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現代農業 ——湖北農墾五三農場的湖北農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2020-12-18 農視網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又提出,要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農產品進城與農資和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2015年5月,商務部發布《「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劃》,其中提到要支持電子商務進中小城市,提升網絡消費便利性;推動線上線下互動,激發消費潛力。2015年9月,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政策共圍繞5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制定了20項具體行動計劃,其中包括積極培育農業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實施能力提升、平臺對接、電商拓展;構建農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實施網絡集貨、產品推介、信息共享、質量監管、運行保障;大力疏通農業電子商務渠道,實施渠道延伸、市場轉型、模式創新、基礎支撐。

根據《湖北省農產品市場體系發展規劃 (2015—2020年)》,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是推動農產品產銷銜接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荊門市「十三五」發展規劃中,亦明確了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產業,加快推進產業承載能力強、輻射範圍廣、帶動作用大的現代電商產業園區建設這一重要工作目標,並提出全市將圍繞「12345」工作思路,走出一條具有荊門特色的電子商務創新發展道路。

由此可見,國家政策、省市兩級規劃中都明確了電子商務和創新性農產品流通方式的政策要求,因此依託中國農谷發展,打造農谷核心區特色電子商務,實現電子商務與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谷公司O2O項目建設和實施,是根據國家、省、市對電子商務和農業產業發展的規劃部署做出的合理決策。

一、基本情況

2012年2月,湖北省委、省政府確定「中國農谷」建設為省級戰略。同年4月,荊門市委、市政府批准組建湖北農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快速提升「中國農谷」品牌影響力,彰顯品牌價值,農谷公司全資組建了湖北農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自「網際網路+」發展模式正式提出以來,電子商務正在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如何立足「中國農谷」省級戰略,助推農谷核心區「三區三中心」建設,將電子商務與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實現區域經濟轉型升級,這是近兩年來五三農場始終高度關注和認真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當前,中國農谷核心區進入現代農業、美麗鄉村建設大高潮,五三農場為了強化中國農谷品牌,加速起航、更好的推動現代農業及美麗鄉村互融互聯的精神,結合市委市政府出臺信息化帶動戰略相關文件精神,大力發展智慧農谷建設。農谷網絡科技積極響應國家「網際網路+」行動計劃,貫徹省級戰略和市級規劃,將建立「品牌型、輸出型、科技型、順差型」的四型新農業模式,加速推進傳統低效農業向現代定製化智慧農業轉型,奮力打造中國農谷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基地。

二、主要做法

(一)三年來五三國有農場改革創新成果

1.成立五三農場雙創平臺,出臺多套鼓勵政策,取得良好效果。

為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區域內發展,五三農場於德核工業園區建立創新創業園,大力招商,鼓勵各界人士進行創業增收,同時為吸引大學生創業,專門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基地,並出臺多套鼓勵政策,吸引各界人士和畢業大學生來五三農場創業發展。目前雙創園區已有20家企業入駐辦公,帶動網商、網貨,包括品牌、設計、加工、物流、融資、培訓等諸多領域的發展,為工農業發展插上「網際網路+」翅膀。目前雙創園區已實現年利稅總額4億元,增加就業崗位1500個。

2.成立五三農場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指導和運營全場電子商務工作。

五三農場藉助「電商進農村」活動,開闢精準扶貧新路徑,制定《五三農場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項目》方案,指定網絡科技公司作為承建企業,在全區建設了「1411」三級運營體系,即「一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4個辦事處級電商服務中心+11個村級電商服務站」;投入100多萬元對村級電商服務站進行了店招置換、店內裝飾、電腦配置安裝、寬帶互聯等基礎設施的配置,對16個工作站進行了全員培訓及操作輔導;構建「網上代購農資+日常生活用品+增值服務+農產品網銷」的服務模式,便民同時,幫助農民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解決地理區位給農產品銷售帶來的瓶頸。目前每個電商服務站實現月交易額5000元以上。

