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大溪河鎮政府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鎮人大的監督支持下,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瞄準優化經濟結構、團結鎮村面貌、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三大目標,穩中求進,團結奮鬥,較好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縣呈現出經濟發展、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一)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
一是經濟運行平穩有序。2019年我鎮生產總值實現4.9億元,同比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00萬元;財政收入實現994.5萬元,同比增長11%;人均純收入達到11550元,同比增長5%;糧食產量46531噸,同比增長3%。二是壯大特色農業。我鎮發揮花園湖畔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2019年,芡實種植面積達2780畝,蓮藕種植面積500畝,沿湖低洼地新發展稻蝦共作、稻蛙共作、養蟹等水產養殖業,養殖總面積4000畝左右,充分依託既有條件開啟致富新路。三是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排查到線索兩條,一條是石塘村全自動一次性餐具加工廠,一條是鳳陽縣寶尼建築裝飾材料有限公司,已成功落戶大溪河鎮胡劉村。已上報入庫項目2個,大溪河鎮馬山村農田水利最後一公裡項目總投資500萬元。胡劉村寶尼建築裝飾材料有限公司20萬方鋁合金生產線項目總投資3800萬。四是進一步推進企業升規。我鎮現有5家規上企業,其中工業企業3家:中益米業、天瑞建材、毛山金礦,年產值近4.9億 ,商貿2家,年銷售額在1000萬元以上,擬申報線上大個體5戶,2019年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30%。
(二)強化三農,不斷夯實農業發展基礎
一是抓好小麥生產,通過加強小麥春季田間管理,發放防治補貼藥劑,推廣小麥氮肥後移施用技術,午季小麥生產取得豐收。二是抓好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積極宣傳組織農戶和種糧大戶搞好小麥赤黴病的防控工作,全鎮防治面積11.2萬畝,今年小麥赤黴病防治效果較好,小麥獲得較好收成,品質有較大提升。三是做好小麥定損理賠工作。水稻投保工作已於7月下旬全部完成。四是做好農產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農殘快速檢測工作正常開展,目前已完成蔬菜快檢216個樣本,完成畜禽快檢96個。同時加強對種糧大戶和其他生產單位投入品的監管力度,向他們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政策,自覺遵守安全生產制度。五是完成夏糧收購和種植大戶獎補申報工作。六是全面落實河長制及加強水利設施管護工作。2019年,我鎮已完成對2個小一型、4個小二型水庫、兩個千畝圩和20多座機電站的日常管護工作。
(三)優化人居環境,環境整治成效顯著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一是劃片分包,秸稈禁燒工作全面勝利。2019年午季鎮域範圍內衛星未發現火點。圍繞「零火點」全面禁燒工作要求,大溪河鎮明確「廣宣傳、強措施、嚴責任」工作思路,立足「源頭控制、疏堵結合、以種控燒」的原則,建立「全面覆蓋,網格清晰,分級管理,層級負責,責任到人」的網格化管理體制,推進秸稈禁燒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全鎮呈現「上下齊動員、全面抓禁燒」的良好局面。二是保持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壓態勢。全面建立了區域與流域相結合,以鎮、村兩級「河長」為主要內容的「河長制」體系,確立鎮級總河長、河段長、村專管員工作機制,加強對境內河道、湖泊的整治,順利拆除了花園湖圍網。此外,我們還將「三大革命」、「林長制」等多項工作有效融合,切實改善了鎮容鎮貌,營造了「天藍地綠水淨」的良好生態環境。
(四)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美麗鄉村建設成效明顯
根據省、市、縣統一安排部署,我鎮2019年度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緊緊圍繞「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村美」的目標,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心村建設和自然村環境整治,協調推進產業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打造人民幸福生活美麗家園。大溪河鎮江山中心村是2019年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為切實加強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領導,2019年初,鎮黨委政府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及分管鎮長為副組長、鎮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江山村書記、主任為成員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規章制度,明確了鎮、村相關人員的職責分工。為切實增強廣大群眾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認識,提高群眾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支持率、參與率和滿意度,我鎮大力開展宣傳活動。自項目申報以來,鎮村配合規劃設計單位,通過實地勘察、召開群眾座談會、到外地參觀學習等方式,制訂了科學合理的總體規劃,從道路建設、娛樂設施、農貿市場、汙水處理、環境綜合整治、娛樂設施建設全方面提升村民滿意度,以高質量、高品質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江山村群眾提供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此外鎮村幹部積極開展四亂治理、環境治理等工作,江山村的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改善。
