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遇見中國」數字科技藝術特展展現中華風採...

2020-12-24 騰訊網

遇見中國,通過一幅圖、一段文字、一段情景模擬等方式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中華文明的獨特風採,講述獨特的中國故事。「遇見中國」數字科技藝術特展通過創新數位化開發與傳播和表現形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數位化呈現,有效推動了中國文化和科技產品「走出去」。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創新傳播方式已經成為文化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走出去」的必然,也成了中華文化煥發生機的有效手段,藉助先進科技手段,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提升國家軟實力。

2018年以來,「遇見中國」數字科技藝術特展先後在蒙古、英國、愛爾蘭、尚比亞鄧多成功舉行,收穫巨大,好評如潮。

借力科技手段,中華文化重煥生機

中華文明具有悠久燦爛的歷史,留下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不僅留下了詩經、楚辭、唐詩、宋詞,還留下了陶瓷、武術、國畫、書法等藝術。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應該如何傳承好祖先留下來的文化藝術,收穫更多年輕人關注的目光,成為可以觀賞、體驗和互動的展覽,讓文明之光依舊熠熠發光,讓中華文明崇煥生機?

藉助於科技手段,無需實物,即可感受「花鳥蟲魚,一雙巧手塑乾坤」的陶瓷製作成就感;不用穿越時空,便可體驗《元宵行樂圖》中古代元宵節的喜樂趣味;不用跋山涉水,也可領略大美中國的壯麗山河;無需時間等待,便可感知「冬去春來,花開花落」的二十四節氣……

流光溢彩瓷器繪

虛擬陶瓷製作

事實上,「遇見中國」數字媒體藝術特展從萌生想法到吸粉無數,這是製作團隊多年的不懈付出與在細節上精益求精的結果。面對特展設計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如何用數字科技手段將瓷器等進行創新呈現,製作團隊經過多番調研和論證,最終決定用人工智慧、動作捕捉、投影技術,將傳統瓷器以數字創意的形式呈現給全球觀眾。

展項除精選了一批傳統的瓷器實物展出外,還以中國瓷器中極具代表性的天球瓶、紋罐、梅瓶三種瓶體形態為基礎原型,進行數位化創意設計,參觀者可以在iPad上根據個人的喜好,在原本只是白模坯胎上,選擇喜歡的顏色,繪畫不同的五彩繽紛的圖案,創作出符合參觀者自己喜好的個性化瓷器藝術。

全息武術

目前,「遇見中國」數字科技藝術特展製作團隊已形成以人工智慧、大數據、創意數據編碼、3Dmapping、VR、AR、動作捕捉、體感交互、紅外感應等前沿科技為代表的數字科技平臺,建立了以中國瓷器、剪紙、武術、皮影戲、二十四節氣、十二生肖、中國服裝、書畫、樂器、風景等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內容素材庫。

創新傳播方式,「遇見中國」特展收穫好評

以全新的方式傳播中國文化,「遇見中國」數字媒體藝術特展收穫了海外觀眾的好評。

2018年,「遇見中國「數字科技藝術特展首次亮相蒙古,隨後先後於2019年、2020年受邀赴英國、愛爾蘭以及尚比亞、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成功舉行,平均展出時間為3天,累計參觀人數近萬人,成為當地熱門打卡地。很多觀眾評價:「原來中國文化如此有趣」,「這次的數字媒體藝術展非常特別,具體結合了中國特色」,甚至有觀眾稱其為「來自東方的黑魔法」。

特展也受到多國大使和政府領導的廣泛稱讚,我國駐英國總領事張美芳女士表示,「遇見中國是中國文化對外輸出不可多得的優質窗口」。我國駐愛爾蘭原大使嶽曉勇表示:「希望通過遇見中國這個品牌,用科技實現中國文明創新式延續,讓世界人民了解中國文化和海派藝術,進一步加強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促進文化傳播。」尚比亞旅遊與藝術部部長羅納德·奇託特拉表示:「感謝中國將數字科技藝術帶到尚比亞,很高興看到中贊兩國的文化藝術領域合作邁到新高度,希望尚比亞藝術家們珍惜此次學習機會,提高技藝。」