3.建立海農物流園,進一步支撐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的發展。

海農物流園是荊門市人民政重點規劃項目,是「中國農谷」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荊門市「十二五」交通物流發展規劃》、《中國農谷核心區總體規劃》的重點規劃物流園建設項目。項目佔地面積300畝,建築面積20.6萬平方米,總投資2億元,位於五三農場五三大道高湖河西,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物流信息中心、金融服務區、職能部門服務區、物流交易區、冷鏈倉儲配送中心、大型停車場。海農物流園區使用信息化管理通過系統集成、平臺整合,配以GPS監控、GIS地理服務、ASP租賃、RFID射頻掃描、無線視頻傳送、一卡通服務等高新技術,將信息化管理覆蓋到園區每個角落、每個控制點,使人、車、物從入園到離開都實現數字登記、網絡查詢、資料庫管理。以「網上交易、業務管理、商務協同」為核心,面向物流產業鏈,整合上遊貨運廠商、下遊物流公司客戶,以全程電子商務平臺為載體,融入電子商務交易、大屏幕貨運信息交易、園區物業管理系統、園區公共服務管理系統、智能停車場、智能一卡通等子業務模塊,有效提供物流產業鏈的全程服務,全面提升園區價值及競爭力。海農物流園目前已實現農副產品年吞吐量達200萬噸,年物流總額超過50億元,實現利稅總額5億元,直接帶動3500多人就業。

4.建立隆鑫農業健康產業園,為網際網路+現代農業提供產品支撐。

隆鑫農業健康產業園位於荊門市五三農場工業園區,佔地面積120畝,總建築面積4877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2416萬元。隆鑫農業健康產業園是緊密圍繞健康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形成以健康農產品精深加工為基地,以營養、保健、功能型食品製造為發展方向,充分利用中國農谷綠色優質農副產品資源,吸引和整合國內食品企業,開發特色優勢農副產品,形成集薯類研發繁育種植、保鮮儲藏、健康休閒食品產品開發、銷售於一體的食品產業集群。以食品產業為實體,電商平臺為核心,物流體系為依託,全力打造「產業園區+電商平臺+物流體系」的三位一體聯動發展健康食品產業示範園區。目前產業園已實現年產量300萬噸,利稅總額3億元,帶動區域內就業人員2000人。

5.建立五三農場物聯網及產品檢測中心,以信息化手段支撐產業的發展。

依託市農業局信息中心,建立了五三農場物聯網,並由農谷公司主導,建立了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為建立生態、綠色、可追溯的農產品體系提供了保障,並依託產品檢驗檢測中心,為產品質量保駕護航。依據整體規劃方案,整合資源,率先完成了兩個物聯網平臺的建設。

超級稻試驗示範與智能監控平臺項目在2016年6月投入使用,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該項目通過農業物聯網、GIS等先進技術的引進,搭建各級監控平臺,系統觀察水稻全生育期苗情、蟲情、病情、災情,及時、全面反映水稻生產形勢,通過整合監控-防治-調度平臺,為科學指導水稻生產,全面掌握產需動態奠定紮實基礎。利用現代化設備,健全病蟲監測和預報系統,加強測報和防治隊伍建設,完善病蟲害發布機制,構建新型植物保護體系。

物聯網一期工程在2016年6月完工。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涉及到藍莓、黃桃等多個現代農業板塊基地,採用攝像頭、傳感器等設備進行數據採集和分析,目前,管理人員可以通過電腦、智慧型手機遠程查看藍莓、黃桃基地的環境參數,了解作物長勢、控制基地情況,實現藍莓、黃桃種植的精細化、智能化和可視化,達到精準種植、精確管理、智能調節的目的。

中國農谷農產品檢測中心位於五三大道農博園區,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以「三農」為中心,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展無公害、綠色安全食品,倡導安全農產品生產與消費,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

6.建立大數據中心,指導和引領整個農場的發展和建設。

五三農場依託農谷網絡科技,建立了大數據中心,數據中心包含產品大數據、用戶大數據,現已積累數據50萬條,含有產品體系分類、用戶消費習慣、消費需求等信息,大數據現已逐步引導農場的產業發展方向。為農場的123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數據保障。

7.構建 「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完善全場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公共平臺,形成區域內信息匯聚,為農村經濟信息服務體系提供支撐和服務。通過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現有涉農信息資源,搭建農業信息服務平臺為樞紐,以信息服務站為支點的,上聯農墾主管部門,下聯農業企業、合作組織、專業協會、種養加大戶、村信息點和廣大農工,橫向聯通涉農網站群及農業服務熱線的「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依託農業和農村信息服務體系,推廣應用農業智能專家系統,加大農作物病蟲害、動物疫情報告分析、農村價格監督監測、農業生產資料質量安全監管、防汛抗旱、森林防火、農村電子政務等領域的信息技術應用,提升農村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水平。大力開展農業電子商務應用,建設網上農產品專業市場,為農業產業基地及龍頭企業、種養經營大戶、農業專業協會和農工提供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和營銷服務。

