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穩健前行 多項指標升至年內最好

2020-12-21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8日消息(記者杜希萌 凌姝 李佳)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衝擊挑戰,關鍵在於辦好自己的事,提高發展質量,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抵禦風險能力,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和諧安定。今年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團結帶領億萬人民抗疫情、保民生、抓發展。前11個月,我國經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項指標升至年內最好,各行各業加快復甦,顯示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

在浙江寧波一家新能源汽車鋁製零部件生產企業的數字車間裡,多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該企業財務總監盧建波說,在全球產業鏈遭遇疫情衝擊情況下,他們的業績反而出現逆勢增長,前三季度淨利潤超過2.3億元。他介紹:「我們今年的銷售情況和利潤情況非常良好,銷售增長40%,利潤同比增長70%。」

這些從寧波舟山港走向海外的貨物,構成了中國經濟指標中亮眼的一筆。

11月份,全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7.8%,增速比10月加快3.2個百分點;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超過2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2019年增長1.8%,已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

與此同時,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9514億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長5.0%,增速比10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市場銷售已連續四個月同比正增長;1-11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2019年增長2.6%,比1-10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2.8%和10.0%。

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投資的數據仍然在不斷攀高。12月15日上午,武漢工業港項目正式啟動,計劃大量引進5G、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武漢鋼鐵集團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喬說,這個依託於長江黃金水道的智慧港區將在五年內建成,未來將實現「雲端」轉型。「利用武漢工業港國家開放口岸的資質,連通國際跟國內、輻射華中地區,鐵水公空在這裡匯集,未來武漢工業港要從現在的吞吐量6000萬噸建成1億噸的園區吞吐量。」

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從-6.8%到3.2%,再到4.9%,展現出從負增長到不斷向上的V字反轉,彰顯的是中國經濟的韌性。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偉說,投資、消費全方面回暖,是中國經濟復甦的底氣。他指出:「中國經濟反周期能力強,抗擊打能力強,投資這一塊作用大,我們現在處於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加速成長期。」

