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蘇家屯區馬耳山村多管齊下 捧回「全國文明村鎮」金字招牌
2015—2017年獲評遼寧省文明村鎮稱號,2017年度榮獲瀋陽最美鄉村稱號,2018年被評為瀋陽市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領航示範村,2020年獲評瀋陽市美麗鄉村和遼寧省鄉村旅遊重點村稱號……最近,馬耳山村的光榮榜上,又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接踵而至的諸多榮譽,是馬耳山村因地制宜,藉助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並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結出的累累碩果。
11月20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瀋陽市蘇家屯區白清姚千街道馬耳山村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這是馬耳山村第一次獲評國家級的文明村。馬耳山村到底有什麼獨特的魅力?為何會如此吸人眼球呢?
經多年建設和打造
旅遊產業已具備一定規模
在瀋陽市蘇家屯區,有一個山水如畫、民風淳樸的小鄉村——馬耳山村。通過多年來的不斷發展,該村陸續榮獲了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基地、遼寧省旅遊專業村等榮譽稱號。
馬耳山村屬於北溫帶受季風影響的半溼潤大陸性氣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長;春季回暖快,日照充足;夏季熱而多雨,空氣溼潤;秋季短促,天高雲淡,涼爽宜人。村域地理位置位於素有「沈南第一高峰」的AAA級旅遊區馬耳山風景區腳下,毗鄰本溪、遼陽,距市區28公裡,交通網絡發達,暢通便利。馬耳山村佔地173萬平方米,其中馬耳山景區佔地67萬平方米,水域佔地16萬平方米。
全村綠化率已達90%以上
植被覆蓋率達85%
近年來,馬耳山村以優越的自然環境和雄厚的林果蔬菜種植資源為依託,經過馬耳山人多年的建設和打造,旅遊產業已具備一定規模。旅遊區內景色秀麗,旅遊觀光項目以登山為主,逐漸擴展,實現了旅遊業與農業互動的良好模式,目前已經形成了多處山下特色產業。
馬耳山村的特色價值體現在馬耳山風景區。馬耳山為千山餘脈,山上有落葉闊葉林、油松林、櫟樹林等20餘種原生植物,是天然的森林氧吧。馬耳山風景區的自然景觀由「兩峰」「五園」「三嶺」「三溝」「兩谷」「兩坡」「兩泉」和「一湖」組成。主峰次峰傲然相對,比翠爭秀,與原始生態園、蘋果園、山楂園、楊李園、梨花園、核桃溝、喇叭溝、摸魚溝、鄉思谷、杏花谷、秋思嶺、青松嶺、榛子嶺、桑葚坡、鳳尾坡、葫蘆泉、叮咚泉和秋月湖渾然一體地構成了一幅美麗的自然生態山水畫卷。生態環境優美,全村綠化率已達90%以上,植被覆蓋率達85%,水資源豐富,地表徑流常年不斷,地下水資源充沛,除各種野生魚類外,還有大量人工放養的青魚、草魚、鰱魚、鯉魚等魚類。
馬耳山定位景色天成
今後主打綠色養生
現代人對旅遊的要求,已經從「走出家門」逐步擴展為深層次、立體式、多元化的體驗。馬耳山今後將以「休閒養生」為主題,定位景色天成,主打綠色養生。
馬耳山村以馬耳山旅遊開發的科學規劃為保障,以綠色採摘、農事體驗為主打品牌,同時,開展登山觀光、河畔垂釣、淳樸農家院、騎馬、真人CS、拓展訓練等一站式休閒服務項目,可以滿足遊客在食、住、行、遊、娛、購六大方面的休閒體驗與享受。
馬耳山村最具代表性的旅遊項目有登山觀光、河畔垂釣、果蔬採摘、淳樸農家等。這種「登山+農家樂」的健康旅遊模式深受廣大市民青睞,為村民拓寬了經濟來源,為當地創造了知名度,更為地區奠定了旅遊產業基礎,是幾代人在多年探索實踐中累積的寶貴財富。
休閒採摘每年創收千萬元
促進農民年增收16000元
馬耳山村果蔬採摘業發展成熟,已成為沈南地區種植面積最大、果蔬品類最全的生態自助採摘基地。果品採摘園區已發展到6000餘畝,蔬菜採摘園區近500畝,果蔬品種30餘個。水果包括大櫻桃、蘋果梨、南果梨、山楂、李子、寒富蘋果等,蔬菜有山野菜、角瓜、黃瓜、芸豆、蘑菇、大蔥、蘿蔔、西紅柿、辣椒等。現在,馬耳山村已經建成40座高標準溫室大棚,並成功舉辦多次採摘節。
每年4至10月份,大批市內及周邊城市前來體驗自助採摘樂趣的遊客們來到這裡。年接待遊客28萬餘人次,水果和蔬菜銷售量分別達到70萬公斤和60萬公斤。僅休閒採摘,每年創造收益1000萬元,促進農民年增收16000元,已成為農戶收入的重要來源,也真正實現了農業增效與農民增收的雙贏效應。
如今,馬耳山村休閒農業對村域乃至全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已十分顯著,也帶動了周邊地區休閒旅遊業的發展,示範效應強。現在,馬耳山村年集體經濟收入已達到3000萬元,生態旅遊區年接待遊客約28萬人次,可實現旅遊年收入2000萬元。截至2019年末,馬耳山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約30000元,其中人均從旅遊業中獲得約20000元,遠遠超過當時其他各村的村民人均年收入。
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作為重點工作
馬耳山村成立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村黨總支部牽頭,把精神文明建設、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生產、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等多項工作,作為參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主要指標,通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馬耳山村構成了全民參與創建工作的新格局:積極開展「美麗鄉村、清潔鄉村」活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開展「五亂」整治,落實「門前三包製度」,加大投入,推進建設全民健身廣場、籃球場等供村民茶餘飯後健身的場地,增強全民健身意識等。
未來,馬耳山村將憑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古老厚重的文化背景,進一步開發馬耳山的生態旅遊潛力,規劃利用現有項目,建設以養生體驗和生態體驗為主題的鄉村養生俱樂部,建設立體生態農業。
(責編:李進媛、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