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公布一批非法醫療美容典型案例喊你警惕

2020-12-18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蘇州公布一批非法醫療美容典型案例喊你警惕

近年來非法醫療美容案件多發,手段越趨隱蔽。比如,在朋友圈廣發美麗誘惑,中招後消費者甚至不知對方是誰;產品高大上價格很親民的兩極對比,讓愛美女性心動不已放鬆警惕從而中招;還有拉虎皮作大旗,以奢華裝修來掩飾其並未取得相關資質的硬傷……

為幫助市民識辨美容「陷阱」不受傷,近期衛生監督部門特別梳理了近年來比較典型的非法醫療美容案並進行分析解說。市衛生監督所所長倪川明表示,全市各級監督執法機構將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對醫療美容行業出現的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露頭就打,絕不手軟!

微信聯繫「割雙眼皮」

看著鏡中自己的雙眼,潘女士後悔死了。受朋友圈中那些神奇變眼照片的誘惑,潘女士通過微信與木瀆鎮惠靈路某彩妝店的「醫生」聯繫上,並在該店割了雙眼皮。因嚴重不滿手術效果,潘女士向市衛生監督所進行投訴。

接到潘女士投訴後,市衛生監督所立即展開調查。經查該彩妝店店內面積僅30平方米,敢在人臉上動刀子的李「醫生」根本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權威提醒:

隨著新媒體的興起,非法醫療美容的傳播渠道愈發隱蔽與多樣。一些美容店利用微信、微博的傳播優勢,通過誇大效果誘導消費者進行非法醫療美容。消費者甚至不知道美容院從業人員的名字和聯繫方式。

這些隱匿在居民樓、地下室的非法醫療美容店一旦被大量投訴,就立即銷聲匿跡,給消費者維權、衛監部門調查取證留下了諸多困難。

「埋線」

埋出一堆後遺症

吳江區衛生監督所接市民張女士投訴,她在吳江三裡橋運東廣場某化妝品店做「埋線」,因眼部抽脂太多,造成現在眼睛發炎,有創傷、經常疼痛等後遺症。

經執法人員突擊檢查,現場發現一名穿工作服的女性黃某正在給一中年女性紋唇線。經調查,證實黃某並非醫師,其對非法開展醫療美容活動的事實供認不諱。

權威提醒:

我國對實施醫療美容的主診醫師設置了較高的門檻,除了要有相應專業的醫學背景,還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從事醫療美容的醫生除要求具備《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外,還需具有《醫療美容主診醫生資格證書》。毫無資質的假「醫生」缺乏基本的醫療知識,若操作不當可能導致藥物注入血管等造成嚴重後果。

奢華背後的硬傷

吳中區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在某裝修較奢華的美容店進行日常監督檢查時,發現該店一名工作人員正在為中年女性梁某某實施去眼袋手術。同時查見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等藥品和注射器、持針器、眼科剪、縫合針等醫療器械。經調查,該店並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實施去眼袋手術的工作人員也並非醫生。

權威提醒:美容分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兩類,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生活美容是指運用化妝品、保健品和非醫療器械等非醫療行手段,對人體進行的皮膚護理、按摩等帶有保養或者保健型的非侵入性的美容護理,包括形象設計、髮型設計及理髮、皮膚護理及保健按摩等。

消費者熟知的注射隆鼻、瘦臉針、美白針、割雙眼皮等均屬於醫療美容,必須要到正規美容醫院進行,並認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半路殺出「截胡」者截胡」

接群眾舉報,市衛生監督所對工業園區某花園6幢704室進行了突擊檢查。調查發現吳某某為蘇州某美容醫院「醫生」。這個並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生」將求美者「截胡」家中,在自家的屋子裡先後兩次為求美者徐某行注射玻尿酸隆鼻術。

權威提醒:

醫療美容手術都是存在風險的,即使是有資質的醫生,也不能在註冊的執業地點以外為病人私自注射藥物。

正規機構的診療環境需經衛生行政部門驗收合格,不允許居民樓、地下室甚至賓館客房等非商業用房開展醫療美容服務。非法醫療美容場所大多沒有合規的手術室,也未配備必需的消毒設施和搶救設備及藥品,術前不進行必要的醫學檢查,手術中一旦出現危險,後果不堪設想。

一假到底:假醫生用假藥

根據衛生計生部門和公安部門聯合摸排情況,張家港市衛生監督所對位於錦豐鎮某廣場的一滑輪店和兆豐從某某家中進行監督檢查。經查,從某某並非醫生,卻擅自為他人注射美白針、玻尿酸。現場查獲的藥品和醫療器械確認為假藥、劣藥或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衛生材料、醫療器械。經案件移送,從某某因非法行醫已被行政處罰過1次,公安部門對其實行刑事拘留;為從某某非法行醫行為起組織和提供場所作用的鄭某某也被公安機關取保候審。

