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馬頭牆、門楣巧雕飾……走在升級後的丹陽寧陽大街上,立即被一股古樸的明清韻味所吸引。一座同樣古樸的牌樓表明著老街的身份:這裡是江蘇與安徽交界的「省門」。而江寧橫溪的老百姓則親切地稱之為——小丹陽明清街。
從破敗老街到韻味古街,丹陽寧陽大街的絢麗轉身,詮釋出橫溪在集鎮改造上的成功實踐。這個以西瓜聞名的街道,正在努力彰顯著它所擁有的寶貴稟賦:生態、自然,還有文化。
將文化注入集鎮改造,橫溪的實踐值得借鑑。在日前舉辦的「第九屆橫溪西瓜節」上,升級後的小丹陽明清街,令參觀遊覽者感慨不已。這屆西瓜節,同時被命名為「2010南京鄉村旅遊月暨魅力江寧第三屆田園文化節」。
集鎮改造,江南古鎮回歸古風神韻
小丹陽明清街,是「第九屆橫溪西瓜節」的一大驚喜。
作為橫溪街道丹陽集鎮的主要街道,寧陽大街與安徽當塗直接接壤。但大多數市鎮建築為上世紀80年代所建,因年代久遠已失去往日風採。這個有著「董永和七仙女」動人傳說的江南古鎮,該如何回歸它本應該有的古風神韻?
今年年初,橫溪街道在市、區兩級政府的支持下,對2.2公裡長的寧陽大街實施全面出新改造:將過去雜亂無章的街市街面牆,全部按照重城市化、特色化的理念出新,出新面積達5.6萬平方米;道路也從主街路面、下水配套、人行道、綠化等方面全面改造。此外,還投入5200萬,按照徽派與明清建築風格,對街道立面進行全面出新……
行道樹、草坪,點綴街道綠色神韻;街道上結伴遊戲的孩子們,天真活潑;老人們坐著搖椅,氣淡神閒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72歲的陳老伯久居丹陽集鎮,他親身感受了明清街建成後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和實惠。「不少外地遊客專門開車來這裡遊玩拍照。」他表示,兒子計劃在街上開店專賣本地特產。
省界窗口,邊貿重鎮。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把城鄉建設與旅遊相融合,在全新理念的指引下,橫溪丹陽集鎮成功「變臉」。
成為我市眾多「邊貿鎮」中的亮麗風景。可以說,改造一新的小丹陽明清街,已經打造成為南京地區省界線上一流的新農村示範鎮。
「鄉村旅遊不光要有吃有玩,還要有環境,有意境。」橫溪街道黨工委書記周育剛表示,營造出好的環境不但吸引更多的市民前來旅遊,更能讓當地老百姓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變化。
載體建設,彰顯橫溪旅遊大魅力
確實,在旅遊載體建設上,橫溪街道取得了長足進展。這個連續舉辦九屆西瓜節的涉農街道,為自己塑造了一系列發展平臺。
去年西瓜節期間,橫溪石塘竹海旅遊專業村舉辦了開村儀式,標誌著橫溪鄉村旅遊從粗放型逐步向集約型市場化發展。看生態,吸氧吧,吃環保,遊體驗,留記憶——如今,「石塘竹海」成為南京生態旅遊的響亮品牌。今年,小丹陽明清街的崛起,又將給橫溪旅遊帶來文化和傳統上的突破;
佔地1.5萬畝的甘泉湖,建成旅遊度假村、民族村、跑馬場、經濟果園、蔬菜種植園等景點,被評為國家AAA級農業旅遊示範點;山水相映,集觀光、休閒、教育為一體的市蔬菜科園,被市政府列為市農業五大龍頭基地之一,被省政府評為省級農業科技示範園;橫溪現代園藝科技示範園,先後引進栽培國內外優質葡萄及其他果品品種30多個,被授予市級農業科技示範園,並被評為省級示範園……這些特色鄉村旅遊載體,吸引了大量市民,成為特色農業中的一道景觀。
此外,去年西瓜節引進的中國汽車拉力賽,給這個傳統涉農地區帶來時尚和現代氣息。而今年在橫溪蟠龍湖畔舉行的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更將推動橫溪成為南京乃至全國戶外運動的精品基地。群山連綿,翠竹蔥鬱,綠波碧草,農田村落掩映其間,秀美的田園風光盡顯鄉野風情。賽道從中穿越而過,在體驗賽車的驚險刺激之餘,又能領略到生態旅遊的無限魅力。正逢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在橫溪蟠龍湖畔舉行的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成為江寧旅遊對接上海世博會的重要活動之一。
思路創新,西瓜為媒兩岸共攜手
在橫溪,小小的西瓜已經成為聯結兩岸攜手發展的「紅線」。
在去年的「第八屆橫溪西瓜節」開幕式,經農業部、國臺辦批准,江蘇南京江寧臺灣農民創業園正式揭牌。這是省內繼國家批准設立海峽兩岸(崑山、揚州)農業合作試驗區、無錫錫山臺灣農民創業園後,蘇臺農業合作的又一新平臺。
據悉,江蘇南京江寧臺灣農民創業園總規劃面積111.1平方公裡,其中橫溪核心區規劃面積71.1平方公裡。目前,創業園已投入5000多萬,建成了8平方公裡的啟動區——雲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用於引進種植大戶和農業龍頭企業;加大了創業園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創業園海峽大道建設工程,已建成長3.6公裡園區道路。同時,加快創業園內的溝、渠、涵、閘及生活汙水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完成土地流轉5000畝,核心啟動區初步成型。記者得知,這片土地將建成兩岸農業合作的試驗區、臺商創業安居的首善區、高新農業科技的創新區、農業永續發展的示範區。
而在產業設置上,橫溪核心區重點發展了西甜瓜、茶葉、花卉苗木、梅花鹿養殖等「四大產業」。在西甜瓜產業上,創業園與臺灣農友集團合作,引進「小蘭」等40餘個臺灣西瓜品種,年總產值達3億元;在花卉苗木產業上,開發面積3萬多畝,年創產值1億多元;在茶葉開發上,創業園已培育年產值300萬元以上的茶葉龍頭企業3家,發展茶葉2.1萬畝,總產值3000萬元,現正在努力打造3萬畝南京市最大的茶葉基地。據悉,「四大產業」每年可創產值6億元,輻射帶動2萬農戶從事關聯產業,農戶人均70%以上的收入將來源於此。
另據了解,本屆西瓜節還舉辦了兩岸農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