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拾柒
眾所周知,隨著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網際網路行業一直都是創新和顛覆的代表。從購物、旅遊、支付等,網際網路都走在了行業的前沿,不斷地改變人們的習慣。現如今,在日常生活中,行動支付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年輕人。他們寧願出去只帶一部手機就能解決問題,尤其是支付寶和微信推出的二維碼支付,可以直接支付。
並且行動支付也成為了人們最為喜歡的支付方式之一,但實際上「二維碼」最早誕生於日本,這也是後續日本二維碼發明人想對中國的「行動支付」收取專利費的原因。但好在,二維碼發明家和沒有相關專利,可以說目前二維碼在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微信、支付寶二維碼已經成為了獨特的風景線。
但許多人仍然會遇到無法使用行動支付的情況。例如,有些地方網絡比較差,拿手機掃很久,支付端一點反應都沒有。當然,我們熟悉的行動支付也有在沒有網際網路的情況下進行支付的方法,比如使用NFC支付。
儘管行動支付在今天被大家廣泛接受,但人們發現了一個問題:行動支付在西方發達國家並不受歡迎。也就是說,越發達的國家,越不流行使用線上支付。那麼,為什麼發達國家的人們不願意主動接受行動支付?
例如,去年行動支付增長最快的國家是印度,增長了55%。但許多來美國旅遊的遊客認為,美國人更習慣於使用信用卡,對行動支付不太感興趣,而且還覺得行動支付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老子曾經說過:「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說明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對立面,行動支付也不例外。在發達國家的人們看來,行動支付確實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但卻有不可避免的劣勢。
最大的原因是人們覺得「無現金時代」是危險的,行動支付的安全性很難保證,傳統的現金支付是最為安全的。此外,信用卡可以處理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費用,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方式,當然沒有必要突然要改變。
行動支付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那就是所有的交易都是在網上進行的,人們擁有的資產是無形的。儘管發達國家的公民非常開放,但他們很難接受自己的錢變成一種虛擬數字。網際網路給了他們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他們覺得他們擁有的數字貨幣都是假的,只有有形的紙幣才能讓他們安心。
並且行動支付,通常是在銀行系統比較薄弱的情況下廣泛應用的。它需要一個第三方支付平臺來搭建橋梁,並與銀行合作,使數位化的貨幣在用戶、商家、銀行之間流通。大家手裡不習慣把現金留在手裡,就把現金存入銀行。用戶固然享受到了便捷,但也增加了一些風險。
與電子支付相比,傳統的支付按部就班。消費者和商家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無論是現金還是支票,交易的雙方都能感覺到他存在的價值,清楚地知道他的資產是增加還是減少。商家和消費者確實參與了這一過程,這有助於緩解他們看不到資金去向的焦慮。西方發達國家通常是資本主義國家,他們認為一切活動都是圍繞金錢展開的。
相反,第三方平臺的加入,增加了整個支付鏈的風險。第一,我們需要把我們的個人信息錄入到支付軟體當中。但沒人能保證第三方的員工會不會做出洩露個人信息的事情。所以這種支付方式也簡化了欺詐過程。也許很多人都見過這樣的例子,某人只是輕輕點了一下手機裡的連結,自己的錢就全部被轉走了。
發達國家不願接受行動支付的原因有很多,最令他們擔憂的其實是網絡安全。首先,通過網際網路付款必須使用真實姓名。人們需要在不同的支付平臺上輸入他們的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和其他重要的個人信息。與此同時,這些對人們很重要的隱私信息無法得到很好的保護,如果這些信息被披露,行動支付用戶將面臨巨大的損失。騷擾電話和垃圾簡訊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罪犯冒充用戶,後果是無法想像的。
也許對許多人來說,行動支付現象在發達國家不太受歡迎,這是沒有道理的。然而,發達國家不準備接受行動支付的觀點,是因為他們認識到了行動支付的危險性。在給人們帶來便利和優勢的時候,無現金時代也存在著超出人們承受範圍的危機。在沒有辦法掌控全局的情況下,發達國家的人寧願遠離行動支付。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