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當局的指責,越南國家銀行強調:近幾年來,越南在貨幣政策的框架下對匯率進行調控,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助力宏觀經濟穩定」,而並非是為了在國際貿易中謀取不平等的競爭優勢。
幹預外匯市場,不代表就是操控貨幣
有觀點認為,在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國際支付貨幣,存儲貨幣的大前提下,其他各國、地區為了獲得更多的美元,方便在國際市場購買自己所需的商品或服務,就必然會出現壓低本國商品價格,提升出口額,賺取更多外匯的行為。
這實際上是當前美元優勢的必然產物——因為其他很多國家不能自己印刷美元,但如果想要在國際上自由的買賣商品就必須要擁有大量的美元。此外,為了維持本國金融的安全性,各國也需要儲備大量美元。
這從哪裡來呢?有兩大方式,其一是向國際社會尤其是向「擁有大量美元的國家」去借,但有借就必然要償還,所以這種方式只是零時或偶爾的行為,不能持久。真正有效的方式還是需要通過自己努力來獲得足夠的美元。
即對外大量出口商品、服務,但對部分國家來說,其商品或服務價格並不具備足夠的優勢,那該怎麼辦呢?只能人為壓低價格,或讓自己國家的貨幣貶值,使得出口商品價格大幅下滑,變相提升競爭力,這是國際上通行的方式。
就像瑞士當局所說的那樣「瑞士中央銀行長期以來通過幹預貨幣市場來支持具有重要意義的出口經濟,是必要的,它是合法的」。並表示,瑞士央行仍願意在外匯市場採取積極行動,但這不是「任何形式的貨幣操縱」,不會改變其貨幣政策。
實際上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多數國家、地區的央行都或多或少的出臺過很多政策來幹預貨幣、匯率——美聯儲動不動就降息或加息,經常啟動QE政策等,這些都被認為是維持貨幣穩定發展的必要手段。
美方認為:越南盾被低估8.4%
按照美國財政部的說法,越南盾被低估了8.4%,並指出低估的理由是買入美元、賣出越南盾的匯率幹預,批評越南當局的信息披露不透明——從而使得越南在和美國的雙邊貿易中獲取了大量的順差。
僅以2020年前11個月為例,越南對美國出口商品總額達到了699億美元,同比增速高達25.7%,佔同期越南出口商品總額的比例高達27.45%——即美國是越南的第一大出口商品市場。
但前11個月,越南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只有126億美元,還下降了3.6%,佔越南進口商品總金額的比例只有5.37%——即越南在與美國的貿易中,獲得的貿易順差高達573億美元,而同期越南的貿易順差總額只有201億美元。
換言之,越南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整體是逆差。對此,越南當局表示:在新冠疫情下,外資企業紛紛將部分生產轉移到越南,是越南低成本優勢推動了外貿的增長,並且也加速了越南對美國順差的增加。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