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圖書流向:跳蚤市場成最後校園情懷

2020-12-16 搜狐網

  南開大學 馬宇平 上海財經大學 邵媛媛 北京大學 蔣睿鵬 鄭州大學 劉俞希 中華女子學院 衛馨

  這天早晨,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劉峰騎著借來的三輪車,馱著滿滿一車課外書來到長途大巴車站。他花費80元為這200多本課外書買了一張返鄉的票,親自「護送」它們「坐」上回家的車。

  而就在前一天,他還為如何處理堆成小山似的書猶豫不決。他抱著積攢已久的報紙去了樓下的廢品處,「4毛一斤,20斤,8塊錢」,當這串數字從收購者嘴裡蹦出來時,劉峰覺得自己「心都碎了」。這些報紙是他的心頭之愛—每一期都完好無缺,並按出版時間整理好。他瞬間決定,自己的書一本都不能賣。

  對於50多本教材、專業書,他不再考慮將它們賣掉,而是免費贈予學弟學妹。

  在這個夏天,約有749萬和劉峰一樣的高校畢業生走出校園。離校前,他們關心著這些陪伴自己大學生活的圖書將流向何方。「實在無法用錢去衡量這些書的重要性」劉峰說。

  跳蚤市場與畢業捐贈,最後的校園情懷

  常濤和劉峰同級,是鄭州大學法學院學生。與劉峰不同,他和室友毫不猶豫地決定把書都賣出去。寢室6個人,教材和課外書加起來數百本。他們把書單列出來掛在學校的貼吧上,同時還把書分批放在「跳蚤市場」上練攤,有模有樣地吆喝著。

  跳蚤市場上共46個攤位,有28個在賣書。其中賣教材的佔大多數,課外書的轉賣則幾乎是個位數。

  常濤說,自己逛了3年的「跳蚤市場」,如今終於輪到自己「練攤」。他認為這也是一種傳承。「學長學姐到學弟學妹、新書到舊書、轉買到轉賣,這是一個循環相傳的習慣。」

  「賣的是舊書,更是校園情懷。」常濤說,自己願意嘗試擺攤賣書,並不是單純為了賺錢。「前3年看別人賣東西,遙想自己畢業了也出來賣東西。所以現在我帶著這種傳承精神,也算是最後的校園情懷了。」

  國際關係學院的趙奔,也選擇在跳蚤市場賣書。趙奔賣書有自己的特色—不僅僅推銷舊書,還分享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經驗。他會詢問學弟學妹們大三之後的計劃,然後給他們推薦圖書,並且以他的個人經歷作參考。舊書的售價基本定在5至10元一本,三四個小時後,他的舊書基本賣出,收入300元。而按這些書籍的原價計算,總和早已超過數千元。但在他看來,舊書甩賣最大的意義在於促進了圖書的循環利用。

  而在跳蚤市場賣不掉的舊書,可以選擇放到宿舍樓裡的「格子鋪」。那是一個設在宿舍一層樓梯旁邊的「流動書櫃」,「多餘無用的舊書就可以放在那兒,需要它的人不用跟任何人打招呼,可以直接拿去看。」

  6月1日那天,北京大學工學院大三學生張軍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兒童節」。晚上8點半一下課,他和20多名志願者開始在宿舍樓裡挨個敲門宣傳他們的畢業生圖書回收項目—「薪火相傳北大人」。

  這已經是他第三年參加這項活動。自2009年初創以來,這項北京大學最大規模的圖書循環利用公益項目,已經累計回收圖書10餘萬冊,平均每年的收書量達2萬多冊。

  「雖然晚上直接回收的書並不多,但通過這次宣傳可以為我們7月初更大規模的回收活動造勢。」張軍顯得很有信心。

  「除了閒書啥也沒有留下,師弟師妹們努力做個學霸吧!」當天晚上10點半,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大四畢業生王修竹在自己的朋友圈的狀態裡寫道。就在那天晚上,她為「薪火相傳北大人」送出了20多本教材和30多本雜誌。這些圖書經過張軍他們的整理、登記、搬運,將在今年秋季開學時免費發放給新入學的大一新生。

