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你怎樣度過一天24小時(上)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電視劇《清平樂》掀起了一波宋朝熱,這是一個很值得好好研究一下的朝代。假設你穿越到公元11世紀的北宋東京(開封),或者12世紀的南宋杭州,你可以如何安排你一天24小時的生活呢?

住店

病倒客店自會有人請大夫

你穿越到宋代城市,首先需要有一個棲身之所。對於一名生活在宋朝的人來說,外出經商、旅遊、趕考,不用太擔心會露宿街頭或野外,因為宋代的旅店業很是發達,「州府縣鎮,驛舍亭鋪相望於道,以待賓客」。只要你有錢,就不愁找不到舒適的賓館、旅館、民宿。

繁華的京城自然是客店如雲。《東京夢華錄》說,開封的「臨汴河大街」,「街西保康門瓦子,東去沿城皆客店,南方官員商賈兵級,皆於此安泊」;「以東向南曰第三條甜水巷,以東熙熙樓客店,都下著數」;《武林舊事》亦載,杭州的「三橋等處,客邸最盛」。你展開《清明上河圖》,在「孫羊正店」的斜對面,可以找到一塊招牌,上書「久住王員外家」。這是京師一位王姓員外開設的民宿。宋朝客店的住宿費也不算貴,一般的民宿,住一晚大概收50文錢,折算成人民幣,大約二三十元。

按照宋政府頒發給客店的管理條例,如果你是秀才,可以優先入住上等客房。如果你是商人,店家有義務向你告諭:「先赴務印稅訖,方得出賣」;「止可令系籍有牌子牙人交易」。即提醒客商,第一,不要忘記繳稅;第二,交易請找有牌照的牙人。

如果你在穿越的過程中不小心著了風涼,或者因為水土不服,病倒於宋朝的客店,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宋政府對於客店的管理條例中,有一條是這麼規定的:「客旅不安,不得起遣。仰立便告報耆壯,喚就近醫人看理,限當日內具病狀申縣照會。」意思是說,店家如發現住店的客人生病,不得藉故趕他離店,而是要告訴當地「耆壯」(民間基層組織的首領),就近請大夫給他看病,並在當日報告縣衙。如果病人身上沒有帶錢,這筆醫藥費將由政府來支付。

 貳

報曉

不用起床便知天氣如何

在客店安頓下來之後,你就可以洗個澡、吃頓飯,然後美美睡上一覺了。第二天清晨,你會在響亮的報曉聲中醒來。報曉的通常是城市寺院的僧人,北宋的開封,「每日交五更,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亦各分地方,日間求化(化緣)。諸趨朝入市之人,聞此而起」。南宋的杭州也一樣,「每日交四更,諸山寺觀已鳴鐘,庵舍行者、頭陀打鐵板兒或木魚兒,沿街報曉,各分地方」。聽到清脆的鐵板兒聲響,你便知道天快亮了,可以起床洗漱了。

這些報曉的僧人,在報曉的同時還兼報天氣:「若晴則曰『天色晴明』,或報『大參』,或報『四參』,或報『常朝』,或言『後殿坐』;陰則曰『天色陰』,晦雨則言『雨』」。這樣,你躺在客店的被窩裡,不用起床開窗,便可以知道外面的天氣如何。

這樣的報曉,有點像現代社會的天氣預報服務。事實上,南宋杭州的市民生活已經有點兒離不開報曉僧人的「天氣早報」了,為什麼呢?「蓋報令諸百官聽公、上番虞侯、上名衙兵等人及諸司上蕃人知之,趕趁往諸處服役耳」。當值的公務員需要知道天氣如何,好早做準備;一般市民也可以根據天氣情況,安排日程。大概正因為「天氣預報」對於都城市民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報曉者「雖風雨霜雪,不敢缺此」。

