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速遞君!
導語:70年代是王澤最風光的時候,但那也是朋弟最苦、最慘、最悲哀的時候。
文/速遞君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聽過《老夫子》這部漫畫的名字。除去《王者榮耀》中那個能打的老夫子之外,就是經典的漫畫《老夫子》最出名了。
很多人聽到這部漫畫的名字都會覺得這是香港當年火了半個世紀的漫畫,但是,這並不是香港的王澤首發的漫畫作品。
王澤和朋弟因《老夫子》而產生的版權糾紛,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定論。
王澤其人
王澤原名王家禧,筆名王澤是他兒子的名字。1925年,王家禧出生於天津,50年代曾在天津任美術工作,1956年移居香港。
1962年,王家禧用長子的名字作為筆名發表了《老夫子》漫畫作品,隨即火爆香港。漫畫火爆程度經久不衰,隨後還推出了黑白影片、電影等作品。
1974年,王家禧移居美國,《老夫子》由他的兒子王澤本尊進行創作。
2017年1月1日,王家禧因病於美國去世,終年93歲。在他去世前仍不肯承認自己抄襲朋弟的《老夫子》。
馮驥才抱不平
馮驥才2001年出版了一本名為《文化發掘老夫子出土--為朋弟抱打不平》的書,指證王澤的《老夫子》引用自中國已故漫畫家朋弟的《老夫子》。
在書中,馮驥才表示,王澤所剽竊的《老夫子》出自朋弟的手是毋庸置疑的,且王澤遇見馮驥才之後,馮驥才提起朋弟,王澤也是說「很熟」就此帶過,不願提起。
這明顯就是一個剽竊他人作品家喻戶曉之後的人有的心虛。
馮驥才也承認了王澤當時創作的《老夫子》迎合時代,符合發展,有趣味,可是這並不能否認王澤抄襲,因為《老夫子》不僅是服飾性格相似,連名字都一模一樣,這是屬於朋弟的創意。
「其實即使不交代,歷史也不會弄錯;糊塗的往往是現實,清楚的必定是歷史。」馮先生說。
兩者對比
朋弟和王澤的對比:
朋弟於1933年到1943年間創作大量漫畫作品,《老夫子》系列作品也在各大報紙連載。1957年,朋弟創作了最後的漫畫作品《「老白薯」出土》。1983年,朋弟不幸因病逝世。
王澤出版多本《老夫子》作品後,在全國10多個城市開展巡迴籤售。2017年9月29日,漫畫獲得第14屆中國動漫金龍獎中國動漫傑出貢獻獎。在他逝世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在臉書上對王澤的家人進行慰問。
兩相比較,朋弟作為原創者,比起抄襲出名的王澤,境遇和結局都差得多。一個依靠原創作品生活,卻鬱郁不得志,死後無人問津;一個抄襲出名,名利雙收,死後也有榮譽加身。
如果沒有人提醒我們記得,這部漫畫作品實際是抄襲,有多少人會把王澤當成真正的漫畫大師?
兩個當事人都已經離世,我們無法窺知兩個人假若相遇會是怎麼樣的情形,但是我們在很多次的抄襲事件看出,抄襲者往往名利雙收,而原創者卻無人問津,發聲者的聲音也不能引起大家重視,可見我國為維護版權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法律規則。
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尊重原創,也希望更多的原創能夠得到保護。
你小時候看過《老夫子》嗎?
你覺得抄襲可恥嗎?
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