  「無處安放」的教材,難逃廢品處理厄運

  與張軍境況完全相反,就讀於安徽省某高校的周沫(化名)卻對她一大摞的書籍犯了愁。據她回憶,大一入學時,因不了解大學校園的教學方法和授課體制,便聽從學校要求訂購了教材,四年的教材費大約2000多元。

  「我們每個年級的同學都有相同的教科書,本院系的師弟師妹自然不會買我們的二手教科書,送都送不掉。」周沫說。

  據她介紹,在自己宿舍,單算英語類教材就有40餘本。同學們沒有想到更好的處理辦法,只能低價賣給廢品回收站或是賣給其他學校來考研的同學。「對面寢室的同學,3個人的書籍一共70多斤,賣了20幾塊錢,」周沫說,「大家還是把專業書留下來了,捨不得賣。」

  大學四年的學習中,她覺得「教材在實際上課過程中並無太大作用,使用率極低」。老師講課基本都不用教材,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教學經驗授課,而對很多學生而言,有沒有教材並無實質性區別。

  和周沫情況類似的畢業生還有很多。來自四川某高校的周紅燕知道自己每年花800多訂的書,最後只能變成一堆10幾塊錢的廢品時,就決定「把它們全部送出去。」在周紅燕的學校裡,大多數學生在大一的時候就籤訂了自願訂購教材的協議,大學四年的教材都由學校統一訂購。

  6月12日那天,她做了一件她認為很有意義的事。她自己製作傳單,把不要的書列在上面,然後去低年級學生宿舍挨個敲門發了一遍。很快,就有80多人通過微信聯繫她,取走了180多本書。

  「來我這兒取書的很多都是其他院系對法律感興趣的同學,或者想提前預習的本專業師弟師妹。」他們中很多人領到書後都表示,以後也會像周紅燕一樣把自己閒置的書傳遞給其他人。「我覺得我的選擇是對的」,周紅燕感到特別滿足,她說,「自己快要離開大學了,很想在校園裡留下一些東西,等離開了至少還有人記得有一個好學姐。」

  對於學校統一訂購書籍的舉措,周沫覺得利弊均有,但強制訂購還是不合理的。「對真正想要學習的人而言,有沒有教科書都是一樣的。」

  二手書屋的建立,賦予舊課本新的使命

  6月9日晚,上海財經大學「淘來淘趣」第一次進行畢業季上門收書。統計學專業的畢業生潘婧媛從宿舍來來回回搬了好幾趟書,壘起來幾乎和她一般高。再過兩個月,她將去香港科技大學讀研究生。「共55本,從來沒賣掉過,這是我大學四年的書。」僅當晚,「淘來淘去」從近200名畢業生手中回收圖書4000餘冊。

  「淘來淘趣」是一家二手書屋,成立於2007年秋,隸屬於上海財經大學勤工助學中心的學生部門,「淘淘」是該校學生對它的暱稱。今年大三的宋顧雨記得大一入學時,學長學姐分享經驗時告訴他們,要購買教科書,可以去學校教材中心領一張書單,然後去「淘淘」「淘」,價格會優惠很多。那一學期,宋顧雨的教科書在學校教材中心的價格是700多元,而在淘淘只需要200多。

  「淘淘」實行的是寄售制。3折收購閒置圖書,再按收購價賣出。等書找到了新的主人之後,錢會存進原主人的帳戶,原主人才能拿到錢。「淘淘」扮演的只是一個不盈利的中介角色。

  書屋由學生自主參與管理,設經理1名,助理2名,下設財務、信息、內務、人力4個小組,負責日常的經營管理活動。在這裡兼職的學生每個月可以從學校獲得一定的補貼。

  低廉的價格和教科書「買來卻不帶走」的性質使淘淘的生命力不衰。在「淘淘」,翻開一些貨架上的教科書,不少封面上寫了不止一個人的姓名,筆記也風格各異,它們不止是二手,可能是三手、四手。如果學校的教材不更新、改版,這些教材能夠代代相傳下去。

