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事實孤兒撐起「心靈晴空」

2020-12-12 光明網

  生活有了保障 內心亟待關懷

  如何為事實孤兒撐起「心靈晴空」

  四川省儀隴縣的退休檢察官汪世鈞沒有想到,2014年在社區走訪中幫助一名沒有監護人的孩子,間接推動了我國約50萬名事實孤兒有了國家制度層面上的生活保障。

  近日,汪世鈞的同事告訴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事實孤兒的基本生活問題解決了,但是他們的心理健康亟待幹預或重建,當地檢察機關正在和民政、法院、社會組織等部門、機構探索幫助事實孤兒健康成長的新模式,為他們撐起一片「心靈晴空」。

  第一次提出「事實孤兒」

  2014年,時任儀隴縣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民事行政科科長汪世鈞在儀隴縣金城鎮狀元社區走訪時,社區幹部反映轄區有個孩子的監護人意外去世,孩子只能投靠鄰居。社區幹部詢問檢察院能否幫助解決孩子的生活問題。

  儀隴檢察院根據當事方特別是孩子的意願,協調有關部門依法指定了孩子的鄰居作為監護人。

  一名兒童的監護問題解決了,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時,儀隴縣檢察院第一次把這個群體稱為「事實孤兒」。檢察院工作人員發現,類似的事實上無人撫養的未成年人在儀隴並非孤例。

  儀隴縣的事實孤兒主要有4類:一是父親死亡、母親失蹤的未成年人;二是被遺棄後有人收養,收養時沒有報警也沒有辦理收養手續,收養人死亡後,難以證明收養人與孩子的關係,根據當時的政策,這些孩子不能被認定為孤兒;三是父母一方死亡,在世父或母正在服刑的未成年人;四是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患有精神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喪失勞動能力。

  其中,第一類情形在事實孤兒成因中佔到約70%。

  儀隴縣是四川省南充市的革命老區,山多林密。改革開放後,儀隴縣更成為勞務輸出大縣,每年輸出勞動力達20餘萬人。

  「儀隴的青壯年外出打工,多數會迎娶外地媳婦。」據儀隴縣民政局的工作人員介紹,一旦丈夫遭遇變故去世,有些外地媳婦會一走了之,丟下的孩子有的投親靠友,也有的無依無靠。

  事實孤兒的救助難點也在於此——他們的母親可能還在世,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孤兒,民政部門當時並不能按孤兒政策救助,一般會通過低保、臨時救助、建檔立卡等方式對孩子進行幫扶,保障標準相對較低。

  儀隴檢察院和縣民政局分析認為,我國對孤兒有比較完善的救濟制度,從法律層面確認事實孤兒的孤兒身份,是這些孩子能享受國家福利保障的唯一有效路徑。

  但是,事實孤兒一般沒有監護人或監護人文化程度低,對相關福利政策和法律不了解,也沒有訴訟能力,因此很多事實孤兒放棄了國家救濟。

  17歲的田靜出生兩天便被丟在路邊,被儀隴縣日興鎮村民撿回家後收養。養父去世後,田靜與奶奶相依為命。

  「那幾年跑了很多次民政局,除了要提供田靜父親的死亡證明外,還需要拿到法院宣告她母親失蹤的判決書。」這位70多歲的老人沒有讀過書,在她看來,「做這些事真比登天還難。」

  「請求法院宣告我母親為失蹤人」

  汪世鈞在第一次幫扶事實孤兒後不久即退休,接力棒在儀隴縣人民檢察院民行科三任相關負責人馬浩欽、覃燕、劉歆之間傳遞,在南充市、儀隴縣兩級檢察機關和地方政府部門的支持下,繼續對事實孤兒救助進行探索。

  由於當時全國範圍內並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鑑,儀隴縣人民檢察院研究認為,可通過檢察機關支持起訴和督促行政機關履職的職能,開展事實孤兒司法救助。

  對符合訴訟條件的事實孤兒,由檢察院支持他們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法院依法宣告其父或母失蹤,確認其孤兒身份獲得救助;對不符合訴訟條件又確有生活困難的,促請民政、教育、衛生、扶貧等部門履行社會救助職責。

  度門鎮15歲的事實孤兒馮曉斌就是在檢察機關的支持下,向儀隴縣人民法院申請母親為失蹤人。

  曉斌兩歲時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在他7歲時患重病去世,靠著爺爺奶奶養豬、在山林修剪樹木把他拉扯大。

