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風趣的雲龍,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紐西蘭。紐西蘭釀酒師認為法國高級葡萄酒過於濃鬱,往往擺放數年後才能飲用,不符合現代人即開即飲的消費習性。一位法國波爾多酒商則意味深長地說:「只有三代人之後,你才能真正了解你種植的葡萄」。我個人認為, 「新世界」葡萄酒更適合中國的廣大普通消費者,能喝出文化,喝出口感的目前畢竟還是少數人,看看超市裡速溶咖啡賣得飛快就明白了這個道理。紐西蘭的葡萄種植在乾燥、陽光普照的東部,位於南緯36-45度之間,包括南島馬爾堡和北島霍克灣兩大產區,其他地區還有吉斯伯恩、奧克蘭、尼爾森和中奧塔哥。紐西蘭氣候溫和,為典型的冷涼氣候釀酒葡萄種植區,葡萄酒獨具一種水果風味的純淨透明,最近十多年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2009年紐西蘭釀酒葡萄產量維持在27.5萬噸,相比創紀錄的2008年下降4%。主要出口國美國和英國都出現萎縮,可喜的是對澳大利亞的出口有較大增長。行業密切留意葡萄酒過剩問題,避免重複鄰居澳大利亞10年前的錯誤——生產過剩,大量葡萄被傾倒,酒價暴跌,品牌貶值。品酒觀光日益受到重視,旅遊局推介的「經典葡萄酒之旅( Classic New ZealandWine Trail)」,起點在霍克灣,傳教士早在1851年就建酒莊,盛產霞多麗。經過懷拉拉帕(Wairarapal),惠靈頓過海,到達馬爾堡,全長380公裡,一路有100多家酒莊提供品酒和銷售,大型酒莊兼餐飲住宿。
酒莊集中在Renwick,每年2月舉辦馬爾堡葡萄酒節,自然少不了與之搭配的美食。推薦幾家酒莊Montana Brancott Winery、Cloudy Bay、Villa Maria,精心布置的展廳,遊客可參觀修剪整齊的葡萄園,了解葡萄酒的釀造過程。無論哪個酒莊,品嘗霞多麗和赤霞珠必不可少,除了紅酒,穿插了一些甜酒、果酒和小點心。這樣的旅途挺有趣,除了一次性喝到不同種類的酒,還可深入葡萄園和酒窖,了解不同葡萄的種植方式和生產儲藏過程。
馬爾堡地區是紐西蘭最大的葡萄酒產地,產量超過全國一半,聚集100多家葡萄酒廠和220平方公裡的種植園,這裡沒有廣闊的草場,而是地勢平緩的丘陵地帶,特殊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使其成為種植葡萄的理想之地。1980年出產第一瓶長相思(Sauvignon Blanc),此外霞多麗( Chardonnay)、黑比諾( Pinot Noir )和赤霞珠( Cabernet Sauvignon )評價也不錯。
本文章由風趣的雲龍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