  上海財經大學勤工助學中心的負責教師田甜認為,二手書屋的建立,不僅為家庭困難的學生節省了教材開支,同時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商業化運作中,將課堂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除此之外,提高書籍的使用率,倡導了物盡其用的綠色環保理念。「淘淘」的初衷便是給學生建立一個規範、有序、便利的二手教科書交易渠道。

  每到開學初,「淘淘」店內就會排起購書長龍。據統計,2014年「淘淘」的營業額為14.79萬元,按照3折銷售,推算下來,為學生節約近35萬元的書本花費。

  「淘淘」新一任學生經理徐景曈在經營了「淘淘」一年之後,對上財的一首畢業原創歌曲《畢業日誌》中的幾句歌詞體會頗深:

  「大一時的課本如今已經微微泛黃,送給淘來淘趣我要做一個稱職的學長。」

  「雖然明天就要離開這個我深愛的地方,但是我的課本會代替我走進曾經的課堂。」

news.sohu.com false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http://zqb.cyol.com/html/2015-06/22/nw.D110000zgqnb_20150622_1-04.htm report 3702 南開大學馬宇平上海財經大學邵媛媛北京大學蔣睿鵬鄭州大學劉俞希中華女子學院衛馨這天早晨,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劉峰騎著借來的三輪車,馱著滿滿一車課外書來到長途大

