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好酒二斤牛肉:《水滸傳》中的標準餐,一個人真能吃得下嗎?

2020-12-26 騰訊網

水滸好漢去飯店要二斤牛肉,一個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嗎?

這問題有點意思,有人說飯量大就吃得下,那要按照這個標準,做吃播的個個都是響噹噹的漢子,還有人說水滸故事發生在宋朝,而宋朝吃牛肉是違法的,這明顯是抬槓,這個問題的重點在兩斤,而不在牛肉,您甭管人吃什麼肉,哪怕是恐龍肉,重點也是能不能吃下兩斤。

古代文學中誇張的數值

我們看古典文學,會發現一個現象,往往很多故事中,數值都非常誇張。《水滸傳》那些數據,如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雖然沒有具體多少噸的數值,但不用腦子想都知道,他們都擁有千斤膂力;

你若是看《隋唐演義》,那就恐怖了,動不動就是幾百斤幾千斤的大錘,掄起來跟玩兒似的,這時候如果你要抬槓,那就要從胯下馬來抬,你說人有沒有那麼大力氣且不說,就問那馬為什麼負重幾千斤+一個人的重量,還特麼能日行千裡,夜行八百。

《三國演義》都算是最溫柔的,關二爺的青龍偃月刀82斤,人舞刀弄棒也毫無影響,看完只能大叫一聲:牛叉!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作者要這樣創作?

答案很簡單,通過這種誇張的數據,能夠最直觀地體現出人物的力量,無論是武松打虎,還是關二爺的青龍刀,都不是常人通過努力能夠做到的事,而他們,就仿佛是天生神力一般。

這樣,你在讀書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帶入自己,再一對比,從感官上,就會讓你覺得,嗯,果然是英雄,惹不起惹不起。

好,說完這些數值,我們再來說飯量的問題。

2斤牛肉

同樣的道理,2斤牛肉,這句話的重點在於「2斤」這個數值,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經驗,通常來說,越是高大健壯的人,飯量越大,越是年輕人,飯量越大。健身擼鐵節食減肥的不在此範圍內。

你去鄉下,看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不用想就知道,他們的飯量肯定比你坐辦公室的白領大;工地上搬磚的農民兄弟,一頓吃幾盒盒飯還加倆饅頭,肯定比你天天跟沙發上躺屍的肥宅飯量大。

人一身腱子肉,看起來就不好惹,這就是威懾力。

所以,通過2斤牛肉這個誇張的數值,本質上跟能打死老虎的武松一樣,就是突出英雄人物與普通人的不一樣,不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飯桌上。

關於飯量

古人在判斷一個人身體是否健康時,往往也會以飯量為參考標準之一,舉兩個例子: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晚年,趙王想重新啟用他,又擔心他年邁,不能繼續上戰場,於是派人去打探他的身體情況。廉頗知道使者的來意,吃飯的時候,吃了一鬥米,十斤肉,然後披甲上馬,意思是告訴使者:老子能吃能打。

但這個使者被廉頗的仇人郭開賄賂了,他回復趙王說:老將軍雖然能吃飯,但腸胃不太好,一會兒就拉了三次。

趙王以此認為廉頗老了,就沒有啟用他。

後來,辛棄疾在詞中用了這個典故,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就是表示自己像廉頗一樣,雖然已經老了,但是飯量還在,意思是說還可以上戰場殺敵。

諸葛亮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

通過諸葛亮的飯量,推斷出他時日無多,這個故事,在正史和演義中都有記載。

《三國演義》中情節如下:

懿問曰:孔明寢食及事之煩簡若何?使者曰: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懿顧謂諸將曰: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晉書》中記載如下:

帝問曰: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幾(許)米?對曰:三四升。次問政事,曰: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

帝既而告人曰:諸葛孔明其能久乎!

