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獨特的院子,一個院子裡有兩個國家,吃飯在中國睡覺在緬甸

2020-12-12 芒果ai旅遊

引言:「世上最獨特的院子,一個院子裡有兩個國家,吃飯在中國睡覺在緬甸」

歡迎收看本期本期內容,小編在此感謝觀眾大大們的賞臉,小編致力於傳播最優質的旅遊內容,讓你足不出戶,看遍世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是越來越好了,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國人的手頭上也有了更多的閒錢用於自己的休閒娛樂活動建設,我們國民們的精神生活也變得更加富足。

而在各種各樣的休閒娛樂活動當中,我們國民們最為喜歡的就是出門旅遊了,旅遊不僅能夠讓我們國民們見識到更多,也能夠了解到更多,大大的開拓了我們的視野,也打開了我們的人生格局,這是一件百益而無害的事情!我們出去旅遊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一些獨特的景點遊玩,或者是有特殊紀念意義的地方,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我們國家內最獨特的院子,因為在這個院子裡,有兩個國家存在!

一般來說,國與國之間都是涇渭分明的,國境線也是莊嚴肅穆的,但是奇特的一幕卻發生在了中國和緬甸的邊境線上,這就是著名的84號界碑,它矗立於一家院子之中,所以院子的一半是中國的,一半是緬甸的,可謂是「一院兩國!」前進一步就是出國,後退一步就是回國了!為何會有如此奇葩的界碑呢?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確定界碑的時候,工作人員發現按照明文規定的分界線來算,這條分界線很湊巧的就位於河流的中央,因為當時的技術無法實現在河流中精準分界,所以雙方就各後退一步,在雙方岸上建立了界碑。

後來,因為河流斷流了,於是就在兩個界碑之中重新確立了新界碑,並且在上方搭建了一個院子,而界碑就位於院子的中央位置,所以就形成了如此奇特的一幕,在這裡,小別墅、小馬路,共用的水井等,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好似中緬友誼天長地久般的真實寫照。

在這裡最能感受到的就是,吃飯的時候在中國,睡覺在緬甸,在這裡生活的人每天都需要「出國」,想必如果有中國人問院子主人是哪國人,答中國人,若是緬甸人問,答緬甸人,別有一番樂趣所在,小夥伴們,你們覺得呢?

