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億?申鑫老闆實名舉報,上海銀行和寶能集團受牽連

2020-12-23 閨蜜財經

摘要:上海銀行再次澄清:向寶能集團授信不違規

撰文|蜜姐

剛剛過去的周末,一個房企們和銀行間的大瓜,著實讓吃瓜群眾們驚掉了下巴。

1月10日,上海衡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衡源)法定代表人徐國良,在網上公開實名舉報。

他發布的文章,標題讓人想到了之前很火的一部電視劇。

這封公開信,堪稱「精彩絕倫」,估計編劇們看了都能獲得不少靈感。今天,我們也來梳理下涉及的三方:上海衡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銀行、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能集團」)到底發生了什麼?

01

徐國良的公開信向上海銀行副行長黃某共提出了11個大問題,其中還包含多個小問題。總結起來,反映的主要問題是:

第一, 徐國良認為黃某主導了上海銀行向寶能集團違規放貸265億;

第二, 「寶能集團對百聯中環、徐匯濱江項目的所謂併購,完全就是金融騙局,意在借該項目做平臺套取上海銀行貸款,以彌補寶能集團的資金窟窿。」

其他細節甚至還包括黃某酒後說某某金融機構高管的桃色新聞等。

徐的做法之所以讓人吃驚,是因為通常選擇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公開信來舉報或維權的,通常都是被逼急了普通人,甚至弱勢群體。

徐國良顯然不是這兩類人。

徐國良是上海申鑫足球俱樂部幕後老闆,企查查顯示,他有24家關聯企業,其中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有12家,對外投資有12家企業,在20家企業任職。

圖片來源|企查查

這24家企業涉及採礦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製造業以及批發和零售業等。

存續的企業有11家,5千萬以上註冊資本的關聯企業有7家。

這樣一位有頭有臉的老闆,竟然選擇了公開信來「維權」,可能是有委屈別無他法,也可能是無力回天鋌而走險……

恐怕徐國良的核心訴求還在第二點上,他認為寶能集團對其公司旗下的百聯中環、徐匯濱江項目的併購存在問題。期待能「拿回來」。

據企查查顯示,目前,徐國良本身也是官司纏身。

其中,徐國良在上海衡源貴金屬有限公司、上海衡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上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嘉興東河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公司股權均遭到了凍結。

02

徐對上海銀行的「舉報」,已經不單是某個副行長的問題了,畢竟按照他的說法可是涉及兩百多億元的違規貸款及套現。

上海銀行在1月10日當天就做出了回應,發布了《嚴正聲明》。

上海銀行聲明,徐某涉及該行及高管的說辭是「失實言論」,並且已經第一時間報警。後續也會依法配合公安機關查證事實、還原真相!

而至於徐某為何要採取如此做法,上海銀行在聲明中也指出,這都是因為徐某及其實際控制的多家企業,因嚴重拖欠巨額債務被上海銀行及其他債權人已發訴至多家法院,徐某已深陷債務危機及嚴重失信局面。

上海銀行認為徐某的做法是為了「掩蓋真相、混淆視聽,謀取不法權益」。

但顯然,上海銀行的這份聲明並未如願平息輿論。畢竟徐某的公開信可是說得「有鼻子有眼兒」。不僅有細節,甚至有些場景還有畫面感。

1月13日,上海銀行又發布了澄清公告,針對徐某指責該行及高管的違規放貸進行說明。

在這份聲明當中,我們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

上海銀行的澄清聲明包含5個大點:

1. 該行向寶能集團的授信和貸款均合法合規。

2. 針對徐某說上海銀行給寶能集團的貸款金額和「利率極低」進行了澄清:目前寶能集團的用信餘額為78.64億元,貸款利率5%,「高於同期本公司房地產貸款利率最低定價」。

3. 不存在貸款資金被額外套取的情況。「本公司自 2012 年與寶能集團建立信貸關係,除承接衡源企業項目公司相關貸款外,對寶能集團發放的其他貸款餘額為 135.4 億元,平均利率為 5.99%,與本公司同期發放的房地產貸款利率水平相當;依據審慎評估原則,抵質押率不超過 70%。」

