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高參】去北京看故宮600年展覽之際打開OTA搜索酒店才發現,原來北京酒店圈兒有這麼多故事...北京,又稱京城,是古代中國的國都是現代中國的心臟。故宮博物院,又稱紫禁城,是坐落於北京中軸線上的世界最大的宮殿,它見證了大國風雨興衰,迎來送往各國各地的使臣,歷史的變遷皆收於眼底。
紫禁城落成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2020年正值其600周年紀念,故宮博物院推出的「丹辰永固」系列展覽,將人們再一次帶回到那個紅磚青瓦的院子感受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展名「丹宸永固」,寓意美好,「丹」,指紅色;「宸」,屋宇,深邃的房屋;兩字合體,指宮殿。永固,則寓意繁榮穩固。年華似水,匆匆流淌,600年的歲月長河之中,紫禁城見證的不僅僅是歷史的變遷,也有經濟的發展。這就不得不提到北京的酒店業發展。作為一國之都,政治經濟要塞之地,更為酒店行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巨大市場。
這歷史與現代、傳統與摩登交互的北京酒店圈兒又有哪些值得了解的酒店?從小生活在北京的人肯定都記得那句擠兌人的話:「你嫌這兒不好啊?那你住北京飯店去啊!」由此可見,京圈兒中老牌酒店之首當屬
北京飯店了。北京飯店位於東長安街與王府井商業街交匯處,是著名的五星級百年老店,始建於上世紀初。1900年,兩個法國人在東交民巷外國兵營東面開了一家小酒館,並於第二年搬到兵營北面,幾經波折,1917年小酒館再不甘平庸開始破土動工,一座七層「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並於1920年在圓滿落成,一直延續到今天。
既然提到了北京飯店,就不能不提到同為京城輝煌建築之一的六國飯店。1901年,比利時商人麥可在清代太僕寺舊址的一部分上籌建了一座歐式旅店叫rand hotel des wagon-lits。1905年由英國人牽頭重新融資,吸納了
英、法、美、德、日、俄六大國的資本,正式命名為
六國飯店。《京華百二竹枝詞》的作者面對眼前的「盛景」有感而發:「飯店直將六國稱,外人情態甚驕矜。層樓已是凌雲漢,更在層樓建一層。」日本人所編《北京志》這樣描述六國飯店 「巍峨聳立,乃北京最壯美建築物。」
新中國成立後,六國飯店改為外交部招待所,對外稱「華風賓館」。1966年後,外交部也1988年8月5日,在一次施工中因不慎引起火災,徹底燒毀了六國飯店的原建築,曾經輝煌一時的六國飯店風華不再了。現在的華風賓館只是在部分原址上重建的,建築風格也完全改變了。北京飯店和六國飯店兩家都是外資開辦,外國人管理的,總少了些東方韻味。此時,唯一由國人投資經營的高檔飯店——
東方飯店於1918年在古剎萬明寺遺址上落成開業,京城各大報紙不約而同的對此進行了大篇幅報導,報童響亮的吆喝聲似乎在宣告東方飯店正式高調登上酒店史的大舞臺。
東方飯店選址近珠市口西大街,周圍都是與文化相關的歷史建築,例如天壇、紀曉嵐故居、湖廣會館等等,似乎冥冥之中奠定了東方飯店的「根紅苗正」定要與歷史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據研究1918年秋冬之際,錢玄同、黎錦熙、趙元任、劉半農等著名學者入住東方飯店,探討漢字的注音問題。或許當時他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次研討將對中國語言文字的發展起多麼重要的作用。經過廢寢忘食的努力,以國際通用的羅馬字母為漢字注音的方案誕生了。當年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這套「注音字母」,從此開始了漢字注音的字母化。
2006年東方飯店老樓按照歷史原貌修舊如舊,以胡適、魯迅、劉半農、趙元任、張大千、林語堂、梅蘭芳等的名字命名客房。蔡元培房間裡有老先生坐太師椅時墊腳用的榻;錢玄同房間裡有仿舊英文打字機;班禪下榻的房間裡裝飾著唐卡……東方飯店老樓將北京南城特有的懷舊韻味和飯店的悠久歷史、人文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果20世紀80年代流行「網紅酒店」「拼團打卡」的話,
崑崙飯店一定是首選勝地。作為國內第一家「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和管理」的五星級酒店,錦江酒店集團下的崑崙飯店自建成以來便一直頂著「嫡出」的光環。頭頂諸多名銜的崑崙飯店自然也沒有讓大眾失望,酒店不僅坐擁旋轉餐廳、直升機停機坪、4部觀光電梯、突破百米(102m, 29層)的恢宏樓身,還將圓明園場景的中餐廳搬了進去,將中國人的創造與民族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那個時候的北京,沒有空氣汙染,沒有夜以繼日的堵車。回顧歷史,會發現20世紀80年代被譽為歲月靜好的日子,誰又能拒絕在在崑崙飯店旋轉餐廳對酒當歌的感覺呢?
