情況下,捷克議長計劃對臺灣進行訪問,起碼擺出兩個問題:此次訪問,是否納入到布魯塞爾堅決要求成員國執行歐盟統一政策中?如果歐盟樂見中國分裂歐盟的想法,傾向於中國和歐盟任何成員突破性地發展關係,那麼,如何看待捷克破壞「一中」原則?
中國和歐盟發展戰略夥伴關係的支持者們,能夠期待布魯塞爾就這些問題給出清晰的答案。顯然,沒有答案可能意味著,布魯塞爾解讀對華一個聲音說話政策,執行的是「雙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