作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經濟的良性循環加速恢復,市場潛力充分激發。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說,未來中國市場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有望進一步加強,將對來自世界各地更加多樣化高品質的產品、技術、服務產生更多需求。他表示:「我國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產品和行業增長面擴大,產業鏈供應鏈基本穩定,穩就業保民生舉措成效明顯,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經濟增長新動能顯著增強,發展活力持續提升。未來,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多用改革的辦法擴大消費需求,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的整體效能。」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率先衝出疫情的陰霾乘風破浪穩健前行
    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破百萬億元已無懸念。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席捲全球,但中國經濟經受住壓力測試,顯示了強大修復能力和旺盛生機活力,率先衝出疫情的陰霾實現復甦,乘風破浪穩健前行。  「全年經濟保持一個較好的增長水平是值得期待的。」
  • 多項關鍵指標穩健增長 臨商銀行前三季度創造良好業績
    報告顯示,截至9月末,臨商銀行各項經營指標實現較快增長,資產總額達1033億元,增長17%;各項存款餘額850億元,增長14.17%;各項貸款餘額676億元,增長18.67%。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錯綜複雜的經濟金融形勢,臨商銀行以支持經濟發展為己任,踐行服務實體經濟初心使命。支持防疫抗疫。設立10億元防疫抗疫專項貸款資金,辦理國開行轉貸款12億元。助力復工復產。
  • 多項關鍵指標穩健增長,臨商銀行前三季度持續創造良好業績
    報告顯示,截至9月末,臨商銀行各項經營指標實現較快增長,資產總額達1033億元,增長17%;各項存款餘額850億元,增長14.17%;各項貸款餘額676億元,增長18.67%。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影響和錯綜複雜的經濟金融形勢,臨商銀行以支持經濟為己任,踐行高質量發展的初心使命。一是支持抗疫防疫。設立10億元防疫抗病專項貸款資金,辦理國開行轉貸款12億元;二是助力復工復產。
  • 多項關鍵指標穩健增長 臨商銀行前三季度持續向好
    報告顯示,截至9月末,臨商銀行各項經營指標實現較快增長,資產總額達1033億元,增長17%;各項存款餘額850億元,增長14.17%;各項貸款餘額676億元,增長18.67%。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影響和錯綜複雜的經濟金融形勢,臨商銀行以支持經濟為己任,踐行高質量發展的初心使命。一是支持抗疫防疫。
  • 2020年GDP破百萬億元已無懸念——中國經濟乘風破浪穩健前行
    光明日報記者 張 翼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破百萬億元已無懸念。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席捲全球,但中國經濟經受住壓力測試,顯示了強大修復能力和旺盛生機活力,率先衝出疫情的陰霾實現復甦,乘風破浪穩健前行。「全年經濟保持一個較好的增長水平是值得期待的。」
  • 多項重要指標回暖 南非經濟逐步擺脫技術性衰退
    南非政府一直盡力平衡疫情防控與經濟恢復,減輕疫情對民眾健康和生計的影響。隨著防疫封禁措施逐漸放寬,南非政府致力於有效落實「經濟重建和恢復計劃」,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力度,改善營商環境,吸引投資並促進工業化,以創造更多就業崗位,釋放經濟增長潛力。目前,南非經濟正在逐步擺脫連續4個季度的技術性衰退,呈現復甦趨勢。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南非經濟就已連續3個季度小幅收縮。
  • 南莊一季度多項經濟指標環比增長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衝擊,南莊整體經濟運行持續承壓,但隨著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和多項援企措施的助力,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多項重點經濟指標環比已有所增長,已度過拐點向好回穩。但隨著疫情防控與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已有序推進中,整體經濟社會正加快恢復。一季度,南莊第三產業、項目投資、億元以上項目投資、住宿業營業額、資質以上建築業總產值、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1—2月)等6項經濟指標增速均高於全區平均值,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居全區首位。
  • 新歲啟封|接續奮鬥 穩健前行——東方集團東方精神創新升華
    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有制經濟在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引領下,弘揚奮鬥精神,凝聚發展合力,把國家發展優勢轉化為企業實實在在的發展優勢,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積極貢獻。東方集團作為我國初代民營企業,亦將剛勁穩健、務實篤行!自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推動著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與時代同行,與改革共進。
  • 前11個月經濟運行數據出爐 多項指標升至今年最好
    前11個月經濟運作數據出爐 多項指標升至今年最好  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  12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就11月份國民經濟運作情況舉行發佈會。從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延續著復蘇進程,投資、消費、外貿呈現繼續向好態勢。
  • 直掛雲帆濟滄海——2020年中國經濟風雨兼程勇毅前行
    202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運籌帷幄,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領導能力,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砥礪奮進,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風雨兼程,勇毅前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整個世界經濟蒙上了灰霾。行至年終,多家國際機構卻同時給中國經濟打出了高評分。
  • 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國排名升至第31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國排名躍升至第31位由於大力推進改革議程,中國連續第二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排名前十。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表示:「中國為改善中小企業的國內營商環境做出了巨大努力,保持了積極的改革步伐,在多項營商環境指標上取得了令人讚許的進步,特別是在辦理施工許可證領域。」
  • 終身保障+穩健收益!百年人壽新產品百年盛世鑫升終身壽險不容錯過
    眾所周知,中國人「愛存錢」,在2019年的財經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稱,十年前中國的居民儲蓄率為50%,現在的居民儲蓄率是45%,雖然下降了5%左右,但依然是全球儲蓄率最高的國家。目前,我國金融機構中的存款已經達到了171萬億,這些存款如果均攤到中國14億人身上,相當於每人有12.2萬。即便只看住戶存款這一項,也有67.5萬億,相當於人均存款4.8萬。
  • 日照經濟:持續回暖 穩健上行
    日照經濟:持續回暖 穩健上行 2020-12-31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工業經濟處於近3年同期最好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雁爭)記者從國務院新聞辦今天舉行的2017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上獲悉,中國工業經濟多項指標轉好,目前「處於近3年同期最好狀態」。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鄭立新指出,有利於工業穩增長的因素正在增多,下半年有望繼續保持工業平穩運行。
  • 國際專家:2021,中國經濟穩健增長
    2020年,全球經濟遭到新冠疫情重創。不過,隨著新冠疫苗研發取得進展,人們對全球增長產生樂觀預期。儘管全球疫苗推出速度仍存在不確定性,但是2021年社交距離方面的限制預計將持續放鬆,因此全球經濟活動必然會反彈。即便是疫苗推出速度遲緩的國家,也將受益於其他經濟體回暖帶來的溢出效應。
  • 中流擊水 破浪前行——從基層調研把脈2019年中國經濟上半程
    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 題:中流擊水 破浪前行——從基層調研把脈2019年中國經濟上半程新華社記者時至2019年年中,中國經濟走過了不平凡的上半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10年後,世界經濟再次來到十字路口。外有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逆風擾動,內部結構性、周期性矛盾凸顯、轉型升級爬坡過坎,中國經濟巨輪如何中流擊水?
  • 廈門同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居廈門市前茅
    同安區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居全市前茅,基礎配套建設不斷提速。文化底蘊深厚的同安,綠色生態成為發展名片,「水清、河暢、岸綠、生態」的景象隨處可見,繪出一幅銀城居民幸福生活的新畫卷。  經濟增幅全市領先  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前,京東「亞洲一號」廈門同安物流園、廈門抽水蓄能電站、環東海域濱海酒店群等重點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建設。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
  • 國米價值漲幅持續領跑意甲,復興之路穩健前行
    自蘇寧入主近4年來,藍黑軍團價值已升至9.83億歐,在歐洲俱樂部價值漲幅中連續三個賽季位居前三,足以證明俱樂部經營已經重回正軌,正處於良性健康的發展態勢中。價值的穩定增長離不開競技成績回暖及商業價值的提升。蘇寧入主後,採取一系列穩健不失靈活的經營策略,逐步帶領俱樂部走出泥沼,讓賽場上的藍黑軍團重現昔日豪門風採。
  • 【經濟大講堂】高質量發展正成為中國經濟鮮明特徵
    &nbsp&nbsp&nbsp&nbsp最近,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2018年再一次取得了良好的開局,推動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打開了一個新開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因素呈現出繼續增多的態勢。高質量發展,正在成為新時代中國經濟最鮮明的特徵。
  • PMI指數創3年來新高,中國經濟迎來暖冬?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宋笛 杜濤 國家統計局披露的11月PMI(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2.1%,創2017年9月以來的新高,財新11月PMI指數54.9%則達到十年來的高點。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處於擴張區間的達19個,生產指數、新訂單數、新出口訂單和進口指數等多項指標均處於擴張區間且進一步增長。更重要的是,此前恢復不及預期的小型企業PMI指數也在11月出現了0.7個百分點的增長,大中小型企業均處於景氣區間。作為先行指標之一,PMI指數的新高顯示了經歷了近7個月的修復後,中國經濟似乎正在迎來一個「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