4. 指出徐某的「衡源企業及相關公司在本公司的貸款全部出現逾期」,上海銀行已依法起訴並採取了財產保全措施,已將其 40.44 億元貸款全部納入不良並足額計提撥備。

5. 上海銀行用數據說明自身的財務不存在問題。

03

上海銀行今日(1月13日)發布的澄清公告,讓徐某的行為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深陷危機的老闆最後的「歪招」。

不過,在相關部門公布調查結果之前,擔憂似乎並不容易消除。1月13日,上海銀行的股價出現了下跌。

有意思的是,這件事情的第三方寶能集團卻頗為低調。

徐某公開信中提到想要回來的百聯中環、徐匯濱江項目,是魔都有名的爛尾樓,已多次易主。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2014年,徐某的上海衡源以89.1億元從百聯集團接手百聯中環項目,彼時,上海衡源找到上海銀行作為資金方支持。

然而,上海衡源信心滿滿拿下這個魔都知名爛尾樓,並未能點石成金。2018年底,上海普陀規土局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提及該項目已由深圳寶能接手。也被媒體認為是寶能地產系進入上海的首個項目。

寶能集團一直頗有些神秘色彩。據其官網介紹,產業布局涉及高端製造、國際物流、綜合開發、民生服務。

綜合開發這塊,寶能官網稱是聚焦科技園區、城市綜合體和國際商務區三大產品線,形成「開發、經營、管理」於一體的集約運營模式,是「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100強」。

所以寶能集團會拿下百聯中環的項目也屬正常業務範圍。至於併購的過程及結果到底是怎麼回事兒,還有待有關部門的調查。

近期,寶能多次出現在新聞媒體中,跟造車有關。

比如,2019年底,長安汽車以16.3億元,將所持有的長安PSA50%的股權,全部轉讓給了寶能集團旗下的深圳前海銳致投資有限公司。

不過寶能集團的造車卻被質疑是在「拿地」。

據新京報的報導,2017年至今,寶能集團借觀致汽車的名義,先後在廣州、杭州、昆明「布局造車基地」,佔地分別達423畝、3000畝、6300畝。

近期涉及的長安PSA,據公告顯示,現有整車、研發和物流三塊土地(均為工業用地),總共約137萬平方米。

其實,寶能的神秘色彩並非今天才有,早在2016年,萬科與寶能之爭,就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有媒體更是統計發現,近8年來寶能系進出上市公司超120家。

種種迷局,不知道此次徐某的「怒髮衝冠」,能否掀開一角。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相關焦點