(二)未來三年五三國有農場「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的發展規劃

五三農場作為中國農谷核心區,要敢於突破、勇於創新,成立農谷網絡科技公司,其目的是秉承「從生態到生活」的價值理念,力爭成為中國健康食品消費的引領者。以「網際網路+」為基礎,以農谷農業產業為主,實現各板塊的跨界融合,解決供給側與消費側矛盾,促進生產、流通、服務的協調發展。重點是實施「四大工程」建設,逐步形成具有五三農場特色的產業電子商務發展格局。

1.打造城市中產階級定製消費聯盟體通道(5+1工程)。採用收購、參股、聯盟等各種措施,向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六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武漢)完成線下加盟店的建設,通過這些渠道向外輸出各種產品和服務。同時也為可定製農業、旅遊開發、生態親園、智慧養老等產品體系提供堅實的渠道和客戶基礎。

2.打造大數據中心和營銷推廣中心(9+1工程)。即:多個第三方網絡平臺+自有線上平臺建設。通過入駐、開店等形式與阿里巴巴產業帶、特色中國、天貓、淘寶等多個第三方網絡平臺開展合作,對農谷產品進行銷售和品牌宣傳;建立中國農谷自有線上平臺,包含三大數據(產品大數據、加盟店大數據、客戶大數據)、兩大平臺(農谷產品交易平臺、農谷土地眾籌交易平臺),更大程度的提升農谷品牌的影響力。推出「農谷錢包」對整個平臺資金鍊統一管理和使用,為後續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為區域旅遊提供堅實的基礎客戶資源,有效促進和彰顯旅遊名片和品牌價值。

3.打造定製化農產品加工聚集(板塊)鏈(1400工程)。藉助於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整合全市1400家村級電商服務站,使其成為中國農谷的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同時,為中國農谷各種農業科技成果提供科技轉化渠道,從源頭掌握產品的存量和增量,把握市場方向。

4.打造全球眾籌信息交易平臺和眾交所(中國農谷土地眾籌線上平臺和股權交易所)。與中國眾籌行業門戶網站「眾籌中國」強強聯合,推出中國農谷土地眾籌的平臺,以「從生態到生活」為價值理念,開展「萬畝良田」土地眾籌項目,推送綠色有機食品、生態旅遊、定製化農產品、生態親園、智慧養老等產品,開啟五三農場農業生活服務的全新模式。

三、經驗效果

1.積極組建區域安全放心食品聯盟。通過聯合市農業局、林業局、畜牧局、水產局、藥監局等相關部門,整合全市農業企業信息,聚集全市農產品大資料庫並籌辦全市範圍內農業企業產業聯盟大會;走訪全市89家國家、省、市三級農產品龍頭企業,並基本完成全市農產品產業情況的模底工作。以上工作,為啟動「中國農谷」產品大數據中心和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湖北農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多次得到市商務局、市農業局肯定,現被推舉為荊門市電子商務協會的常務副會長單位,已成為荊門地區電子商務龍頭企業。

2.建設農產品線上平臺。為打通農谷線上渠道,先後成立湖北農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湖北農谷微端平臺管理有限公司、湖北農谷大地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等三家區域和全域平臺子公司。目前,湖北農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PC端線上平臺)完成線上第三方平臺淘寶、天貓店建設,自2015年11月份以來,上線170個品類產品,日發貨量達1000單以上,日銷售額達10萬元以上。啟動了黃桃眾籌項目,上線三天突破20萬元。開展了漳河新區電子商務培訓項目,獲得市商務局等部門肯定;湖北農谷微端平臺公司建設完成自有微端商城「農谷微店」,微商城上架產品225個品類,啟動了線上推廣工作,僅上線當日,註冊用戶突破6000人關口,至5月底關注用戶數突破5萬人;湖北農谷大地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通過積極拓展,快速聚集了國內外大批商賈和文化產業落戶五三農場,實現中國農谷農產品快銷品聚集區,同時為五三農場打造安全放心食品奠定了基礎。

