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孩子幾歲開始,會留意「生日」?要不要給娃過生日?

2020-12-19 寶寶知道

記得有一天,我在地鐵上聽見一對母子的對話。

小男孩:媽媽,什麼叫「生日」?

媽媽:生日,就是一個人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那天。

小男孩:小南今天生日,他一天就長這麼大了?

媽媽:不是,他是五年前的今天出生,每一年的今天就慶祝生日。

小男孩:那我從來沒出生過嗎?

媽媽:你是石頭「蹦」出來的,沒必要慶祝!

小男孩滿臉委屈。

我也常常聽見父母們爭論——該不該給小朋友慶祝生日的問題。一些父母說:「應該給小孩過生日,讓孩子高興」;也有一些父母說:「小時候很多小孩從來沒過生日,還不是一樣長大?過生日就是矯情……」那麼,到底要不要給孩子慶祝生日呢?

▲孩子幾歲開始,便懂得「生日」這回事?

養過孩子的爸媽都知道,孩子越年幼越對生日「懵懂」,這時對他們來說,最大的意義就是「幾個小夥伴一起玩」,或「吃一頓可口的食物」。除非父母從小強調「生日」,否則當孩子長大到4歲,才大概自發地留意「生日」這回事。從幼兒的時間概念的發展來說,孩子4歲便知道每年過生日,生日是重要的日子等,並且也懂得告訴父母,自己想要怎麼樣慶祝生日。比如有些小朋友會告訴父母想吃生日蛋糕,或希望得到某個玩具,或希望父母帶他們到遊樂場玩耍等。

▲小孩生日,父母該不該慶祝?

為人父母常常發現,當我們帶小朋友外出就餐,而不是在家裡吃飯時,他們吃得比在家裡更積極,也會更投入,並且情緒愉悅的持續力也會比較強,這是因為「儀式感」在起作用。跟在家裡吃飯相比,在餐館就餐需要「被安排座位——點菜——等待——玩玩具/吃餐前小食——就餐——餐後水果」。我們也不難發現,小朋友每逢節假日也會特別興奮,因為節假日需要吃某種食物,進行某種形式的紀念。所以,儀式感會給孩子帶來愉悅的情緒,也容易給孩子留下難忘的印象。

美國哈佛大腦與行為科學家Francesca Gino等人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研究:

他們邀請一群被試吃小蘿蔔,並且分成兩組。第一組被要求每次吃小蘿蔔要遵循一套儀式:先敲擊桌子兩下,接著打開小蘿蔔的包裝袋,再敲擊兩下桌子,深呼吸,最後才抓起小蘿蔔放進嘴巴;而第二組沒有嚴格的儀式規定,自己愛咋吃就咋吃。結果發現,第一組吃得越來越多,並且更沉浸於這樣的「遊戲」。

陪孩子過生日,也有相似的儀式:準備生日蛋糕——邀請小朋友——點蠟燭——唱生日歌——吹蠟燭——切蛋糕——吃蛋糕。生日,其實就是一種儀式感,會給孩子平淡的成長帶來一些喜悅和驚喜,還容易留下深刻的回憶。相比起大人,孩子更喜歡「儀式感」。

有一位朋友,給自己50多歲的老父親過生日時,老父親回憶起她4歲生日時的「爆淚」的一幕:父親送給她一輛小小的粉紅色的自行車,她興奮地一圈圈地在家裡附件的樹叢旁邊轉圈。第二天一大早,這位父親意外地發現,女兒不知什麼時候把自行車放在了床上,蓋上被子,小手抱著自行車安恬地睡。那張睡眠中的小臉蛋,蕩漾著甜美可愛的笑容。在那一刻,父親不禁眼睛溼潤,孩子快樂如斯,當父母的還期盼什麼呢?

