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7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盼望著,盼望著
春天來了
年度超級月亮也來啦
科科今天好好聊一下
超級月亮真的像
傳說中那麼「超級」嗎
超級月亮又來了
4月8日,夜空將出現今年最大最圓的超級月亮,只要天氣晴朗,包括成都在內的全國各地均可觀賞到。最佳觀賞時間是4月7日晚上、4月8日的凌晨和晚上。
超級月亮是指近地點的滿月(望月)。當日,月亮近地點與望月僅相差8小時26分,且地球距離月亮是全年最近的,因此,公眾目睹到月亮的視直徑是全年最大的。
成都能看到嗎
那麼,在成都能否看到今年最大最圓的超級月亮呢?
四川省天文科普學會副會長曾陽介紹,今年一共有四次超級月亮,分別在2月9日、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出現,其中4月8日的超級月亮是本年度最大最亮的。
對於成都來說,不需要選擇特定的觀測地點。「天氣晴好,四周無遮擋的地方就可以觀測。天氣晴好的前提下,天黑就可以。」曾陽介紹。
超級月亮其實並不罕見
那麼,問題來了:
「超級月亮」很罕見嗎?不罕見。
「超級月亮」這個說法科學嗎?不科學。
「超級月亮」算神奇的天象嗎?不算,天文學家不Care。
今天,科科一起來扒一扒「超級月亮」的那些事兒。科迷們都坐好了嘍…
什麼是超級月亮?
這幾年在網上大火的「超級月亮」,其實是一個外來詞,指的是一種新月或滿月時,月亮位於近地點附近的現象,月亮位於近地點時正好出現新月,稱為超級新月;月亮位於近地點時正好滿月,則稱為超級滿月。
最早提出超級月亮這個說法的,其實並不是天文學家,而是由一個美國的佔星師理察·諾艾爾在1979年時提出來的。
與之相應的是,很多主流天文學家們並不贊同「超級月亮」的稱謂,因為從科學定義而言,叫做近地點滿月更為準確。
而且,儘管這幾年「超級月亮」這個詞在網上頗為流行,但事實上它也從來不是一個官方的天文學詞彙。
超級月亮是罕見的天象嗎?
我們知道,月亮繞地球公轉並不是圓形軌道,而是一個橢圓,因此,月球就會有時離地球近,有時離地球遠,離地球最近時就叫近地點,離地球最遠時就叫遠地點。
因此,滿月發生時,如果月亮離地球越近(比如在近地點),人們看到的滿月也就越大,比平時也顯得更亮。一般情況下,發生在近地點時的滿月(超級月亮)要比發生在遠地點時的滿月(迷你月亮)看上去大14%左右,變亮30%左右,比普通的滿月也要亮6%左右。
近地點滿月(超級月亮)和遠地點滿月(迷你月亮)的比較,圖自NASA
普通滿月(圖左)和超級月亮(圖右)的比較,圖自wikipedia
超級月亮,其實並不算十分罕見的天象。按正常情況下計算,每一年都會有12或13次滿月,按照超級月亮的通常定義,這樣一年內至少會出現3-4次近地點滿月,也就是3-4次超級月亮。
什麼樣的超級月亮才罕見?
月亮位於近地點時,地月距離實際上總是在周期性變化的,並不是一個不變的固定值。事實上,月亮的近地點距離在35.64萬千米~37.04萬千米之間,一般取平均距離36.26萬千米,月亮的遠地點距離在40.4萬千米~40.67萬千米之間,一般取平均距離40.54萬千米。
月亮和地球的距離變化(橫軸:時間,縱軸:地月距離;圓點:滿月,十字:新月)圖自wikipedia
既然月亮的近地點距離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當月亮的近地點距離在35.64萬千米時,此時如果能恰好碰上近地點滿月,想必這才是真正難得一見的「超級月亮」,也是地球上能見到的最大最圓的月亮了,姑且叫它「超-超級月亮」吧。
這種「超-超級月亮」有多罕見呢?
不管怎樣
月亮總是寄託了太多
我們美好的期待
4月8日
年度最大、最亮超級月亮
感興趣的科迷
可以一睹為快喲
科科互動
你會和誰一起看超級月亮呢
來源:@科普中國、紅星新聞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原標題:《就在4月8日!年度最大的「超級月亮」來了!》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