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結合 隴南市兩當縣紅色旅遊產業快速發展

2020-09-03 蘭州新聞網

近年來,兩當縣圍繞建設「美麗兩當、紅色福地」目標,依託綠色生態、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力促紅色旅遊文化的深度融合與發展,今年1至7月,全縣接待遊客人數達到59.4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13771.52萬元。

兩當縣是紅色旅遊勝地,1932年,習仲勳等人在兩當縣發動兵變,留下豐富的紅色資源。除了「紅色福地」,兩當縣還有著「綠色家園」「養生天堂」「果老故裡」等多張縣域名片。兩當縣生態環境優美,素有「秦隴之捍蔽,巴蜀之襟喉」之稱,森林覆蓋率達73%,植被覆蓋率達84%,雙率指標均居甘肅省第一。

近年來,兩當縣圍繞建設「美麗兩當、紅色福地」的旅遊目標,依託綠色生態、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力促紅色旅遊文化的深度融合與發展。「我們充分利用現有旅遊產業基礎,將紅色文化串聯到當地精品旅遊線路中,推進產業的融合、集聚發展,打造『紅色+山水』『紅色+人文』『紅色+康養』等形式豐富的紅色旅遊業態,提升了紅色資源價值。」兩當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李娜說。

據悉,在紅色旅遊的帶動下,兩當縣旅遊產業呈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今年1至7月,全縣接待遊客人數達到59.4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13771.52萬元。