當我這位朋友也成為媽媽後,她經常在自己的兒子面前,深情地回憶自己的父親,抱自行車睡覺的經歷每次不漏。因為對她來說,那次經歷代表父親的愛和自己快樂的童年。每次回憶時,她總會對人生感恩多一些,對生活的不足感也會少一些……

▲「共同的經歷」,比單純的「禮物」更有意義

從記憶的角度,如果想趁孩子還小,未來留下美好的回憶,可以給孩子慶祝生日。當然,給年齡過小的小寶寶過生日常常是「不留痕」的,一般要3,4歲以上。除此之外,給小朋友過生日,不一定要開生日會,也不一定需要花費太多,因為鋪張浪費對價值觀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並不好。另外,相比起生日禮物,陪孩子到公園走走,或一起做一個蛋糕,陪孩子到某個地方探探險……從親子情感的角度來說,「共同的經歷」會比單純的「禮物」更有意義,也會成為孩子長大後的幸福記憶「按鈕」。正如知名行為心理學教授託馬斯·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說,幸福感更多地來自「經歷」,而不是「禮物」。

當然,也會有一些理性的家長,對過生日嗤之以鼻。然而,這樣的家庭,可能也會遭遇孩子成長中的一些小困擾:

孩子的同學或小夥伴過生日,而從來沒過生日的孩子,會不會覺得自己特別另類?

當小朋友間聊過生日的趣事時,從來沒有這方面的經歷和感受的孩子,會不會很尷尬或遺憾呢?

……

這些小困擾,需要理性家長們留神。

不過,孩子美好的成長瞬間,才是拼湊成孩子人生幸福感的「記憶磚塊」,過生日,只是孩子美好成長瞬間的一些「磚塊」,父母用心陪伴,與孩子共同經歷一些事情,才是值得父母們重視的大事!

▲溫馨提示:孩子的親兄弟姐妹有過生日的習慣,這個孩子的生日就別隨便拉下。

有一位小男孩,在親哥哥生日慶祝唱生日歌時,頻繁地往哥哥身上丟球。最後因為把球丟到了蛋糕上,而被爸爸嚴厲批評。後來問了很久,媽媽才知道,好幾個月前,小男孩因為媽媽出差而沒能慶祝生日,後來爸媽都忘記了。哥哥過生日,讓弟弟感覺很不公平,所以丟球的搗蛋行為便發生了。

