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敦煌,因為地處甘肅西北部,被沙漠戈壁包圍,常年氣候乾旱,降雨量極少,素有中國「旱極」之稱。
而在2017年,陽春三月之時,距離敦煌市西北33多公裡的地方,一片乾旱了半個多世紀的荒灘突然碧波蕩漾,水天一色,這就是哈拉諾爾湖。
哈拉諾爾湖,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北部的哈拉諾爾。哈拉諾爾為蒙語,意為黑色的湖或黑海子,是黨河與疏勒河兩條內陸河匯流處的一處大型窪地,曾是疏勒河下遊的河道湖,也是敦煌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泊。後來由於人們過度開發及不當使用,這片湖泊徹底乾涸。
如今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沉寂,這裡再次碧水漣漪,重現昔日風採。
歷史上的哈拉諾爾湖,是是疏勒河和黨河的終端湖,這裡的湖水均來源於這兩條河流。湖面寬闊,湖水清澈,一幅天水一色的景象。
但自清雍正年間開始,由於河西走廊移民開發,走廊西端的疏勒河逐漸斷流退縮,黨河下洩水量銳減,哈拉湖水面開始萎縮,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疏勒河雙塔水庫建成後,哈拉湖徹底乾涸。
於是,這一片清澈的湖水轉而成了一片荒蕪的河灘,原來水草豐茂的一片生機轉而變為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一直被人們忽視。
直到2017年3月,在距離敦煌33公裡的戈壁灘,一片乾涸了半個多世紀的鹽鹼荒灘上出現了天水相連、碧波蕩漾的大型湖泊,遠望宛如"大海"。對於這座常年與黃沙相伴的戈壁城市而言,這一罕見景象多日來吸引不少民眾去戈壁"看海"。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片荒蕪的沙漠突然出現了「大海」呢?原來自哈拉諾爾湖乾涸後,當地政府意識到改善環境的重要性,通過灌區節水改造工程的實施,以及關井壓田、水權制度改革等措施,遏製了敦煌地下水位的下降。
並將黨河32.5公裡的河道疏通,提高河道輸水效率,使得黨河水庫和疏勒河雙塔水庫下洩生態水量逐年增加,用於下遊生態補水,讓多年乾涸的哈拉諾爾湖形成一定水面、重現生機,讓這片沙漠重新顯現出碧波蕩漾的「海水」。
如今,哈拉諾爾湖水面積達24平方公裡,還是由疏勒河和黨河生態水下洩和汛期洪水下洩匯合後形成。 放眼望去,水天相連,寬廣無邊,宛如「大海」,仿若"仙境"。
在遼闊的湖面上,棲息著數十隻赤嘴潛鴨,它們在水中自由地遊弋,時而與遊魚嬉戲,好一番意趣生動的畫面。站在湖邊向遠方眺望,對面的雅丹地貌成群連片,並加以紅柳沙包群,在漂浮動蕩的湖水映襯下,如同海市蜃樓,如夢似幻。
雖然現在的哈拉諾爾湖只有24平方公裡,與其鼎盛時的77公裡無法相比,但這也凸顯出這方湖水的重要性,也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告,只有愛護環境,才能讓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更好,人類才能更好地在地球上生存。因此,出去遊玩的小夥伴一定要愛護環境哦,讓「桑田」變「滄海」。(圖片來源於攜程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