圖為羅納德·奇託特拉和我國駐尚比亞大使李傑共同參觀特展

「遇見中國」數字科技藝術特展還於2018年被文化和旅遊部評選為國家重點文化出口項目、2019年被中宣部評選為國家重點文化出口項目。

中國剪紙及海派剪紙

目前,特展仍在不斷進行新展項創作開發,除了以中華優秀文化為創作靈感和素材,還根據不同國家和地方的文化特色、民俗風情進行定製化開發製作,打造具有特色的文旅目的地和打卡地,促進文旅消費,有效實現文化與科技、文化與旅遊的融合發展,讓中華文化煥發生命力。

預計未來,特展項目將繼續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創作源泉,開展內容數位化創作和開發,讓中國傳統的文化藝術「活」起來,讓海外民眾更生動形象、更直觀、更具趣味性地領略中國在歷史傳承、人文變化以及技術實力等多方面的發展,促進中外民眾友好,推動各領域的深入發展交流。

(圖片及視頻由文化和旅遊部科教司提供)

責編:杜英傑

相關焦點

  • ...推廣與展示」項目入選「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
    「天龍山石窟數位化推廣與展示」項目入選「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 發布時間:2020-06-28    作者:文物局 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名單
  • 中國聯通多個智慧文旅案例入選2020年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
    近期,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發布了「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名單」。其中,由中國聯通與各省文旅管理機構及文博場館聯合建設的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5G創新應用項目、青海省智慧旅遊平臺、河北省旅遊雲項目等三個項目入選。
  • 棗莊科技職業學院學生在龍泉廣場展藝術風採
    在此次活動中,參與演出的師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文化惠民演出活動體現了學院師生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推動了學校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的發展。進一步弘揚了「墨子文化」的精神內涵,讓廣大市民更充分地了解墨子文化。昌明滕州聚賢能,科聖墨子芳留世。
  • 文旅部:《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名單》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2日訊 12日,中國經濟網記者從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獲悉,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名單》,「以信用為基礎的旅遊行業新型監管平臺」等58個案例正式入選。
  • 向藝術致敬|「遇見達文西」光影藝術大展完美收官!
    觀賞驚世畫作體驗光怪陸離、夢幻十足只想帶你走進不一樣的奇幻世界這是一場不可錯過的全新體驗思特科技
  • 江蘇4個智慧文旅項目入選全國文旅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名單》。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共入選58個典型案例,其中「南京文化消費智能綜合服務平臺」「蘇州旅遊總入口」「南京鄉村旅遊大數據服務平臺」「金湖全域智慧旅遊項目」等4個江蘇智慧文旅項目上榜,佔入選項目總數的6%,居各省份第一。
  • 全國第一,我蘇4個智慧文旅項目入選2020全國文旅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名單》。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共入選58個典型案例,其中「南京文化消費智能綜合服務平臺」「蘇州旅遊總入口」「南京鄉村旅遊大數據服務平臺」「金湖全域智慧旅遊項目」等4個江蘇智慧文旅項目上榜,佔入選項目總數的6%,居各省份第一。
  • 星環科技亮相中國德州數字經濟發展研討會
    12月7日,德州市數字經濟發展研討會暨京魯數谷項目啟動儀式舉行。市委書記李猛,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洪濤,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黨委書記、華盛綠色工業基金會執行會長李洪彥,省大數據局副局長廉凱等相關領導出席。
  • 古器物暨中國書畫特展亮相敬和空間,展現古代藝術之美
    ■明 冒襄銘侯方域贈阮元藏鬱林石硯山" 初見—— 2020 敬和古器物暨中國書畫特展 "11 月 27 日在 1984 創意園敬和空間舉辦,展出多件重磅藏品,包括《十七世紀扎那巴扎爾造銅鎏金金剛薩埵坐像》《清白玉釋迦牟尼佛坐像》《明冒襄銘侯方域贈阮元藏鬱林石硯山
  • 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展示——甘肅文化旅遊大...
