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描繪在油畫中是一個重要的題材。朱剛對女人體的描繪,具有現代藝術的特點。莊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對自然美的感受之中,使精神獲得無限之自由。朱剛的作品蘊含著這種審美的境界。
朱剛以作品主題的鮮明時代感和畫面造型的充實、精湛而建立起了自己的創作風格。80年代,他的畫面如鏡子般呈現出對時代人物形象的再現,作者對油畫寫實技術的嫻熟掌握,使他對形象的描繪有一種獨到的熱情,這熱情引領我看到了一個畫家的追求一一我在畫;而這畫的方法又揭示了畫家的「心享」一一形與美。
朱剛 男 1958年12月出生於青島。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
朱剛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面貌,曾於九十年代赴德國訪學。1989年創作了《帶琵琶的靜物》,這個時期他所鍾情是具有浪漫情調的濃鬱的人文氛圍,而表現的手法卻具有古典主義精神,又明顯受現代超級寫實主義藝術的影響。1991年創作《小提琴》時,語言表達更加明確與簡練。具有紳士般的古典主義精神。近年創作的靜物作品,用筆愈發從容,色彩自在溫馨。在2005年創作的《下雪了》作品中,延續了作者的審美理念和浪漫情懷。人體也是朱剛創作中的一個重要的題材,他對女人體的描繪,具有現代藝術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