  現實生活中,曉斌已有8年無父母養育,但是由於母親是離家出走尚存於世,曉斌並不屬於法律意義上「孤兒」的範疇。

  最終,儀隴縣人民法院在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公告3個月後,宣告曉斌的母親為失蹤人。曉斌得以被確認為孤兒,得到國家救助。

  截至目前,儀隴縣事實孤兒有218人得到不同程度的救助,其中36人被依法確定為孤兒身份。

  儀隴縣人民檢察院的這一做法得到了上級機關的高度肯定,陸續在南充市、四川省形成示範效應。

  2018年11月,國家相關領導批示,責成民政部組織調研組到包括四川省在內的6個省份調研事實孤兒幫扶工作。

  今年7月,民政部、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共青團中央等12個中央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

  經過5年多的探索,一項源於一線基層實踐探索的事實孤兒救助制度在全國開花——全國範圍內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制度將於明年1月實施,50萬名事實孤兒將從中受益,可領取生活保障補貼。

  事實孤兒心理救助尚屬法律空白

  「解決了生存和生活問題,如何幫助他們恢復和保持心理健康擺在了大家面前。」儀隴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唐蔚告訴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作為走在事實孤兒救助工作最前頭的部門,這是目前最迫切解決的難題。

  唐蔚說:「事實孤兒多是遭遇了家庭變故,此前長期屬於『未被關注的群體』,多多少少都有些心理問題,其中有一些即將成年,在他們走上社會之前,需要有個健康的心理。」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在度門鎮採訪時,曉斌一直低著頭,不敢大聲說話。

  「我么姑也叫馮燕!」南充市人民檢察院女檢察官馮雁在紙上給曉斌留下了手機號碼,打算以後經常來幫扶,曉斌看到檢察官的姓名忽然歡快地說,眼眸閃亮。

  「是嗎?這麼投緣!」女檢察官也很高興。

  「但我么姑的燕是小燕子的燕。她說過年要來看我。」曉斌低下了頭,小聲回答。

  馮雁告訴記者,父母或其中一方長期缺失、缺位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極大影響,他們對家庭、父愛和母愛的渴望非常強烈,後天的心理幹預和救助措施應當及時介入。

  此前,儀隴縣人民檢察院成立了「護苗人」司法救助志願者服務隊,發動志願者在每年兒童節、春節期間,深入鄉村調查走訪,為事實孤兒送去書籍、玩具、牛奶等禮物;聯合社會組織發起「紅傘計劃」,對有心理障礙、人格缺陷的事實孤兒,組織專業人士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諮詢和心理疏導。

  「這只是權宜之計。」唐蔚說,心理救助並非檢察機關所長,也不是主責工作,需要專業機構和專業力量加入。

  儘管《關於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中要求,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發揮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社會動員優勢,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和青少年事務社工,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提供心理撫慰和關愛,努力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但目前事實孤兒心理救助在法律層面中尚屬空白。

  唐蔚表示,從儀隴縣的實踐經驗看,事實孤兒心理救助工作還比較鬆散、持續性不足,需要國家通過立法明確哪些部門、哪些力量承擔事實孤兒心理救助的責任和工作,建立立體救助體系,「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所養、有所學、有所望」。

  (文中田靜、馮曉斌、馮燕、馮雁均為化名)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耿學清 來源:中國青年報

[ 責編:陳暢 ]

