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國軍在正面戰場組織了多次抗擊日軍的戰鬥,雖然大多以失敗告終,但也不乏精彩的戰鬥,如長沙保衛戰,三戰消滅日軍10萬人,這讓薛嶽成為抗戰中消滅日軍最多的將領,被稱為"戰神"。
薛嶽畢業於保定軍校,在大革命時期成為孫中山的貼身衛士,多次救孫中山於危難之中,孫中山稱讚他智勇雙全。薛嶽之所以能在亂世中佔有一席之地,全因其出色的指揮才能和勇武精武的精神,他憑藉戰功多次受到蔣介石的褒獎。
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日軍在康村寧吉的指揮下,出動10萬餘人、100餘架飛機向中國軍隊發起進攻。中國守軍只有18萬人,但在薛嶽的指揮下,打敗了10多萬日軍。從敵我力量對比來看,如果要與10萬日軍打個平手,中國軍隊需要100萬兵力,這還不算日軍的空中優勢。
第二次長沙會戰,日軍出動了十二萬人,然而,這一次他們和以前一樣,大敗;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薛嶽一舉殲滅日軍5萬餘人,三戰共殲滅日軍10萬餘人,使薛嶽成為抗戰中消滅日軍最多的將領。
後來在解放戰爭中,薛嶽被蔣介石懷疑,指揮權被中止,成了沒有實權的將軍。到臺灣後,薛嶽於1952年被授予一級上將。在臺期間,雖然受到蔣氏父子的禮遇,但給他的官職大多是沒有任何權力的虛名。
然而,薛嶽最慘的是晚年,蔣介石父子死後,李在位時,由於薛嶽拒絕在國民黨提出的修憲提案上簽字,導致國民政府取消房租津貼,國民政府不但不撥付他的生活費,還指示銀行起訴薛嶽索要房租,讓老人疲於奔命。
薛嶽將軍為國家和民族奮鬥了大半輩子,在國家危難之際,他能夠挺身而出,僅這一點,就應該值得我們永遠銘記。薛嶽將軍於1998年逝世,享年103歲。儘管他的葬禮甚至追悼會都是由家人主持的,但他抗日保家衛國的英雄事跡將被後人永遠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