四、結語

隨著整個產業鏈價值鏈的布局和建設,農谷網絡科技將發揮產業引擎作用,披荊斬棘,砥礪前行,融合農業+工業化+信息化三級產業,以信息化為引導,創新B2C2B+O2O的商業模式,充分利用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建成「智慧農谷」的現代化農業格局,讓中國農谷的產業之谷、綠色之谷、創新之谷和富民之谷的概念走出去,同時為解決「三農」問題發揮探路者的先鋒作用,產生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為實現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增添動力。

(作者:白夢迪)

相關焦點

  • 圖文:慶五三農場六十華誕 譜中國農谷輝煌篇章
    1953年,為了引導和示範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原湖北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李先念親自奠基創辦五三農場,從此開啟了五三農場創業發展的輝煌歷史。建場初期,因受自然災害的侵襲,這裡杳無人煙、荊棘遍地、瘟疫橫行,拓荒者身居窩棚、腳穿草鞋、披荊斬棘、開荒建場,並在全省率先推廣農業機械化,推廣農業生產新技術,使五三農場成為湖北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科技示範農場。
  • 慶五三農場六十華誕 譜中國農谷輝煌篇章(圖)
    1953年,為了引導和示範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原湖北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李先念親自奠基創辦五三農場,從此開啟了五三農場創業發展的輝煌歷史。建場初期,因受自然災害的侵襲,這裡杳無人煙、荊棘遍地、瘟疫橫行,拓荒者身居窩棚、腳穿草鞋、披荊斬棘、開荒建場,並在全省率先推廣農業機械化,推廣農業生產新技術,使五三農場成為湖北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科技示範農場。
  • 湖北省農墾改革邁出重要一步 龍感湖現代農業示範區掛牌
    央廣網武漢12月5日消息(記者張晶 通訊員李言水)近日,已有63年歷史的湖北龍感湖國營農場迎來裡程碑時刻——龍感湖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正式掛牌成立。作為面積位列全省前三的國營農場,龍感湖進入「示範區」時代,標誌著湖北省農墾改革邁出重要一步。
  • 五三農場擬建梅花鹿產業園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鄒愛軍)從9日召開的中國農谷重點包聯項目督辦暨招商引資工作會議上獲悉,五三農場將引進鹿產品加工企業,建設梅花鹿產業園,目前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完成。
  • 五三農場:在創新中砥礪奮進,走向高度
    2015年2月7日,刑門市委書記別必雄在屈家嶺調研指導中國農谷核心區建設時要求,按照「四谷」建設目標,積極構建中國農谷的硬支撐,加快推進「三區三中心」建設——  高效生態農業展示區、農耕文化旅遊區、生態農產品加工集聚區、華中地區現代種業中心、長江流域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南方農業機械裝備研發製造推廣中心。
  • 33個養殖場獲批成為全國農墾現代化養殖示範場
    經專家組現場驗收和綜合評議,現確定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綠業分公司三垡牛場等33個單位為第五批全國農墾現代化養殖示範場(以下簡稱「示範場」,名單詳見附件),有效期為三年。  獲得「示範場」稱號的單位,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健全管理制度,切實做好標準化的實施和持續改進工作,全面提升農墾養殖業的科技含量、生產經營水平和經濟效益,促進農墾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
  • 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中)
    今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又提出「山西的現代農業發展,要打好特色優勢牌」,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戰略,山西農谷就是要以有機旱作農業為主題,高舉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村改革兩面旗幟,以農為本、以谷為核,在十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要建設十大產業集群,實現谷城院的深度融合。
  • 省農業農村廳召開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工作研討會
    11月24日,省農業農村廳召開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工作研討會。省農業農村廳副廳級領導李勝強出席會議並講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陳詩軍主持會議。李勝強指出,要充分認識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 【轉型進行時】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中)
    今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又提出「山西的現代農業發展,要打好特色優勢牌」,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戰略,山西農谷就是要以有機旱作農業為主題,高舉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村改革兩面旗幟,以農為本、以谷為核,在十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要建設十大產業集群,實現谷城院的深度融合。