回顧北京酒店圈兒的起起伏伏,除了上文提到的四家酒店外更有諸多值得去深究其歷史的老字號品牌,例如
1959年建成的釣魚臺國賓館、1982年的建國飯店、1989年踏足東長安街的貴賓樓飯店等等,這些年歲原大於小編的酒店品牌,成就了北京酒店圈兒一段輝煌的歷史。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落實,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各大國際品牌爭相湧入中國,例如
北京香格裡拉(1987)、長富宮(1989)、港澳中心瑞士酒店(1990)、燕莎中心凱賓斯基(1992)和希爾頓(1994),曾經大爺們遛鳥兒的空地上興起了一棟棟高樓,手裡提的早餐可能不再來自胡同口兒的油條攤兒而是某間大酒店的餅房。伴隨著申奧成功的喜悅之情,舉國上下開始為奧運會做準備,酒店業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高星級酒店也正進入開業高潮。在2008年奧運會前,北京有9家新的五星級酒店陸續投入使用:希爾頓、麗茲卡爾頓-萬豪、索菲特、洲際、凱悅、柏悅、君悅、香格裡拉和威斯汀,都是全球酒店業的名牌,大部分位於CBD和金融街。戴德梁行投資部董事曹念國曾預估,2008年奧運會前,北京酒店數量,將從2006年底的700家,增至800家以上;3~5星級酒店客房量,將從8.5萬間,增至2008年中期的10萬間。據華美顧問集團「數據窗口」顯示,1984年至今北京市的酒店變化數量呈現波動趨勢。新增酒店數量、國際品牌數量的高峰值均出現在2008年奧運前後,將北京酒店數量的變化推向了新的高潮,隨著2008北京奧運的成功舉辦,更多的酒店豪華及奢華品牌入駐北京。
如今,打開線上OTA,將目的地設置為北京,琳琅滿目的酒店品牌映入眼帘,書寫傳奇歷史的四季酒店、京郊世外桃源的頤和安縵、先鋒設計的北京瑰麗、歷久彌新的王府半島...無疑是給予大眾更多的優質選擇,也象徵著中國酒店行業一直在向前發展,流光浩浩,勾勒出行業新的年輪。
藉故宮博物院600周年紀念之際,有幸出文並對北京酒店圈兒做一次深入的探究,了解行業的古往今來。這是對全球酒店行業充滿衝擊的一年,大規模的倒閉和裁員使得前路變得不那光明,但依舊有品牌成功上市、依舊有新的酒店品牌落地,唯其艱辛,才更顯勇毅;唯其篤行,才彌足珍貴。
資料來源:
北京那些比你還要「老」的酒店,你必須知道!
北京酒店進化史|從崑崙、王府、中國大, 到瑰麗、寶格麗、文華東方
老北京的東方飯店
城市大數據丨1954-2020年近半個世紀北京市五星級品牌與酒店數據分析
延伸閱讀:
數百家豪華酒店炫奇爭勝,「高參獎」申報倒計時2天!
深圳特區40周年五星級酒店發展回顧:從羅湖到南山,從竹園賓館到柏悅
154年歷史,10家酒店,「五星半島」的經營秘訣
酒店招聘、衝榜、專訪、任命發布、新聞投稿、申請專欄作家,請加小編微信號:hote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