  • 上海申鑫老闆公開舉報上海銀行:向寶能違規放貸265億
    1月10日消息,上海申鑫足球俱樂部老闆、上海衡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法人徐國良今日通過企業公眾號「上海衡源企業」發表公開信,舉報上海銀行副行長黃濤,「敦促其立即自首並歸還百億資產」。徐國良在舉報信中表示,「你勾結深圳寶能集團,步步設局侵吞衡源企業所有的百聯中環、徐匯濱江項目近200多億優良資產,違法套取國有銀行265億元貸款」。公開資料顯示,徐國良為上海申鑫足球俱樂部的幕後老闆。
  • 上海申鑫老闆徐國良公開舉報寶能 寶能:我合法合規
    來源:時代周報原標題:上海申鑫老闆徐國良公開舉報寶能,寶能:我合法合規時代周報 蔡穎寶萬之爭落幕後,寶能因一封公開舉報信再次成為熱議焦點。1月10日晚間,上海申鑫足球俱樂部幕後老闆、上海衡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國良,在公眾號「上海恆遠企業」發表公開信,舉實名舉報在A股上市的上海銀行(601229.SH)總行副行長黃濤,聯合由姚振華實控的深圳寶能集團,設局侵吞衡源企業所有的百聯中環、徐匯濱江項目近200多億元優良資產,違法套取上海銀行265億元貸款。
  • 申鑫老闆舉報信中沒提到的事:綠地、金礦和神秘的96年富二代
    2011年,上海申鑫球隊的老闆徐國良曾經接受過一次媒體的專訪。不過,和以往的採訪一樣,一天能抽四包煙的徐國良和在那次採訪中把自己的身世也掩藏得雲山霧罩——關於足球可以談,但是一提到自己旗下的產業就守口如瓶。實際上,即便是談足球,徐國良也是更多地談自己的球隊,而不是球隊的老闆——自己。
  • 上海中環中心爛尾樓凌晨爆破!操盤者何人?
    涉及民企老闆舉報上海銀行的「粗暴自救」) 「這個事情本質上是民營老闆粗暴自救的粗糙下場,也是銀行『借錢給賭徒』、對老闆個人特性和產業布局認識不足的教訓。」還記得年初民營老闆徐國良舉報上海銀行高管的事情嗎?
  • 上海著名爛尾樓被爆破拆除
    眼看著上海衡源資金鍊出現問題,上海銀行理財資金的本息難以兌付,只能趕緊去找下一個「接盤俠」。一位地產資深資產評估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寶能與多家銀行長期建立著良好關係,通過幫助銀行消化不良的方式低價拿到好資產,是其慣用手段之一。2020年4月20日凌晨,一聲巨響響徹上海市普陀區。原來,位於普陀區真北路1531號的一宗爛尾樓當時被爆破拆除。
  • 上海著名爛尾樓被爆破拆除,背後足球老闆與寶能爭奪戰還沒完
    1月10日傍晚,上海衡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衡源)實控人徐國良曾通過公司微信公眾號,實名舉報上海銀行(601229.SH)副行長黃濤聯合寶能,侵吞其兩百多億優質資產,並違法套取銀行265億元貸款。 徐國良還有一個更為知名的身份,即上海申鑫足球俱樂部的老闆。經他舉報後,這一消息立即在金融、地產以及足球圈掀起波瀾。
  • 寶能接手上海中環中心爛尾樓項目,股權已全數質押給上海銀行
    到了2004年,上海市地名管理辦公室(2004)第15號公告顯示,原名上海興力達商業廣場,已在當年7月更名為興力達國際廣場。2005年底,百聯集團聯合上海德泓投資集團以及上海達德投資公司收購興力達集團,宣布擬開發規模達41萬平方米的興力達國際廣場。
  • 崑山農商行多位股東受罰被實名舉報未披露 銀行回應不影響IPO進程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 郜融蓮 一則實名舉報將正在IPO排隊中的崑山農商行推上了風口浪尖。 近年來,在A股門外候場的銀行數量呈現井噴,僅今年仍有17家中小銀行在排隊上市。其中排隊上市狀態為「預先披露更新」的崑山農村商業銀行(下簡稱「崑山農商行」)多位股東偷稅漏稅上億元或行賄領導幹部被刑罰、處分,崑山農商行並未披露此多項信息,被舉報人實名舉報至銀保監局,目前蘇州銀保監局介入並按程序進行調查。
  • 實名舉報!上市公司被舉報重大違法,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涉案!
    自證監會設立舉報有獎制度近10年來,僅僅數人獲得了該筆獎金。總之,違法違規基本上都是監管查出來的,而且很多都是在暴雷後查出來的。最近又有一起實名舉報上市公司違法行為,其結果如何,也可能胎死腹中!(以下簡稱「上海熔和公司」)等十餘家孟飛實際控制的皮包公司、關聯公司,並由這些公司將貨物層層銷售,最終「賣回」給普天國際,實現貿易閉環。