在這報曉聲中,整個城市也從沉睡中醒來,宋朝都城的早市開始喧譁起來。東京開封,「諸門橋市井已開」;生肉作坊已宰殺好豬羊,「每人擔豬羊及車子上市,動即百數」;入城賣麥麵的農民,「用太平車或驢馬馱之,從城外守門入城貨賣,至天明不絕」;飯店「多點燈燭沽賣,每分不過二十文,並粥飯點心。亦間或有賣洗面水,煎點湯茶藥者,直至天明」。

臨安杭州,「御街鋪店聞鍾而起,賣早市點心,如煎白腸、羊鵝事件、糕、粥、血髒羹、羊血、粉羹之類」;還有「賣燒餅、蒸餅、餈糕、雪糕等點心者,以趕早市,直至飯前方罷」;「早市供膳諸色物件甚多,不能盡舉,自內後門至觀橋下,大街小巷,在在有之,不論晴雨霜雪皆然也」。

洗漱完畢(宋朝市民已有刷牙的習慣了,市場上也出現了販賣牙刷的鋪子),吃過早點之後,你還可以買一份新聞報紙,了解一下最近幾天的朝野時政消息。

——你沒有聽錯,大約從北宋末開始,東京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商品化的報紙,叫做「小報」、「新聞」。《靖康要錄》載,「(開封)凌晨有賣朝報者。」南宋時,杭州還設有專門的報攤,《西湖老人繁勝錄》與《武林舊事》記錄的杭州各類小本買賣中,都有「賣朝報」一項。

遊園

宋時城市園林「放人春賞」

如果遇上春季,天氣又不錯,我建議你上午先在東京(或杭州)的園林遊玩一番。每年元宵節過後,東京市民都有遊園探春的習慣:「上元收燈畢,都人爭先出城探春,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園圃,百裡之內,並無閒地,並縱遊人賞玩。」你可以到哪些園林賞玩呢?《東京夢華錄》給你提供了一份園林名單:玉津園、學方池亭榭、一丈佛園子、王太尉園、孟景初園、快活林、麥家園、王家園、東御苑、李駙馬園、金明池、宴賓樓、集賢樓、蓮花樓、下松園、王太宰園、蔡太師園、養種園、梁園、童太師園、庶人園,等等。

南宋杭州市民同樣保留著「探春」的習俗:「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間風俗,以春序正中,百花爭放之時,最堪遊賞。都人皆往錢塘門外玉壺園、古

柳林、楊府雲洞,錢湖門外慶樂、小湖等園,嘉會門外包家山王保生、張太尉等園,玩賞奇花異木。最是包家山,桃花盛開,渾如錦幛,極為可愛」,包家山上「皆植桃花,都人春時遊者無數,為城南之勝境也」。

這些宋朝的城市園林,不管是私人園林、寺觀園林,還是皇家園林,這個季節都是對市民開放的,「放人春賞」。在宋代,開放私家園林是一種社會習俗,定期開放皇家林苑則是一項國家制度,明代《汴京遺蹟志》記錄說:「梁園、芳林園、玉津園、下松園、藥朵園、養種園、一丈佛園、馬季良園、景初園、奉靈園、靈禧園、同樂園,以上諸園,皆宋時都人遊賞之所。」列出的園林,多數為北宋開封的皇家林苑,都向公眾開放,任士庶遊賞。

出行

不認識路可以請導遊

在宋朝東京,你想出門遊玩,交通也極便利。我們今日出個門,通常站在街邊手一招,一輛計程車就停下來了。你在宋朝的話,則可以租馬或者租馬車,套用今日「計程車」的說法,不妨將這種用於出租的馬稱為「出租馬」。《東京夢華錄》說,都人「尋常出街市幹事,稍似路遠倦行,逐坊巷橋市,自有假賃鞍馬者,不過百錢」。開封的市民出個門,路程稍微遠一點,都會租馬代步。這也說明了東京城內出租腳力的服務業應該是比較發達的,租匹馬還是挺方便的。即使是夜晚二更時分,市間也有馬出租。

