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樂園「燈光煙花秀」彩排。新華社發
星空下,數枝煙花騰空而起,瞬間迸射出絢麗的色彩。耳邊熟悉的音樂響起,一個個經典迪士尼電影畫面映射在高大的城堡上,城堡前則是一排躍動的水幕,像是被施了魔法的精靈。
凡是看過上海迪士尼樂園城堡煙花秀的人,無不為這奇幻曼妙的效果所震撼,很多人評價這是全世界迪士尼樂園裡最精彩的煙花表演。可是人們並不知道,這場視覺盛宴背後,是一支年輕團隊的成長,也是上海迪士尼融入上海本土市場的成功案例。
多媒體煙花秀既美妙又環保
每晚的煙花秀,是迪士尼樂園的保留節目,被認為是在天空中講故事。在許多調查中,煙花秀始終排在最受遊客喜愛項目的第一名,上海迪士尼樂園當然也要保留這一經典項目,但這其中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插曲。
上海申迪集團董事長範希平回憶說,曾經上海迪士尼參照全球其他樂園表演,做過一個煙花秀的方案,最後卻發現效果並不好,因為上海城堡太高太大了。「某個冬夜,我們在上海迪士尼施工現場,搭了兩個布景:一個高23米,這是迪士尼一般城堡的高度;一個高69米,這是上海城堡的高度。試放煙花後發現,按照傳統的表演方案,煙花只能燃放到上海城堡的『腰部』,營造不出夢幻的效果,而在69米以上天空燃放,效果非常好,格外漂亮。」
正當大家沉浸在喜悅之中,一項監測數據卻給大家潑了一盆冷水。監測結果顯示,按照69米的燃放方案,儘管空氣汙染指標達到環保要求,但噪音卻超過範圍,初步預計,上海迪士尼樂園周邊一定範圍內的居民將受到影響。
一邊是演出效果,一邊是環保剛性要求,要想兩全其美,只能另闢蹊徑。反覆權衡後,作為中方夥伴的申迪集團提出建議,「能不能將煙花減量,同時增加其他的表現形式,比如雷射、水幕、投影,做成綠色環保的多媒體主題秀?」
這一方案史無前例,但也有現實基礎,那就是上海迪士尼樂園城堡夠大夠高,能展現多媒體的聲光電效果。2013年,新的城堡煙花秀方案逐漸形成。今年5月25日,煙花秀首次完整試演,在現場觀看的範希平難掩心中的激動。「我聽到身邊的遊客都在說,這場表演太震撼了。而最讓我欣慰的是,煙花秀所有環保指標都符合要求,我們做到了魚與熊掌兼得。」
三份答卷展現中方團隊價值
城堡煙花秀方案的調整讓人看到中方團隊的價值。然而,這樣的好夥伴不是一天形成的。與擁有近百年歷史的迪士尼公司相比,申迪集團只能用年輕來形容,範希平形象地說:「那是嬰兒與巨人之間的合作。」曾幾何時,中美雙方的團隊表面上客客氣氣,但真正直面問題,坦率交流的卻不多。「如何讓迪士尼的種子在中國土壤裡開花結果?申迪集團不能僅僅是合作方,必須成長為合作夥伴。」合作夥伴就是要提供獨特的價值,展現自己的能力。
這樣的價值是通過三分答捲來體現的。第一份答卷是開工一年後的場地移交,由申迪集團負責的場地開發,圓滿完成土壤修復、真空預壓等工藝,在1個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美方進行了10萬多項檢測,全部滿足技術要求。
第二份答卷則是苗木培育,迪士尼樂園內的綠化景觀要求做到「一夜成林」,對樹冠和胸徑的尺寸要求近乎苛刻。申迪的園林開發團隊在短時間內摸索出苗木培育新方法,如今走進迪士尼樂園,很多人都感覺,這座樂園的樹木仿佛一夜長大。
而第三份答卷更是漂亮。按原計劃,樂園內將有兩個水處理廠,申迪提出將兩廠合併,從而騰出空間,建設一座新能源中心,引進最先進的清潔能源技術。一開始美方有顧慮,認為時間太倉促,規劃來不及調整。但中方團隊半年時間就將方案調整到位,全部指標都滿足技術要求。這是迪士尼歷史上第一次採用第三方服務來提供能源,改變了迪士尼的傳統做法。現在,這一模式已成為迪士尼新的標準,在許多展會上,迪士尼公司都會拿出這一案例,向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展示。
深耕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
「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開發的過程中,我們的團隊逐漸明晰自己的核心訴求,那就是對迪士尼項目在工期、成本、本地化三個方面進行聚焦,設定好自己的底線。」範希平說,在彼此磨合中,中方團隊逐漸與迪士尼方面約法三章,比如項目開發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雙方合作的共同利益不能受到損害等,這些底線不能觸碰,不能突破。
隨著中方團隊的成長,雙方合作漸入佳境。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見面時客套話少了,直奔主題,即使有時為一件事爭得面紅耳赤,但走出門大家還是合作夥伴,絕不把情緒帶到工作中去。
「上海迪士尼一期開園,好比一場馬拉松跑到終點。後續項目將在總結評估後,按照市場的需求和雙方的共識,展開相關工作。」範希平說,未來上海迪士尼二期,中方合作夥伴將更成熟自信。申迪集團也在思考,如何深耕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開發出高品質的國際旅遊目的地,與迪士尼的合作,除了樂園,還有沒有可能向其他領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