(五)民生建設持續推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社會保障方面,我鎮繼續紮實開展低保工作,規範化管理,進一步擴大低保面,嚴格規範低保申請審查程序,確保把真正困難的群眾全部納入低保範圍。在5月份開展的低保核查工作中,共清退8戶不符合低保戶,確保應保盡保,不能保的堅決取消。目前我鎮農村低保戶共403戶,保障人口763人。月發放低保金額21萬8648元;全年臨時救助69戶家庭,為2名貧困大學生申請辦理了慈善助學,堅持對精神病人的免費藥物救助,全鎮共有98人次領取了價值98000元的吃藥補助;累計發放困難村級人生活救助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120餘萬元。2019年春節發放特困戶42戶慰問款16800元,重點針對三無人員、五保戶等217戶、慰問金65100元;慰問優撫對象、孤兒,低保及少數民族等困難戶、下崗職工困難戶、老黨員困難戶、老基層幹部困難戶、因災、因病、因禍、因殘致貧困難戶22戶、11000元。大溪河著重將敬老院生產和生活結合起來,儘量做到以院養院。現敬老院共入住24人三無人員,10戶五保戶生活情況良好。2019年11月大溪河敬老院響應上級號召,開展公建民營工作,由江蘇禾康智慧養老公司中標開展管理經營,該公司正在對敬老院內部設施進行改造提升,給老人們營造了一個安逸的居住環境。
2019年危房改造對象為四類重點人群,分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和貧困殘疾人家庭。2019年共申報農村危房改造22戶,現在已經全部竣工,經驗收後已打卡發放農戶補助資金38.3萬元;2020年我鎮農村危房改造,前期經各村摸排共上報7戶危改名單,縣住建局要求早啟動危改程序,力爭在2020年6月底前完成建設任務。
移民遷建工作,大溪河鎮移民遷建共有995戶3627人(實際為864戶3105人,長大路邊131戶予以核減算完成任務),截止目前我鎮已完成籤訂合同825戶,完成率為82.91%。需要集中安置的有258套,集中建房開工138套(含五保戶47戶,貧困戶6戶)。舊房拆除256戶(房屋補償款已打卡發放205戶)。
人社方面,上半年春季幫招工作中,為盼盼集團輸送務工人員280餘人,目前在崗在職150餘人。為鳳寧產業園輸送務工人員180餘人,目前在崗在職130餘人,平均工資在4000元左右。鎮人社所聯合鎮扶貧辦開發扶貧輔助性崗位31個,舉辦了兩場就業技能培訓完成縣局下達的三項指標任務,並對有就業意願但就業能力不足人員進行持續幫扶回訪。
(六)創新管理,維護轄區和諧穩定
樹立穩定大局意識,強力推進矛盾隱患排查、安全、環保、國土巡查,確保轄區和諧穩定。
一是著力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政法隊伍滿意度,切實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進一步改善黨群幹群關係。今年以來,通過縣政法委的抽查顯示,全鎮總體安全感和滿意度均達到98%以上,基本做到了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的雙提升。
二是繼續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2019年,我鎮共受理信訪件65件,經主要領導批示65件,批示率為100%,目前已成功化解62件,化解率達到了95%。全年我鎮無赴京訪與赴省集體訪。
三是繼續加強重點地區排查整治和重點人員的管控。目前我鎮14名社區矯正對象,33名刑滿釋放人員均沒有因監管措施不到位重新犯罪。
四是繼續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積極強化日常防控與重點防控措施的落實。防止因不正常信訪出現群體事件及邪教組織利用各種機會進行非法傳教活動,蠱惑人心,破壞穩定和諧。
(七)注重精細精準發力,脫貧攻堅取得新成效
目前,全鎮貧困人口共516戶,1336人。今年以來,按照省市縣的部署要求,大溪河鎮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取得了成效。
一是軟體資料實現從有到優的轉變。根據市縣業務管理規範文件文件,多次召開大規模的業務培訓會;開展兩次大規模的督查活動,通過持續不斷的整改,全鎮脫貧攻堅軟體資料實現了規範化、科學化。
二是幫扶措施實現從虛到實的轉變。根據縣級獎補文件,協調動員貧困戶發展種養業,並幫助申報獎補。2019年我鎮產業扶貧共發展特色種養業377戶,累計發放補貼59萬8320元。2019年馬山村稻田養蛙項目、二郎村冷藏配套項目、江山村構樹種植基地配套項目、指王村村莊水體清理工程均已完工並通過驗收。
三是攻堅合力實現了從弱到強的轉變。我鎮成立了大溪河鎮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扶貧工作站負責協調全鎮扶貧工作的開展。縣、鎮、村配齊配強93名幫扶幹部。貧困村馬山村成立扶貧工作隊,選派書記任工作隊長。
二、2020年工作計劃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之年。我們要堅定繼續打硬仗的信心和決心,確保幹一件成一件。要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膽識和魄力,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勇於涉險灘、過暗礁、闖激流。要立下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以背水一戰的氣概在關鍵問題上尋求突破,在短板問題上打開局面。
我鎮對2020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認真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正確把握形勢,理清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找準突破口,抓住機遇,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奮力實現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的新跨越。
(一)發展鎮域經濟,推進實力大溪河建設
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充分發揮我鎮資源優勢,切實做好招商項目的謀劃和儲備,利用各種形式對我鎮進行宣傳,以商招商,充分利用我鎮人脈資源優勢,引薦客商到我鎮進行投資,藉助外力,激發內力,全力招商。積極推進工業經濟發展。加大對規模工業企業經營的扶持力度,拓寬銷售渠道,為企業做好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加強企業技術改造,促進企業增效。同時挖掘農產品加工潛力,積極培育新的規模工業企業,確保全鎮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加大重點項目建設力度。定期對重點建設項目進行調度,深入了解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並積極提供服務,幫助重點項目儘快建成運營。立足本土,抓好現代農業。加大土地流轉力度,發展特色規模種植、養殖,打造特色農業大鎮。發展農村經濟。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龍頭帶動戰略,重點培育壯大產業化農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高效農業、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等,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完善農業基礎設施。以項目建設為平臺,加強田間道路、農田林網、溝渠橋涵配套建設,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積極爭取農業綜合開發、土地綜合治理、小型農田水利治理等項目,進一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強化農業發展技術支撐,夯實農業發展基礎。
