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軌視野 RailVision
城軌資訊|資源分享|技術交流
-01-「4.2」太魯閣號列車脫軌事件回顧
據臺灣媒體報導,2021年4月2日,臺灣臺鐵408次太魯閣號自樹林火車站出發後,在花蓮秀林鄉和仁間至崇德發生車禍後出軌,有2車廂出軌、部分車廂傾斜倒在山洞內。初步調查是一輛在邊坡上施工的工程車,因不明原因滑落,剛好砸在準備進入隧道的太魯閣號。車上有約350人,截至4月2日17時39分,據臺灣TVBS新聞網最新消息,事故已造成50人死亡,146人輕重傷。司機和助理司機皆喪生。相關圖文點擊→突發!臺鐵列車發生脫軌重大事故 現場視頻 圖片 持續跟進救援情況事件脈絡:
4月3日 09:20 臺鐵事故年紀最小遇難者僅6歲
4月2日 22:38 臺盟中央向臺灣鄉親致慰問信
4月2日 22:33 臺鐵列車脫軌事故致50死146傷
4月2日 21:45 臺鐵脫軌事故賠償金公布
4月2日 21:33 蔡英文就臺鐵列車脫軌發表四項聲明
4月2日 17:20 臺交通部門負責人就臺鐵事故道歉
4月2日 14:52 國臺辦:向傷亡人員表達哀悼和慰問
4月2日 14:19 臺鐵列車脫軌原因曝光
4月2日 13:56 臺鐵脫軌列車車廂內畫面曝光,列車長講述事故經過
4月2日 13:31 臺鐵脫軌造成無生命跡象者增至37人,車上多為清明掃墓民眾
4月2日 12:04 臺鐵列車脫軌事故,35人無生命跡象
4月2日 12:00 臺鐵與貨車相撞脫軌內部畫面曝光
4月2日 11:09 臺鐵太魯閣號隧道內脫軌
-02-太魯閣號列車相關數據
太魯閣號為臺灣鐵路管理局首次引進之傾斜式列車,以日本JR九州885系電車為基礎。最高設計速度150km/h、營運速度130kmh,單組4輛。行駛於宜蘭線、北迴線路段。傾斜式列車的特色在於透過車輛上裝置的傾斜控制器,使列車在行經彎道時能適度向內傾斜,抵銷部分的離心力,可讓列車以較高的速度過彎。列車參數:-03-臺鐵太魯閣號脫軌事件思考
根據臺灣方面新聞報導以及網友現場攝像等資料,基於對生命的敬畏,我們嘗試對臺鐵太魯閣號脫軌事件進行思考分析,拋轉引玉,可能存在偏頗,歡迎各位留言區討論,共同對城軌安全運營獻言獻策。安全保護區是鐵路、城軌的生命線,如果管理存在漏洞,安全保護區內容違規侵入,違規施工,都會帶來致命的災害,如2014年7月23日中午,某市濱江區鐵嶺排澇站工程項目勘探作業單位,擅自在地鐵保護區內實施勘探作業時,造成地鐵1號線西興站至濱和路站區間隧道結構被鑽頭擊穿的事故;2017年12月6日上午,某市地鐵11號線紅樹灣南-後海區段(往碧頭)方向下行盾構隧道發生事故,地鐵隧道被打樁機作業時擊穿。雖然上述兩起事件較臺鐵太魯閣號幸運,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性質和風險沒有任何區別,安全保護區的管理應當加強、再加強。按行業慣例,相信臺灣地區應當也有安全保護區相關的法規,但可能存在保護區劃定界限不清晰,標識不明顯的問題;或者日常巡查管理缺位的問題;或者鐵路沿線保護區管理宣貫不到位的問題;或者對違規施工作業行為處罰力度不夠,起不到威懾作用等。如果排除上述安全保護區管理的原因,若邊坡上施工的工程車為臺鐵批准的,那麼臺鐵施工管理體系可能存在偏頗。首先,在臨近軌行區內的施工,在運營期間是應當禁止的,如果屬於緊急施工,施工區域應當禁止列車通過。施工審批是否存在錯漏?其次,在施工範圍,是否設置安全警示?或者行車調度提醒列車在施工區域降低行車速度並進行瞭望?第三,行車調度與現場施工負責人是否明確當前施工範圍?避免影響行車?當工程車墜入軌行區時,現場負責人是否及時匯報行車調度?一個現場指揮所的怎樣快速成立,對現場指揮怎樣實現一目了然,簡單高效?搶險的過程,效率就是生命。最當心就是反覆溝通,語言的表達效率,遠遠比不上一張圖。臺鐵的這一塊目視板提供了一個是很好的案例。
部分素材來源:綜合自臺灣地區媒體、臺灣地區網友分享等
延伸閱讀→
👉突發!臺鐵列車發生脫軌重大事故
👉關於鄭州3號線興隆鋪站進水事件的思考
城軌視野原創,歡迎分享轉發
城軌視野 RailVision
城軌資訊、資源分享、技術交流服務平臺
-- 長按二維碼識別加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