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泰北,佛教的各種濃墨重彩大肆渲染著這個美麗國度,給人一種「就該如此」的和諧感。然而,在清萊,黑廟與白廟,卻一反常態以純粹黑白對比色而聞名於世。
這兩座「廟」,實則並不是供養佛的地方。它們是分別由泰國兩位著名的藝術家創造而成。其中,黑廟先有,它的設計者是Thawan Duchanee,他花費了36年時間逐漸設計並建造而成。整座黑廟及其建築群落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開放式、花園式的私人藝術博物館。而其弟子(兼好友)——Chalermchai Kositpipat——另外一名商業上很成功的佛教藝術家,受他啟發,從1996年開始,創建了今日仍舊未完工的白廟,並將其獻給他們的國王與皇后。
兩座廟,相距只有半個多鐘的車程,他們互相獨立和區別,從某個角度上說,只是藝術創作中的一種偶然,但又因為黑白呼應,使之終成為人們一併談說和共遊的景觀。
白廟
這座大型的白色建築與前方水池倒影相映,典型泰式廟宇風格的大殿,外層覆以繁複的白色手貼馬賽克,受光時光潔如鏡閃耀著刺眼陽光,仿佛聖光般奇麗絢爛。蜂擁而至的旅客,在稍遠處看去,使人想起了置身於天堂地獄間的眾相。
參觀主殿並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但是參觀者卻要認真遵守秩序。與這裡其他寺廟一樣,進主殿要脫鞋,女士不可著短裙。參觀路線必須從入口進後一路往前,不可走回頭路。你可以將此規定說成因為旅客眾多。但當你走上「奈何橋」時,卻似乎又有另外一個理由。入口之後,通往主殿需越過水池,走上一條雙巨龍式的橋。橋的前方有兩位守護神怒目圓睜鎮守,而橋之下,展現的是神鬼故事中常描繪的地獄場景——無數隻手和盤纏扭曲的臉孔、骷髏向上伸。當你欲停步拍攝,後方便馬上有喇叭聲催促你快走。這裡給人一個淺顯的暗示便是——你要誠心修行,從人間煉獄中逃脫,在一路羅漢和金剛等的相伴下,通向前方聖潔的天堂——主殿。
在佛教中,存在極樂世界與地獄,也有生死輪迴。善惡的修為,使人有各種經歷,而六界之間非不可逾越。正因此,在白廟的建築元素裡,你可以感受到生與死、絕望與希望、短暫與永恆……的各種矛盾與聯繫。而一座橋,嫁接了這一切。兩極世事,只是一念之差,就到了不同的此岸與彼岸。
清萊黑廟
又叫Black House或者Black Temple,其實它不是廟,它的創造者是泰國著名藝術家:Thawan Duchanee,他的畫作在當地相當著名,價值不菲;但他並不就此停步,在清菜自資修建了一個巨型的花園式博物館,由多座原木結構的泰式廟宇大殿組成。博物館主題是地獄及死亡。他窮畢生精力搜集了大量難以想像的關於死亡、地獄的展品,包括數千年前的獸骨,原始民族的獵殺工具,各式各樣的古代工具、古董和標本等,用現代裝置藝術的手法,把展品融合成一件一件的藝術品。例如用水牛角構成的巨型座椅;古代木船上的魔鬼浮雕;吊在半空的風乾動物皮造成的風鈴裝置等;
巨型的廟堂式展廳中央高十多米,從大門及兩旁泰式木窗滲入的陽光,只能把這漆黑的大堂一角照亮,餘下空虛一片的黑暗,給你留下一片無間地獄的聯想。
普遍認為,白廟裡描繪了各種天堂主題畫面,其設計者一為弘揚棄惡從善的宗教觀,另一方面是促進旅遊發展;而黑廟布滿各種動物遺骸和其他死亡元素則被大眾默認為表現地獄。就連黑與白的傳統色彩,都容易使人聯想起黑白無常等鬼神世界。
金三角
從清萊往北行40多公裡,就到了著名的「金三角」。這裡山青水綠,星星點點的紅頂小屋錯落其間,再加上經久不去的神秘氣息,是許多遊客來清萊的首選遊覽區。
「金三角」處在緬泰老邊境,由於有泰老邊境的湄公河和泰緬邊境的魯阿庫河在這裡交匯,所以得名。很久以前,當地居民以遊獵為生,後來他們開始大面積地種植罌粟,以獲取暴利。現在的金三角經過泰國政府連年整頓,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硝煙四起的多事之地。
金三角中心索拉(Sop Ruak)立有一塊大理石製成的金三角牌坊,高4米,上面用有泰英兩種文字刻的「歡迎來到金三角」字樣,眾多遊客在這裡留影紀念。
小帖士:在清盛湄公河碼頭乘快艇,可遊緬泰老邊境,每位200泰銖,或每船600泰銖。
長頸族村
長頸族村在清邁當地很多地方都推薦,大多是清萊一日遊中的一個點。 村子很樸實,路都是土路,門口花和植物很多,有茅草棚子,吃點東西休息一下等其他人,就是蚊子多了點。大約40分鐘就可以參觀完畢。
小貼士
在這裡和長頸姑娘或婦人拍照合影要記得付小費。
請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其實由於旅遊商業化的需求,會有不少族人在利益驅使下走上並不情願的畸形表演之路,這已經違背了作為宗族傳統的行為,因此並不建議大規模的前去參觀、支持他們的表演,這樣也會讓他們盡力減少這種畸形的表演,讓很多人正常生活。
如果你在清邁玩,如果人多可以組隊一個車清萊一日遊以上景點,如果個人可以在住的旅館問問,報個團。
更多泰國旅遊信息,戳閱讀原文。也歡迎您到泰部落(thaibl.com)上面分享泰國旅遊相關,幫助喜歡泰國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