  • 不止賈躍亭和董明珠,寶能的姚老闆也要造車了,這次不做野蠻人!
    而賈躍亭本人曾經表示,樂視造車至少需要400億到500億元的投資。但賈躍亭的車造了幾年,似乎還遙遙無期。樂視事件一直處於風口浪尖,公司外面躺滿了討債人。這位願意「為夢想窒息」的賈老闆在個人微博上表示,他仍舊是樂視控股的執行董事和最大股東,而辭去上市公司CEO甚至更多其他重要職務,就是為了全力以赴實現FF91最快量產上市,樂視汽車會按照既定的戰略展開,再大的擠兌也擠不垮變革汽車行業的夢想。賈老闆的FF91看似是一款未來汽車,而且加入了很多黑科技,以及科技感的外觀和內飾都讓人眼前一亮。
  • 賣菜起家的姚振華要成立寶能食品集團,是要再度加碼調味品領域?
    記者此前獲取的一份寶能集團2020年版對外宣傳冊顯示,寶能的健康食品與新零售業務主要為旗下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在全國優質產區自建食品基地,形成從田頭到餐桌的健康食品供應鏈。此外,寶能正全面布局新零售業務,聚焦會員制業態著力打造寶能易購在線購物平臺、寶能生鮮同城到家電商平臺及到家社區店,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近百個城市布局了線下門店和生鮮網購配送業務。
  • 順天集團告龔厚欽獲勝訴 局長實名舉報市長未有果
    龔厚欽舉報湖南順天集團利用與「市長夫人」的關係承接總造價數十億元的張家界「四路」工程,而工程有質量問題;順天集團將其告上法庭,稱取得工程與「市長夫人」無關。法院近日宣判,龔厚欽敗訴。  實名舉報後龔厚欽成名了,但也有代價——如今同事見了他都不敢當面打招呼,在湖南官場他顯然成了「異類」。經濟上,他準備賣掉在張家界的房子,以備「長期作戰」。
  • 宋城集團執行總裁黃鴻鳴實名舉報浙江高院院長齊奇
    中國經營報記者 孫維晨  不是黃巧靈,也不是執行總裁張建坤,而是宋城集團執行總裁黃鴻鳴。在宋城集團的官方網站上,這位執行總裁排名第六位。他成為8月11日下午網絡上最熱門的實名舉報人。  紅色背景下,一群年輕女子頭綁白布,下穿素裙,上身的大紅布衣與同色的背景版呼應。
  • 伊利集團實名舉報原董事長 鄭俊懷簡歷個人資料(圖)
    10月24日,伊利集團在自己官網和官方微博上發布舉報文章,實名舉報前董事長鄭俊懷。  鄭俊懷簡歷:  1974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系。  1974.01—1975.11在呼和浩特市農林局政工科工作。
  • 鄭州一醫生被朋友實名舉報,銀行流水涉及收支上千萬元
    12月6日,一篇《實名舉報鄭州大學第一附院呼吸二科主任王靜嚴重違法犯罪的檢舉信》(以下簡稱「檢舉信」)在網上流傳。文中實名舉報鄭大一附院呼吸二科主任王靜多項違規違紀問題,並附大量銀行流水、法院文書等。實名舉報兩年銀行流水涉及收支金額上千萬元購置7個商鋪6套住房袁女士提供的舉報信中,列舉了王靜大肆受賄、偷稅漏稅、非法放貸、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四大罪狀,同時還列舉了6條證據,包括法律文書、銀行流水等,檢舉信長達23頁。
  • 寶能地產成「造假」代名詞?「野蠻人」姚振華被迫再走紅
    但這些不妨礙姚老闆賺了個盆滿缽滿,2018年胡潤百富榜單中,馬雲以2700億榮登榜首,姚振華以1000億財富排名12,其中300億是從萬科賺到的。但這份功績卻並不招人待見,王石曾在北京萬科內部會議上說,不歡迎姚振華,因為他無信用、弱能力、風險大、毀品牌。
  • 廚邦醬油咋變成寶能集團姚老闆資本餐桌上的調味品?
    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介紹觀致概念車mileⅡ不少人很納悶,潮商姚振華的寶能不是做地產的,咋和廚邦醬油聯繫在一起,廚邦醬油美味鮮咋變成姚老闆資本餐桌上的調味品?今年3月21日晚,上市公司中炬高新一份變更實際控制人的公告,曾引來外界高度關注,姚老闆回來了!
  • 民警實名舉報 副局長被撤職
    1月29日23時48分,漢臺公安分局黨委成員、紀檢書記劉繼全、李樹信、尚志3名民警在網上發表題為《漢中的黎明在哪裡》的帖文,實名舉報漢中市公安局副局長、原漢臺公安分局局長汪廣賦的有關問題。引起廣泛關注,成為網絡和社會的熱議話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