    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展示——甘肅文化旅遊大數據交換共享平臺 2020-12-18 1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一部手機遊甘肅...
    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一部手機遊甘肅」綜合服務平臺 2020-12-18 1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戴爾助力《中國國家地理》創刊70周年特展 藝術遇上科技 再創...
    中國北京,2020年12月24日「科技與藝術」,戴爾助力《中國國家地理》70周年封面特展,XPS系列筆記本電腦、U系列顯示器滿足攝影師創作的多元需求。新的一年,戴爾將與《中國國家地理》聯合舉辦系列攝影師培訓及攝影大賽,以科技創新賦能攝影創作,與攝影師共創藝術之美。
  • 2020騰雲峰會中「流動的邊界」藝術科技展舉行
    展出作品而作為本次騰雲峰會的特展,「流動的邊界——藝術科技展」則用10位藝術家的11件作品,向與會嘉賓和觀眾們展示了藝術家對這一跨世紀靈魂之問的思考的回答。展覽現場「流動的邊界——藝術科技展」由王泊喬擔任策展人,卜樺、陳琦、費俊、洪強、蔣非默、林俊廷、繆曉春、邱宇、向帆、張麗丹(以拼音首字母排序)10位藝術家的作品參展,是數字藝術融入公共空間又一經典案例
  • 首屆中國文創特展峰會開幕
    峰會同期發布了《2019中國文創特展行業發展報告》。這是國內第一個全國性的文創特展行業論壇。商務部等發布了一系列支持文旅融合、促進消費的政策文件,強調了特展的場景化、體驗性和互動性對促進商業消費的獨特作用,鼓勵發展基於5G、AR、VR和數字藝術等技術的新一代沉浸式體驗型文旅消費產品,作為展覽行業的重要分支,文創特展正迎來難得的發展契機。
  • 全國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黃山這個項目上榜!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通知 經省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 文化和旅遊部各直屬單位和相關司局 推薦專家評選委員會審定 確定「以信用為基礎的旅遊行業 新型監管平臺」等 58個案例為
  • 融合科技與藝術 觀2020亞洲數字藝術展
    談及策展靈感,邱志傑表示,人類的文明進程從未離開過科學、技術與藝術的發展,先進科技與審美想像的結合更是時下藝術界的熱點。  藝術語言中的人文情懷  當藝術需要參觀者更深度互動時,在展品面前,參觀者不僅僅需要體驗,更需要的是思考。
  • 哥本哈根舉行「設計中國」特展 丹麥王子親臨頒獎
    中新社哥本哈根8月20日電 (記者 德永健)在中國與丹麥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十周年之際,一場旨在展示中國設計精品的特展20日在哥本哈根舉行,丹麥王子約阿基姆更親臨現場頒獎。  當日在古色古香的丹麥舊證券交易所,名為「設計中國」的特展拉開帷幕。展覽由中國《藝術與設計》雜誌和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會同丹麥合作方聯合主辦,共帶來中國30餘家設計機構及設計師的100多件作品。  特展以中國中青年設計師為主力,作品分為中國人日常生活、中華傳統文化復興、數位化未來三大主題,共有時裝、陶瓷、首飾、家具、文創、數字、視覺傳達7個設計版塊。
  • 衛健委舉行全民健康信息化應用發展典型案例情況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0年9月9日例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全民健康信息化應用發展典型案例有關情況  9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張俊華,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李建中,寧夏銀川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飛,北京市豐臺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劉新穎介紹全民健康信息化應用發展典型案例有關情況
  • 2019數字營銷案例發展研究報告
    數字媒體和戶外廣告在今年前三個季度分別上漲了15.8%和14.2%,並仍將是2019年廣告支出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雖然外界對2019的經濟發展形勢並不是完全看好,但是79%廣告主仍將增加數字營銷方面的投入,預算平均增長20%。 從以上數據可看出數字營銷呈現上升發展趨勢,歸根到底是全球經濟進入數字經濟階段的發展使然。
  • 「網際網路+中華文明」數字體驗展在首都博物館閉幕
    展覽開創先河博物館界首個純數字(文物)體驗展本次展覽獲得中國文物交流中心、首都博物館支持,敦煌研究院、上海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山西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多家文博單位共同合作,是全國博物館領域首個純數字(文物)體驗展,超越了傳統的文物展,也不同於商業性質的數字藝術展,開創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