順便我再友情提醒一回:如果你穿越到北宋的東京,出行儘量不要乘坐轎子,因為北宋時,男人乘轎是一件並不怎麼體面的事情,北宋的士大夫都不太喜歡乘坐轎子,朱熹說,「南渡以前,士大夫皆不甚用轎,如王荊公(王安石)、伊川(程頤)皆雲,『不以人代畜』。」北宋士人之所以不願意用轎,是因為他們認為,轎子「以人代畜」,乃是對人的尊嚴的侮辱。後來宋室南渡,乘轎之風才漸漸盛行開來,原因可能是南宋的馬匹太稀缺了。

如果你不認識路,那也不要緊,可以請導遊。導遊作為一種職業,最早可能就出現在宋代。南宋臨安府有一群靠導遊為業的市民,叫做「閒人」,「能文、知書、寫字、善音樂,今則百藝不通,專精陪侍涉富豪子弟郎君,遊宴執役」,「專為探聽妓家賓客,趕趁唱喏,買物供過,及遊湖酒樓飲宴所在,以獻香送歡為由,乞覓贍家財」。他們陪富家子弟「遊宴執役」,替僱主打探「遊湖酒樓飲宴所在」,以此「乞覓贍家財」,工作性質有些接近今日的導遊。宋朝京城還有一個叫「四司六局」的服務機構,也提供導遊服務,「欲就名園異館、寺觀亭臺,或湖舫會賓,但指揮局分,立可辦集,皆能如儀」。

當然,請導遊需要花費一筆錢。如果你想節省一點,也可以自己買一份旅遊地圖。宋人將地圖叫做「地經」、「裡程圖」。杭州的白塔橋,就有向遊人兜售地圖的商店:「驛路有白塔橋,印賣朝京裡程圖。士大夫往臨安,必買以披閱。」有一首南宋題壁詩寫道:「白塔橋邊賣地經,長亭短驛甚分明。如何只說臨安路,不較中原有幾程。」詩有諷刺南宋人歌舞昇平、不思進取的意思,不過詩中透露了一個信息:宋代的「地經」,確實已經比較接近旅遊地圖了,圖上標註有臨安的道路、裡程、可供歇腳的旅店等等,遊客「按圖索景」,很是方便。(據我們都愛宋朝)

