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由西安驅車南下,遊覽商洛市丹鳳縣棣花古鎮,領略宋金文化古城和文學大家故居
文/楚傳媒
棣花古鎮位於丹江旁的商洛市丹鳳縣,當初這裡多棣棠花因此得名。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3次到過棣花,寫過「遙聞旅宿夢兄弟,應為郵亭名棣華」之詩篇。這裡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經典景點包括宋金橋、清風老街、千畝荷塘等多次。
疫情過後的五一小長假,我的西安朋友夫妻倆興致勃勃的走出居家隔離三個多月的家門,驅車兩個小時160公裡,來到了陝南商洛市丹鳳縣棣花古鎮,盡情的投入綠意盎然的秦嶺南麓大自然的懷抱。
丹鳳縣位於秦嶺東段南麓,縣城緊倚丹江、背靠鳳冠山因之有此名稱,為陝西東南商洛市下轄縣。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區縣。整個丹鳳森林覆蓋率70%,被稱為省會西安之「後花園」。這裡是中國古代著名改革家商鞅封地,四皓隱居之所,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故鄉。
丹鳳縣所屬棣花古鎮,具備歷史和文化、生態和自然、民風和民俗、秦風和楚韻交相輝映之山城風骨。其中宋金議和廳與宋金橋最具歷史風情。逛宋金邊城,感受宋代與金人文化交融,體驗歷史風雲變幻兵戎相爭的歷史。古鎮裡的清風老街,唐代白居易以詩吟嘆「棠棣之華」,這裡同樣也是賈平凹小說《秦腔》原型之所。
走進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遊景區,感受最深的即秦、楚、宋、金文化特色。這裡既有先秦文化的溫柔婉轉,又有大宋漢民的含蓄內斂,更有金人遊牧民族的粗獷豪邁,還有秦嶺南麓蔥鬱的鄉土氣息。古鎮有陝西省目前僅有的金代建築「二郎廟」,同時又是中國僅存之三座金代廟宇之一,被譽為金代建築藝術之標本。
棣花古鎮即賈平凹作品《秦腔》創作靈感源頭,小說中的清風老街即是這裡。從作品《秦腔》來看,賈平凹將棣花鎮之鄉土風情和自然景觀揉進作品中,具有濃鬱的藝術感染力,人們閱讀小說就想都作品中的原型地看看。古鎮地處丹鳳縣城西十五公裡之地,昔日即為「北通秦晉,南連吳楚」貿易要衝驛站,春秋、盛唐、宋金、當代等多種文化形態在此交織和融合。
棣花古鎮遊覽區的主要構成為「兩街(宋金街、清風街)、一館(平凹文學館)、一荷塘(生態荷塘)和西部花都」,重建或修復了棣花古驛、魁星樓、法性寺等老景觀,構建了歷史、人文、生態相互交融之新項目,突出了商貿古道之「棣花」風採。「宋金邊城、清風老街、千畝荷塘、棣花之都、平凹文學藝術館、萬灣中國美麗鄉村、丹江國家溼地公園、商山綠道」俱已變身遊人喜愛的熱門景觀。
棣花文化旅遊景區的核心景區為賈平凹老屋。由老街轉到清風街,過荷塘大橋,折過宋城淺賞即出,踅入小路,經劉高興家之後,沿著小巷道約50米,即至賈平凹老屋。老屋是一座平凡的農家小院,像陝西絕大多數農村屋舍那樣,一進門正中是中堂三間,兩邊各有廈房三兩間,沒有正面門房。從格局看賈平凹老屋真真的一個「凹」字,並且為一個很普通的凹字。
老屋門前建有小廣場,於一尊巨石邊立有一個木標牌,標牌上赫然寫有「醜石」兩個大字,大石底下為賈平凹之散文名作《醜石》全文,在此駐足觀看的遊人還真不少。我的娘啊哦,原來這尊大石即作品《醜石》原型,正如賈平凹因文而名一般正是,正是天下誰人不識君噫!
走入老屋院中,舉目觀望,房屋布局沒改,正是凹字型之布局,而改舊換新,昔日的土坯屋重修為磚瓦房。正屋裡掛著賈平凹父母遺像與牌位,兩邊是賈平凹書寫之輓聯及幾掛字畫。正屋左邊廂房裡陳列有賈平凹作品《浮躁》《廢都》《秦腔》的《賈平凹三部》、《高興》、《古爐》、《帶燈》、《老生》等。右邊廂房即賈平凹生平展覽室,展室內的文字、圖片、實物、文學作品、字畫藏品,凸顯著這位作家之人生史跡。
駐足於賈平凹老屋和賈平凹文學館、書畫館和音像館,人們想到一個偏遠山鄉的農家子弟,逆勢奮發,歷經坎坷磨難,不息奮鬥,一路發展,走向成功,成為文學巨人。賈平凹之成就或許常人難得效法,但他那種奮鬥不息的精神,一定是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