兩個重要信息:1、諸葛亮事務繁忙,2、諸葛亮飯量小,因此推斷出諸葛亮命不久矣。

從廉頗和諸葛亮的故事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飯量,跟個人的身體狀況直接掛鈎,如果事情多而飯量小,那麼這個人一定是身體出了問題,如果不多休息,多吃飯,就會有性命之虞。

諸葛亮是幹腦力活的,廉頗是將軍,幹的是體力活,水滸好漢也是一樣,因此作者通過他們超出常人的飯量,正是為了說明,這些好漢,個個都是年輕力壯,當打之年的漢子,能吃能打,是真英雄。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最大的騙局,一壺好酒兩斤牛肉,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水滸傳中最大的騙局,一壺好酒兩斤牛肉,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文丨金城很多人都有一顆闖蕩江湖的心,即便現在的生活中沒有了那個充滿俠氣的江湖。在大家看的眾多武俠小說中,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算是比較經典的一個。因為影視化比較早,加上文化推廣,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視劇。對於大多數中國老百姓來說,對水滸傳都十分的熟悉。無論是這本書當中的故事情節還是各個英雄好漢的綽號名稱,都是在熟悉不過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本書當中經常會出現的一個場景,那就是「小二!來兩斤牛肉!」。
  • 水滸傳中的豪傑吃飯的時候,總是喜歡叫上二斤牛肉,一壇好酒!
    具體古時候的武功能到什麼程度,我們也不知道。但是唯一知道的是古代的英雄豪傑很厲害,食量也很大。古代電視劇我們都經常的看,尤其為三國、水滸傳最多,很多英雄好漢在去吃飯的時候,都喜歡叫上一聲:「小二,來2斤牛肉,一壇好酒」。但是他們的牛肉真的是二斤牛肉嗎?他們的牛肉是怎麼做的呢?
  • 金庸小說最大騙局:二斤牛肉,一壺好酒,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金庸小說中「二斤牛肉,一壺好酒」居然是假的,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看過金庸小說的朋友都知道,金庸小說中有非常多的大俠,這些大俠都有同一句口頭禪,「小二,來二斤牛肉,一壺好酒」,細細回想起來是不是這樣,而且這些大俠還都有一個習慣,吃完飯後,不喊小二來算帳,直接扔下一塊碎銀子,轉身就走,也不怕不夠,也不怕多了,大家想想是不是都是這樣的?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吃飯都要二斤牛肉,他們能吃得完嗎?答案不說你不...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吃飯都要二斤牛肉,他們能吃得完嗎?答案不說你不知道! 中國自商周時的祭祀活動中就大量使用牛肉,但自古以來官方對吃牛肉有著嚴格的限制和禁忌。牛是農耕時代重要的生產資料,具有不可或缺的勞動價值,殺牛吃肉是非常奢侈的,所以在國家層面必須保護。
  • 小兒:大俠,為什麼你們每次來都點2斤牛肉1壺好酒?大俠:暗號!
    而且看古裝劇之中,基本上都會出現這樣的橋段:一個大俠隨著帶著一件專用兵器,然後來到一家酒館,武器往桌上一放,直接喊小二,來2斤牛肉1壇好酒。基本上所以俠客都會如此。那麼,古代大俠們吃飯之時為什麼總是會說「2斤牛肉1壇好酒」呢?其實這個說法是源自於水滸傳。
  • 為什麼古代俠客義士到客棧會喊「小二,來兩斤牛肉一壺好酒」
    在古裝劇中總會有這樣的片段,俠客義士進入客棧就會喊上一句「小二,來兩斤牛肉一壺好酒」,為什麼電視劇中英雄們這麼鍾愛牛肉?其實在古代官府是禁止殺牛的,那時候牛是最高級別的祭祀品,也是農民伯伯耕種的好幫手,如果殺牛不但會被官府獲罪,還會引起眾怒。