相關焦點

  • 如何為事實孤兒撐起「心靈晴空」
    近日,汪世鈞的同事告訴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事實孤兒的基本生活問題解決了,但是他們的心理健康亟待幹預或重建,當地檢察機關正在和民政、法院、社會組織等部門、機構探索幫助事實孤兒健康成長的新模式,為他們撐起一片「心靈晴空」。
  • 「事實孤兒」:社會的暗角之殤
    媒體將這個人群簡化稱呼為「事實孤兒」,不過他們的處境,遠比孤兒更艱難,解決不了溫飽問題,甚至生存問題。這是社會的一個暗角,站在光亮處的人們看不到裡面上演著的痛苦掙扎,然而這個社會始終還是要去面對。然而因為母親還活著,他們不能被認定為孤兒,也就得不到來自政府的幫助,大部分處於艱難掙扎、自生自滅的處境。曉虹他們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因為他們至少還有伯父伯母。劉木海的哥嫂劉木清夫婦,把孩子們接到了自己家中,當成親生兒女一般撫養。劉錦說,木清叔叔和嬸嬸,當之無愧是一對偉大的夫妻。
  • 「校長爺爺」黃梅生 他給了257名「事實孤兒」一個家
    如今,那裡住著257名「事實孤兒」。「事實孤兒」是指父母雙方或其中一方雖然沒有死亡或失蹤,但是事實上不能提供經濟支持和照料的兒童。黃梅生創辦的德仁苑接收的都是這樣的孩子,孩子們都親切的稱呼他「校長爺爺」,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述「校長爺爺」黃梅生的故事。
  • 「事實孤兒」急需國家救助
    北京師範大學兒童福利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全國約58萬名「事實孤兒」中,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的佔91%。在河南,「事實孤兒」有4萬多人;山東各類福利機構收養的此類兒童有1.9萬;在新疆,至少有5000個這樣的孩子......
  • 舟曲孤兒心系太極湖 心靈之旅結束不忘感恩
    舟曲孤兒心系太極湖 心靈之旅結束不忘感恩 2011-09-21 09:34:00    作者:   來源:中國網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湖會 孤兒 舟曲縣 遊船 大愛
  • 24「事實孤兒」有戶口啦
    德慶開展「關愛事實孤兒」暖心行動其中21名孩子可享低保本報肇慶訊 (記者於敢勇通訊員龍許、李均陽攝影報導)「今天我們專門為小鈃帶來低保證,以後她就可以享受到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了。」昨天,德慶縣民政局人員來到了位於德慶悅城鎮裡村馮伯的家中,為馮伯的孫女小鈃送來了低保證。目前,德慶縣像小鈃這樣的24名「事實孤兒」已全部辦理了入戶手續,困擾他們多年的「黑戶」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
  • 生而不養 何以為家?讓「困境兒童」擺脫困境 「事實孤兒」將受保障
    生而不養 何以為家?讓「困境兒童」擺脫困境 「事實孤兒」將受保障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7月12日 15:21 A-A+ 「事實孤兒」面對哪些事實?「困境兒童」如何走出困境?
  • 救助「事實孤兒」 精神比物質更重要
    他們不是標準意義上的孤兒,但事實上,卻孤苦無依,我們將他們稱作「事實孤兒」。據北京師範大學兒童福利中心課題組推算,截至2011年,全國「事實孤兒」的總數可能在57萬左右。由於長期缺乏社會關注,其潛在的數量或許更大,而這之中曾有許多人因為精神上的困境幾次試圖自殺。
  • 如何讓孤兒的生活有保障?
    發言人來了【如何讓孤兒的生活有保障?】重慶市民政局兒童福利處副處長文靜介紹,從今年9月1日起,兒童福利機構集中供養孤兒每人每月可享受1456元,社會散居孤兒每人每月可享受1256元的基本生活費。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204元。
  • 喪失父母供養 中國58萬「事實孤兒」急需國家救助
    但針對「事實孤兒」的國家救助政策卻幾乎空白。沒有父母雙方的死亡證明,「事實孤兒」無法享受這些福利。不僅如此,有的「事實孤兒」還要照顧常年患病的爺爺奶奶,或是喪失了勞動能力的父母。「建庫、調查、資助」成為陝西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救助「事實孤兒」的三項主要途徑。
  • 情系孤兒 相伴成長 | 海門四甲鎮請小朋友們看電影
    「好開心,今天有大哥哥大姐姐陪我們看電影了,而且還為我們準備了好多美味食品!」12月6日下午,雖然天氣有點冷,但海門四甲鎮一群小朋友在志願者們的陪同下,興高採烈地走進電影院,觀看《瘋狂原始人2》。這一幕,預示著四甲鎮「情系孤兒 相伴成長」 暖冬系列行動正式拉開了序幕。