(二)強化城鎮管理,推進生態大溪河建設
堅持規劃引領。以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為抓手,科學制定 村莊布點規劃,加強農村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城鎮化」步伐。實施全域整治。深入推進農村垃圾、汙水、廁所綜合整治「三大革命」。加強對城鄉環衛一體化企業的日常監管與考核,保障鎮村垃圾及時清運。對全鎮已有的汙水處理設施加強管理,對未建汙水處理設施的村統籌推進建設。做好鎮區鎮容、鎮貌的整治和規範工作,對鎮區出店經營、亂搭亂建、交通秩序、違法建設等進行綜合整治,提升鎮區整體形象。實施綠化提升工程。大力開展實現「森林進村莊、經果林進庭院」及「四旁」植樹等綠化造林工作,提升農村生態環境。加大拆違控違力度。加強巡查,做好違法建設的查處工作,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拆除一起。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著力打造「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化和諧鄉風美」的美麗鄉村。繼續做好 秸稈禁燒工作,加大秸稈綜合利用力度。繼續推進環境保護、 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開展。持續抓好河長制工作,改善水質環境,加快推進生態大溪河建設。
(三)實施民生工程,推進宜居大溪河建設
加強村部建設。大力推進村級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實現10個村標準化建設全覆蓋。積極推進黨群連心站、黨小組、村民理事會「三位一體」場所建設。清理盤活村級集體資產,年內消除集體經濟空白村。推進民生工程。努力使全鎮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全力提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讓老百姓獲得更多實惠。繼續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提升群眾出行條件。按縣民生工程要求,完成危房改造任務,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繼續抓好小老闆培育工作,組織開展創業意識培訓和技能培訓,積極推進創業項目, 提高群眾致富能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環境淨化、亮化、美化工程,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大村莊基礎設施投入,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四)開展精準扶貧,推進幸福大溪河建設
2020年我們要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保持良好勢頭不放鬆,保持定力和耐心,堅定信心和決心,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強化責任意識,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用足「繡花功夫」,持之以恆抓到底。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十大工程」,抓好健康脫貧、教育扶貧、社保兜底等政策的落實,充分利用國家扶貧開發的相關政策,加快基礎工程建設,改善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紮實開展「書記遍訪貧困對象」行動,實施滾動式評估檢查,及時發現、反饋、整改問題。不斷鞏固脫貧成效,提升脫貧質量,確保實現2020年脫貧攻堅目標,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
(五)統籌各項工作,推進和諧大溪河建設
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實現全鎮經濟社會大發展,我們必須主動適應新時代新要求,順應百姓新期盼,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為目標,加強效能型、法制型、廉潔型、服務型政府建設。加強綜治維穩信訪工作。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有效控制越級上訪和集體上訪事件的發生。加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認真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推進農村醫養結合。對農村居家養老的老人,通過家庭醫生籤約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建立健康檔案、健康體檢、健康管理等醫養結合服務。強化安全生產工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強化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統籌做好各項工作。統籌做好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繼續創新計生服務工作,提升工作水平。抓好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人防工作,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工作。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橋梁和紐帶作用,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發展老齡、殘疾人事業,做好民族宗教等各項工作。
各位代表,同志們,2019年我們努力的成果顯而易見,2020年我們依舊任重道遠,讓我們緊密團結在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鎮人大的監督支持下,緊緊團結依靠全鎮廣大幹部群眾,勇於擔當、善於作為、真抓實幹、銳意進取,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努力提升全鎮人民幸福感、獲得感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