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唯一的5A級景區,不是蒼山和洱海,去遊玩的人卻不多
文/旅者心心
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一說到風花雪月,相信大家第一想到的便是大理,大理真的很美,有太多的人嚮往大理。這次心心要說的是大理唯一的5A級景區,不是蒼山,也不是洱海,雖然是5A級景區,但是來遊玩的人卻很少。究竟是哪裡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大理其實是一個民族文化非常濃鬱的地方,尤其是佛教文化,而佛教文化最為濃厚的地方便是崇聖塔寺三塔了。崇聖寺三塔始建於一千多年前,這是大理國時期的皇家寺院,也是大理歷史上第一個規模最為宏大的古剎。寺中有一大二小三塔,所以又被稱作為「大理三塔」,這是中國著名的佛塔之一。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古城的西北部,在寺內,眺望東邊是洱海,遙望西邊是蒼山,絕佳的地理位置。三塔是由一大二小三座塔組成,位於中間的大塔是千尋塔,高將近70米,南塔、北塔高40多米。如此形成三座塔鼎立而足的局面,千尋塔居中,南北二小塔公拱衛。
中間的千尋塔的構造與西安小雁塔類似,都是一種密簷式的空心四方形磚塔,看起來非常莊嚴雄偉。千尋塔兩邊的小塔是相向而傾的,因為在歷史上曾遭遇過30多次強地震的考驗,因此這樣的傾斜狀態已經保持了400多年,一座向西北偏,另外一座向西南偏,南北兩塔看起來輕盈華麗,這種風格與千尋塔形成了鮮明對比。
相信很多人金庸迷很羨慕影視劇《天龍八部》裡段譽的神奇經歷吧,而段譽奇遇的起點便是「天龍寺」,這「天龍寺」的原型便是崇聖寺。在大理國時期,總共有22代君王,其中有九位就在崇聖寺三塔出家的,因為這座始建於唐代南詔國時期的崇聖寺是「皇家寺院」,由此足以見得崇聖寺三塔的地位之高。
曾經,寺內存有五大重器,分別是「三塔」、「鴻鍾」、「雨銅觀音」、「證道歌碑和佛都匾」以及「三聖金像」,現如今只有三塔還在,其他重器都在戰火或災害中受到破壞,即便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也是後期重建的,包括崇聖寺也是2005年耗資1.82億重建的。
在崇聖寺裡,大理人心目中地位最崇高的當屬那「雨銅觀音」。相傳當時高僧們以銅鑄觀音像,鑄到一半時銅用盡,無奈之下,恰逢天降銅雨,滿地都是銅屑,所以高僧們都取銅屑來鑄像,剛好不多不少,所以才被稱作為「雨銅觀音」。每年都有很多遊客到這裡拜觀音,求學、求子、求財、求平安。
在2011年,崇聖寺三塔正式掛牌國家5A級景區,也成為大理首個也是唯一一個5A級景區。雖然如此,很多人到大理遊玩,第一選擇便是蒼山、洱海,如非祈福,很多人不願意到崇聖寺三塔,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崇聖寺三塔的門票費用是一百多元,對於一般的驢友來說,門票費用確實貴了一些,而且性價比並不高。
說實話,國內比崇聖寺三塔的門票貴的景區也不在少數,但是大部分都是一些值得玩的,來過一次還想再來。然而到過崇聖寺的都覺得不值得一去,雖然歷史氣息確實非常濃厚,但是要收一百多的票價,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而且進去過的遊客出來之後都覺得很坑。
一直以來雲南旅遊都處於風口浪尖,很多景區都做出了相應措施,哪怕是麗江古城也取消了古維費,然而到了大理的崇聖寺三塔,票價不降反增,而且觀光費和講解費還需要額外出,所以這也成為大家最吐槽的一個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