來源:華西都市報

相關焦點

  • 在宋朝,你怎樣度過一天24小時(下)
    東京城裡的豪華酒店都有很搶眼的裝飾性廣告:「其門首,以枋木及花樣沓結縛如山棚,上掛半邊豬羊,一帶近裡門面窗牖,皆朱綠五彩裝飾,謂之『歡門』。」你走在東京的大街上,抬頭望見高聳的彩樓歡門,那八成就是酒樓飯店了。  如果有機會,請一定要到樊樓見識一番大宋城市的繁華。樊樓「乃京師酒肆之甲,飲徒常千餘人」,一天可接待一千多名客人,非常豪華。
  • 如果我們穿越到宋朝,可以怎樣度過一天24小時(下)
    你走在東京的大街上,抬頭望見高聳的彩樓歡門,那八成就是酒樓飯店了。如果有機會,請一定要樊樓見識一番大宋城市的繁華。樊樓「乃京師酒肆之甲,飲徒常千餘人」,一天可接待一千多名客人,非常豪華。樊樓也是東京的地標性建築,「三層相高,五樓相向,各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因為樊樓太高,以致登上頂樓,便可以「下視禁中」,看到皇宮之內。
  • 如何悠遊度過一天的24小時?
    如果你有錢還是沒時間,那你依然是個窮人。一根弦蹦得太緊,總有斷的時候,對自己要求太高太苛刻,反而會讓自己有太多的壓力。它像一塊石頭,時時刻刻壓在心上,告訴你不能浪費時間,要把時間用在有意義的事上,只要你稍有鬆懈,愧疚感和焦慮感便油然而生,日日夜夜折磨你,二十來歲就面臨著謝頂之災。
  • 科普|特殊時期如何安全度過一天?收藏24小時防疫全攻略
    科普|特殊時期如何安全度過一天?收藏24小時防疫全攻略 2020-12-07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天24小時,怎樣合理安排時間?12個時間管理技巧,助你事半功倍
    不管急躁,還是從容,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每個人的一天都有24小時,但不同的人,卻會過出完全不一樣的24小時,只有那些真正會安排一天時間的人,才算得上高效能人士,才能成為少數的領先者。那麼,一天24小時,怎樣合理安排時間呢?以下分享12個超經典的時間管理技巧!讓你贏得更多時間,助你事半功倍。1.每天都列出計劃。
  • 為什麼一天被分為24小時,這與我們頭頂上的星空有著怎樣的聯繫?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這個問題在2003年12月就有了答案: 似乎古埃及人應該對一天24小時的劃分負責。古埃及人喜歡用12作為基數進行計算(而不是今天常用的以10作為基數)。每根手指頭有三個手指關節,所以如果你大拇指數著手指關節進行計算的話,每隻手可以數到12。這個答案看起來有點隨意,但是實際上只是因為我們有十根手指就用十作為作為基數計數,這一點同樣奇怪。圖解:一臺電子鐘顯示24:00。
  • 2016考研:如何用好你的一天24小時
    有人說,上帝是公平的,給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也有人說上帝是不公平的,給每個人的一天都不是24小時。這句話告訴我們:時間是固定的,你沒有選擇的權利,但如何利用好時間,卻完全取決於你自己。2016考研備戰正在進行中,你的一天24小時是如何規劃的?有沒有辜負上帝的饋贈好好利用呢?
  • 一天24個小時,你有多少小時躺在床上?
    導讀 在那些每天早出晚歸的日子,在床上多躺一會,變換姿勢玩著手機,賴床到太陽高高升起,不知是多少人的「夢想」。
  • 新國貿飯店推出「一天≠24小時」客房禮遇 28小時的安心相伴
    在這誘惑眾多的世界,期盼與你的伴侶朝夕相伴,一起欣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美景,享受只屬於你們的時光,期待一天不止「24小時」?近期,新國貿飯店推出「一天≠24小時」客房禮遇,從豪華房40、超豪華房到行政客房,再到超豪華套房75均可享用。
  • 跨年音樂會丨你會怎樣度過2020的最後一天?
    你會怎樣度過2020的最後一天把它當做平凡的一天?約上好友徹夜狂歡?獨自回顧2020?不如來四川大劇院和家人朋友一起倒數2020敲響新年的鐘聲2020年的最後一天四川大劇院將攜手四川愛樂樂團×成都民族樂團為您呈現跨年音樂會+酒會用音樂陪大家度過2020最後一天。
  • 從早起開始,一個小時做兩個小時的事,一天何止24小時
    一天24小時可以變出更多時間嗎?不可能。但是24小時可以完成大於24小時的事情。只要時間安排合理。尤其是女人,感覺有更多瑣碎的事情等待處理。一個前提:用最充足的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從養生生理上說,一年有24個節氣,一天也有24小時一一對應。早晨五點對應春日驚蟄,正是陽氣生發,身體復甦的最佳時間,做不違自然規律的事,身體的能量充足,積極性更高,所以單位時間完成率也更好,時間自然節省下來。從單純做事來說,清晨,一切繁雜還沒開始,孩子沒醒,沒有工作催催催,沒有電話微信騷擾。