相關焦點

  • 畢業跳蚤市場:不為賺錢就找情懷 盤點海外高校跳蚤市場
    這不是市場裡的大甩賣,而是大學校園裡的「跳蚤市場」。  眼下,隨著畢業季來臨,各大高校的「跳蚤市場」陸續火熱開張。教科書、課外書、電器、涼蓆、自行車,對於大學生來說,畢業生的攤上貨物既實用又豐富。  記者在河南洛陽某高校的小禮堂裡看到,今天這所學校的夏季畢業生跳蚤市場已經進入高潮,畢業生們紛紛在這裡擺攤,低價出售自己帶不走的書籍和生活用品。
  • 畢業季高校跳蚤市場,畢業生擺地攤,大爺大媽進入校園瘋狂搶貨
    每年的6月份,各大高校迎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大學畢業生都來自全國各地,在校的四年時間會購買各種生活用品及學習用品,離開學校時,這些物品無法全部帶走。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各大高校每年畢業季好像都形成了一個規律,畢業生集體擺攤,形成了校園跳蚤市場。
  • 畢業季「跳蚤市場」受熱捧 濟南高校畢業生校園擺攤「揮淚賣學長...
    又到一年畢業季,論文答辯、拍畢業照、畢業聚餐,是每一屆畢業生必做的三件大事。然而近年來,除了以上三件大事外,畢業季「跳蚤市場」擺攤同樣成為許多畢業生畢業前必做的事情之一。近日,濟南大學西校區校園裡的「跳蚤市場」熱鬧起來。畢業生以搞怪幽默的宣傳方式,在校園裡擺起地攤,做起「小老闆」,低價銷售他們大學期間使用過的書籍資料、生活物品等。
  • 畢業生又開始擺攤啦!跳蚤市場,給青春的回憶找個新家
    擺地攤是畢業季特有的符號在這裡賣出的是四年帶不走的記憶「這賣的不是商品,是情懷」 6日至8日,南通大學藝術學院在鍾秀校區食堂門口舉辦 「季」憶留「夏」,美好傳承——畢業季跳蚤市場,活動現場共設置20餘個攤位,吸引了50餘名畢業生積極參與活動。
  • 高校「跳蚤市場」閃現畢業季 實現資源再利用
    臨近畢業,校園跳蚤市場火熱起來。不少大學生在校園內選好位置,擺好舊書籍、檯燈、舊衣服、小家電等,琳琅滿目的舊學習用品價格便宜,吸引了一些喜歡淘實惠的學生過來。「舊學習用品扔了太可惜,學弟學妹需要的話,可以免費給他們,實現資源再利用。」一畢業生說。
  • 畢業「跳蚤市場」:不為賺錢就是找點情懷
    圖為北京大學畢業「跳蚤市場」上,大學生在用手機支付寶支付舊書費。   「超值大甩賣啦!教材全部打三折,電風扇只要10塊錢!」在北京大學校園內,一位畢業生「攤主」正向過往的行人熱情推銷自己的二手物品。  隨著畢業季的到來,各大高校的「跳蚤市場」陸續火熱開張。畢業生們紛紛在校內擺攤,低價出售自己帶不走的書籍和生活用品。「我們上午十點就來佔攤位了,到現在五個小時賣了兩百多塊錢。自行車、電器、涼蓆啥的最搶手,書反而剩下不少,難道這就是電子書對紙質書的衝擊?」畢業生小黃調侃道。
  • 盤點山東高校跳蚤市場的鬼點子
    山農校園跳蚤市場變無人售賣攤位記者在山農校園裡看到,有些攤位則略顯冷清,甚至連個看攤的都沒有,一些書被隨意的放在夾子上,也沒有標價,顧客相中哪一個可以直接拿走,錢只要看著給就行了。一位畢業生說,「我們白天把書都擺在這,然後放上支付寶帳號,就是相當於自助式的。大學生素質都比較高,所以我們也不擔心課本丟失。」
  • 畢業季跳蚤市場:離開校園留下青春印跡
    大學校園裡熱鬧的跳蚤市場  一到畢業時節,大學校園裡的大四畢業生們,總會忙裡偷閒不約而同地在校園裡組建一個「跳蚤市場」。沒有統一的約定,卻已成為一個慣例,一屆一屆沿襲下來。  A 市場上賣吉他:夢想沒實現但感動一片片  時間:5月中旬到6月中旬  地點:山西財經大學  主打產品:吉他  成交結果:共售出3把,獲益不足百元  講述人:「黑鳥」樂隊成員小陽  5月21日,山西財經大學畢業生跳蚤市場開市有一段時間了。比起其他高校,這裡的市場有些不同。
  • 2018年畢業季,高校跳蚤市場人氣高漲,你練過攤嗎
    今天,大學校園畢業季的跳蚤市場怎麼樣呢?讓我們去看看:近日,井岡山大學南區舉辦的2018年畢業生專場「跳蚤市場」,現場非常火爆。許多學姐在此練攤,售賣的東西包括衣服、鞋子、書等等。2018年5月28日,北方民族大學校園中,畢業生們在通往食堂的道路兩旁排起了了長長的隊伍,叫賣自己的商品,近百米的小路上擠滿了人,叫賣聲一浪高過一浪。在某校園內,有些同學別出心裁,學習網上和生活中的做法,做起了「無人售貨」的生意。這位同學手工做了個存錢箱子,選購好商品後可以投幣,也可以支付寶支付,非常方便。
  • 陝西各高校跳蚤市場火爆登場 除了學姐啥都能賣!