  • 水滸傳最大騙局,上2斤熟牛肉再來壺好酒,觀眾被騙了好幾百年
    不要被水滸傳騙了,上2斤熟牛肉再來壺好酒,觀眾被騙了好幾百年Hello,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有趣的原創娛樂文章,喜歡的不要忘了點讚哦!在劇中看到他們吃的一般都是牛肉,如他們一進門就會吆喝道:小二,上兩斤牛肉,再來壺好酒。但是在現實中的那個時代吃牛肉是犯法的,宋朝的那個時代也是如此,只要吃牛肉就是犯法。至於是什麼原因,那麼聽下面就有小編來講講其中的道理吧。我國古代崇尚男耕女織。
  • 梁山泊外,林衝點了二斤熟牛肉、兩角酒,一般人真的吃不下!
    小二,打兩角酒,切二斤熟牛肉!似乎是《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標配,那麼這個兩角酒,二斤熟牛肉是個什麼概念呢?一般人恐怕無論如何是吃不下,也喝不進去的。林衝奔入那酒店裡來,揭開蘆簾,拂身入去,倒側身看時,都是座頭,揀一處坐下倚了袞刀,解放包裡,掛了氈笠,把腰刀也掛了。只見一個保來問道:「客官,打多少酒?」林衝道:「先取兩角酒來。」酒保將個桶兒打兩角酒,將來放在桌上。林衝又問道:「有甚麼下酒」酒保道:「有生熟牛肉,肥鵝,嫩雞。」林衝道:「先切二斤熟牛肉來。」
  • 水滸中武松喝18碗酒,吃2斤牛肉,當年普通人的胃真有那麼大?
    《水滸傳》中的武松也不堪示弱,打蔣門神的時候,過一家店,就要喝三碗酒。施恩怕他誤事,他還說自己喝多少酒才有多少分本事。結果武松路過10家酒店,一共喝了30碗酒,按照現在的一碗半斤來計算,武松可是一路上喝了15斤酒。若說他是在路上就已經消化了,沒關係,他在景陽岡打虎之前,一次性就喝了18碗酒,再加2斤牛肉,人的胃真能有這麼大?
  • 古代法律禁止宰殺牛,為何《水滸傳》中的好漢張口就點二斤牛肉?
    塑造人物形象離不開言行舉止的刻畫,「切上二斤牛肉,來壇上等好酒」反應出了梁山好漢豪邁的性格特徵。「寧舍一兒,不殺一牛」,可見百姓對牛的重視。儘管如此,《水滸傳》裡的好漢們為什麼還能吃到牛肉呢?《水滸傳》裡的林衝、魯智深、武松都是英雄好漢,敢和朝廷對抗,造反的膽子都有,更何況是吃牛肉。《水滸傳》中賣牛肉的地方大致有三種,一是梁山的黑窩點,比如朱貴、朱福兄弟為梁山設立的情報部門。
  • 水滸傳最大騙局,上2斤熟牛肉再來壺好酒,觀眾被騙了好幾百年
    不要被水滸傳騙了,上2斤熟牛肉再來壺好酒,觀眾被騙了好幾百年Hello,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有趣的原創娛樂文章,喜歡的不要忘了點讚哦!在劇中看到他們吃的一般都是牛肉,如他們一進門就會吆喝道:小二,上兩斤牛肉,再來壺好酒。但是在現實中的那個時代吃牛肉是犯法的,宋朝的那個時代也是如此,只要吃牛肉就是犯法。至於是什麼原因,那麼聽下面就有小編來講講其中的道理吧。我國古代崇尚男耕女織。
  • 水滸傳:明知吃牛肉不合法,為什麼水滸英雄們還愛吃牛肉?
    三阮招待吳學究問有什麼下酒菜,小二說新宰了一頭牛,阮小二說大塊切十斤來。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李逵也曾偷著喝了兩角酒和吃了一盤牛肉。據統計,全書寫到吃牛肉的章節共有40多處,水滸英雄們最愛吃牛肉。水滸好漢吃飯,最愛點兩斤牛肉下酒,一個人吃得下嗎?作者為什麼這樣寫?一、符合小說成書的歷史背景。
  • 水滸傳,牛肉其實很便宜
    古代能不能吃牛肉古代能不能吃牛肉,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一方面來說,牛是寶貝,裡裡外外都是一把好手,能幹活犁地,牛皮能做衣服鞋子,牛角能做器具,牛筋更是不可或缺的弓弦原料,打仗離不開它。但另一方面,牛肉太好吃了。牛肉營養豐富,常見肉類中蛋白質含量最高,脂肪最低,想要鍛鍊出十六塊腹肌,它必不可少,而且關鍵是怎麼吃,都不會長膘。水滸中最常見的飲食描寫,就是「小二,切兩斤熟牛肉。」