權威提醒:

非法醫療美容機構一般無法從正規渠道獲得相應的藥品器械,經常是通過網購、走私等非法渠道獲得相應的藥品、器械,而且這些藥品器械以假藥、劣藥居多,如果將這些假藥、劣藥用於消費者,短時間內可能不會出現危害結果,但隨著時間進展,危害就會逐步顯現出來,甚至會引發嚴重感染、毀容等嚴重後果。(高昕 何愷 劉蘭蘭)

全民發動讓非法醫療美容無所遁形

投訴舉報電話:

蘇州市衛生監督所68653884

張家港市衛生監督所13092633350

常熟市衛生監督所52721796太倉市衛生監督所53109667崑山市衛生監督所57352685吳江區衛生監督所63160120吳中區衛生監督所65643381相城區衛生監督所66181766姑蘇區衛生監督所67225079工業園區衛生監督所67611603高新區衛生監督所68629863

(責編:馬曉波、張鑫)

相關焦點

  • 重慶嚴打非法醫療美容行為
    而現在,市民只需掏出手機,各種醫療美容服務項目在第三平臺應有盡有。但看似諸多團購優惠,卻並不一定代表物美價廉。不少缺乏醫療美容資質的美容機構和人員也渾水摸魚,讓愛美市民花了錢的同時,也可能花了臉。6月30日,市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局聯合渝北區衛監局、渝北公安部門對渝北區紫薇路一家涉嫌非法醫療美容的機構進行了查處。
  • 小心非法美容針成「美麗毒藥」 廣州一非法醫療美容窩點被端
    人民網廣州9月29日電 (林龍勇 龍翊雯 張毅濤) 「十分鐘急速微雕美容,至尊紅顏,完美蛻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一支非法美容針,卻讓陳女士「美夢」破滅。近日,廣州天河警方在「3+2」專項打擊整治行動中端掉一個「地下」美容窩點,抓獲8名犯罪嫌疑人,現場繳獲境外生產的醫療器械、假藥一批。
  • 平度市:聯合執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
    成立非法醫療美容專項督導小組。由平度市衛生健康監督執法大隊隊長擔任小組負責人,相關科室執法人員為組員,對全市美容場所實行分片管理,各司其職,規範管理,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行為。  加強培訓,提高執法人員的醫療美容常識。通過舉辦醫療美容知識培訓班、微信轉發醫療美容知識文章、學習其他區市非法醫療美容優秀案卷等方式,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
  • 違法美容機構被曝光 永琪、瑪莎因非法醫療美容上"黑榜"
    東方網9月17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一些普通的生活類美容美髮場所,卻提供針灸減肥、雷射洗眉、強脈衝光治療脫毛等涉及醫療美容的服務。昨天,市衛生監督部門通報了20家生活美容場所違法開展醫療美容典型案件,永琪、瑪莎等知名連鎖美容美髮場所上「黑榜」。
  • 福建一批知名醫療美容機構被查!
    福建一批知名醫院被查! 到底發生什麼事? 「我們只是沒有在網頁上公布出來,你來店裡看看,我們給你看原件。」 記者還在朋友圈看到有「朋友圈醫美師」,他們聲稱不僅可以做各種醫美項目,還銷售各種藥品,比如進口的肉毒素、人胎素。記者詢問後得知,人胎素的價格比較貴,一針要5萬元左右。有買家直接對記者表示:「沒有什麼證書、證明,這是走私來的,不然根本搞不到。」
  • 葫蘆島:依法取締一非法醫療美容場所
    葫蘆島:依法取締一非法醫療美容場所 作者:馬東飛 2018-05-02 15:12   來源:葫蘆島日報     4月20日,葫蘆島市衛生計生監督局在龍港公安分局食品藥品偵查大隊、市食品藥品監督局、CBD邊防派出所等部門的協助下,依法取締一非法醫療美容場所,該場所所涉及的藥械已被依法封存。
  • 蘇州7家美容館涉嫌開展違規醫療美容 被立案調查
    2019年1月3日中午,蘇州吳中區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在吳中商城一帶,對多家美容店進行突擊檢查,針對美容門店內出現違規醫療美容的行為,進行了現場查處。蘇州這家門店看上去是一家普通彩妝店,店內卻別有洞天,簾幕後面,擺放著兩張單人床,中間則是一臺雷射美容儀器。經過初步鑑定,檢查人員認為,這臺設備屬於醫療美容儀器,而這個門店營業範圍僅限於生活美容服務。在吳中商城多家美容店內,類似的醫療設備還有不少。另一家美容SPA店裡,一臺純英文雷射醫療器械隱藏在二樓。
  • 術中加價、非法行醫 湖北衛健委發布衛生健康典型案例
    12月3日,「湖北省衛生健康十大典型案例現場『以案釋法』宣講活動」在武漢舉行圖片來自健康湖北微信公眾號>本次活動發布的典型案例涉及醫療服務、傳染病防治、公共衛生等多個專業領域。執法人員立即與公安、食藥監等部門一同趕赴現場,對現場進行了有效控制,並及時調取了賓館的監控錄像和手機通話信息,查明武漢頂吉醫療美容有限公司非法在賓館開展醫療美容活動的事實。處理結果:沒收非法所得112360元、沒收非法執業藥品器械、罰款10000元。
  • 成都專項打擊「非法行醫」 痘博士涉嫌違規開展醫療美容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了解到,這些求美者眼裡的「美容項目」,其實都已經屬於醫療美容,部分生活美容機構以及一些所謂的「工作室」,為追逐經濟利益打著「尖端科技」、「韓國專家」等幌子,在別墅、高檔住宅等人流聚居區違規開展一些涉及醫療美容的項目。
  • 一批生產安全事故典型案例集中公布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中工網北京12月8日電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王冬梅)為進一步推動各地各部門各企業和社會公眾深刻吸取事故教訓,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化工危險化學品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管理部今天集中公布一批2020年以來發生的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 省藥品監管局公布第二批疫情防控期間藥品醫療器械違法行為典型案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保障疫情防控所需藥品醫療器械質量安全,全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迅速行動、主動出擊,從嚴從快查處了一批藥品醫療器械違法案件,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用藥用械安全。現對外公布第二批典型案例。