  • 「事實孤兒」的年前焦慮:回家或不回家
    太陽村位於北京順義區趙全營鎮,是一家無償救助服刑人員無人照顧的未成年子女的民間慈善機構,它為這些孩子提供生活、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救助。過年的期盼小女孩跟劉鋒借了手機後,一個人坐到遊樂區的鞦韆上給媽媽發微信。
  • 「三聯六助」讓「事實孤兒」有學上了
    今年4月,他的父親涉嫌故意殺人罪被公安機關羈押,讓本就貧寒的家庭雪上加霜,年僅7歲的小勇不幸淪為「事實孤兒」。  隨即,該院開啟司法救助綠色通道,為其申辦了扶貧救助金和孤兒救助金,使其能夠健康快樂成長。  「刑事涉案困境兒童,是指因本人及其監護人涉嫌犯罪或受犯罪侵害,致使自身及其監護人身體傷殘、心理遭受嚴重創傷或家庭財產遭受重大損失,造成生活、學習、就業等陷入困境的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社旗縣檢察院黨組成員潘建超介紹說。
  • CBR特稿|守望星光:「事實孤兒之家」分宜德仁苑招生記
    新聞標題大意為:「校長爺爺」黃梅生,他給了257名「事實孤兒」一個家。「事實孤兒」,又稱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其中一方雖然沒有死亡或失蹤,但是事實上不能提供經濟支持和照料的兒童。他們被父母遺棄、被政策遺忘,就像是漂浮在漆黑夜空中不起眼的星星。2013年6月,南京市江寧區兩名女童被發現餓死在家中。
  • 「愛助事實孤兒」關愛從心開始——太原市燭光志願服務中心陽曲縣...
    父母沒有雙亡,但家庭沒有能力或沒有意願撫養的兒童,均屬於「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即通常所說的事實孤兒。據不完全統計,事實孤兒在全國有50萬名左右。因名義上父母尚在,事實孤兒難以獲得與孤兒相同的保障。 「愛助事實孤兒」項目由海南成美慈善基金會自2014年發起,旨在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構建動態資料庫,為其提供生活、助學支持和享受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同時關注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心理問題,通過持續性情感陪伴,有效促進其全面健康成長。
  • 安康救助「事實孤兒」 月領800元直到18歲
    「孤兒」。漢濱區政府調查摸底後出臺救助政策,將全區像鄭曉一樣的163名「事實孤兒」納入救助範圍,每月發放800元基本生活費,讓他們生活、學習無虞。孩子打工被老闆送上返家列車在秦巴腹地的安康市漢濱偏遠山區,居住著163名特殊的弱勢群體——孤兒。他們都曾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卻因為父母生病離世、或父親意外去世母親改嫁,成了無人撫養的「事實孤兒」。
  • 大愛無疆公益文化促進會成立十周年 救助事實孤兒公益書籍《逆風...
    紅網時刻12月16日訊(記者 蔡娟 通訊員 紀世宏)他們曾參與四川汶川地震、寧鄉泥石流等救援,他們幫助「事實孤兒」走向美好人生……一群人,一件事,公益十年。在長沙市嶽麓區大愛無疆公益文化促進會(以下簡稱「大愛無疆」)成立10周年之際,12月16日下午,以「公益十載 從心啟程」為主題的「逆風飛翔」事實孤兒同行計劃發布暨大愛無疆公益文化促進會成立十周年慶活動在長沙圖書館舉行。
  • 【了不起的河南人④】「暖心檢察」楊曉燕 照亮「事實孤兒」成長路
    正值2021年河南兩會召開在即,映象網特別策劃《了不起的河南人》系列稿件,聚焦出彩河南人,尋找平凡而卓著拼搏的河南人,將浩瀚的時代背景、河南發展與個體連為一體,鉤沉屬於河南人的精神力量,詮釋河南人匯聚而成的洪荒偉力,洞察中國、河南的浩蕩前行,吸引更多人了解河南、感知河南、關心河南。
  • 我願意為你,撐起新一片晴空! ——佀國旗戒賭公益講堂7.4日現場紀實
    佀國旗戒賭公益講堂就是佀國旗老師與很多知名的心理學家、家庭關係專家、社會學家共同創辦的,針對社會需要戒賭的人群開設的公益課堂,分享專業的心理學知識,解決戒賭人士和家庭產生的認知問題,並為戒賭人士提供公益解答和後續的幫扶工作,公益講堂開展至今,每期都會有不同的學術大咖光臨,參與者無不受益匪淺。
  • 50歲,老韓拖著殘腿,撐起「燒烤店」,煲出「心靈雞湯」!
    原標題:50歲,老韓拖著殘腿,撐起「燒烤店」,煲出「心靈雞湯」!12月4日下午,還沒到飯口,紅旗街老韓的小店,便來了不少客人。有人,來品嘗老韓的手藝,有人,來聽老韓煲「心靈雞湯」! 老韓,50多,腿部殘疾,生活不易,卻一直勇敢樂觀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