親子共同的經歷,會成為孩子幸福感的「記憶磚塊」;慶祝生日,只是一些更容易留下深刻而美好記憶的小瞬間。

關鍵字:生日慶祝、親子情感、親子關係、幼兒心理、早期教育

幼兒說,(親子)心理諮詢師黃杏貞,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有趣、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幼兒說)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生日過陽曆還是陰曆?很多家長都給娃過錯了,過生日也有講究
    按照老一輩說法,自然是過陰曆,可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卻選擇過陽曆生日,認為生日也要與時俱進,陰曆生日還要計算是哪一天,不如陽曆方便,你會如何選擇呢?孩子生日過陽曆還是陰曆?不得不說這種過生日的方式,最開心的要數孩子們了,不但保留了傳統文化習俗,也跟上了時代的腳步,估計在以後會有更多的人熱衷一年過兩回生日了。總的來說,生日嘛開心快樂最重要了,選擇過陽曆還是過陰曆都要以開心為前提,不要因分歧而導致大家都不開心,那就不好了。
  • 孩子應該過陰曆生日,還是陽曆生日?
    過去一家人過生日都是按陰曆來算。雖然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仍然是陽曆,但家人都會記得,那一天是一個「假生日」,真正的生日媽媽永遠會惦記著是農曆幾月初幾,到過生日的前幾天,不管兒女是在外地還是在身邊,都會提醒兒女:要過生日了!
  • 兒子過12歲生日,寶媽送了一個蛋糕,孩子欲哭無淚:不要過生日了
    兒子過生日,寶媽買了這樣一個生日蛋糕,看到蛋糕後孩子欲哭無淚孩子生日這麼重要的日子,媽媽們肯定會好好準備一頓好吃的,並且買上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糕。寶媽雯雯也是這麼做的,這天是他兒子12歲的生日,為了給孩子一個驚喜,她早早就在家裡準備大餐,還挑選了一個特殊的蛋糕。
  • 十八歲內的孩子,三個生日需要好好過,是父母給娃成人最好的禮物
    這些孩子因為從小一切的要求被滿足,成年之後走向社會,也希望自己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得不到就可能使用不法手段。李玫瑾教授說過,父母即使再寵孩子,在娃成年之前,這三個生日儀式也要嚴肅正式一點,讓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學會自我約束,這也是父母送給孩子成人最好的禮物。
  • 給娃過生日,過「陰曆好」還是「陽曆好」?別爭了,滿分答案在這
    後來還是婷婷的閨蜜告訴她原因,原來現在很少有人去看農曆的幾月初幾,之所以過陽曆生日,是為了同學朋友們能夠記得住,比較方便。婷婷聽後認為閨蜜說的很有道理,放學回到家,她就過去跟媽媽說以後自己要過陽曆生日。誰知婷婷媽聽到後特別反對,中國人就應該過自己的「農曆」生日!
  • 過陽曆生日好還是陰曆生日好?怎麼選擇要看這3點,這麼過沒矛盾
    怎麼選擇要看這3點,這麼過沒矛盾以前肯定不用說,大家都是過陰曆,於是代代相傳下來,很多人想遵循傳統,會給孩子過陰曆生日,也有人覺得陰曆生日不好記,想過陽曆生日。在這樣的爭議下,甚至連孩子出生的時候,戶口本上到底是寫陽曆還是陰曆都讓人左右為難。
  • 過生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傳統的生日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在漢代以前,我國還沒有過生日的習慣,只有在孩子誕生時以羊,酒相賀。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江南地區開始出現了做生日的風俗,但只有在雙意健在時才可以做。 到了唐代,更把生日慶賀與祝壽結合起來,並為後世所傳承。生日的禮俗,由於年齡段的不同,受重視的程度也不同。
  • 孩子過生日要過「陽曆」還是「陰曆」?父母別無所謂,有科學依據
    有些時候考慮孩子過生日是要過"陽曆"還是"陰曆"的時候經常感到困惑。阿倩的女兒過幾天就到了滿周歲的生日了,對於孩子的周歲生日,大人們都會非常的重視。孩子的奶奶認為孩子的周歲應該過陰曆的生日,因為這是中國的傳統習俗。
  • 孩子過生日,家長要不要送蛋糕到幼兒園呢?還是別自討沒趣了
    在我們過生日的時候自然都會聯想到蛋糕和生日禮物,而且對於每個人而言,過生日都是一件值得開心高興的事情,尤其是對於孩子們而言更是如此,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幾年卻興起了孩子們的「生日風」,也就是說在過生日的時候一定要在幼兒園裡過,甚至還會要求家長給自己準備生日蛋糕,送到學校裡和班級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 該給娃過陰曆還是陽曆生日?專家:最重要的三個生日,父母別缺席
    如今,很多年輕父母選擇給孩子過陽曆生日,因為他們覺得記憶陽曆的生日更容易記憶,也更加方便,不用專門去查看對應哪天才是陰曆生日。其次,對於時間觀念較差的孩子來說,也更方便他們自己牢記自己的出生日期。其實不論給娃過陰曆還是陽曆生日,最重要的意義是慶祝孩子又成長了一歲。