  • 景陽岡武松喝了18碗酒,吃兩斤熟牛肉:正常人的胃有那麼大嗎?
    不知道你注意武松的「飯量」沒有:說那武松在景陽岡,連喝了18碗酒,外加2斤熟牛肉,很多人覺得這是施耐庵在吹牛逼: 他麼武松是豬麼,正常人的胃一次性能塞這麼多東西下去嗎米酒裡面因為有酒槽,喝的時候還得過濾,所以《水滸傳》裡好漢們喝酒都是說:小二,「篩」一碗酒…… 由此推斷,武松喝的應該是當時主流的糧食酒(米酒),酒精度大約在12-13度,和現在的啤酒度數差不多。 這樣十幾度的酒,武松喝了多少呢? 十八碗。
  • 水滸傳裡吃牛肉很常見,可為何江州琵琶亭酒館不賣牛肉給宋江?
    在《水滸傳》當中,我們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梁山好漢或獨自在酒館內呼喚店小二切兩斤牛肉,或幾個人在一起搓一頓時,讓酒家上了一大盤牛肉,仿佛牛肉這個菜是宋代時期,酒館之內的熱銷菜品,然而當宋江在江州之時,李逵拉著宋江在琵琶館內點菜之時,想吃牛肉時,卻被對方很尷尬地拒絕了。
  • 宋朝吃牛肉要交稅?水滸傳中「切兩斤熟牛肉」是犯罪行為?
    如果統計《水滸傳》眾好漢說得最多的臺詞,估計多半是「切兩斤熟牛肉」,每次讀到這個橋段,不知道多少人默默留下了口水,說一點都不羨慕,那是假的。所以既然刑罰這麼嚴重,那為什麼《水滸傳》中還動不動就吃牛肉,一吃就幾斤幾斤呢?有的人可能會說《水滸傳》只是小說,為了凸顯人物性格,杜撰一下情節也未嘗不可,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還不是最合理的解釋。
  • 梁山泊外,林衝點了二斤熟牛肉、兩角酒,一般人真的吃不下!
    小二,打兩角酒,切二斤熟牛肉!似乎是《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標配,那麼這個兩角酒,二斤熟牛肉是個什麼概念呢?一般人恐怕無論如何是吃不下,也喝不進去的。林衝奔入那酒店裡來,揭開蘆簾,拂身入去,倒側身看時,都是座頭,揀一處坐下倚了袞刀,解放包裡,掛了氈笠,把腰刀也掛了。只見一個保來問道:「客官,打多少酒?」林衝道:「先取兩角酒來。」酒保將個桶兒打兩角酒,將來放在桌上。林衝又問道:「有甚麼下酒」酒保道:「有生熟牛肉,肥鵝,嫩雞。」林衝道:「先切二斤熟牛肉來。」
  • 水滸傳武松喝了18碗酒,吃兩斤熟牛肉,正常人的胃有那麼大嗎?
    《水滸傳》是我國傳統文學四大名著之一。到我們現代教育體系之中,都是從小學生就開始讓他們朗誦,並知道《水滸傳》和四大名著之中的故事。這本書裡面描述了108位英雄好漢他們出名和落草為寇的故事。其中比較經典的故事就是武松打虎了,他是人人都知道的。據說武松打虎之前喝了18碗酒,吃了兩斤的熟牛肉這件事情是真的嗎?
  • 水滸傳中的飲食文化(二)
    書中寫道,何濤到了衙門,卻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原來,早衙散了,辦公人員都去吃早飯。到哪裡去吃呢?書中沒有交代,但卻寫到何濤不明白其中原因,便到衙門對面的茶肆裡去打聽。此時,才是早上九十點鐘,茶肆早就開張營業了。有些地方有喝早茶的習俗,其實,早在北宋時期,山東地界就流行喝早茶了。這便是《水滸傳》提到的北宋時期「早市」。
  • 宋朝吃牛肉要交稅?水滸傳中「切兩斤熟牛肉」是犯罪行為?
    如果統計《水滸傳》眾好漢說得最多的臺詞,估計多半是「切兩斤熟牛肉」,每次讀到這個橋段,不知道多少人默默留下了口水,說一點都不羨慕,那是假的。所以既然刑罰這麼嚴重,那為什麼《水滸傳》中還動不動就吃牛肉,一吃就幾斤幾斤呢?有的人可能會說《水滸傳》只是小說,為了凸顯人物性格,杜撰一下情節也未嘗不可,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還不是最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