註:原創文章,圖片援引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一個院子兩個國家:吃飯在中國,睡覺在緬甸
    他家的菜餚只是其中比較特別的一種——菜餚燒好後在中國,睡覺時在緬甸,會客時在緬甸,上廁所時在中國。家庭國度,家國難分。但是項補對此並不感到驚訝。本地人早就習慣了這種情景,他們親家,民風淳樸,夜不閉戶。就算是在外交場上,大國風雲變幻,在這個小寨子裡,項補家的大門也永遠敞開著——他們就是這樣互相關愛,互相信任。
  • 84號界碑:一個院子兩個國家,吃飯在中國,睡覺在緬甸
    在院子這頭,是中國關內大好河山;院子那頭,是緬甸萊湖好風光。這情形聽起來像是在夢裡,令人難以想像。然而,在中緬邊境,瑞麗屯洪寨邊,一個純樸的傣族農民的家裡,這卻是已經延續了數十年的日常。這位傣族農民叫項補,在他家的院子裡,樹立著中緬邊境上有名的84號界碑。
  • 雲南邊境一院子分屬2個國家,廚房在中國,臥室卻在緬甸!
    眾所周知,國家之間會有一條分界線,目的是為了明確區分,然後保持和諧的關係。但自然的東西也有很多是無法避免的,就像84號國界線,誰能解釋清楚?很難想像一個院子裡有兩個國家是什麼感覺,但這種事在中緬邊境是真實存在的。
  • 在雲南邊界的一個庭院分屬兩個國家,廚房在中國,臥室在緬甸
    眾所周知,國與國之間會有一條分界線,其目的就是要涇渭分明,然後保持和諧的關係。但還有許多自然之事是不可避免的,就像魔術界碑84那樣,誰又能說得清楚呢?難以想像一個庭院兩個國家的情景,但像在中緬邊界這樣的情況確實存在。
  • 瑞麗的一個傣族寨子裡分兩個國家,一半在中國一半在緬甸
    人不多,有遊客有本地人,還有來玩的緬甸人,建築風格都是東南亞特色。雲南瑞麗的一寨兩國是中國唯一的一個寨子有兩個國家的村子。景點旁邊有一個中緬邊境71號界碑旁,趕時間沒有找到。所說很有名氣。寨中的國境線很有意思,不見有人守衛,而是以竹籬、村道、水溝、土埂為界,因此,中國的瓜藤爬到緬甸的竹籬上去結瓜,緬甸的母雞跑到中國居民家裡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邊民們每月數十次地穿越國境線而渾然不覺。寨子裡的老百姓語言相通、習俗相同。
  • 周末178,一共有前後兩個院子,院子裡有搖椅
    我以前沒給農家院寫過評價,因為之前的經歷真的說不上滿意但也肯定有不好的地方,但是這次一定要大說特說一下~之前總去郭家溝景區玩,很喜歡裡面的田園風光,這次部門團建,特意定了裡面的三星農家院,沒想到有五星的體驗!!
  • 院子裡適合種什麼樹 院子有哪些主要的裝修風格
    在院子裝修的時候,有一些產品的風格和裝修的方法會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家庭環境的空間以及面積的大小,去選擇合適的裝飾方法。下面就是關於院子裡適合種什麼樹,希望大家都能夠及時了解院子有哪些主要的裝修風格,然後再根據家庭生活的安排,去選擇合適的裝飾方法和裝修風格。
  • 穿越中國院子,共度國風大賞 | 中國院子免費送票啦
    要說青島最雅致的院子,一定非西海岸新區唐島灣畔的中國院子莫屬。一抹淡淡的色彩,幾筆洗鍊的線條,再加上一個別有洞天的精巧布局,構成青島人必打卡景點中國院子。為慶祝十一國慶節,弘揚傳統文化,豐富節日活動,中國院子擬推出「穿越中國院子,共度國風大賞」活動,旨在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現代語境,與清雅華韻相融相契,以悠悠歷史底蘊打底,為初秋假日賦能禮儀之歌,讓傳統文化在現代土壤中流淌發酵,讓遊客恍惚間回溯著時光長河而上,夢回盛世繁華,不僅彰顯了中國院子的國之大美,也彰顯了國風與國潮的「當潮不讓」。
  • 中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院子
    林棲小院一共有18個房間,每一個房間都有充滿禪意的雅號,「雅園」、「禧舍」、「無舍」、「隱舍」、「和悅」聽起來就令人放鬆。大多數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中式院子』情節我們每個人心目中都憧憬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美好院子它可以不大,但只屬於你;它是你內心最隱秘的那絲牽掛;它是最讓你放鬆和最愜意的理想場所;在盛夏時節夜晚中,院子裡靜靜乘涼;