  • 孩子過「陰曆」生日還是「陽曆」生日?了解4種情況,就不糾結了
    生活中人們最常用到的時間記錄大多是陽曆時間,唯獨在過生日這件事上,有著陰曆和陽曆的爭論。那麼你過生日的時候,會選擇那個日期呢?婆婆來給女兒過生日,卻鬧得很尷尬小可的女兒馬上要滿一歲了,她計算著女兒過生日的時間,準備安排雙方父母一起聚餐。
  • 孩子在幼兒園過生日,越來月炫富的生日你怎麼過的?
    韓女士很詫異他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後來他說今天誰誰誰過生日,老師讓她媽媽買了一個大生日蛋糕給大家分著吃,小夥伴們都很開心,都要跟他玩,連他最要好的朋友都去了。聽完兒子的話,韓女士沉默了。不知道從那一年開始,學校開始組織給學生辦生日派對。當時初衷應該就是給孩子留下一個美好的生日記憶,讓孩子學會分享。
  • 孩子要過陰曆生日還是陽曆生日?父母別無所謂,要為娃以後著想
    文字/梅媽編輯/梅媽中國人對於誕辰的重視程度毋庸置疑,現在還存在不少家庭,將孩子的生日當成喜事來大加操辦。不過對於生日其實也具有不同的日期概念,有些父母習慣給孩子過陽曆生日,而有些父母則喜歡給孩子過陰曆生日。
  • 孩子生日過陰曆好還是過陽曆好?傳統和流行,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越長大,越應該過陽曆生日 孩子慢慢長大,在和同學們接觸的時候大多都會被問一個問題,「你的生日是幾月幾號?但是如果和別人聊天時談起生日,說自己過陰曆還要解釋很多。 在學校裡和同學們相處還好,如果步入社會,對方只是同事關係,哪會浪費時間去給你推算你的生日呢?
  • 給孩子過生日,該過「陰曆」還是「陽曆」?滿分答案在這
    孩子們過生日時,有好吃的食物、能收到很多禮物和祝福,自然非常期待。給孩子過生日,"陰曆好"還是"陽曆好"?爸爸媽媽們別爭了我們都知道,給孩子們過生日有兩個可以選擇的日期,一個是"陽曆",另一個則是"陰曆"。有的家長選擇給孩子過陽曆,而有的家長選擇給孩子過陰曆。
  • 娃過生日選陰曆還是陽曆,它們之間有啥區別?決定前先考慮這3點
    在他們心中,過生日自然要按照傳統的陰曆來計算,這麼多代祖祖輩輩都是按照陰曆過得生日,現在咋就開始過陽曆生日了呢? 可別覺得這是個小事,因為這種事而引發矛盾的家庭大有人在。
  • 孩子的生日,要過農曆還是新曆,看看大家怎麼說
    中國人向來都是重生貴死,孩子出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而過生日也會被大家所重視。但是再給孩子過生日方面,新一代家長可就犯了難。1.家裡習慣孩子在小的時候是沒有發言權的,畢竟才一歲,或者是一歲不到,連話都不會說,對生日的印象也沒有,所以這個時候孩子過生日是過農曆還是陰曆,完全按照家裡面的習慣而定。
  • 新潮流困擾家長:孩子過生日要給全班派禮物
    有心理專家認為,孩子本身對禮物的價格貴重沒有概念,家長要做的是正確引導。   歡喜:氣氛很好,孩子開心家長就開心   「下周兒子就要生日了,這些天他已經對我提出要求了,他的生日要在幼兒園和小朋友們一起過。」家住天河區黃村的文女士說,兒子今年5歲多,是天河區東圃一間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
  • 大家每年都會過生日,大家為什麼要過生日,誰才是主角你知道嗎?
    這才成了我們的生活禮儀,現在又經過新時代的洗禮,現在大家都會在這一天吃蛋糕,聚會慶祝,又把過生日的含義,給偏離了傳統的定義,現在的年輕人很少知道這裡面的意義是什麼了。今天會給大家解釋一下,生日的真正含義,想必大家都會過生日,現在每年都會約著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慶祝,但是大家可能從來都不會想為什麼要過生日,到底是為誰慶祝,基本上都不會去想這個問題,只顧自己慶祝來到這個世界上,其實在中國是一個百善孝為先的國度,奉行孝為大的傳統,有句老話叫:孩子的生日,娘的苦日,孩子出生是一家人最開心的時候,但是作為母親生孩子的那一天,是她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天
  • 孩子過生日淚流滿面,只因生日蛋糕很「特別」,網友:太殘忍了
    孩子過生日淚流滿面,只因生日蛋糕很"特別",網友:太殘忍了過生日是每年最快樂的時光,在這一天所有的煩惱都會煙消雲散,因為在重要的日子心情當然要好一點,身邊的每個人都在祝福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快樂呢?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比兒童節更高興的一定是生日,這一天他們不僅可以邀請小夥伴來家裡玩耍,還能吃蛋糕,真是快樂的不得了,一般在這一天,身邊的朋友都會祝福孩子"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然後許上一個美好的願望,這樣的生日才是最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