全媒體記者 魏寧

相關焦點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紅」「綠」結合 隴南市兩當縣紅色旅遊產業快速發展
    圍繞建設「美麗兩當、紅色福地」目標,依託綠色生態、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力促紅色旅遊文化的深度融合與發展,今年1至7月,全縣接待遊客人數達到59.4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13771.52萬元。  兩當縣是紅色旅遊勝地,1932年,習仲勳等人在兩當縣發動兵變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紅」「綠」結合 隴南市兩當縣紅色旅遊產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兩當縣圍繞建設「美麗兩當、紅色福地」目標,依託綠色生態、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力促紅色旅遊文化的深度融合與發展,今年1至7月,全縣接待遊客人數達到59.4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13771.52萬元。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隴南兩當:「紅」「綠」結合 構建旅遊發展新業態
    新華網蘭州8月23日電(蘇燕平) 8月21日,由甘肅省委網信辦主辦的「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網絡媒體行」採訪團抵達本次主題活動的最後一站——隴南兩當縣。 近年來,兩當縣圍繞建設「美麗兩當、紅色福地」的旅遊目標,依託綠色生態、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力促紅色旅遊文化的深度融合與發展。堅持把發展紅色旅遊和生態旅遊結合起來,精心編制全縣旅遊總體規劃,走「以紅帶綠、以綠託紅、紅綠結合」的路子。 「綠色是底色,紅色是特色。
  • 隴南兩當:傳承革命精神 鋪展「紅綠結合」旅遊發展路
    傳承紅色基因——網絡媒體行」活動走進隴南市兩當縣,回顧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兩當鑄就的紅色精神,閱讀中國共產黨在甘肅歷史畫卷中光彩奪目的重要篇章。兩當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李娜介紹,近年來,兩當縣將紅色旅遊資源保護與紅色資源開發有機結合起來,打造紅色+體驗旅遊新模式,堅持走「紅綠結合」的旅遊發展路,結合縣內紅色旅遊點,開發以「走紅軍路、吃紅軍飯、唱紅軍歌」為主題的紅色文化傳承型體驗旅遊產品,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活力。
  • 隴南市丨精準對接需求 助力中藥材扶貧產業發展
    隴南市丨精準對接需求 助力中藥材扶貧產業發展 2020-07-10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省隴南市旅遊景區風景點攻略介紹
    隴南市地區旅遊景點 甘肅省 康縣 徽縣 西和縣 禮縣 武都區 文縣 成縣 宕昌縣 兩當縣 隴南市文物古蹟 隴南市紅色旅遊 隴南市博物館 4A景區 隴南市十大景點 全部 隴南市特產 隴南市美食 隴南市地名網 隴南市名人 [移動版]
  • 唐山:豐潤文化旅遊產業水平快速提升
    豐潤文化旅遊產業水平快速提升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董新華、李永合)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唐山市大陸實業共同投資42億元的大陸印象文化產業園項目,在日前閉幕的第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簽約,這是豐潤區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
  • 兩當縣:戮力念好致富經 讓富民產業「遍地開花」
    近年來,兩當縣把產業培育作為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的強力後盾,在做大做優富民產業的過程中,立足資源稟賦、結合各鄉鎮地域特點擴大核桃、花椒、中華蜂等傳統產業規模,拓寬了群眾增收門路。兩當縣把產業富民作為助推脫貧攻堅的強力抓手,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新模式、新路徑,因地制宜推廣發展中華蜂養殖。
  • 「中國深呼吸小城」——兩當縣!
    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東北部。兩當古稱故道、固道,秦惠文王年間置故道縣,北魏始置固道郡兩當縣,因境內有兩當河而得名,1985年後劃歸隴南地區、隴南市管轄。兩當縣下轄6個鎮、6個鄉、118個行政村,總面積1408.73平方公裡,總人口5.0429萬(2010年)。 兩當縣地處陝西、甘肅、四川交界的秦嶺山區,素有「秦隴之捍蔽、巴蜀之噤喉」之稱,境內海拔在773-2738米之間,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熱豐富,雨量充沛,差異顯著。境內有秦嶺羚牛、雲豹、林麝等珍稀動物,擁有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媒體聚焦】甘肅兩當縣喜迎援鄂英雄
    8月12日,「你是人間四月天」甘肅文旅致敬醫務人員第三批康養團來到了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欣賞了雲屏三峽景區的美景,參觀了兩當兵變紀念館。兩當縣文旅部門工作人員歡迎醫務人員  兩當縣森林覆蓋率和林木綠化率名列甘肅省第一
  • 唐山:豐潤唱響「兩紅一綠」品牌做強文化產業
    紅學文化遊、紅色文化遊、綠色文化遊風生水起豐潤唱響「兩紅一綠」品牌做強文化產業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李永合)去年,彰顯紅學文化,體驗現代風情的曹雪芹文化園二期工程建成開園,濃鬱的文化氣息、雄壯的大觀樓、絢麗的煙雨紅樓燈光秀,令人拍手叫絕;2012
  • 福建漳州:旅遊發展「紅配綠」 助力農民走上脫貧路
    原標題:福建漳州: 旅遊發展「紅配綠」 助力農民走上脫貧路 「斧頭鐮刀哇,閃呀閃金光啊,俺科嶺來了來了共產黨啊,號召工農啊,鬧呀鬧革命啊,撥開了烏雲俺就見太陽啊……」在通往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科嶺烈士陵園的路口,一首客家話山歌的曲譜,用紅色字跡印在一面白牆上,講述了科嶺村民九十多年前迎接紅軍的心情
  • 周末去哪裡玩,甘肅隴南市一日遊,你們都喜歡哪些景點
    省隴南市兩當縣雲屏鄉,屬深山林區。花橋村是西北地區集鄉村養生養老、田園觀光、休閒度假、民俗體驗、鄉村旅遊培訓及農特產品加工、展示、銷售等產業鏈融為一體的陽壩生態旅遊風景區陽壩亞熱帶生態旅遊景區,位於甘肅省隴南市
  • 「江南紅村」點綠成金 做大「紅色旅遊+綠色產業」
    仰峰村地處浙蘇皖三省交界處,植被覆蓋率80%以上,是新四軍蘇浙軍區司令部舊址所在地, 故有「江南紅村」之稱。作為革命老區,如何發展經濟快速奔小康,仰峰村有著自己的「門路」:依託盆景產業和紅色文化底蘊,逐步做大「紅色旅遊+綠色產業」, 實現生態產業的融合發展。
  • 隴南市書法家齊聚宕昌 助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中新網甘肅新聞12月30日電 由隴南市文廣旅局、隴南市文聯主辦,隴南市書協、宕昌縣文體廣旅局承辦的全市書法創作助推隴南文化旅遊發展主題創作活動於12月27日至29在宕昌成功舉辦。來自全市9個縣區的40多名書法家參加了活動。
  • 「紅」「綠」相融助推全域旅遊發展
    唱山歌的女代表來自安化縣茶旅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名叫黃葉利。「發展全域旅遊,需『紅』『綠』相融,增強我市旅遊的內涵和吸引力。」當天上午,黃葉利接受記者採訪,向記者分享了她的《關於進一步推進益陽市紅色旅遊發展的建議》。黃葉利說,益陽紅色旅遊資源極其豐富,點多面廣,特色資源鮮明。
  • 浙江平陽「四色」旅遊有機結合 紅藍綠古大飽眼福
    浙江平陽「四色」旅遊有機結合 紅藍綠古大飽眼福 2015-06-20 16:33:05  2005年2月,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舊址,被列為國家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上海—嘉興—平陽線)和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有山有水有古色,「紅」、「藍」、「綠」、「古」這四色旅遊一直是平陽縣的旅遊金名片。記者了解到,2014年,該縣接待遊客總數607.13萬人次,同比增長31.78%;實現旅遊總收入48.72億元,同比增長34.37%。
  • 以「紅」帶「綠」發展全域旅遊
    「關鍵是我們依託鄧小平故裡旅遊區做好產業融合文章,創新推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廣安區文廣電旅局負責人坦言。長期以來,廣安區著力打好鄧小平故裡紅色旅遊牌,統籌整合紅色旅遊、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等特色旅遊資源,推動旅遊產業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消除貧困的重要路徑和文化振興的重要載體。
  • 中國狼牙蜜之鄉——甘肅兩當縣
    兩當是甘肅省隴南市下轄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東北部。兩當古稱故道、固道,秦惠文王年間置故道縣,北魏始置固道郡兩當縣,因境內有兩當河而得名。兩當縣地處陝西、甘肅、四川交界的秦嶺山區,素有「秦隴之捍蔽、巴蜀之噤喉」之稱,境內海拔在773-2738米之間,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熱豐富,雨量充沛,差異顯著,總面積1408.73平方公裡。境內有秦嶺羚牛、雲豹、林麝等珍稀動物,擁有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隴南市2020年度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推薦對象公示
    、文縣、康縣、西和縣、禮縣、宕昌縣、隴南市電子商務局、青島市駐隴南市掛職幹部工作組(二)先進個人(3名)曹宗孟兩當縣楊店鎮靈官村黨支部書記杜桂英隴南市武都區康瑞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青島市扶貧協作工作辦公室、青島市城陽區委區政府、青島市嶗山區委區政府、青島市膠州市委市政府、青島市即墨區委區政府、青島市市南區委區政府、青島市市北區委區政府、青島市萊西市委市政府、青島市李滄區委區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7.民營企業(1個)重慶市綠化產業投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