  • 誰是院子裡最長壽的人?
    非湊馬拉度納這個熱點新聞,只是一代球星的隕落讓我想起不久前的一次閒聊,自秋意正濃至入冬以來,集團公司的院子裡落葉繽紛,每天清晨或傍晚常見一個熟悉的身影,人們常稱之「老何」的集團「花匠」手拿掃帚逐一清掃著路面。其實「老何」並不老,還未到退休的年齡,只是平日樂呵呵老少無欺,所以大家都親切地叫他「老何」。
  • 院子,還是中國的最美
    院子,還是中國的最美 最放鬆和最愜意的理想場所。 很多人從小就生活在老宅子裡, 夏天的夜晚在院子裡扇扇乘涼,
  • 院子裡有獨立的池子
    每一個房間都有一個獨立的院子,院子裡有獨立的池子,隨時放出來都是溫泉水,白天晚上隨心泡,好不愜意。房間裡還有燒烤菜單,可以隨時電話點餐,烤好送到房間。不過說實在的,廚師手藝一般,烤串表麵糊滿了調料,還偏鹹。據說包括爐子、碳、籤子等等全套的燒烤用具都可以租,可以在院子裡邊泡溫泉邊燒烤。
  • 院子裡的梅花樹
    院子裡的梅花樹上官棟我的老家院子裡有一棵梅花樹,墨綠的葉子,棗紅色的樹杆
  • 有一個院子,養什麼花合適?這幾種花是我最喜歡的
    一直都嚮往自己能有一個院子,讓我在月子當中隨便種植一些盆栽花卉,百花盛開之時,便是能好好享受這番時光。那麼如果真有這樣的院子,小妹最希望種些什麼樣的植物呢?我們先從下往上來說吧。最主要的是這些植物即使在沒有強烈光照的條件下,也依然可以養護的,很不錯,只要我們正常補充水分,適當施加肥料就行了,而且院子裡的土壤往往都是成片的,我們只需要將這些土質都配置好養護,這兩種植物完全沒有問題。最早開花的應該是繡球,接著便是藍雪花,讓我們一整個夏季都能夠徜徉在美麗的時光裡。
  • 回憶殺,記憶裡的農村院子
    回憶殺,記憶裡的農村院子 中國的院子作為國人生活方式的載體, 同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 象徵著家,象徵著家族記憶, 是中國人生命體驗中最溫暖的一部分。
  • 中國最美漁村,《三個院子》林更新的院子拍攝地——石塘古鎮
    不知道大家看過一個叫三個院子的綜藝,看過的人都想著他們道理是住在哪裡,那個地方怎麼可以這麼漂亮,我對於這三個院子的印象其中最感興趣,最想了解的院子就是林更新和朱楨他們的院子,從當時看綜藝時,我就覺得這個地方是最好看的。現在我就告訴大家林更新他們的院子在溫嶺石塘古鎮。
  • 去薛濤詩人的院子裡,吃飯擺龍門陣曬太陽
    兩個酷愛薛濤的老闆共同建造了這座院子,旁邊還有一間咖啡館、一個書店、一個陽光玻璃房和一片荷塘。找個天氣好的日子,看書品茶賞荷塘,讀一本薛濤的詩,吃一頓地道的四川農家菜,再去莫催咖啡館點一杯咖啡,「女娃娃,莫催哈~」
  • 老重慶 | 鄭家院子、唐家院子…… 重慶到底有多少個「院子」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 實習生 張夢蝶 陳柯宇/文、圖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記憶中,兒時的家有一方院落,參天老樹,湛藍天空……中國人對於院落的執著歷史悠久,有院才是家,它蘊涵著濃濃的人情味兒。院子是重慶民居的重要特色,在廣袤的農村存在院子,在主城也有古院落,有的已成為文物保護單位。
  • 夏天的院子裡有棵大樹
    文丨浮石租下這個院子是去年秋天的事,拖到今年春天才開始動工修繕增建,等到正式搬進來的時候,院子裡已然是春暮夏初的景像。說是春暮夏初,不過是對照著日曆來說的,其實院子裡林林總總的植物多是四季長青的,冬天裡出太陽的日子,也有一番不勝春色的明媚。 當初因為要搭建玻璃房做畫室的緣故,不得以把原地的一排竹子給移開了,幾場春雨過後,殘留在土裡的根須不斷冒出細細的筍尖來。那段日子,與其說是每天早上來工地看進度,倒不如說是來看這些筍尖的長勢更貼切。
  • 鄭家院子、唐家院子、童家院子……
    院子是重慶民居的重要特色,在廣袤的農村存在院子,在主城也有古院落,有的已成為文物保護單位。日前,著名民俗專家李正權走進曾家巖書院,給市民講述重慶民居的歷史發展。其中,形形色色的院子,更是喚起了不少人的鄉愁記憶。重慶農村典型民居「吊腳樓是中國南方山區常見的民居建築,早些年,重慶城兩江沿岸隨處可見。而今隨著城市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