  • 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上)
    太谷區委書記、山西農谷黨工委書記劉偉說:「3月25日,樓陽生書記在調研山西農谷時明確指出,建設山西農谷,要打破三個圍牆,一個是觀念的圍牆,一個是物理的圍牆,一個是體制的圍牆。物理的圍牆比較好拆,關鍵是觀念的圍牆和體制的圍牆。觀念的圍牆實際上首先要樹立一個新發展理念,使科技人才真正走出校門,把真正的科技成果寫到大地上。
  • 安徽農墾:現代農業航母揚帆起航
    1949年新中國誕生後,安徽農墾應運而生。安徽農墾自此擔負起江淮大地農業發展先行軍的重要使命,墾荒造田,開墾農場,將一片片不毛之地和一個個山崗湖窪改造成了萬頃良田,為安徽省工農業生產和安置就業做出了突出貢獻。2016年7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審定農墾改革發展文件時對安徽農墾集團提出要打造現代農業企業集團航母的目標要求。
  • 【轉型進行時】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下)
    以「農」為本,以「谷」為核,是山西農谷建設的根本,那麼山西農谷的這個「核」是什麼?就是通過技術創新推動農業現代化,讓山西現代農業在這裡振翅高飛,進而引領山西農業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  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植物生長靠的是大腦……這些都是科技帶來的改變,山西農谷管委會主任李成海介紹說,山西農谷自組建以來,始終秉持樓陽生書記提出的「山西農谷要打造創新高地」,高舉農業科技和農村改革兩面旗幟,在工作中一直圍繞農業科技創新,在土壤修復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種苗培育技術、智能農機技術等四大方面有不小進步。例如農谷的藜麥基因庫是全球最大的藜麥基因庫。
  • 轉型進行時丨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下)
    農業科技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靈魂,讓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走進生產車間,最終轉化成經濟效益,實現富民增收,是山西農谷承擔的重要使命以「農」為本,以「谷」為核,是山西農谷建設的根本,那麼山西農谷的這個「核」是什麼?就是通過技術創新推動農業現代化,讓山西現代農業在這裡振翅高飛,進而引領山西農業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
  • 湖北:十大亮點耀「三農」
    亮點九:  「屈家嶺-中國農谷」建設正式啟動  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國土面積223平方公裡,總人口7.2萬人,位於我省中部,京山縣、鍾祥市、天門市及省直太子山林場交界地帶,原為新中國成立後湖北省創辦最早、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營農場(五三農場
  • 打好改革攻堅戰譜寫農墾新篇章 北大荒打造農業領域航母
    記者劉楠吳樹江4月的鶴山農場冷暖交替不定,鎮壓整齊的黑色田壟與旁邊的白雪互相映襯。春季備耕正在平穩有序地進行著。這是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掛牌後的第一個春天。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農業的春種秋收,北大荒人又有了新的豐收之路。
  • [網媒看農谷]彭湖水鄉:農谷江南風光好
    乘電動旅遊車參觀彭墩新貌這裡是鍾祥市彭墩鄉村大世界,湖北著名的休閒農業旅遊景區,也是湖北省新農村建設的一面旗幟。  7月23日,「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走進中國農谷」的記者和網友們來到彭墩,走進一棟棟整齊劃一的生態別墅,步入一片片翠綠的生態景觀,切身感受新農村建設在彭墩取得的巨大成功。
  • 河東博士研究院和臨猗縣現代農業示範區考察團赴山西農谷考察
    山西農谷管委會辦公室主任任盛宇、活動辦主任郭強、山西順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田斌陪同考察。    山西農谷,全稱為「山西晉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位於晉中市太谷區,是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的第一面旗幟,是功能農業、功能食品集聚發展的新高地,也是高新科技成果示範推廣的新平臺,在全國首屈一指、堪稱一流。
  • 玖玥農谷親子農場二期建設項目開工
    7月31日,湖北玖玥農谷親子農場二期建設項目開工。縣委委員陳建出席開工儀式。玖玥農谷親子農場位於大河岸鎮汪家咀村,項目計劃總投資1.6億元,規劃總面積300畝。據介紹,玖玥農谷親子農場二期建設項目建設包括親子森林酒店、親子田園餐廳,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等。項目建成後,該農場每年可接待遊客20萬人次,運營收入可達1000萬元,帶動周邊200多農戶長期就業。
  • 湖北大明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大明水產科技有限公司隸屬於「北京富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位於「中國淡水漁業第一市」——湖北荊州,公司佔地面積800畝,擁有「湖北大明水產精深加工園」、「湖北大明水產科技園」及「湖北大明生物製劑廠」三大項目園區,是一家集苗種規模繁育、健康高效養殖、微生態製劑、水產品加工、技術諮詢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元化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