  • 非法證券投資諮詢的表現形式及典型案例
    一、非法證券投資諮詢典型案例非法證券投資諮詢,是指有關機構或個人未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擅自從事為投資者或客戶提供證券投資分析、預測或者建議等直接或者間接有償諮詢服務的活動。(四)以私募基金、內幕消息為幌子從事非法證券投資諮詢。案例四:投資者張某在家接到電話,對方聲稱自己是國內知名私募基金公司,擁有大量的內幕信息,有高手負責操盤,保證。張某經介紹上網瀏覽了該公司網站,看見網站上公布了大量股票研究報告和行情分析,覺得該公司非常專業,便同意接受該公司的諮詢服務並繳納了8000元服務費。
  • 臨沭縣人民法院公布3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所具備的核心條件進行了規定,具體為:1.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2.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簡訊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3.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4.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一批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東南網1月21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為進一步做好廣告監管執法工作,充分發揮典型案例以案釋法、教育警示、輿論監督作用,引導我省良好的廣告市場秩序,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近期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在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防範非法集資廣告排查清理、「掃黃打非」、清理排查非法證券期貨廣告、整治網絡低俗內容等工作中查處的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 上海公布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涉及食品、醫療、教育培訓、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共計12起。 其中,永和食品公司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後自稱「國禮」並在微信公號宣傳,被罰款30萬元。
  • 關於公布第一批防疫用品價格違法典型案例的通報
    關於公布第一批防疫用品價格違法典型案例的通報 2020-01-30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藏匿大量針劑藥品 生活美容店非法打針
    可是,你能想到給你「操作」的人甚至上班才3天嗎。9月4日,江淮晨報記者跟隨蜀山區衛生監督所,突擊檢查了市區多家生活美容機構,發現給人「打針」的非法行醫行為真不少。「你看,這個是超聲祛痣機器,這個是雷射脫毛機器,這個是超聲刀,這些都是醫療美容的器械。」執法人員介紹。在檢查帳本過程中,這家名為「素妍印象」生活美容店的店長居然聲稱自己「剛剛來上班幾天,裡面情況不清楚」,針對一些客人做的祛痣、水光針等內容三緘其口,也不願意提供做這些項目使用的工具。
  •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公布第二批A等級醫療美容機構評價結果
    與此同時,醫療美容市場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比如服務項目、新技術、新材料更新換代快,機構、人員、材料及器械準入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非法醫療美容服務的猖獗等。而老百姓大多是通過戶外廣告、搜尋引擎、網絡、電視等方式或渠道了解和選擇美容醫院,由於某些醫院的廣告存在擴大宣傳現象,對技術水平服務態度和能力存在信息不對稱,患者不知道如何選擇。
  • 一批虛假違法網際網路廣告典型案例曝光
    有沒有人對你說過ta可以包治百病你可以秒瘦10斤外加一夜暴富......截至目前,安徽省已向市場監管總局報送典型案例6件,充分發揮了典型案例以案釋法和教育警示的作用。這6個典型案例分別是:臨泉平安醫院發布違法廣告案。
  • 遼寧省公布醫藥等領域10起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中國消費者報瀋陽訊(記者王文鬱)11月26日,遼寧省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二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遼寧省市場監管部門聚焦醫療、藥品、保健食品、房地產、教育培訓、新冠疫情防護等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熱點問題,深入開展網際網路及重點領域虛假違法廣告專項整治,依法依規查處了一批虛假違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