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蒙齊齊媽媽
但是!有時候不論你多麼小心謹慎,總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打破孕期的平靜。比如:生病了、缺少某種營養素等。這時候,關於孕期用藥的小討論就開始了:
為了肚子裡的娃好,在懷孕的時候絕對不能吃藥,忍忍就過去了,平時多喝點萬能白開水就行……
據說,中藥純天然,雖然藥效慢,好歹比西藥傷害小……
缺少維生素?那就補啊,能吃多少是多少,一切為了寶寶好……
關於孕期用藥的「據說」還有很多很多,今天就和大家來掃掃雷。
誤區一懷孕了絕對不吃藥
很多孕媽媽都擔心藥物會影響胎兒的健康,以至於在生病時,「硬挺」就成了首選。
但是,硬挺真的對胎寶寶更好嗎?
其實對胎兒不利的藥物還是比較少的,大部分都能在孕期安全服用。況且,在某些情況下,孕期用藥還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對於一部分患有如哮喘、糖尿病、高血壓、癲癇等嚴重疾病的孕媽媽來說,不吃藥的風險比吃藥更大,因此她們仍要依靠醫生的診斷,在懷孕期間服用處方藥。
建議:孕期服藥,應該先諮詢醫生,即使是過去經常服用的非處方藥也不例外。
誤區二中藥比西藥副作用少
許多人(尤其是年紀大的人)都覺得中藥是純天然的,副作用少,而且歷史悠久,所以更適合需要服藥的孕媽媽。BUT!你能確定這些「純天然」的中藥真的不會傷害到肚子裡的寶寶嗎?
「純天然」並不代表「絕對安全」(相反,很多都有潛在風險)。即便是那些在傳說中可以在懷孕期間安全服用的中草藥,也可能隨著妊娠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可能在某個階段就沒那麼安全了。
另外,這些草藥是孕媽媽絕對不應該接觸的:羅勒油、丁香油、黑升麻、紫草科植物、杜松、槲寄生、薄荷油、黃樟、野山藥等。
建議:如果孕媽媽在孕期內想要用中藥進行疾病治療,還是應該根據醫生開出的中藥處方,而不應自己隨意服用。
誤區三維生素隨意吃
在懷孕期間,容易發生維生素缺乏,但許多孕媽媽一聽到缺這個字,就本能的覺得要多吃多補。維生素缺乏雖然要補,但隨意多吃真的好嗎?
維生素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一般認為,攝入過量的水溶性維生素時,由於它們很快就會通過尿液排出體外,所以對胎兒影響不大。但據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攝入過多的水溶性維生素,可能也會影響人體健康,所以也要適量。
而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會在人體內囤積一段時間,過量攝入時,就會影響到孕婦的身體健康,以及胎兒的生長發育。有醫學報告指出,如果孕婦每天補充維生素A的含量超過一定數量,胎寶寶發生兔唇、顎裂、心臟病等的可能性會增加。
建議:在孕期,孕媽媽只要保持膳食的營養均衡,同時在醫生指導下吃一些孕婦的綜合維生素片即可。除非有醫生的醫囑,否則不推薦單獨攝入某種維生素的補充劑。
四自行增加或減少藥物的劑量
有些孕媽因為害怕藥物會傷害到寶寶,就擅自把藥量降低,或者感覺病情有少許好轉時就把藥量降低。
還有一部分孕媽媽,則認為吃藥越多,病就好的越快,就越不會對寶寶產生影響。所以,她們往往會自行加大藥量。
這些做法其實都是沒有好處的,因為藥物劑量過低或過高,都會對胎兒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建議:遵醫囑很重要啊同學們,相信醫生,相信專業,不要把吃藥當兒戲,好不好?
五根據網絡上的意見用藥
還有很多孕媽媽,生病時不想去醫院,而是會選擇到網絡上搜索疾病的治療方法或是用藥的方法。但是!網絡上那麼多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信息,你真的能全信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建議:如果不小心在孕期生病,還是要根據醫生的判斷處理或用藥,不要輕信某些網絡上的經驗,或者是一些不負責任的健康網站的指導(其實無論什麼時候生病都不要自己亂查信息啦)。只有這樣才能把孕期用藥的風險降到最低。
溫馨提示:
藥物會不會對胎寶寶造成傷害,是困擾很多大肚婆的問題。其實,孕期服藥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大可不必那麼擔心。
同樣,哺乳期媽媽如果生病了,也可以科學的用藥。根據哺乳期用藥分級,來為媽媽們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一般來說L1-L3級的藥物都是比較安全的,使用時不需要停止哺乳;在治療時儘量選擇L1和L2的藥物(就診時記得告知醫生自己是母乳媽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