  • 宋朝人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果然,宋人最會吃喝玩樂還懂詩意生活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提到「盛唐弱宋」,也用「積貧積弱",去形容宋朝。其實宋朝人是最瀟灑風流也最有風採的。翻開《清明上河圖》,我們能夠看到宋代繁華的盛世景象。那麼,會吃會玩懂生活的宋人到底是如何度過自己的一天呢?傳統文化傳播者魏策在《道是風雅卻尋常》為我們揭秘宋人的十二時辰。讓我們一同穿越到千年之前的宋代,體驗宋人妙趣橫生的風雅日常。
  • 為什麼一天是24小時,一小時是60分?權威科普
    你是否曾好奇過為什麼我們一天的時間是24小時?為什麼不是其他任意的數字,比如28或者16等等?在我們的時間體系裡, 24會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否意味著相比於其他數字,24是最符合自然界規律的天選數字。
  • 一天24小時並非亙古不變?14億年前地球一天僅有18個小時
    如果你要問別人一天有多少個小時,那麼別人肯定認為你是個傻子。因為即便是小孩子或許都知道一天有24個小時,那麼你是否想過,一天24小時並非是亙古不變的呢?從地球誕生到如今為止,地球上面的時間是否一直都是一天24個小時?
  • 為什麼一天不足24小時,一年多出5小時
    為什麼一天不足24小時,一年多出5小時?小夥伴們,關於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天文曆法的問題。三.24小時的來歷我們知道,我們的地球是個大體上的球,所以就有一半被太陽照到,那就是白天,另一半就是黑天。白天和黑天是交替出現的。我們稱之為太陽日。這裡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個小時分為十二個時辰,也就是用民間的十二個屬相來代替。
  • 在月球上睡24小時,相當於地球多少年?科學家的回答出乎意料
    哈嘍,大家好,非常感謝你在茫茫網絡中,點進小編的文章,我是你們的小美,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就給小美點個讚加個關注吧!月亮,在中國人的傳統裡,通常被寄託了美好的思念之情。最有名的詩作莫過於那句婦孺皆知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而從古至今,人們一直未曾停止對月亮的想像和探索,宋朝的蘇軾就曾詠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清朝嬪妃:在皇宮怎樣度過一天?真實情況和宮鬥劇中的不一樣
    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是清朝嬪妃:在皇宮中怎樣度過一天?,大家對皇宮裡的那些事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就拿前段時間比較火的《甄嬛傳》來說吧,在《甄嬛傳》中,甄嬛起初是真心喜歡皇帝的,可後來才知道自己只是純元皇后的一個替身,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甄嬛開始了她的爭寵之路,不再是以前那個懵懂單純的甄嬛了,開始使用各種計謀跟其他妃子爭寵,看過宮鬥劇後,大家就會覺得清朝的妃嬪們每天就只會使用計謀去爭寵,但其實真實的情況跟宮鬥劇中演的是不一樣的,那麼清朝的嬪妃在皇宮裡是怎樣度過她們的一天的呢
  • 一天24小時,開放的中國在發生什麼
    一天24小時開放的中國在發生什麼《開放中國24小時》帶你傾聽中國與世界攜手奮進的故事07:00 茶鄉晨韻連接海絲文化留學生零距離感受中國文化17:00 綜合保稅區交易繁忙23:00 自貿區跨國團隊仍在頭腦風暴01:00 青島港燈火通明聯通陸路海上04:00 進口海鮮連夜運輸走向全國24
  • 地球一天24個小時,那麼月球上的一天又該怎麼計算?是多長時間呢
    相信很多小夥伴對天文地理很感興趣,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天的時間是24個小時,每時每分時間的流逝,都是不可回到的從前。那麼月球上的一天又該怎麼計算?是多長時間呢?月球上一天有多長時間?月球上的一天是多長時間?你要知道地球上一天是怎麼形成的?由於地球的自轉,也就是我們常說一天的時間,地球上的一天時間是24個小時,月球為環繞著地球運行,它運行一圈的時間也是一天,是不是和地球時間的計算方法十分的相似呢?
  • 一天練琴10小時是怎樣的體驗?
    這是Sam的第1613天推送如果你看到一個人和你說,他每天練琴10小時,那多半是騙人的。且不說他的手指能不能承受這樣的磨難,就是一天久坐10小時,時間一長身體也受不了,更別說「每天」這件事了,能真正堅持每天都做同樣一件事兒的人極少,且都是人中龍鳳,更不會四處宣揚自己練琴每天10小時這件事,如果是我,茂肯定做不到每天1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