    西北大學長安校區跳蚤市場,現「學弟學妹免費送」、「再不來看,學長就走了」等宣傳語  近日,陝西各大高校的畢業生們上演著離校前最後的狂歡——跳蚤市場。  在大學時光倒計時的日子裡,畢業生們紛紛變身「小老闆」,帶著自己大學4年積累的「家當」,在校園裡擺起了地攤,林蔭道兩側、噴泉廣場、宿舍樓旁,處處都是他們揮淚甩賣求帶走的吆喝聲。西北大學跳蚤市場上的一位熱銷攤位小老闆稱:「我想把所有帶不走的東西留給學弟學妹,這裡面有我們的青春和回憶,希望能夠被珍惜。」
  • 臨畢業高校「跳蚤市場」火 校外商販校內「淘寶」轉手賺錢
    「跳蚤市場」裡生意異常火爆。本報記者梁振堂攝  每年高校唱「畢業歌」的時候,正是校園「跳蚤市場」火爆時。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省高校的「跳蚤市場」,有許多校外人員參與其中。他們進入校內四處「淘寶」,然後就地銷售,和大學生們搶起了生意。
  • 畢業季濟南高校「跳蚤市場」爆火 多數物品賣2元
    跳蚤市場人聲鼎沸。(視頻截圖)  齊魯網5月28日訊 6月份,畢業季來臨,大學校園的「跳蚤市場」火爆登場。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幫》報導,隨著大學畢業季的來臨,從昨日開始,山東大學跳蚤市場正式登場,在跳蚤市場上,物品琳琅滿目,衣服、鞋帽、化妝品、裝飾品、圖書等應有盡有,不僅物品齊全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各類物品的價格。
  • 校園裡的「跳蚤市場」
    舊書、輔導材料……上周,鄭州47中、鄭州九中,鄭州金水區金橋小學校園內,學生們把自己的「舊物」拿出來出售,校園裡的「跳蚤市場」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6月15日下午,鄭州47中校園內,「舊物循環再利用」的「跳蚤市場」在校園裡熱鬧開張,書、衣服、飾品、手繪鞋和包、化妝品等所售物品琳琅滿目。  「這把吉他多少錢?」
  • 畢業季:高校的跳蚤市場火爆,都賣些什麼東西?
    每年的六月份是全國中小學和各大高校的畢業季,與中小學不同的是,大學的畢業季都會開辦跳蚤市場。所謂的跳蚤市場就是學生在校園裡擺攤出售用過的二手物品,近幾年來在高校非常火爆。在學校空曠的地方就可以擺攤,而且不用攤位費,只要找個好位置,在地上鋪個毯子就能買東西了。
  • 北京高校跳蚤市場熱 學生抓商機居民趕場討便宜
    50元的全套被褥 7元的摺疊小桌 離畢業還有一個多月 學生抓商機 居民討便宜 跳蚤市場熱居民高校趕場  有人還製作了「趕場表」 生怕漏了撿便宜的機會 各高校:會盡力規範校園市場  本報訊 (記者暴春英實習生黃芳程海礁高國鑫楊麗豔)50元的全套被褥、7元的摺疊小桌……
  • 跳蚤市場,給青春的回憶找個新家
    在校生尋尋覓覓等一場邂逅畢業總是和跳蚤市場分不開的最近,畢業生們又開始擺攤啦!擺地攤是畢業季特有的符號在這裡賣出的是四年帶不走的記憶「這賣的不是商品,是情懷」 6日至8日,通州大學藝術學院在鍾秀校區食堂門口舉辦 「季」憶留「夏」,美好傳承——畢業季跳蚤市場,活動現場共設置20餘個攤位,吸引了50餘名畢業生積極參與活動。
  • 成都各大高校的跳蚤市場又開始了 一天銷量上千
    四川大學校園內的跳蚤市場今年的高校二手市場線上線下齊火爆,不僅吸引了學生還吸引了周邊居民■天府早報記者趙霞實習生許慧蘭攝影報導畢業季,成都各大高校的跳蚤市場又開始「營業了」,跳蚤市場也從最初單純的大學生們處理舊物的場所
  • 畢業季高校跳蚤市場熱起來 學霸擺攤賣筆記
    齊魯晚報記者周國芳實習生魏琦  給錢就賣不給錢就送  無論是一沓畢業時光裡讀不完的書籍,還是一輛騎了四年的山地車,或是陪伴大學四年的生活物品,跳蚤市場上,大多是畢業生們「用之雞助,棄之可惜」的閒置物品。隨著畢業季的臨近,山師、山中醫、山財等省城各大高校的「跳蚤市場」陸續開市。
  • [校園] 大學生跳蚤市場:買資料贈美女QQ號(圖)
    一起來逛逛大學生的跳蚤市場。訊 2012年6月3日,山東省濟南市,高校畢業生在「跳蚤市場」上出售自己的學習、生活用品。
  • 蹭飯高校畢業生:我們吃的不是飯而是情懷
    到高校食堂蹭飯的畢業生和白領表示,「我們吃的不是飯而是情懷」。很多畢業生和白領喜歡到高校食堂蹭飯,這是為什麼呢?除了學校食堂飯菜味道好,價格實惠外,他們更多的是體驗校園生活。高校食堂飯菜味道和價格究竟如何,畢業生和白領還滿意嗎?大學生們對學校食堂有哪些意見和建議呢?高校畢業生和白領來高校食堂蹭飯的主要原因是飯菜味道好,價格實惠。